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0323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docx

潮汕中元节习俗doc

潮汕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就是俗称的鬼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

中元节这天有很多的习俗,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潮汕的中元节习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潮汕的中元节习俗

  1、恤孤

 

  潮汕民间俗称此节为七月半,围绕此日为中心各地各选取不同日子、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恤孤活动,祭拜的对象是死前没有家属、死后没人奉祀的无主鬼魂之类群体,所以叫做施孤。

 

  在潮语土话中,称施音为薛,比如词汇闪失等发音就是如此,因此时至今日,民间称呼薛孤的发音词语其实正是指这项祭祀活动。

 

  2、做七样棵晶

 

  惠来县中元节要做七样棵晶:

新妇仔、荷叶包、三角楼、六角楼、鸡规团、石榴仔和另一件普通果品。

 

  潮安中元节也制作多种果品,其中有一种叫鲤鱼果,用糯米皮包米馅,捏成鲤形状,皮为红色,点缀节日的拜祖物品。

 

  3、祭拜祖先

 

  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

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

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

 

  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

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

 

  4、放焰口

 

  在放大焰口时,要派船溯韩江至距城百余里的三河坝,赶在仪式开始前,边返航边点燃一只只用大陶钵制成的豆油灯,并把它们放下江里,意在引领八方孤魂野鬼前来受祭。

 

  当法师高坐祭台之上,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一帮僧众诵念经文后,便将座边一盘盘面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

这种仪式便称为放焰口。

焰口传说是印度的一种饿鬼的名称。

这种鬼喉头细如针孔,常出口喷火焰。

法师诵经是使他们的喉头放开扩大,才能咽得下食物。

 

  5、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过神巫请死去的人来对话。

这个神巫通常是妇女,人们用布蒙上她的眼睛,点上香,周围的人念咒,使其入迷。

神巫就成了人鬼对话的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她同死去的人谈话。

当死鬼拖完时,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处处人关门,鸡鹅鸟鸭上条了,请阮童姐回家门。

这样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状态,让其清醒复原。

 

  这种民俗显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民间信者不少。

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请神巫拖死鬼。

 

  6、游灯

 

  过去,潮安等地中元节此日午后,小孩子忙着赶制鲤鱼灯,他们要模仿上元(元宵)节游灯,做一个小小的游乐。

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竖上一个鲤鱼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蜡烛,点起火来,便算是简单的小鲤鱼灯了。

 

  不过,七月十五给人们认为是鬼节,因此这一夜,大人不准孩子在附近游玩至深夜,而且要早点睡觉,这样,在游灯戏乐上,不免披上一层灰色的阴影。

 

  7、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于是,孩子们常喜欢悄悄跑到别家门口偷割稻谷,并常因此而引起家长们的争吵和动武。

清乾隆《普宁县志》载该县中元节至夜插香列烛于路、农民插竹挂纸钱于田中以祈谷。

七月半正值水稻扬花季节,此俗或许是农民祭稻谷之神,或许是祈鬼灵以助农事。

 

  杭州的中元节习俗

  在杭州,七月十二晚,家家必备莲蓬、藕、老菱等时鲜食品,以供祖先,说是七月地狱之门开放,祖宗进出自已,故每家须接之。

前二日,凡新近有丧事的人家,灵前持白灯,结白彩,供上好的点心,拜佛念经称为拜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以鸡冠花供祖宗,这日祭祖,须有素馄饨一碗,以面粉皮裹雪里荠菜及豆腐干为馅子。

 

  杭州各县还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习俗。

先做好白纸封筒,内装锡箔折叠的银锭、元宝,封口后,上写某代祖宗字样,上首书敬奉二字,下首书祭礼者辈份名字,背后书封口的日期。

 

  祭祀在晚上举行。

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摆好菜肴、酒壶、酒盏和盛好的饭,然后燃烛点香,由家长领着小孩拜祭祭毕,在门外地上燃烧封筒。

烧过封筒后,再从每碗菜里挟出一点菜和酒,洒在地上,好告结束。

 

  晚明时,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这天晚上都要举行盂兰盆佛会,为信徒们诵经拜忏,以超度其祖先亡魂。

所以,七月半晚上,杭州人去西湖夜游的很多。

 

  江南水乡的七月半祭祖活动中的一个特点是吃毛豆。

那时毛豆刚熟,用盐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后,中元节放河灯就着初凉的秋风和明亮的月色,一边吃毛豆,一边聊天。

 

  成都的中元节习俗

  1、家祭

 

  在老成都,几乎家家都有一块用红纸和木牌做的祖宗神位,以示为人不忘根本。

而传统的老成都中元节从农历七月初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七月十五日。

从七月初一开始,每天清晨,家中的男性成员会给祖宗神位上一炷香。

而在七月十二日,或七月十四日,任选一天作为正日子,全家老小齐聚,举行家祭。

重头戏是晚上的祭祖仪式。

 

  老成都民风比较开放包容,家中的女人们也可以帮忙操持祭祀所需的瓜果香烛等,而在我国的其他部分地区,但凡中元祭祖,是绝对不能让女人沾的。

首先摆好桌椅碗筷,煞有介事地请先人入席。

随后,由一家之长点上香烛,带领全家老少向祖宗牌位行礼,磕头作揖。

接下来,也是由一家之长领头向祖先们述事。

这时候,家中的长辈也免不了向族中晚辈谆谆教诲都是有了前人的努力,才有我们的今天,不可忘本啊。

之后开始吃饭。

 

  2、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

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

 

  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

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

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3、城隍出驾

 

  此外,在老成都还有一项习俗,叫城隍出驾,也是中元节的风俗之一。

民间认为阴曹地府的假期结束时,城隍老爷要亲自出驾巡街来收鬼魂归地府了。

 

  旧时成都城隍庙在今成都市金华街中段的北面,占地大约百来亩。

每到七月十五城隍老爷出驾时,这里就会聚集很多人,摩肩接踵,看各种由人扮演的妖魔鬼怪招摇过市。

 

  4、赏孤

 

  除了向祖先烧祭袱子外,善良的成都人还要赏孤。

这里的孤指的是无名英烈,以及客死他乡或无人祭祀的可怜人。

赏孤通常在户外的田埂路边,点上香烛,将袱子分成小垛,摆上几碗饭,几杯水酒,最重要的是准备刀头。

所谓刀头是指猪的肋骨和后腿之间最好的肉。

 

  老成都规模最大的赏孤赏钱活动是在东门大桥桥洞外,因当时那里有座无名英雄纪念碑。

每逢中元节,便有出川抗战的战士家属以及其他市井平民来到此地赏孤,自发地告慰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而原本位于华兴街的忠烈祠,则是官方祭奠历代先贤之地,每到中元节就会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

 

  5、放河灯

 

  家祭赏孤结束后,夜也逐渐深沉,老成都的中元节也迎来最后的高潮放河灯。

放荷灯亦称放河灯,其含意是导引鬼魂进入极乐世界或及早托生转世。

荷灯之样式,其上半部皆为彩纸叠成之莲花儿,下半部之载体各异,或西瓜或冬瓜或南瓜或倭瓜,取其半并掏空瓤肉,中插点燃之蜡烛,于夜幕初降时放入河湖。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

不过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看过潮汕中元节习俗的人还看了:

 

1.山东中元节习俗

 

2.广东中元节习俗

 

3.潮汕人的中元节习俗有什么

 

4.广东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5.潮汕重阳有什么习俗

 

6.中元节各地习俗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