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030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精编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主管单位和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主管单位概况

项目主管单位:

资阳市卫生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编码:

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分管领导: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资阳市雁江区健康路

邮编编码:

单位概况:

经资阳市人民政府、资阳市卫生局研究决定,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的任务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承担。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成渝线上距成都86公里的新兴地级城市——资阳市,始建于1940年,前身为“资阳市人民医院”,2001年随资阳撤地设市上划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川北医学院教学医院,资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医院,资阳市、雁江区两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新农合医疗定点医院,资阳市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太平洋、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商业保险医疗定点医院。

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定点医院。

医院先后被部、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表彰为“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医院”、“四川省文明单位”、“资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办院理念:

突出中心,病人第一;奉献社会,服务第一;奋力攀登,发展第一。

办院目标: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

办院方针:

科技兴院,质量立院,管理强院,从严治院。

办院办法:

人尽其才,财尽其效,物尽其用,地尽其利。

医院现址占地20亩,新区分院占地212亩(含挂靠的资阳市传染病医院、资阳市紧急救援中心),现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现开放床位501张。

设临床一级科室14个,二级专科(室)22个,专业组8个;设医技一级科室9个,二级医技科室4个,专业组13个;设一级行政、后勤科室16个,二级行政、后勤科室10个、班组17个。

截止2009年6月20日,职工总数946人,其中:

聘任在岗职工486人,退休职工296人,三期、临工、离岗待退等164人。

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多排螺旋CT、美国GE全数字化X线拍片影像系统(DR)、日本富士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介入导管室、C臂X关机、电视腹腔镜系统、电子内镜系统、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彩色超声多普勒、经颅及外周血管诊断/监护系统、前列腺电切镜、肾镜、汽压弹道碎石等微创泌尿外科设备、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超声乳化仪、中央监护仪、鼻内窥镜、全新的口腔综合治疗系统、病理诊断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

开展了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五官科腔镜微创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心脏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叶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经尿道子宫切除术、胆肠吻合术、髋关节置入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心脏起博器埋藏、乳腺癌根治术、经颈胸腹三切口食道上段癌根治术、支气管断裂吻合术、心包剥离切除术,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各种休克、甲亢危、糖尿病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顽固性心衰等急危重症的抢救。

其中三级医院技术项目114项,近来年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6项。

为适应资阳城市建设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医院已在资阳新区征地200亩,筹建800张床位,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传染病院和紧急救援中心)。

目前,外科大楼、传染病院和紧急救援中心已基本建成,我院新区医院一期工程拟定于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宾馆式的现代化医院将矗立在美丽的资阳。

近年来,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在医务工作和承担全市医技人员培养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在自身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成效,在抓好医院基本建设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两套好的领导班子和一位好的法人代表,完全具备承担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因此,资阳市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托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政班子组建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筹建,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在资阳市雁江区仁德西路。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总占地6660平方米,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

新建临床技能模拟中心用房1800平方米、新建教学用房2000平方米、改造全科医学示教门诊1200平方米,配置教学设备40台(件),建成承担全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年完成规范、标准培养200人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任务。

(三)建设总投资

建设总投资2450万元,其中:

房屋建设1450万元、设备配置1000万元。

(四)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000万元,地方配套450万元。

(五)建设周期

2011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待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立即开工建设,2012年完成房屋建设,2012年底投入使用。

(三)主要建设条件

1、已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建设用地有保障。

2、项目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城西新区,地势相对平坦,无明显高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已完成场平等工作。

3、项目临321国道和成渝高速路,交通运输便利。

4、水、电、路、通讯、广电等公共工程条件具备,施工条件较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

1.2-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项目占地

平方米

6660

10亩

建筑规模

(一)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5000

(二)

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

2500

(三)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660

(四)

建筑密度

%

37.53

(五)

容积率

0.75

(六)

绿化率

%

54.90

(七)

设备购置

万元

1000

(八)

新增培养规模

人/年

20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450

资金筹措计划

(一)

申请上级补助

万元

2000

占81.6%

(二)

地方配套

万元

450

占18.4%

三、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方面主要问题有:

1、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

2、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高;

3、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

4、缺乏机制制度保证和配套政策;

5、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全市医科设置最全面,医技配置最强的综合性公立医院,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建设一个规范标准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非常合适。

但是,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业务用房中实施远远不够,必须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的空地上规划新建。

由于项目投资较大,项目所在的资阳市是财力匮乏的新建市,由地方财政投资建设培养基地实有困难。

(二)几点建议

1、建议列为国家和省、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重点项目,从建设资金上给予补助,拨给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2、建议项目单位认真搞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配置标准的措施研究,并抓紧按基本建设程度办理各科手续,使培养基地早日获准批建,早日建成使用,发挥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资阳市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医技配置不能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发展需求,与“大病不出市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不相适应。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对改善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

(一)项目的建设,是培养和配齐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需要。

资阳市1998年4月设立地区,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平方公里。

全市有171个乡镇、2815个村和1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97万,其中农业人口400万,耕地418万亩,平均海拔400米,属浅丘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389所,其中: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7所、中医院4所、专科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5所、厂矿医院10所、卫生院196所、村卫生站3665所、民营医院7所、个体诊所491所。

通过标准化建设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4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系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综合医院40所(区级综合医院1所、职工医院3所、中心卫生院33所、乡镇卫生院3所)、一级乙等综合医院3所(系乡镇卫生院)、二级甲等中医院2所、二级乙等中医院1所、二级甲等保健院1所、一级甲等保健院3所。

全市医院床位共6515张,其中中医病床447张(中医医院391张,综合性医院56张)。

全市卫技人员8042名,其中,注册医师4090人,注册护士1839人,药剂人员651人,检验338人。

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不足,有的乡镇卫生院至今没有一名合格的执业医师,群众看病就医十分不利,必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搞好医技队伍建设。

(二)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队伍队伍素质的措施。

资阳市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在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里,人员结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医学院校大学本科生、大专生奇缺,主要是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和自考在读生。

执业医师少,其受着新学专业的限制,一个医生往往是懂内科就不懂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五官科或肛肠科。

而基层医院又不可能像综合医院那样进行专科齐全的医技配置,有的执业医师个人医学水平较高,但提拔任用到基层医院领导岗位上工作又缺乏综合管理能力。

因此必须加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和负责人转岗培养,全面提高基层卫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设施硬件配置的保障

随着全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逐步健全,全科医师缺口较大,需要参加培养的基层卫生人员逐渐增多。

目前全市唯一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任务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承担,由于现有的培养规模小,设施不足,也不专用,现有的培养规模难以满足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的需求,为贯彻落实中央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促进本地区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提出依托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以承担资阳市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和全科医生转岗培养的任务。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受训人员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提升医院科研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推进资阳市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发展。

提高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水平,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选址符合资阳市医技配置的建设规划,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项目建设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

2、国家发改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号)。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养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2010年12月17日)。

4、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