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9036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题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实验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提示:

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2)随着“限塑令”逐步实施,济南市许多超市已采用可降解塑料袋替代传统塑料袋。

化学小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

使一定质量的塑料试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生成氧气时,装置A中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仪器E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4g,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仪器C的质量增加8.8g,则该塑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至0.1g)。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研究小组同学根据图1进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实验。

①比较试管①②③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_______。

②在铁柜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喷漆前用稀盐除铁锈(产物为氯化铁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在锥形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强传感器,塞进橡皮塞并打开传感器,一段时间后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①AB段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CD段气体压强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CO₂并检验CO₂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CO2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______;长颈漏斗内应注入______;

(2)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将相同规格光亮的铁钉同时放入下列装置中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铁钉一定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大约一周时间后,将铁钉取出烘干,其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左边为单球管,右边为制气管)进行化学实验。

(1)若单球管内装的药品是二氧化锰,滴管内的药品为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则单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夹紧右边集气管下方的弹簧夹,待制取的气体集满时,点燃细铁丝下方的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将塞子塞入集气管内,铁丝燃烧的现象为______。

(2)若单球管内的药品为块状的石灰石,滴管内的药品是稀盐酸,则单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打开右边集气管下方的弹簧夹,过一会儿,蜡烛熄灭了,说明生成气体具备的性质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拆分装置,将单球管内液体倒入敞口放置很久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内,液体变浑浊,则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实验室现有石灰石、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G

(1)若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选取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4)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应从_________(填字母)口排出,其原理是:

由于反应生成气体使瓶内________,气压________,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空气排出。

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剂b可以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______。

(3)图3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步骤一:

通人N2,点燃酒精灯;

步骤二:

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

通入O2,点燃酒精灯。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

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如果用装置E收集氧气,应在_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3)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则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选填“C”“D”或“E”)。

(4)若用装置F收集氢气,则气体从_______(选填“a”或“b”)端进入;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5)小明用注射器和废旧小药瓶组装成如图所示微型装置制取氧气。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选填序号)

A节约药品用量B能完全消除废物的排放

C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D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9.某班级同学分组进行碳的性质实验,并回收实验后的固体制取胆矾(CuSO4·5H2O)。

(1)按图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观察到试管中出现_______色固体,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束后,回收各小组试管内的固体残渣,并以此为原料(固体A)制取胆矾,为将其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到硫酸铜中,有关实验设计如图。

①回收得到的固体A中可能含有铜、碳、氧化铜。

请根据

(1)中的实验,写出A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的一个原因_______。

②固体A转化为固体B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_______反应(填基本类型),操作X指的是_______。

③溶液C中溶质主要是硫酸铜。

则固体B与硫酸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10.某学习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气体”进行了研讨。

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原理分析: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②试管中装的是高锰酸钾,指出图②不足之处:

_______

(3)用图①和图②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会用到的同一种试剂,该试剂的作用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4)发生装置:

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取甲烷(CH4)气体,应选图____为发生装置(填序号)

(5)收集装置:

某同学用图③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使用图③装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图Ⅰ中的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如图Ⅱ所示:

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1)试管E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_____。

(2)改进后的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AB试管和C试管同时变红BB试管比C试管更早变红

CC试管比B试管更早变红D无法确定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有(任写一点):

_____。

(5)兴趣小组同学回顾课本浓氨水(NH3)和浓盐酸(HCl)的实验(如图),从白烟(氯化铵NH4C1)出现的位置更靠近浓盐酸,可以发现分子运动快慢还跟_____有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通过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通过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中考化学实验题

1.ADBF

增大

2.6偏大

【详解】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由于盐酸会挥发出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故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组装仪器时先用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再用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便可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故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BF;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溶液的质量增大;

(2)装置A中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

增加的质量是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仪器C增加的质量为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故该塑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若没有连接

,则

仪器中增加的水的质量要比实际质量大,从而使氢元素的质量偏大。

2.与水和氧气接触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

铝已经反应完,温度逐渐降低,压强逐渐减小

【详解】

(1)①试管2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试管3中的铁钉只与空气接触,没有锈蚀,而试管1中的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发生了锈蚀,由此可知,铁的锈蚀条件是与水和氧气相接触;

②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铁柜表面喷漆可以延缓钢板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2)铝与空气接触在其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会先与盐酸反应;

①AB段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

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

②BC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铝片表面的氧化膜逐渐消失,金属铝开始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BC段压强上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CD段气体压强逐渐下降是因为:

铝已经反应完,温度逐渐降低,压强逐渐减小。

3.石灰水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

(1)实验室常用石灰水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是CO2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或大理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稀盐酸;

(2)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反应的符合表达式为: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4.DD、C、B、A(或D

【详解】

(1)A中铁钉与食盐水混合,食盐水能加速金属的锈蚀,故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生锈,且生锈速度较快;B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铁钉会生锈;C中自来水中的氧气少,一段时间后铁钉会生锈,但速度较慢;D中铁钉只与加热排除氧气后的蒸馏水接触,且上面覆盖有植物油,不与氧气接触,铁钉不会生锈,故选D;

(2)铁生锈的过程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的一系列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锈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

一周后结束实验,将铁钉取出烘干、称重,D中铁不生锈,质量不会改变;由于A、B、C中铁都生锈,质量都会增加,但是铁钉生锈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B>C,铁钉生锈后称得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与其生锈速度一致。

由此可知,实验结束后取出烘干、称量,其质量关系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C<B<A。

5.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详解】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右边集气管下方的弹簧夹,因为集气管上下口均开放,蜡烛熄灭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沿集气管向下进入烧杯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还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氢氧化钠溶液敞口很久以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6.BE

(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长颈漏斗b气体(量)增多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

【详解】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装置E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

(3)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如果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该时长进短出,空气应从b排出;其原理是:

由于二氧化碳的进入使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空气排出。

7.集气瓶防止加热过程中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CuSO4溶液(答案合理即可)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答案合理即可)步骤一中,b中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中红磷燃烧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加热过程中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铁和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装置,不合适;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没有物质逸出烧杯,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合理即可)。

(3)在步骤一中,b处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处红磷燃烧;这两处实验控制的变量为氧气,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

8.试管长颈漏斗A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Cb在瓶内装满水

AC

【详解】

(1)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用装置E收集氧气,应在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以防收集到装置中排出的空气使氧气不纯。

(3)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

(4)氢气密度小于空气,若用装置F收集氢气,则气体应该短进长出,从b端进入;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但小于水且不易溶于水,可以将装置中装满水,氧气也能从b端进入收集。

(5)该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反应装置,可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

A、该装置体积小,可以节约药品用量,正确;

B、该装置中仍需要药品进行反应生成气体,不能完全消除废物的排放,错误;

C、装置中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正确;

D、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会带出溶液中的水,错误。

故选AC。

9.红

碳碳的量不足(合理即可)化合降温结晶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分析】

(1)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以及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碳的量不足不能将氧化铜全部还原成铜、热的铜能与氧气反应等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

【详解】

(1)按图1进行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由于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观察到试管中黑色氧化铜还原为铜,有红色固体出现;在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

故填:

红;

;碳。

(2)①回收得到的固体A中可能含有铜、碳、氧化铜。

请根据①中的实验,A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的原因是:

碳的量不足没有将氧化铜完全还原成铜(合理即可);

②固体A中一定含有还原的Cu,在空气中灼烧,Cu一定会与O2反应生成CuO,所以固体B中主要成分是氧化铜,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操作X是将蒸发浓缩出的硫酸铜进行降温结晶;

③固体B与H2SO4反应的方程式为:

,反应的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故填:

碳的量不足;化合;降温结晶;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碳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物质的制取和混合物分离的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0.

试管口未塞棉花相同锥形瓶②在集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b管进

【详解】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若图②试管中装的是高锰酸钾,图②不足之处:

试管口未塞棉花,否则高锰酸钾粉末会进入导管;

(3)用图①和图②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会用到的同一种试剂,该试剂为二氧化锰,作用相同,均为催化作用;

(4)发生装置:

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实验室常用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取甲烷气体,属于固体混合加热型,应选图②为发生装置;

(5)收集装置:

某同学用图③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排水法收集比较纯净,使用图③装置的操作方法是在集气瓶中先装满水,氧气从b管进。

11.对比(对照)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避免氨气泄漏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可进一步探究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的关系/通过对照实验排除酚酞自身变红的可能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分子的种类(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详解】

(1)B、C试管均连接了浓氨水,而E试管暴露在空气中,为了排除空气对酚酞溶液的影响,因此E与BC做对照,故答案为对照(对比);

(2)改进后观察到的现象为B、C内的酚酞溶液均变色,但是D试管所处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所以C变色快,故答案为C;

(3)B、C试管内酚酞溶液均变色,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但是C变色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图Ⅰ和图Ⅱ均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但是在做图Ⅰ实验时,烧杯倒扣在小烧杯上,常常会造成氨气泄漏(氨气的味道很刺鼻,污染空气),但是在图Ⅱ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故答案为避免氨气泄漏到空气中;而且在图Ⅱ中还说明了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故答案也可以为可进一步探究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的关系;

(5)浓氨水和浓盐酸所处的环境完全相同,唯一区别是两者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故答案为分子种类(相对分子质量);两者反应是会发出来的溶质在反应,故答案为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12.BD4P+5O2

2P2O5

【详解】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②④说明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③④说明可燃物的燃烧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故填:

B;D;4P+5O2

2P2O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