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927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7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docx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4

东浦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

设计者:

沈雅苹     设计时间:

2004年月25日

教学学科

小 学 语 文 第 六 册

教学内容

12、爸爸的咳嗽

教学时间

2课时

 

重点:

懂得写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学习记连续性的观察日记。

难点:

体会作者细心观察,认真记载,仔细分析的科学精神。

 

1、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学习品质,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问号、逗号和叹号。

3、能用“每当……就……”“一……就……”造句。

4、懂得写观察日记的目的和方法,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记叙的顺序。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3、懂得写观察日记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初步体会细心观察,认真记载,仔细分析的科学精神。

 

1、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正确朗读课文。

2、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小学语文第六册《爸爸的咳嗽》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谈话揭题

1、激趣、揭题

2、定向自学,出示自学问题:

(1)爸爸的咳嗽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2)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后来怎样?

3、再次自学,划出生字词语,记住字形。

 

1、思考问题,酝酿气氛,畅谈想法。

2、解决自学问题。

3、交流自学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全文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3、指名读,出示思考:

“奇怪”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

4、课件出示句子

5、引读

1、听范读,感知语言。

2、轻声试读。

3、讨论思考题(奇怪、有时……有时……有时……)

4、齐读句子,用“有时……有时……有时……”说一句话。

5、朗读训练。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问题,爸爸的咳嗽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2、课件出示句子:

“难道……”

3、出示思考“我”为什么猜测爸爸的咳嗽跟东南风有关。

4、学习观察日记。

5、齐读1、2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分析句子是什么句?

用疑问的语气读读句子。

3、小组读课件出示的观察日记,分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第六册《爸爸的咳嗽》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导入

1、指导学生朗读。

2、指导学生感知。

1、齐读第1、2自然段。

2、说说两段的主要意思。

二、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指导学生找出引起爸爸咳嗽的句子。

2、课件出示讨论题。

3、指导学生讨论释疑。

4、思考为什么我们都不咳嗽?

5、朗读3、4自然段。

1、划出引起爸爸咳嗽的句子。

2、小组读议。

3、小组释议,说说我是怎么知道,为什么只有爸爸咳嗽,我们都不咳嗽的原因的。

4、交流。

5、集体朗读3、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读段,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爸爸为什么不再咳嗽。

2、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1、学生用“因为……所以……”按要求说话。

2、说说爸爸不咳嗽了,全家人的心情如何?

3、用高兴、坚定的语气读最后一句。

4、集体朗读第5自然段。

四、联系实际,总结课文

1、指导说说周围环境是否受到了污染。

2、课件播放山林、河流受污染的情况。

1、说说周围环境受到了怎样的污染?

2、说说观看录像后的感受,讨论应该怎样做?

五、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2、布置作业。

1、写一封倡议信。

2、课后观察“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学写连续性观察日记。

教学学科

小学语文第六册

教学内容

自选商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第自2然段,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

难点:

明白第自2然段是从哪几方面把总起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总课

目标

1、读准带拼音的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说出课文第2自然段怎样围绕总起句的意思从几方面把内容写具体的。

3、仿照例句,用“……又……”、“假如”造句。

4、了解自选商场的特点。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读准拼音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课文第3自然段“总分总”的写法。

2、仿照例句用“……又……”、“假如”造句。

小学语文第六册《自选商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谈话揭题

1、启发谈话。

2、放录像。

3、揭题。

1、说说有没有去过超市?

在超市购物时的过程怎样?

3、看顾客自由购物的录像。

二、指导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2、指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教学第1自然段

1、要求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思考题:

“我”为什么去自选商场?

3、指导朗读。

1、默读第1自然段。

2、说说“我”为什么去自选商场?

3、朗读第1自然段。

 

四、教学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这段话的写法。

3、复习“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

4、读第2自然段

1、思考这段话的写法(先总起后分述)

2、划出这一段的总起句。

3、说说哪几方面把这句话写具体。

4、朗读第2自然段。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说说自选商场有什么特点?

 

小学语文第六册《自选商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词语。

2、指导学生说说自选商场跟别的商场有什么不同。

1、看拼音读词语。

2、说说自选商场跟别的商场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导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这段话主要讲什么?

2、出示思考题:

从哪些地方看出自选商场的商品应有尽有。

3、要求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

这段话在写法上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4、小结写法。

1、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商品应有尽有。

3、小组讨论第3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4、懂得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要求仿照例句造句。

2、提出思考题:

我和爸爸怎样付钱?

3、引导学生说说电脑操作的好处。

1、自由读4-6自然段

2、说说“我“选取了哪些商品。

3、用“……又……”造句,并懂得用法。

4、思考“我”和爸爸买了满满的一筐商品,怎样付钱?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学习最后自然段

1、思考:

自选商场购物后,“我有什么心愿?

2、指导用“假如“造句。

1、说说“我”在自选商场购物后,有什么心愿?

2、用“假如”造句。

五、巩固练习

1、出示造句题目。

2、出示挂图。

1、用“……又……”“假如”造句。

2、看挂图用总分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学科

小 学 语 文 第 六 册

教学内容

写日记(习作训练)

教学时间

2课时

 

 

重点:

训练学生按照日记的格式,选择一天中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一两件事写清楚。

 

难点:

如何选择日记的内容把日记写得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1、初步培养写日记的习惯。

2、懂得日记的内容和格式。

3、初步学会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观察日记,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连贯。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明确什么叫日记,为什么要写日记。

2、掌握日记的内容和书写格式。

 

 

1、指导学写日记。

2、学会写日记。

 

小学语文第六册《写日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讲解什么叫日记

1、指导学生说说在本单元课文中哪些是日记?

2、出示投影,解释日记,就是记下自己一天中做过或者遇到过的事情。

1、明确什么叫日记。

2、说说本单元课文中哪些是日记。

3、齐读什么叫“日记”

二、明确日记内容

1、复习两篇日记课文,要求思考:

课文所写的日记,内容是从哪儿来的?

2、投影出示:

一天的生活记事。

3、要求辨析一天中哪些是印象最深或者最有意义的事?

4、引导学生说说写日记的好处。

 

 

1、说说课文所记的日记,内容是哪里来的?

2、明白日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是想到的事。

3、观看录像,选择有意义或印象深刻的事,得出结果。

4、交流写日记的好处:

可以查看,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积累作文材料。

三、学习日记的格式

1、讲解写日记的格式。

2、指导学生说说怎样写日记。

1、明白日记的格式。

2、说说怎样写日记。

 

四、布置作业

 

1、收集材料。

2、写日记一则。

小学语文第六册《写日记》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指导写作

1、说明日记习作写什么?

2、讲述日记的格式。

3、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写日记。

 

1、学生明确日记的格式

2、动手写日记。

二、选择三种类型及时讲评

1、评讲格式错了的日记。

2、指导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学生指出日记中的错误(事情不清楚,语句不通顺)

三、学生相互修改

1、教师巡回指导

2、适当点拨。

1、学生相互修改日记

2、说说可学之处,可改之处

四、小结

1、明确记日记的好处。

2、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坚持写日记。

 

1、说说写日记的好处。

2、明确并养成习惯。

五、巩固练习

1、写一则日记。

2、真实地记录当天发生的事

 

教学学科

小 学 语 文 第 六 册

教学内容

练习4

教学时间

2课时

 

 

重点:

(1)读懂写景的日记。

(2)背诵雷锋的话,感受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难点:

(1)独立认识总分结构的段落。

   

(2)懂得按观察点的转移来描写景物。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雷锋的话,感受雷锋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2、读准词语的节调,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能写出“安全、幸福、单独、打开”等词的反义词。

3、能读懂一段话,给这段话选择一句总起句。

4、能读懂一篇写景的日记,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完成第题练习,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完成练习第题,认识总分式段落和找总起句训练,巩固日记的格式和阅读

 

小学语文第六册《练习4》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教学第1题,读准声调

1、复习巩固拼音的四声。

2、指名学生读。

3、幻灯出示。

4、指导学生用上题中的词语,说一个或几个句子。

1、学生朗读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用上幻灯出示的词语说句子。

二、教学第2题:

扩词

1、指导学生书面练习扩词。

2、激发学生竞争欲望。

3、指导学生用其中一对反义词说一句话。

 

1、学生练习书面扩词。

2、比比谁的词扩得多。

3、用上一对正反义词练说一句话。

三、教学第3、4题,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指导学生默读句子。

2、指导学生给多音字的另一个读音的字组词。

1、默读句子。

2、齐读句子。

3、给多音字的另一个字组词。

四、教学第5题,读读背背雷锋的话

1、介绍雷锋。

2、幻灯出示(雷锋的话)

3、师范读。

4、引导学生朗读,明理。

1、学生齐读雷锋的话。

2、说说懂得的道理。

3、试背。

五、巩固练习

1、背诵默写雷锋的话。

2、将雷锋的话制成书签。

 

小学语文第六册《练习4》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教学第6题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找出一句能作为这段话总起句的句子。

3、指导朗读。

 

1、齐读书中的话。

2、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

3、选择合适的总起句。

4、说说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的。

二、教学第7题

1、复习日记的格式。

2、引导学生对照格式,评读日记。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总结句。

4、投影出示。

 

1、说说日记的格式和内容。

2、读读文中的日记。

3、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4、读读划划,回答:

这则日记写了雾中的哪些景物,从什么地方看到的?

5、这则日记围绕哪一句话来写

6、朗读这段话。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6、7题作业

 

教学学科

小 学 语 文 第 六 册

教学内容

13、找骆驼

教学时间

2课时

 

 

 

重点:

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区别两个多音字的读音。

3、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至于”一词的用法。

3、通过因果关系句的训练,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情况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懂得学会预习,提出不懂问题的好处。

 

小学语文第六册《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语。

2、指导学生说说你对骆驼有哪些了解。

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推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1、猜谜语。

2、说说自己对骆驼的了解。

3、推想课文将会写些什么?

(为什么要找骆驼?

怎样找骆驼?

有没有找到骆驼?

二、预习课文

1、放课文录音。

 

2、出示预习要求。

1、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

2、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3、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

三、反馈交流

1、出示课堂练习题。

2、解决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3、开小火车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4、小结。

 

1、完成课堂练习,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说说自己不懂的问题,解答别人不懂的问题。

3、认读生字。

四、巩固练习

1、出示随堂练习题。

2、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随堂练习题。

2、课后完成,生字新词抄写,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第六册《找骆驼》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复习词语

1、出示词语。

2、听记词语。

3、指导学生选用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1、读词语。

2、听写词语。

(书空)

3、选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

1、指导课文第1-9自然段。

2、听录音要求思考:

商人心情有什么变化?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10自然段,出示思考题。

5、出示两张留有齿印的树叶,请学生区别。

6、要求想想为什么老人知道得这么清楚。

7、指导朗读。

 

1、默读课文第1-9自然段,完成练习。

2、听录音,说说商人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3、分角色朗读商人和老人的对话。

4、思考老人没有见过骆驼,为什么对骆驼知道得那么详细?

老人为什么要商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5、区别两片齿叶的不同之处。

6、朗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随堂练习。

 

2、课后练习。

1、用上“至于”写几句话。

2、回答问题:

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

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3、课后作业,背诵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小学语文第六册《找骆驼》第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一、学习最后一段

1、要求朗读最后一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指导思考老人指点商人什么?

3、要求想想老人的指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4、指导朗读。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说说老人如何指点商人,给了自己什么启发?

3、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学生读单元提示

1、思考单元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2、思考提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1、齐读单元提示。

2、交流思考题的答案。

三、课外延伸

1、要求阅读《骆驼与干旱》

2、提出预习要求

1、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记在本子上。

2、评析哪些问题提得好。

3、各小组推荐问题提得好的写在黑板上。

4、讨论交流。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写话(任选一题)

(1)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2)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商人说些什么?

(3)学习了课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2、感情朗读全文。

东浦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

设计者:

颜玲鹃设计时间:

2004年2月20日

教学学科

小学语文第六册

教学内容

14、群鸟学艺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难点:

能领会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明白学习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体会群鸟在学艺时心情。

总课时目标

1.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

2. 初步学会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学会本课生字15个,理解10个新词,能提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能用"不仅……而且……"造句。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自学生字新词。

 

讲读课文,穿插完成相关作业。

 

朗读课文,进行词句训练,完成相关作业。

小学语文第六册《群鸟学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群鸟学艺。

(出示课题:

群鸟学艺)

大家齐读课题:

(1)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群鸟指哪些鸟?

向谁学艺?

学什么艺?

他们是怎样学艺的?

结果怎样了?

(2)同学们的疑问老师整理了一下,看看同学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2.听课文录音,完成部分问题。

(1)同学们要知道这些问题,怎么办呢?

这样,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遍课文,看同学们能马上知道哪些问题。

(听录音)

 

现在你能回答哪些问题了?

(根据回答,出示图片)

3.自学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下两个问题,比较难回答,那么,我们来自学课文来了解。

同学们按要求自学课文:

①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②划出词语,在不理解的词语上打"?

";

③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请你说出来。

 

4、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自学完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这些生字你认识了吗?

(出示生字,开小火车读生字)

 

 

读词语,找出有疑问的词语,集体解疑。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语文第六册《群鸟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群鸟学艺的结果怎样?

你在文中哪里找到了答案?

请把它读出来。

(出示最后一段)

群鸟学艺的结果有几种情况,请你简单说一说。

这三种情况,你更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漂亮"、"又结实又暖和"是小燕子搭的窝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不仅......而且......"连起来。

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谁能用上"不仅...而且..."说上一句话?

 

2、提问:

为什么同样是向凤凰学搭窝,而最后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1)找到猫头鹰学艺的自然段。

(2)认真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3)把写它怎么想、怎么做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4)把划下来的句子中最主要的词语按要求填表。

什么鸟

怎么想

怎么做

结果怎样

 

3、学法迁移:

按刚才四步“找、读、划、填”,读读老鹰、乌鸦、麻雀和小燕子是怎样学艺的。

 

练习说话:

用“因为”、“所以”把群鸟学艺时的“想法”、“做法”和“结果”连起来说一说。

 

小学语文第六册《群鸟学艺》第三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思考

1、继续探究:

你认为谁不会搭,谁搭的窝很粗糙?

他们是怎么学的?

读2~6自然段,四人学习小组一起讨论:

①找出群鸟怎么学的句子,大声地读一读?

②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情,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朗读时注意读出猫头鹰的自以为是,老鹰的骄傲,乌鸦的得意,麻雀的高兴,小燕子的喜悦)

2、读懂按先后顺序写的一段话。

认真读第6自然段中凤凰对小燕子说的话,圈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一说:

凤凰教小燕子搭窝分几步,这几步能颠倒吗?

为什么?

(1)自读,按要求划词语;读后讨论。

(2)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必须注意有顺序,请再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写得很有顺序。

 

 

3、总结:

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思考:

同样是向凤凰学搭窝,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的?

课文中凤凰说的话中有交代,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

学一样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4、巩固。

 

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完成作业。

东浦镇中心小学备课教案设计

设计者:

颜玲鹃设计时间:

2004年2月20日

教学学科

小学语文第六册

教学内容

15、举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

2、理解‘议论不休“的意思并造句

               

总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

犹豫不觉、一叶孤舟、哄堂大笑等词,能写出“永久、缘由、瞅”的近义词

  2、能说出两个比喻句的意思;能用‘议论不休’造句。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和词句

  4、懂得诗歌所启示的敢于提出问题的道理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