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051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docx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

城市与城市化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A.东南郊B.东北郊

C.西南郊D.西北郊

2.据等温线判断,图中M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

A.绿地B.住宅区

C.文化教育区D.重工业区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C.地价最高的是c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

4.导致这种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租金B.人口密度

C.城市规划D.历史遗留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

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对图中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城区,接近消费者B.郊区,地价低

C.城区,交通便利D.郊区,停车方便

6.关于Ⅰ(销售普通商品)、Ⅱ(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Ⅰ服务范围为甲城市郊区B.Ⅱ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

C.Ⅰ服务范围大于ⅡD.Ⅰ与Ⅱ服务范围不重叠

7.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

②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③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

④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降雨损失量是指降水后可以被地表吸收、渗透的水量。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8.在相同的降雨量条件下()

A.草地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呈直线上升趋势

B.1小时后,草地下渗水量是土地的2倍多

C.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地表径流量越大

D.新沥青路面的降雨量转变为地下径流量最多

9.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夏季雨后出现内涝,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②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③发展城市道路④完善排水系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

下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数据。

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30.09

52.57

3.01%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km2)

25973

45565

5.78%

注:

(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10.2002~2012年间()

A.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进程慢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11.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D.环境污染逐步加大

 

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

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蔬菜食品类

日常用品类

服装衣饰类

家用电器类

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43

2.32

6.43

5.94

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12

1.55

4.52

8.04

12.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

是()

A.地价B.集聚C.交通D.市场

13.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可能反映了()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

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4.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行为主要涉及通勤、购物、闲暇等,这些活动行为具有一定目的指向性和行为空间的变化。

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乡镇农户购物行为的圈层结构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5.从1998年到2008年,该地的农户商品购物()

A.购物的离家距离加大

B.4-8千米购物人数比例逐渐增加

C.购物活动集中在2.5千米地段

D.形成了有梯度的圈层结构

16.1998年和2008年,该地的农户所购置的商品为同一种类型,该类商品最可能为()

A.日常用品类B.交通工具类

C.建筑材料类D.家用电器类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

下图表示某城市三个行政区(Ⅰ、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图。

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网格43的人口数量为2万人

B.该城市最大风频是西南风

C.网格11、12、13、21的人口数量相同

D.该城市功能区齐全,等级较高

18.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A.34B.33C.44D.43

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据图可判断该区域()

A.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B.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C.城镇体系日趋完善

D.用地紧张有所缓解

20.据图推测城镇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ABB.ACC.ADD.AE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受地形、河流等条件影响,A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和下列哪一城市最为接近?

()

A.上海B.重庆C.西安D.兰州

22.D城市建设港口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A.纬度较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

B.位于河流人海口,常年不淤

C.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且腹地范围较广

D.海岸线平直,是天然良港,便于船舶进出和停泊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4.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5.⑤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D.科教文化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26.(20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图和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M市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压(hpa)

1021.7

1019.5

1015.7

1010.3

1006.2

1001.6

999.9

1001.2

1008.1

1014.7

1019.2

1020.6

气温(℃)

4.3

5.6

9.5

15.8

20.7

24.3

28.4

27.9

23.4

18.3

12.4

6.8

降水量(mm)

73.2

84.2

138.2

126.6

146.6

231.1

159.4

155.8

145.3

87

60.1

47.1

(1)概括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分)

 

(2)M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左图中3、4处土层厚,1、2处土层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6分)

 

(3)描述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4分)

 

(4)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M市化工产业区位选择做出评价。

(6分)

 

2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轮廓形状如图所示。

材料二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受地形影响,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西北部和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

材料三磷酸盐在生产生活各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如用于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和化肥制造等。

摩洛哥磷酸盐丰富,约占世界储量的75%。

2004年摩洛哥磷酸盐生产2537万吨,出口1172万吨,出口收益4.5亿美元。

(1)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10分)

 

(2)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8分)

 

(3)结合资料就摩洛哥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特色振兴经济提出建议。

(8分)

 

28.下图示意英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及该市各区域污染排放统计的相关资料。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4分)

 

(2)结合图乙,比较A、B两城区的污染排放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4分)

 

(3)C城区的房价比A城区高。

据图分析其可能原因。

(3分)

 

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鄂尔多斯与榆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鄂尔多斯与榆林地区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地区

鄂尔多斯

榆林

矿产探明储量

煤炭

均占全国1/6

占全国1/5以上

天然气

占全国1/3

占全国约1/3

产业构成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11年)

2.6:

60.1:

37.3

4.9:

71.1:

24.0

经济指标

城镇化水平(2011年)

71%

48.56%

人才密度(2008年)

303/万人

194/万人

(1)简要说明A河流的水文特征。

(3分)

 

(2)鄂尔多斯和榆林都是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分)

 

(3)鄂尔多斯用短短5年时间,建成了基础设施齐全、能安置100多万人的康巴什新区。

在西部地区,如此大力发展大城市的做法,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B4.A5.B6.B7.D8.B9.D10.B11.C12.D

13.C14.B15.D16.A17.A18.B19.C20.B21.D22.C23.C

24.C25.D

二、综合题

26.

(1)月平均气温高低与月平均气压值大致上成反比(2分),气压值的高低与月平均降水量大致上成反比(2分),月平均气温高低与月平均降水量大致上成正比(2分)

(2)1、2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4分,因果各2分);3、4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较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4分,因果各2分)

(3)轻纺工业产值比重下降(2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上升(2分);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2分),对劳动力素质需求提高(2分)。

(4)位于郊区,地势较低,对市区固体垃圾污染、水污染较小(2分);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2分)。

位于冬季盛行风上风向,对市区、高新区大气污染较重。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6分)

27.

(1)特点:

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西北部)沿海地区(4分)

原因:

①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②地形绝大多数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地处沿海平原)。

(6分)

(2)①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运便利;②劳动力廉价,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③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④政策支持。

(8分)

(3)①利用漫长的海岸线建设港口,发展海运;②借助北非花园的美誉,积极发展旅游业;③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同时带动当地的就业;④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发展水果、花卉、园艺、经济作物等现代集约农业;⑤加强基层设施建设,发展转口贸易;⑥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发展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工业等。

(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任答4点即得8分)

28.

(1)合理。

(1分)工业区与住宅区分离,以河流为天然隔离带;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工业区离铁路线近,方便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

(2)A城区的污染物以NOx为主,B城区以SO2和PM10为主。

(2分)原因:

A城区污染物主要来自交通运输车辆的尾气;B城区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燃煤产生的废气和粉尘。

(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

(3)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离工业区更远,空气质量更好。

(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

29.

(1)该河流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大;随着支流的加入,流量有所增大;位于季风气候区,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大气降水为主,一般在夏季进入主汛期;冬季有结冰期。

(3分,3点即可)

(2)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利用技术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延长产业链;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合作,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3分,3点即可)

(3)观点一:

合理。

理由:

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观点二:

不合理。

理由: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西部地区人口分散,产业基础薄弱;城镇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不相适应,出现入住人数极少的“鬼城”。

(4分,理由合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