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8536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docx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总8页)

城市与城市化精品练习题

一、选择题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下图所示为某地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

读图回答下题。

1.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转变生活方式

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

据图回答2~3题。

2.关于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3.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4~5题。

4.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  )

A.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B.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D.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5.据图可知,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市场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D.人口密度、交通

(2014·吉林二模)右图为“某城市不同主要功能区占用土地面积空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6-8题。

6.丙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工业区

C.商业区D.文化区

7.该城市

A.地域结构接近同心圆模式

B.最适宜在6-8km处设置绿化防护带

-6km处为工业集聚中心

D.商业用地面积由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

8.甲所代表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口数量变化是

(2014·吉林九校联合体二模)

右图示意某区域高等级公路分布。

读图完成9-10题。

9.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是

A.E市B.F市

C.x市D.Y市

10.两地之间汽车客运往返班次最少的是

A.XMB.XF

C.XHD.XN

(2014·安徽合肥第二次质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1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2014·湖南六校4月联考)城市市民出行时间首先受到往返行程目的的影响;其次,途中的驻停,如下车购物等活动也对出行时间有很大的影响。

读我国某大城市市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市民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商业区C.旅游区D.工业区

14.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加B.道路系统落后C.出行距离增加D.出行方式改变

(2014·山东日照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5~16

 

15.该图显示

A.人口密度越大,地租水平越高B.地租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C.距市中心越远,人口密度越小D.地租水平取决于离市中心远近

1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因为当地

A.环境质量好B.社会知名度高C.人口密度大D.交通通达度高

(2014·杭州学军中学第九次月考)17.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使用了“潮汐道”的交通管理(见右图),对“潮汐道”理解正确的是

 

17A.在中、小城市使用较普遍B.在大城市的中心使用较多

C.适合于早晚高峰时期使用D.符合月相变化周期的规律

(2014·山东实验中学三模)读某城市功能区单位面积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图,回答18-19

18.图中反映的是城市某功能区人口密度变化情况,这一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城郊防护林带

19.该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高楼密集,土地利用最集约B.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

C.布局在城市郊区,交通便捷D.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功能

(2014·湖北襄阳五中)下表是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数据。

读表完成20题。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

户籍人口比率(%)

%

举家迁移比率(%)

%

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25973

45565

%

注:

(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即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20.2002~2012年间,我国

A.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D.农民工大多举家搬迁到城镇生活

(2014·)读“西安1989~2005年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变化”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由西安市工业用地的变化,可推断出西安市的城市化特征是

A.工业区不断向城郊迁移,西安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工业用地不断向城郊扩散,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商业区不断萎缩,工业区不断扩大D.城市住宅和绿化用地,正逐步转为商业用地

22.西安市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工影响下,城市植被种类越来越丰富

B.会造成城市中心污染加重

C.有利于缓解市中心用地紧张的局面D.有利于减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综合题

1.读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

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

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

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住于秦王川盆地)。

目前.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项目,以及城关部分企业,先后搬迁至新区。

图12示意兰州城区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分布

 

(1)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甲坡植被覆盖率高于乙坡的原因。

(5分)

(2)从环境的角度,评价西固区作为化工区的区位条件。

(5分)

(3)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兰州建设新区的主要原因。

(3分)

 

(2014·江苏徐州第一中学考前模拟)3.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1)该市在最近二、三十年间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从其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能够反映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是、。

(2分)

(2)该城市电子工业区布局考虑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3分)

 

(3)该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发生的变化是,据图分析近年来为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8分)

 

4.(2014·南京质检)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与2010年的平面示意图。

试比较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最初形成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它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直接表现是____________。

(3)衡量该过程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水平的提高是__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

(4)该城市从1990年到2010年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称,北京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

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北京的优势区位,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

下图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强暴雨天气,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最大。

此次暴雨使北京多个区域一片汪洋,导致数十人死亡。

现代城市在暴雨面前,显得尤为脆弱。

今天,内涝,就是城市的伤口。

(1)现在有人把首都称为“首堵”,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2)为了减少“城市病”的出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结合北京等城市的水灾,谈谈如何防治城市内涝。

6.(2014·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8

20

城市化水平(%)

68

90

GDP占全国比重(%)

18

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