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1011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59

综合模拟检测

对应学生用书P40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8·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史实)、历史解释、历史观点等。

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孔子,名丘,字仲尼,系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也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解析:

历史事实是指对客观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客观事实的解说或说明,而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主观认识。

A、B两项属于历史事实,C项是历史解释,D项是历史观点,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这是一幅反映西周时期某一制度的漫画,其内涵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解析:

根据图示“因为他是正室的长子”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宗法制是在家族内部关于土地、权力、财产的分配继承制度。

A项并不一定具有血缘关系故应该排除;B项反映的是衣锦还乡也不符合要求;C项反映的是思乡之情;只有D项反映的是凝聚宗族。

答案:

D

3.[2018·湖北省百校高三联考]《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大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

“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

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

”此史料反映出唐朝时(  )

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

D.私营矿业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解析:

古代中国,政府拥有开矿的权力。

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州县内的铜铁矿如果官府未开采,可由民间百姓开采;如果铸成,政府按照市价收取,也可以以私釆所得折役。

据此可知,唐朝时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故答案选A。

B项中“私自铸币”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雇佣关系出现于明朝,排除D项。

答案:

A

4.[2018·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调研测试]学者李泽厚认为: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朱熹的孔子”是指(  )

A.知行合一       B.天人感应

C.先气后理的思想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

从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可见“朱熹的孔子”就是朱熹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理解的孔子,因此,答案选择D项。

A项为王阳明的思想、B项为董仲舒的思想、C项为张载的思想。

答案:

D

5.[2018·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

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

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

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手中

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解析:

依据材料关键信息:

“回避”“另试”“题由钦命”“校阅”,可知清代对科举考试有着严格的要求,尽量避免科场舞弊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对社会风气、知识分子和中央集权的影响,因此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6.[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

(二)]《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

”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认为发展工业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敌入侵,挽救民族危亡,B项错误。

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7.[201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

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

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孙中山先生此观点(  )

A.反对个人自由,追求国家富强

B.对民权主义产生动摇

C.重视国家的自由,不排斥合理的个人自由

D.受中国传统专制思想影响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孙中山认为个人自由应该服从国家自由,两者辩证统一。

故答案选C。

答案:

C

8.[2018·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新”的主要表现是(  )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解析:

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移风易俗、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新”,A、B两项不正确。

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资产阶级文化,没能挽救中国,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挽救了中国,故C项不正确,D项正确。

答案:

D

9.[2018·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解析:

根据图片中的“两党合作”、“国民政府开放民主”、“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民族凝聚力增强”等可判断选择C项。

答案:

C

10.[2018·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期中考试]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

“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

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

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

”这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解析:

题目所问“为了”是考查目的。

材料出自“普选传单”,最后说的是“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目的是动员人民参加普选,结合时间“1953年”,容易想到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因而选C项。

答案:

C

11.[2018·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月考]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

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

A.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强调坚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内容,故A项正确;开发开放浦东是在1990年,故排除B项;C项的时间是在1978年以后,应排除;上海合作组织是在2001年建立,故排除D项。

答案:

A

12.[2018·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摸底联考]下图表为《2006~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增长速度》,从该图表中无法得出的信息是(  )

A.当代中国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和增长速度稳步提高

B.改革开放增强了城镇居民的经济实力

C.城镇居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D.城镇居民的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高于生活消费支出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表格中的时间及数据变化一一对应和理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6年到2008年人均消费支出和增长速度都在提高。

这体现了居民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

但从表格当中看不到消费支出的构成情况,所以无从得知文化与生活支出各占比例,因而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

故答案选D。

答案:

D

13.[2018·湖北省百校高三月考]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

“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

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B.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

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D.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解析:

西塞罗是自然法之父。

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从材料信息“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可知成立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正义和私有财产,这体现了奴隶制民主,故D项符合题意。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并不能使自由民平等,故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颁布后,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B项虽表述正确,但与材料联系不大;《十二铜表法》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排除C项。

答案:

D

14.[2018·江苏省无锡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

“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

”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解析:

从材料“(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权力很大,反映了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故C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可以调和,B项不正确;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政体,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只是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故D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

C

15.[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

(二)]英国启蒙文学家笛福曾经说:

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1818年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

导致格拉斯哥魅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1825年经济危机爆发

B.1836年宪章运动

C.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D.工业革命带来负面影响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

“格拉斯哥的魅力消失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这说明在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因此导致格拉斯哥魅力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16.[201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月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他强调的是(  )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现代化对全球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C.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解析:

材料突出了《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对世界的影响。

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体现了理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B、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反映,故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