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112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6 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docx

届高三化学全国名校经典解析分类汇编专题6无机物的综合应用一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答案】A

【解析】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D是氧化亚铁,则C是氯化亚铁,所以A是氯气,E是铁,选项A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考试】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

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3届高三第一周考试】现有Al、Cl2、Al2O3、HCl(aq)、Al(OH)3、NaOH(aq)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N一定是HCl(aq)

B.X可能为Al或Cl2

C.Y一定为NaOH(aq)

D.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3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模拟考试】三种不同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甲,则甲不可能是

A.Al2O3

B.SiO2

C.CO2

D.NH4Cl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有关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此实验室可用浓硫酸与浓盐酸制取少量HCl气体

B.钠是活泼金属,可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获得金属钠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D.在电热水器的钢铁内胆中装入铜棒可以防止内胆被腐蚀

【北京市北师特学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按下图装置通入X气体,并在管P处点燃,实验结果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能是(  )

A.H2和Fe2O3

B.CO和CuO

C.H2和Na2CO3

D.CO和Na2CO3

【答案】B

【解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因此选项B正确,A中生成水,C和D中不反应,不可能产生CO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过量的氨水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操作

可能的实验现象

解释

A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淀粉KI溶液中不断通入C12

溶液变蓝后褪色

C12先表现氧化性后表现漂白性

C

CO还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不显红色

黑色固体没有Fe3O4

D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BaSO3可溶于酸

【答案】D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Fe→Fe(NO3)3→Fe(OH)3→Fe2O3

C.Mg→MgCl2→Mg(OH)2→MgSO4

D.Al→Al2O3→Al(OH)3→AlCl3

【答案】D

【解析】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

氧化铝不能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颗粒

C.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N2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

③过量的浓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④过量的乙酸和少量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

⑤过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⑥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A.②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O3和CO2是同素异形体

B.C2O3和CO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O2

C.C2O3和CO都是酸性氧化物

D.C2O3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辽宁省盘锦市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SO2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

B.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Cu

C.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D.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发应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说明HClO酸性比H2SO4强

C.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D.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Li、C、P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均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B.标准状况下,1mol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目相等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A.Li2O

B.FeCl2

C.FeCl3

D.Cu2S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中有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符合下列关系图,图中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Y为Fe,Z是氢氧化钠则D可能为氢氧化铁

B.若X为NaOH,Y、Z为氧气,则D一定为酸性氧化物

C.若X、Y为O2,Z为水则D一定为H2SO4

D.若X、Y、Z全为O2符合条件的A不只一种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再升高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

C6H5ONa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AlO2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答案】B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

A.加热条件下,将1g铝片投入20mL18.4mol/L的硫酸中

B.常温下,向100mL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Cu

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SO2和1molO2合成SO3

D.实验室用足量的MnO2与一定量的浓HCl反应制备Cl2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和FeSO4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退去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

【河北省邯郸一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烧瓶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水、氯化氢 

B.硫酸、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

D.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碳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

(“→”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Fe

SiO2

Al(OH)3

HNO3

b

FeCl3

Na2SiO3

NaAlO2

NO

c

FeCl2

H2SiO3

Al2O3

NO2

【答案】C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    )

A         B         C        D

A.向AgNO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氨水溶液

B.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IV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是:

GeH4>SiH4>CH4;则VA族元素氢化物熔点顺序也是:

AsH3>PH3>NH3

B.第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

HF>H2O>NH3;则第三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也是:

HCl>H2S>PH3

C.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制备镁单质,工业上也可用电解氯化铝制备铝单质

D.Fe3O4可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FeO·Fe2O3;因此Pb3O4也可改写为:

PbO·Pb2O3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各组单质中,前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将后者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

①Al、Fe ②Cl2、S ③Mg、C  ④H2、Cu ⑤C、Si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均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碱金属原子表现出较强还原性

B.在Al(OH)3胶体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

C.某化合物在无色的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则该化合物一定为含钠元素的盐

D.由于水、苯和四氯化碳均为无色透明液体,所以水不能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湖北省武汉市四校2013届高三10月联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出现

该钾盐是K2CO3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答案】D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X

Y

Z

A

Cl2

NaCl

HCl

B

CuO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答案】D

【山西省康杰中学等四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个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正确的是(   )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湖南省湘中名校2013届高三9月第一次联考】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中,将甲中的液体滴加到乙中,均有气泡出现,根据乙、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且正确的是

 

丙中现象

结论

A

盐酸

石灰石

硅酸钠溶液

溶液中出现浑浊

非金属性:

Cl>C>Si

B

盐酸

FeS

溴水

溶液褪色

还原性:

Cl->S2->Br-

C

浓盐酸

KMnO4

KBr溶液

无色溶液变为橙色

氧化性:

KMnO4>Cl2>Br2

D

浓氨水

烧碱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氨气是一种弱碱

【答案】C

【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制取或应用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10%的盐酸蒸发浓缩获得30%的盐酸

B.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D.可利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关于反应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CuCl2首先反应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4+首先反应

C.向浓度都为0.1mol/LNa2CO3和NaOH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

D.向浓度都0.1mol/L的FeCl3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首先反应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CO2气体

B.少量过氧化钠投入AlCl3溶液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3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A+B

C

A+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向C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消失,则A可能为Al

③若C的溶液遇NaHCO3固体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⑤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④⑤

【湖北省孝感高中2013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与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NaOH和H2O2

C.探究浓H2SO4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还是HClO的漂白性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推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移构建新知识的方法。

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C.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D.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C.若W为氧气,则Z与水作用(或溶于水)可能生成一种强酸

D.若X是金属镁,则W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将少量Y溶液滴入盐酸中能生成一种白色的胶状沉淀,则X是(   )

A.SiO2

B.Al2O3

C.MgO

D.P2O5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

B.向铜粉中加人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人

固体,铜粉溶解

C.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D.将二氧化硫通人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B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C

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答案】D

【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B.Al2(SO4)3可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C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过程中,电离度(α)和Ka(HF)保持不变,c(F-)/c(H+)始终保持增大

D.相同数目的H318O+和D2O中子数相等

【答案】D

【解析】钠的金属性很强,极易和水反应,所以A不正确;硫酸铝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钠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但不能除去不能除去悬浮颗粒,B不正确;稀释促进电离,所以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由氢氟酸刻蚀玻璃可推知盐酸也能用来刻蚀玻璃

B.由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可推出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由钠与冷水剧烈反应,可推知钾也能与冷水剧烈反应

D.由“2Fe+3Br2=2FeBr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Cu粉,收集气体

B.铅蓄电池在放电时,Pb作为负极,不断转化为PbSO4

C.用盐酸酸化KMnO4溶液可以增强其氧化性

D.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不一定大于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河南省西华一高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

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A是向Na[AI(OH)4]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B.B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至过量

C.C是向含有盐酸的

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D是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至沉淀消失

【河南省西华一高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

(甲)

+Xn

——X单质

未配平);   (乙

mOH-===M(OH)m

 

①若n=1,则

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ⅤA族

②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③若m=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

④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

溶液一定能得到

 

⑤若m=3,则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①③

B.④⑤

C.①②

D.②③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Fe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B.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0.2mol电子

C.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D.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入学考试】甲、乙、丙、丁、戊是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