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984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

1.下列词语的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名词:

拖拉机白居易南面动作

B.动词:

能够审查上来范畴

C.形容词:

学习死板奢侈胆小

D.代词:

我们这样什么通过

2.下列词语的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副词:

十分曾经重新作为

B.介词:

把从为了只是

C.连词:

或者既因为如果

D.助词:

轰隆的着啊

3.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A.纯洁高尚全面衡量热烈响应热切希望

B.异彩纷呈重放光明热情鼓励放射光芒

C.分析成分巩固胜利战胜敌人散发香气

D.感觉良好完全彻底修饰限制搭配适当

4.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A.并列:

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

B.偏正:

新的语法大操场跟我们学非常激动

C.动宾:

复习短语洗热水澡擦干净送我一首小诗

D.补充:

热起来做下去红得发紫读两遍

5.对下列各句中划线部分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宾语)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谓语)

C.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主语)

D.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

(状语)

6.选出“对”的宾语分析正确的一项()

某些厂领导对销售人员的意见完全听从,工人对销售人员意见却很大。

A.两处“对”的宾语都是“意见”。

B.两处“对”的宾语都是“销售人员”。

C.前一个“对”的宾语是“意见”,后一个“对”的宾语是“销售人员”。

D.前一个“对”的宾语是“销售人员”,后一个“对”的宾语是“意见”。

7.下列复句关系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因果)

B.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假设)

C.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转折)

D.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并列)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10.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14.下列语句均选自《诗经》,请解释其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微君之故()

(2)俟我于城隅()(3)将子无怒()

(4)靡室劳矣()(5)渐车帷裳()(6)其黄而陨()

(7)不稼不穑()(8)莫我肯德()(9)道阻且跻()

(10)岁亦莫止()

15.根据要求,填空。

①关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是指按()分的赋、比、兴和按()分类的()()()。

②在内容、情感上注重隐逸情怀、自然幽静和生气之美,在形式、技艺巧上强调色泽清淡、意境清幽的一类诗是盛唐时期的()诗。

③作品内容多描写个人遭遇、时代不幸,能将民众疾苦联系在一起,被称为唐代律诗之最的诗人是()。

④古时汉族比较注意头发的整理,其中男未冠、女未笄的时候头发要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这种发型叫()。

16.请按照所给意思写出括号中诗句。

(1)《桃夭》中使用了“比”的手法,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气氛的句子是(,)。

(2)《静女》中通过(,)一句写出了女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男子的憨厚,其中还运用了心理、动作细节描写。

(3)《黍离》据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目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而成的一篇诗歌,在这首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苦闷心情的一句是(,)。

(4)《关雎》中描写男子长夜漫漫、坐立不安的焦虑、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

(5)《诗经》中的诗很擅长通过画面来抒发情感,比如《采薇》中通过叠词来描写了两种具有对比特点的画面,抒发了昔日上路时的不舍之情和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与内心的悲苦,这两句是()()。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小题。

芣苢

(1)

采采芣苢,薄言

(2)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3)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4)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5)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6)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7)之

【注释】

(1)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

fúyǐ,车前(草名),可食。

(2)薄、言:

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3)有:

得到。

(4)掇:

摘取、拾取。

(5)捋:

luō,成把地握取。

(6)袺:

jié,手持衣角盛物。

(7)襭:

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7.《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8.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19.前人读这首诗说:

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概括描述。

(不超过40字)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小题。

《诗经·邶风·柏舟

(1)》

泛彼柏舟,泛亦

(2)其流。

耿耿(3)不寐,如(4)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流(5)。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6)。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7)。

薄言往愬(8),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9),不可选(10)也。

忧心悄悄(11),愠于群小(12)。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13)。

静言(14)思之,寤辟有摽(15)。

日居月诸(16),胡迭而微(17)?

心之忧矣,如匪浣(18)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柏舟:

柏木刳成的舟。

刳(kū):

剖开,挖空。

(2)亦:

语助词。

(3)耿耿:

不安貌。

(4)如:

犹“而”。

隐:

幽深。

(5)以:

于此。

敖:

通“遨”。

(6)茹:

含,容纳。

(7)据:

依靠。

(8)愬:

告诉。

(9)威仪:

尊严、礼容。

棣棣:

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

(10)选:

读为“巽(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

(11)悄悄:

苦愁状。

(12)愠:

怒。

群小:

众小人。

(13)觏:

通“遘”,遭遇。

闵:

痛。

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

(14)静言:

犹“静然”,就是仔细地。

(15)辟:

《玉篇》引作“擗”,就是拊(fǔ)心。

摽(biào):

捶击。

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抚摩)胸,继则捶胸。

(16)居、诸:

语助词。

(17)迭:

更迭,就是轮番。

微:

言隐微无光。

(18)浣(huàn):

洗。

20.这是一篇直抒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主义作品,()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诬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

21.此诗突出地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请从赋比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

任选两个角度)

22.从下列所给六个意象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诗意化的文字。

意象:

夕阳、垂柳、石桥、青山、绿水、飞鸟

要求:

不超过60字,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语意连贯。

2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孩子第一次看到大山,他高兴地说:

“我看到了高峻!

我懂得了高峻!

”大山笑了:

“你只看到了高峻的一部分,你还没有真正懂得高峻!

孩子第一次来到海边,面对大海,他激动万分:

“我看到了浩瀚!

我知道什么叫浩瀚了!

”大海笑了:

“你只看到了浩瀚的一部分,你还没有真正理解浩瀚!

孩子第一次来到草原,他骑马在草原上奔驰,兴奋极了:

“我看到了辽阔!

什么叫辽阔?

这下我全懂了!

”草原笑了:

“你只看到了辽阔的一部分,什么叫辽阔,你还没有全懂呀!

要求: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词语的词性。

B项中,“范畴”名词,C项中,“学习”动词,D项中,“通过”介词。

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从组合能力、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包括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意义几方面入手。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

"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有与无对应是存在性动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①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

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

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

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

1.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

例如:

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少(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3.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

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汇。

如:

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

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关系,如表示并列、表示选择、表示转折、表示原因等等。

如:

既……又、要么……要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等。

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

“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词语的词性。

A项中,“作为”是名词、动词或介词,B项中,“只是”为连词或副词,D项中,“轰隆”为拟声词。

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从组合能力、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包括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意义几方面入手。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从组合能力、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包括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意义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当然也可以自己造)包含有该词的句子或短语,考察其组合能力和充当什么样的成分。

其次,要看意义,看所要判定的词在这些用例中意义是否有差别,几个意义之间是否有联系,是看作一类词合适还是分别看作不同的词。

最后,要看它和那类词的语法特点最相近。

如果和哪类词的语法特点最相近便归入哪类词。

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在掌握各类词的语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

有的特点为充分条件,即只要具备某个特点就一定是某类词,比如说“只能作状语的一定是副词”,“能作谓语并能带宾语的一定是动词”。

有的是必要条件,即某类词一般要符合某个条件,但具备某个条件,不见得是某类词。

如,形容词能作谓语和定语,但能作谓语和定语的不见得是形容词。

如“今天星期三”、“星期三的课调到星期四上”,这里的“星期三”就不能判定为形容词。

判断一个词的词性,还要注意一般和特殊。

任何“凡是”都有例外。

例如我们说“名词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

方位名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如“最东边、最后边”等,个别副词也可以修饰作主语的名词,如“只这几家商店卖这种椅子、就小张一人考上了大学”等。

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条语法规律。

一般说来,下边几种情况不作为词性归类的依据:

①仅在儿童语言中出现的用例。

如某些重叠、拟人化说法等。

②仅在熟语中的搭配用例。

如我们不能据“人不人,鬼不鬼”这个熟语中的“不”能修饰名词“人”“鬼”而否定“名词不能受副词‘不’修饰”这条语法规律。

③仅在韵文、唱词中出现的用法。

因为在韵文中,为了押韵,有些搭配是不符合我们平常说话习惯的。

④仅在语法书上讨论问题才出现的用例。

比如说“‘呢’是语气词,不能作主语。

”而“呢”在“‘呢’是语气词”这个用例中,“呢”偏偏作了主语,这种情况不能算。

此外文章中加引号的词或短语也不作为判断词或短语性质的标准。

如“‘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

”(鲁迅《祝福》)尽管中补短语可能作主语,但本句中的“说不清”不能作为中补短语作主语的用例。

3.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语法结构中的动宾短语。

A项中,并列、偏正、偏正、偏正。

B项中,主谓、动宾、偏正、动宾。

D项中,主谓、并列、并列、动补。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动宾短语又称“述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合而成,起支配作用的成分是动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人或事物,常用名词、代词等充当,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如该题中C选项。

4.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对词语短语的归类。

C项中,“擦干净”为后补。

后补:

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合,常用“得”字连接,其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动词或形容词”在前,“补语”在后,回答“怎么样”。

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分两类:

·动补短语:

动+补,形补短语:

形+补。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

【短语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从而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

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

1.结构类2.功能类。

按照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可分为:

1.固定短语2.非固定短语。

可以从意义上来分类:

1.单义短语2.多义短语。

按成句能力来分:

1.自由短语2.不自由短语。

按短语层次多少划分:

1.一层短语2.多层短语。

该题中考核“结构类短语”。

5.A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词语成分判断。

A项中,“浑身舒服”作“人”的谓语,“人浑身舒服”主谓短语作句子的补语。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英语: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七种。

该题中考核“谓语”“宾语”的判断。

6.C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宾语的判断。

结构助词“的”与后句的谓语是关键,前一个“对”,“销售人员”与“意见”之间的助词“的”,可以分析出,“销售人员”是“意见”的定语修饰语。

后一个“对”,谓语是“很大”,可以判断,其主语应为“意见”,并非“工人”。

故选项为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

一般而言,及物动词后面最少要有一个宾语,而该宾语通常为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要求两个宾语,则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为直接宾语,另一个为间接宾语。

7.D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中考核复句关系。

D项中,应为因果。

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

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

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一重复句:

▪并列复句▪承接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