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33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docx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

咸阳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一、行政管理

1、明确办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治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促进师生成长。

2、健全组织机构,优化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校代会民主管理制度。

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健全章程执行和监督机制,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校长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持有任职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提高培训;学校管理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设置,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3、加强制度建设,培育管理文化。

各类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富于激励,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

要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各校都要在2018年底前制定学校章程;持续深化“一训三风”建设,积极培育学校的管理文化。

积极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或参与学校管理。

4、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育人品质。

各类学校都要积极应对教育改革大潮,深化教育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提高办学品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各类学校都应体现教育的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

普通高中应主动适应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教育教学新变化,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管理的新路径、新模式;开好高中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做好人生规划;认真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实施走班制教学,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位。

二、校园管理

5、各类中小学校都要按照相关标准建设,占地面积、建设面积等达到规定标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需要。

6、校园布局合理。

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实践活动基地相对分开,校道平整,干支分明,路面硬化。

建筑密度合理,无危漏校舍。

7、因地制宜,创建绿色校园。

充分利用区域空间种植花草,设置花圃,生均绿化面积达到0.5-1平方米。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生物园,创建生态校园。

8、美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学校按不同的功能区划设置主题,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承和育人特色,不同场所布置要突出教育功能,图文并茂,积极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9、建立卫生责任区和定期清扫、检查制度。

做到垃圾

定点存放,及时清理,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门窗无灰尘,地面无纸屑、果皮、烟蒂、痰迹,厕所无蛆无蝇。

10、加强学生公寓管理。

学生公寓应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政教处负责下,班主任、生活老师、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公寓管理机构,共同做好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

开展文明宿舍评选活动,把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畴。

建立校外住宿生及住所定期检查制度。

11、加强安全管理。

学校要建立安全制度及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开展安全应急演练,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学生法纪教育,杜绝校园恶性斗殴事件发生。

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三、教职工管理

12、健全完善“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

坚持校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进行民主监督。

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务实、创新。

13、教职工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坚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中小学教师要达到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要求。

14、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在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不歧视、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不得迫使学生停课、辍学。

15、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

健全激励、约束、竞争机制,提升管理效能,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6、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职工要遵纪守法,弘扬正气,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谈吐文明,衣着整洁,仪态端庄;乐观向上,积极工作,快乐生活。

17、构建学习型学校,落实校本研修制度。

学校要制定

校本培训计划,开展岗位练兵,认真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定期开展达标评优竞赛活动,不断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持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学生管理

1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要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生守则》,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切近生活,切近学生,切近心灵,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19、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创造条件,挖掘资源,确保各项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结合实际开展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面向世界的胸怀和境界。

20、加强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

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室和体育、音乐、美术等专用场所和教室的建设与管理。

认真落实部颁各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开展好体育、文艺、科技竞赛和美育、健康教育。

高级中学要按教育部规定开展军事知识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并纳入社会实践课。

军训时间为7-14天,其中集中军训不少于7天。

2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各校要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式育人环境。

22、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益。

建立义务教

育“一册两表四书”制度和学生流失报告制度,协助当地政府,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动员辍学学生返校。

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认真落实各项免补资助政策,坚决禁止乱收费。

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行特殊档和普通档“双档”管理。

向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颁发完成初等或初级中等义务教育证书。

五、教育教学管理

2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端正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

各类学校都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24、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区域特点和校本特色,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完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涵。

学校课程设置既要满足学生共性基础要求,又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之需,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25、加强过程管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要认真落实《咸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和《咸阳市中小学生学习常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细化、严化、实化、活化教学的每个环节,提质增效。

学校要制定教学工作考评方案或细则,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调控。

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6、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每天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科目,按课程计划的规定布置课外作业。

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原则上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睡眠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时。

教辅资料必须遵循“一科一辅,学生自愿”原则,不得强迫学生购买省颁目录以外的各种教学用书。

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讲授新课。

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不得随意停课。

27、认真落实听课和领导带课制度。

学校领导和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应达到《咸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中有关规定。

听课有记录、有评议。

校级领导应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带一定节次的课,参与教师备课、评课和教研组活动。

28、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各类学校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校应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校本研修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课改带动教研,以教研推进课改。

学校要成立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建立教科研成果检查评估和奖励制度,把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畴。

29、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

控制班级人数(小学每班

40---45人,初中、高中45---50人)和学生流失。

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由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留级,不得接收复读生和择校生,不得开除学生或勒令学生退学。

小学生毕业全部免试升入初中。

普通高中学籍实行市、县、校三级管理,跨县市区转学、休学和复学要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严禁伪造或涂改学生的学籍档案。

六、后勤管理

30、严格遵守财务纪律。

学校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认真做好并严格执行年度财务预算,落实财务审核和报批制度。

定期公布账目,合理使用预算内外资金。

31、切实保障教育教学。

后勤人员要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勤俭办事的原则,遵守工作规范,严格工作环节,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和公款请客送礼。

32、加强校产管理。

校舍、校产要分类造册,落实管理

责任。

建立各类物品的采购、保管、使用、赔偿、报损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防止人为流失和损坏。

有计划地添置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

切实提高教学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等装备的使用率。

办好校办企业和综合实践基地,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33、加强膳食管理。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注意膳食卫生和食品营养,努力降低成本,办好师生食堂。

要严格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炊事员进行体检,定时对炊具消毒,严把原材料采购关,按规范加工食品,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七、档案资料管理

34、严格规范学校档案资料管理。

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及固定资产目录、文书档案、师生档案、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教研教改资料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等各种资料要分类造册装订,及时存档,设专(兼)职人员保管,专室(柜)存放。

管理科学规范,能及时检索,方便使用。

全面推行档案资料计算机管理。

 

咸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1、认真学习钻研课程标准。

备课时要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及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注重教材整合和学科之间的整合。

2、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教师要做到超前备课,一般以超前一周为宜。

集体备课可在备课组或教研组内采取讨论、说课等形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教学内容在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环节设置等方面可先形成共案,再根据具体学情形成个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3、制定三类教学计划。

各科教师应按教学要求及时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教案)计划,并严格按照课时分配备课。

教案要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方法,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

严格按课时备课,每节课时教案的首页必须注明上课时间。

教案应有教学内容背景材料,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课时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教具、学具和清楚完整的教学过程,有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简明合理的板书设计及优选适量的作业布置。

教案详略要切合实际,不搞一刀切。

教龄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及第一轮上新年级课或上新编教材的教师应写好详案。

中老年教师写简案,但必须做到教案环节齐全,书写工整。

积极推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

上课前应熟悉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

4、精细备课内容。

备课时,必须解决好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问题,教学环节设置中要有学生活动安排、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后反思记录,课时齐全,内容详实,格式规范。

力戒形式主义,禁止机械照抄照搬教材、教参、旧教案。

5、重视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必须及时反思。

反思记录切忌空洞的客套话,要实实在在地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反思内容主要包括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或不足之处、捕捉瞬间灵感、珍视学生见解等。

二、上课

6、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建立与学生积极互动,立足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处理好教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质疑、探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快乐学习。

教师要规范教学行为,一要做到按课表上课,不擅自调课、改课、请人代课或缺课。

二要坚持候课,上课前1分钟,提前到教室门口准备上课。

下课不拖堂,课中不吸烟,不接打电话,不离开教室(或室外课现场)。

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

三要仪表端庄。

做到精神饱满,衣着整洁得体,不得穿奇装异服或过于前卫服装进教室。

四要语言文明。

用普通话教学,音量、语速适中,表述清楚。

不讲不文明的话,不讲有违党和国家政策的话,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

五要精心组织课堂。

室外体育课或活动课要按照规定流程和要求进行,精心安排,有效组织,确保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和活动。

注意做好安全应急工作,确保教学和活动安全。

六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

做到教态亲切,具有亲和力;语言亲切,具有吸引力;行为亲切,具有感召力;幽默风趣,具有凝聚力。

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讲课语速要有轻重缓急,板书要规范工整,布局合理。

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

要树立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研讨中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习惯,夯实基础。

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教师要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与难点。

要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和基本任务,将教学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8、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主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还要尽力关照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求,按照“低起点、重方法、实反馈”的课堂教学要求,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

9、活用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从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主体性要求出发,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全过程,不脱离学生的原有基础,坚持求实思想,扬长避短地活用教学方法。

要恰当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10、积极开展互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实现人人参与,多向交流,教学共振,听、说、读、写相结合,论(讨沦)、演(演示)、作(操作)、板(板书)相统一。

课堂讨论、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要注重教学实效,力戒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真正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1、重视提问讨论。

课堂提问要做到难易结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都有成功感。

提问和讨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紧密联系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具体化,做到数量、质量和形式的统一。

避免集体群答式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2、强化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保证和检测学生知识获取率的有效途径。

课堂练习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练习内容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难点。

教师要随堂对练习答案作出评析。

13、加强实验教学。

教师必须把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实验装备的效益,开足开齐各类实验。

每次学生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写出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评阅。

坚持开展小学科学、劳技和中学理化生实验技能考核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考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4、强力推进特长学科教学。

相关学科教师要重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

要按国家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建立适合各类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课程落实。

15、注重课堂评价。

课堂中,教师要多角度、多渠道发现不同学生的亮点,及时进行适当点评和肯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课堂评价要多元,宜多使用肯定、赏识性语言。

16、树立良好教学形象。

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上课要有激情,富有亲和力,教态大方自然,衣着得体,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三、辅导

17、课外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

自习课时间应尽量由学生支配,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进行辅导。

辅导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

在选择辅导内容、确定辅导对象、采取辅导方法上都要照顾大多数学生。

对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师辅导要做到热心、耐心、有信心。

严禁收费补课和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与经济负担。

18、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等生。

各科任课教师应扩展学有余力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科拔尖人才。

19、关心学困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

科任教师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联系,开展个别辅导,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20、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合作,随时沟通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上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

2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人际交流,逐步走向人格完整。

22、加强学科课外辅导。

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培养以及跨学科知识辅导讲座等,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作业

23、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课外作业布置量要适当,时间要控制,符合有关规定。

各科作业既要有一定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注意作业的典型性和启发性。

难易合理搭配,切忌单纯抄写、反复机械训练,对不同程度学生要有不同要求。

提倡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分层设计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过程与终端相结合。

24、作业形式多样。

既要有书面作业,又要有口头作业;既要有动脑思考的,也要有动手操作的,突出知识在综合实践中的应用,体现趣味性、新颖性、多样性。

25、教育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

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和消极对待作业的学生,教师要查明原因,正确引导,切忌简单粗暴。

26、认真及时批阅作业。

作业批阅要及时认真,按要求布置的正式作业要全批全改,家庭作业可根据情况采用重点批改、当面批改、师生共同批改等形式。

对补交或重做的作业,教师应在下次作业批阅时予以检查。

批阅中对学生改正难度大的作业,由学生自己改正,教师予以更正。

对特殊学生,教师应经常书写评语。

更多使用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27、重视作业讲评。

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记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比较典型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详细记录,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做好作业讲评,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五、评价

28、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重点考察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评价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开放化。

既要评价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既要完善教师评价学生的机制,又要建立学生自评、互评机制,促进学生在自评与他评的共同作用下健康成长。

既要重视评价结论,又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29、评价的形式要求。

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办法进行。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做出评价,鼓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逐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价等记录方式,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考试应包括笔试、口试、技能考核。

特别是要加强英语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中小学理科实验技能测试、计算机操作能力测试和身体素质测试。

30、科学命题。

试题结构要合理,面向大多数学生。

命题要有启发性、创造性。

试题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既要考查教材内容,又要考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杜绝偏题、怪题。

31、认真分析、总结评价结果。

评价结束后,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要不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纵向比较,明确努力的方向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义务教育阶段,取消分数制,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

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六、学法指导

32、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

指导学生运用操作、活动、实践、考察、调查、探索、经历等方式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形成独立人格,使学习过程成为一项富有个性的过程。

33、培养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学习过程应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来引导学习,通过学习来发现问题,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34、学习指导多样化。

学习指导可采用系统传授式、示范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诊断式、迁移式、问题式、经验交流式等形式,不断提高指导效果。

35、认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要求,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教育科研

36、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深入探索教育规律。

每学期至少撰写两篇教学工作总结或论文。

学校将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37、树立科研意识。

教师应该坚持立足校本,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并及时记录。

活动记录要详实、资料要齐备。

学校领导要参加分包教研组或所教学科教研组的活动。

38、加强课题研究。

每个教师都要有教研课题。

课题要经各级教研管理部门审查立项,规范管理。

课题研究要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步骤,研究过程要扎实有序,按时结题,接受批准立项部门的验收。

39、开展听评课活动。

每学期每个教师至少上好一次公开课,即新教师的汇报课、中年教师的研讨课、学校领导及学科带头人等的示范课。

要求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评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