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0254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 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三单元10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精要综述

项目

1840~1894年

1894~1919年

1919~1927

1927~1949年

内容

19世纪中期,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加强了对华控制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以失败告终

五四运动爆发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指导了中国革命。

国民革命兴起,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主旨

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

考情分析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考点呈现

规律总结

1840年至1900年

间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018全国Ⅰ卷·28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1)考查内容: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原因、影响;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抗战及其政策变化、国共两党的关系

(2)命题特点:

联系世界背景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3)试题类型: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

2018全国Ⅱ卷·28

面对列强侵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2017全国Ⅲ卷·41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

2016全国Ⅰ卷·29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014全国Ⅱ卷·40

近代列强侵华的目的、危害

太平天国运动

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

——

辛亥革命

2013全国Ⅰ卷·29

晚清现代化趋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8全国Ⅰ卷·2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8全国Ⅰ卷·30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

2017全国Ⅲ卷·30

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否定列强在华特权)

2016全国Ⅱ卷·29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015全国Ⅰ卷·29

民国初期的政治状况(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14全国Ⅱ卷·29

国民革命时期民主思想的流行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018全国Ⅱ卷·30

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

2017全国Ⅰ卷·30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2017全国Ⅱ卷·30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2016全国Ⅰ卷·3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015全国Ⅰ卷·30

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战略

2015全国Ⅱ卷·30

侵华日军的罪行(对华经济侵略)

2014全国Ⅰ卷·41

1960年我国中学教材中“抗日战争”目录

2014全国Ⅱ卷·30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第10讲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本讲主要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鸦片战争是其开端,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农民阶级奋起抗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考纲要求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太平天国运动

 理一理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主要原因:

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直接原因:

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

2.过程

(1)爆发: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

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

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

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随后,法国加入。

(2)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4.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侵害。

(2)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三、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1)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

(3)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标志: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发展

(1)初建政权:

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2)定都天京:

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政权。

(3)军事全盛: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北伐与西征并举。

4.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资政新篇》(1859年)

背景

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主要内容

土地: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财产: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学习西方,以法治国,民选官吏;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群众基础

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不被农民阶级理解和接受

评价

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

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5.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

①原因:

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进取心锐减,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②表现:

1856年秋,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后被处死,石达开遭疑忌率军出走。

③影响: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后期斗争

①重建核心: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洪仁玕总理朝政,进行政治改革。

②稳定局势:

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天京陷落: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想一想

1.你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示: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侵略要求的是哪项?

提示:

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5.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相同吗?

提示: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是相同的,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要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6.有人说:

“中英战争就像一剂鸦片,榨干中国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回生的希望。

”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提示:

赞成。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深重;同时,也打开了封闭的国门,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思想,促使国人觉醒,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7.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吗?

提示:

不是。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8.《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吗?

提示:

不是。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9.太平天国运动有何新特点?

提示:

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方法(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新方案(《资政新篇》)、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失败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10.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作用?

提示:

(1)“倡导社会改革”——太平天国主张土地公有,财产平均分配;又提倡男女平等,破除社会陋习。

(2)“播下革命种子”——太平天国所宣扬的反清思想广传民间,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的种子。

(3)“汉人势力抬头”——清廷依靠汉人曾国藩、李鸿章等平定太平天国,他们都被封为地方总督或巡抚,自此汉人势力上升,逐渐掌握了地方实权。

(4)“削弱清廷根基”——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一度动摇清朝的统治。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两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2)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爱国人士思想观念的转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的产物。

在反封建的同时,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4)《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其具有落后性、空想性,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5)《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探究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一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史料二 一般说来,人们过高估计了天朝老百姓的需求和购买力。

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社会制度下,谈不上什么大宗进口外国货。

——马克思《英中条约》

史料三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

(1)根据史料一、二,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2)史料三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史料导读]

(1)史料一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虎门销烟,其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史料二说明近代中国小农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外国的商品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3)史料三从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鸦片战争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探究一答案]

(1)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2)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史论总结]

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的影响

(1)革命史观: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

鸦片战争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3)整体史观: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社会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5)文明史观: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先进文明传入中国。

 探究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李秀成论“天朝十误”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猜)心,将合朝将兵带去。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立政无章。

——《李秀成自述》《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史料二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

洪逆从不出行。

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史料三 1860年……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

……最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问题:

以上史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导读]

(1)史料一中由“一、误”之内容可见当时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战略失误。

由“五、误”和“六、误”之内容可见当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内讧和分裂。

由“八、误”之内容可见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封王太多。

由“九、误”之内容可见太平天国领导人不重用贤才。

由“十、误”之内容可见太平天国领导人提不出科学的纲领。

(2)史料二中“城围十余里,墙高数丈……金碧辉煌”可见太平天国领导人定都天京之后大兴土木,奢侈享乐。

由“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可见太平天国领导人失去革命进取心。

由“伪天王舁夫六十四人……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可见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3)史料三中由“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可见太平天国运动面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探究二答案]

原因: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战略失误;领导集团的内讧、分裂;封王太多;不重用贤才;提不出科学纲领;领导人大兴土木,奢侈享乐;领导人失去进取心;领导集团内部等级森严;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史论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①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②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③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④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2)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项目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社会性质

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主权

独立国家,享有完整主权

关税、司法、贸易、航运等主权遭到破坏,领土不再完整

经济结构

封建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革命性质

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

社会思潮

程朱理学和乾嘉学风

提倡“经世致用”,开始向西方学习

中外关系

闭关锁国

被迫对外开放

国际地位

平等的主权国家

被宰割、被奴役的地位

[针对训练]

1.(2018·河南安阳一模)《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

此条款表明英国( B )

A.与清朝关系友好   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侵犯了中国领土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解析] 《南京条约》是中英鸦片战争中中方屈膝投降而非双方友好的产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的培植代理人和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故B项正确;材料条款中并没有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故C项错误;根据条约可知,英国殖民者干涉的不仅仅是司法主权,更多的还是中国内政,故D项错误。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联系

①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没有真正实施过。

②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2)区别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资政新篇》(1859年)

联系

①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没有真正实施过

②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背景

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性质

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

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主要

内容

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实行圣库制度

学习西方,以法治国,民选官吏;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

群众

基础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评价

反封建的革命性,直接推动了革命的发展;违背社会规律的空想性;本质上的落后性(这是由小生产者的特性决定的)

否定封建制度的革命性;发展资本主义的先进性;超越社会条件的空想性;对革命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针对训练]

2.(2016·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D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体现了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故A项“有影响”,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吸取了基督教的思想,故B项“有影响”,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拜上帝教”吸收了儒家大同思想,故C项“有影响”,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故D项“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符合题意。

1.(2018·全国卷Ⅱ·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 D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解析] 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项;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项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项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2.(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

“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

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 A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解析] 依据材料中“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良歹分明,情甘帖服”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官员对夹带鸦片的人依法加以惩处,对夹带鸦片的船货尽数没收,体现了清政府禁止鸦片流毒,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的具结承诺,无法得出得到各国政府的公认,故B项排除;材料中禁止外国商人带鸦片来华,可得出鸦片贸易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故C项排除;是否“享有治外法权”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3.(2018·浙江高考·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

“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

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

”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

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法国人在五个通商口岸有“不协争执事件”由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不许中国官员过问,这都说明法国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故选项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的主旨不是说开放通商口岸之事,故B项错误;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单方面享受的最惠国待遇,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居住及租地权”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2017·江苏高考·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D )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中“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可以得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导致,故D项正确;贫富不均与材料“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与“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而不是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说明官员腐败,把战争失败归咎于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责任的推卸,并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备考方略】

1.以新史观认识鸦片战争的背景、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历史影响。

2.注意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纲领、特点、抗击侵略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