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896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docx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与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汇编

演讲与辩论;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

一、攻击技巧

攻击,即在自由辩论中的主动进攻,主动发问。

这在每个辩论队都是不可无的。

然而,攻击能不能有效,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攻击的准备。

这在辩论战略方案确定、辩词定稿之后就应该着手准备了。

一般而言,每位辩手应该根据自己所阐述的内容准备向对方发问的问题,可根据自由辩论时间的长短来准备问题,日是初次上场,则应该准备20个问题左右。

如果是这样,四个辩手准备的问题就应该大约有80个,一般有足够的可能坚持到自由辩论结束。

我们看到,在有的比赛中,有的队员有时间却没有问题可以问,这就是准备不足导致的。

准备提问的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

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

二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又称论据层面问题。

即对本方论点给予引申,对对方的论据予以驳击的问题。

这类问题,直问要提的尖锐,曲问要问得巧妙,反问要提的适时,逼问要问的机智,其效果就是让对方不好回答又无法回避。

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又称社会效应层面问题。

即把对方论点、立场引申,从价值层面、社会效应层面去延伸它的效应看其是否具备说服力,能否站得住。

这类问题,一是能够扩大自由辩论的战场,给对方造成被动,同时也是争取听众、评委认同的重要侧面。

当然,如果辩题立场对本方不利,就应该慎重使用,以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这三类问题中,事实层面的问题可包括历史事件、现实事实、国别事实、数字事实等等;而理论层面的问题周围除了立场中的论据,也可以延伸达到公理、哲学的层面。

有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准备,就能够构成立体阵势,可以打自由辩论的立体战斗,让对方陷入立体包围之中的被动局势就很而已造成。

我们看到在比赛中,不少辩论队只准备了一个层面的问题(大多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只在有趣上花时间,其结果是打击力不强,且问来问去总是流于肤浅的现象之争,有时则又事实引发事实而偏题,变成了一般的语言游戏、提问游戏去了,辩论的深度不容易看到,这就令人遗憾了。

2、攻击的组织

自由辩论中的有效攻击,应当体现出攻击的有序性,即看得出轮番上阵的脉络,而其基本,就是在场上要有主动权,处于控制场面的主动地位。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场上应该有“灵魂队员”,或者称为“主力辩手”、“主辩”。

又哪个辩手来充当这个人物都可以,但是一般又三辩或一辩、二辩来充当。

有时,四辩也是很好的充当此人物的角色。

他的任务就是要不仅透彻地知道本方的立场,也要透彻地知道对方的立场,规定陈词一结束就能够发现对方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的发起进攻。

灵魂队员的任务是:

(1)有冷静的把握整个自由辩论战斗局势的眼光,攻击务求有效。

(2)充当场上的指挥员。

发问不在多,而在精。

其发问不仅是对对方的攻击,也是对本方立论的揭示和强化。

(3)承担主动转移战场的任务。

如在一个层面上问久了,则转向另一个层面发问;在一个层面处于被动,僵住了,则要转向另一个层面,开辟新的攻击点和战场。

(4)对对方提出的危及本方底线、事关要害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化被动为主动。

(5)对本方误入对方圈套、远离本方、陷于被动之中的局面,要能够晚会并再发起攻击。

当然,其他队员要主动配合,主动呼应,才能形成整体的力量,这就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形成“流动的整体意识”。

攻击的组织,起要害就在于形成整体的有序流变性。

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鸡零狗碎。

零碎的攻击谈不上组织,它或许也能够有鳞光耀金的效果,但是对于群体辩论而言,是不可能握有主动权的。

攻击的组织在上场前可以有如下的检查指标:

一是有没有组织者,也就是有没有“灵魂队员”,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

二是整个队伍与之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默契和感应?

三是整个队伍对特定的辩题的立场认识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大的梗阻?

四是准备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对付、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

五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

六是自由辩论中将会出现的最为险难的局面,将会一种什么状况?

本方应该怎么对付?

把这六个问题都想清楚了,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了,那么攻击的组织也有序了,主动了。

3、攻击的发问

攻击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置两难。

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

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呻吟。

(2)主动引申。

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

(3)以矛攻盾。

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予以披露,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4)归谬发问。

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

(5)简问深涵。

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

答准确很难,但是答不出来就很丢人,估摸回答却不准确,这也很容易陷入被动。

(6)撕隙抓漏。

即将对方的一小道缝隙撕裂撕大,将其明显的漏洞失误给予揭发提问,令其难堪。

(7)熟事新提。

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所谓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

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8)逼入死角。

即把对方的问题逼入死角,再发问,令其难以逃脱。

(9)多方追问。

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10)夹击发问。

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11)问题同异。

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12)异题同问。

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

(13)反复逼问。

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14)辐射发问。

即一个问题的提出时,同时威慑到对方四个辩手,犹如子母弹一般。

这类问题,一般多在哲学或价值层面上发问。

(15)同义反复。

即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或角度不同,或问语不同)发问。

这类问题,多为辩论的主要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

(16)近题遥问。

即看似很近的事,用远视点来透视和提问。

对方遥答往往答不得,近答又很难接上,陷入了难以捉摸、无从下手的窘境。

(17)击情提问。

即用心理调控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印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进行人身攻击与情绪对情绪,更不可陷入无理纠缠甚至胡搅蛮缠,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18)布陷发问。

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或想方设法将之套进去。

其更高技巧就是连环套。

(19)长抽短吊。

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以思维的快捷与急智来取得主动。

(20)答中之问。

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对方答问时发现问题(包括陈词阶段发现的问题)予以提问,另一种是在自己回答对方问题时的反问。

4、攻击的风格

由于自由辩论如疾风迅雷,所以不同场次、不同队伍的辩论风格也不尽相同。

没有形成风格的队伍即使辩胜,也只是初级层次的。

因此,有风格意识并力争形成自己的辩论风格,是一支辩论队有追求、有实力的表现。

它其实是一支队伍整体人格的呈现。

攻击的风格,一般而言有情绪型、理智型、稳健型三种。

情绪型的队伍往往只在趣事、情绪化的层面上实施攻击。

它也能够引发一些活跃的效果,但是也易于耽于情绪、就事论事,甚至会误入漫骂的泥淖,使辩论流于表面,层次不高,缺乏应有的深度。

理智型的队伍往往执著于理辩的层面,这容易体现思辩与深度,但是又会失之于辩论的活泼不足,弱化了应有的观赏性。

_

稳健型的队伍因为其理智和稳健,也因为其稳健而注意到了应有的活泼,是兼取了前二者之长的。

显然,自由辩论的风格当以稳健为上,从比赛的实践看,稳健型风格的辩论队不仅易于取胜,且留给观众、评委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5、攻击的节奏

应以张驰有度、疾徐有致为佳。

一味快疾或一味徐缓都有缺陷,前者易流于狂躁,后者易流于沉闷。

二、防守技巧

辩论中的自由辩论阶段,就是由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不仅要有进攻的准备,还要有防守的准备。

只会进攻不一定能够取胜,只会防守当然有就更容易陷入被动了。

该防守就防守,该进攻就进攻,能攻能守的队伍才能游刃有余。

防守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盯人技巧。

即各人盯住各人的对象防守。

一般就是一辩盯一辩,二辩盯二辩,……。

即一辩回答一辩的问题,二辩回答二辩的问题,……。

这样各人就会有关注是具体目标,就不会出现好回答的问题就抢着回答,难回答的问题就你推我让的。

当然,在分工之后又讲合作,最难回答的问题,就由“灵魂队员”补救了。

2、长项技巧。

即根据各人的长项来分工,首先确认辩手各人的长项,如长于说理,长于说史,长于记忆,长于辨析,等等,则承担相应的问题来防守,这也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或冷场。

3、合围技巧。

假如对方有一位非常突出的辩手,不仅对方整个局面靠其支撑,且对本方威胁很大甚至本方队员对其有畏惧感,一对一的战术是不太可能奏效的。

那就采取合围技巧,即以全对的四个人的力量来围击、合击,从四个人不同的侧面对准他的问题,以守为攻,一般都会有效。

只要他顶不住了,那对方的阵脚就会乱了,自然就会垮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实力甚至实力更强大的队员靠一两个回合是难以制伏的,因此要有韧劲,不可太急切,争取5、6个回合使其难于招架,提不出更尖锐的问题,内在的进攻力度大大减弱,才能有取胜的基础。

4、夹击技巧。

就是对有的问题,有的队员采用二人夹击的方式来对待。

5、高压技巧。

一般在辩论赛中,由于参赛队的实力比较接近,所以在自由辩论中容易出现同位推顶的情况,这一方面容易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容易取胜。

破解的办法是采用高位迫压防守。

如对方提出的是现象问题,就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上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现实问题,那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具体问题、微观问题,就以全景认识、宏观认识来回答,以此类推。

若此,对对方的问题以高位下罩的方式和统照下盖的方式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思维位势稍逊一筹,从而内心产生动摇,攻击力也就随之动摇而弱化了。

6、指误技巧。

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指出对方所问问题在逻辑上、理论上、事实上、价值上、立场上、表达上和常识上的毛病,使之陷入尴尬局面。

7、归谬技巧。

即对有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之做概纳引申归谬,直指其终端的谬,陷其于被动的境地。

8、反问技巧。

即从反方向上反问其问题的悖常性、悖题性、悖理性、悖逻辑性、从而化被动而为主动。

9、幽默技巧。

即面对自己从容回答智有宽余的问题,适时幽对方一默,效果一定是绝佳的了。

10、短答技巧。

岁于一字、一词、一个成语、一个句子就能够答清,且能够反陷对方于被动的问题,就应该果断而适时的使用。

11、启导技巧。

对于那些喜欢滔滔不绝有演讲欲而又容易动情、不易冷静理智的辩手,表现欲特盛的辩手,语词罗嗦繁复的辩手,在回答问题时不妨巧妙启发他的教导意识,任由其滔滔不绝地讲,其直接效果是消耗了对方的规定时间。

12、揭弊技巧。

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合理地揭示其弊端。

如同一个人陈词与发问中的弊病与矛盾,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的矛盾,两个或数个人问题中的矛盾等等。

揭示其弊端与矛盾,使其问题本身站不住脚,防守便转为攻击,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13、激怒技巧。

即是答问时巧激其怒,使之心理由理智层进入情绪层,无法冷静,无从自控,就可望令其自己乱自己心绪。

但是切忌不可使用人身攻击,这是犯禁行为。

14、评价技巧。

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对其问题予以评价,指其目的,断其归路。

15、闪避技巧。

即对那些一两句话难以答清的问题,采用合理闪避的方式,其基点是不离开辩题的立场。

16、反复技巧。

即以同义反复的方式回答。

也就是意思一样,但语言不同。

17、类比技巧。

即面对对方的问题,不做正面拦截,而是用同类比较的方式,把问题抛回给对方。

18、陷阱技巧。

既在答问中巧设陷阱让对方来钻,然后在下一个回合中予以指驳,使对方露馅。

19、联动技巧。

即本方二人以上联动,回答问题问题时一唱一和,此唱彼和,你呼我应,以整体的优势对之。

20、侧击技巧。

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从侧面引出相关问题,反请对方来回答。

21、连环技巧。

即在答问中故设连环,环环相扣,将对方的问题定格在某一环中,将其扣死。

22、组接技巧。

即将对方自己的立场或陈词、反问、答问中的语言予以组合回答,即让对方自己打自己嘴巴。

23、名言技巧。

即恰到好处的巧借名言、警语、格言、民谚、诗歌、歌词、流行语等来回答。

当然也可以改头换面,重组搭配来回答。

24、错接技巧。

即有意错接问题,反让对方判断,以之主动防守。

25、引申技巧。

即将问题引申开来,揭示其实质与要害,再一口咬破,直断其喉。

三、其他技巧

1、节奏把握:

自由辩论的时间不长,但是由于争锋剧烈,对抗性强,故往往呈现出很强的快节奏。

一般而言,一强到底,一胜到底的队伍不多,这就需要有韧劲和力量持久才能取胜。

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是先弱后强,欲擒故纵。

其利在于先让对方强,以观察其底气,辨别其优劣,在制伏它。

2、避锋折锐:

针锋相对,往往会陷于对峙和僵持。

你针尖我麦芒,你推我搡,既不利于取胜,现场效果也不好。

故有经验的辩论队往往不正面迎击,而是闪避一旁,轻轻折断其锋锐。

这种闪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巧用智力,或侧击、或高压、或机智、或幽默,巧击要害,巧借场上效果来使对方退却。

简言之,即以大智大巧而对,不以表面热闹、直硬相拼见高低。

3、时间把握:

即从严把握本方时间,有意启导、引导对方在无意识中把规定时间及早耗尽,以造成缺席审判的情势,这对本方极为有利。

4、打乱阵脚:

组织有序进攻,打乱对方的阵脚,使之兵未败而阵先乱,岂有不败之理?

5、直击底线。

有意识地对对方底线全力猛攻,使其自我动摇,无力接济,仅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处于被动境地。

这些,仅是一般的技巧。

由于辩论如战争,场上情况千变万化,有的或许有用,有的却不一定有用。

根据具体赛势,熟能生巧,就会有响应的技巧创生。

有道是,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那当然是高境界了。

面对于新辩手,了解一些一般技巧。

应该不会是多余的事情。

演讲与辩论;让道理说服双方

我们知道,论辩赛的论辩并不需要说服对方,而只需要说服评委与听众;只要评委与听众被说服,论辩也就胜利了。

以软化对立为目的的日常论辩则不一样,它不仅要求说服对方而且要求自己做好被说服的准备(这一点正是论辩赛的大忌),可以这样说,在日常论辩中,不是一方被另一方说服,而是双方都被道理说服。

在论辩中,只有双方都讲道理,对“能够找到真正的对立,才能够真正地软化对立。

因此,日常论辩的要求是:

力求让道理去说服双方。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清自己的立场,听清对方的立场,将双方的立场辨析清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巧妙地改变自己的立场。

一、自己的立场要讲清楚讲清自己的立场,包括讲清自己的论点。

论据和论证(尤其是论点),讲清自己的立场,不致使对方误解自己,引发不必要的新对立。

例如:

四川的小刘和浙江的小杨是好朋友,零花钱经常一块儿花。

一次,两人买榨莱,小刘买了一袋四川榨菜。

小杨很不乐意:

“你怎么不买浙江榨莱?

”小刘:

“浙江榨菜的味道哪能有四川榨菜纯正呢?

”小杨:

“你真不会吃。

浙江榨菜的味道才叫纯正呢!

”小刘:

“我不会吃?

我是吃榨菜长大的,吃了几十年,恐怕是你不会吃吧。

”……双方都没有把自己的立场讲清楚。

什么叫“纯正”?

这是一个含义模糊的词。

也许双方真正的对立是:

小刘是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味的榨菜;小杨是浙江人,习惯吃甜味的榨菜。

由于没有讲清立场,反倒引发了新的对立:

谁更会吃榨菜?

二、对方的立场要听清对于对方的立场,重在一个“听”字。

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听清对方的立场,有助于正确理解对方,不致发生误会。

1.对方已说的话,要注意他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

听话听音,一方面指要听出对方有意义的弦外之音(如双关语),这一点做到不难。

难的是在另一方面,要听出说话者本人也不一定意识到的含义,例如:

奥运会亚洲九强赛中国对巴林一役中,李金羽射入两球让中国以2:

1获胜。

但他又有两个单刀球没进,让中国队的净胜球难以超过韩国队。

经常看足球的甲与经常踢足球的乙展开论辩。

甲:

“李金羽不行,中国前锋不行。

”乙:

“李金羽不行?

你上去试试看。

没踢过球就不要乱讲。

”甲:

“没踢过球,难道我就没看过球吗?

”……球迷甲说李金羽不行,也许是在跟世界级前锋作比较;球员乙说李金羽行,显然是在跟自己作比较,在这个意义上,双方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对立。

问题糟糕在:

由于互相没有弄清楚对方的话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反而因虚假的对立而引发新的对立:

谁有资格评球----经常看球的还是经常踢球的。

2.对方没有说出来的,不要贸然替对方下判断。

首先,与对方肯定的话相对的判断,对方不一定否定它;与对方否定的话相对的判断,对方不一定肯定它。

因为相对判断不是相反判断。

举个例子,老师斥责小明:

“作文里该用句号的地方你怎么不用句号呢?

”日常论辩里人们往往认为老师的话包括这个意思:

小明在作文里该用句号的地方没用句号,其实不一定,老师说这句话也许是因为小明的作文里没有句号,或者是仅仅在某一处该用句号的地方用了别的标点。

在日常论辩里这类错误也很常见。

例如:

主人请客。

丁一直没来,主人等得不耐烦: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甲想主人是想说“不该来的却来了”,于是扭头就走。

主人见状,说道:

“不该走的走了。

”乙一听不乐意了,这不明摆着说:

“该走的没走吗?

”于是起身就走。

主人急了,追了出去:

“我没说你。

”丙一听,心想是在说我吧,也回家去了。

人们一般从这则流传甚广的笑话(其中论辩并未持续,而且语言形式不完整)中引出说话要小心谨慎的教训;但从另一方面看,又何尝引不出听话要小心谨慎的教训呢?

甲乙丙若不替主人下判断,对立也就不会不可收拾了。

其次,不要任意扩大对方的话。

任意扩大对方的结论,使之变得荒谬可笑,这是论辩赛的常用技巧。

日常论辩要求用道理说服双方,而非一方战胜另一方,这样做就不妥了。

例如:

甲乙二人买完体育彩票后,甲说:

“发行体育彩票好。

可以为体育事业筹集大量资金。

”乙说:

“我看不好,这是在助长群众的赌博心理。

”甲:

“毕竟目的不同嘛。

买彩票是为体育事业做贡献,哪能等同于赌博?

”乙:

“既然发行彩票可以集资,是不是要发行航空母舰彩票,登月彩票?

是不是我家修房子缺钱,也来发行彩票呢?

”……在这场论辩里,乙扩大了甲的论点,甲赞成发行体育彩票,但他不一定赞成凡是缺钱就发行彩票。

乙的这种作法是在给软化对立找麻烦。

三、双方的立场要辩析清楚通过讲清自己的立场,听清对方的立场,从而对双方观点的优劣得失有个清楚的了解,明白真正对立之所在,这是从道理上软化对立的关键。

例如:

1999年高校扩招,舆论褒贬不一。

在某电台的直播访谈节目里,一个高中毕业的外企总经理与一个大学青年讲师为此事展开论辨。

总经理认为:

扩招无甚意义,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上大学的必要,因为他们同样可以生活得好好的;少数人也没必要上大学,因为通过努力他们一样可以有汽车,有洋房。

大学讲师则持相反的观点:

高等教育应该向更多的人敞开大门,因为人们应该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节目的最后,大学讲师总结道:

“我与总经理的根本分歧其实并不在于是否赞成高校扩招,而在于:

到底是知识还是物质生活应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讲师与总经理的根本对立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贵的是讲师在表面的对立之下找到了真正的对立。

只有软化了真正的对立,才算是真正软化了对立。

辨析双方立场,找出真正的对立,这是软化对立的前提。

四、巧妙地改变自己的立场日常论辩要软化对立,所以不讲究论辩赛的“守住底线”。

打个比方,论辩赛双方是两块拒绝融化的冰(谁融化谁输);而日常论辩的双方则是两团燃烧的火(真理之火),凑在一起火焰才旺。

为了软化对立,日常论辩要求适时变化自己的观点,以与对方取得一致。

以下是两种较好的作法。

1.把自己的观点归结到对方的观点中去,让双方的立场都得到改造。

例如:

某公司市场部经理与开发部经理为一种新产品的开发论辨起来。

市场部经理认为:

在开发一种新产品之前,应先作详细的市场调查,看看消费者有无这种需求。

开发部经理则认为:

新产品的开发必须保密,让顾客和同业竞争对手都感到神秘才好,两人论辩了一会儿,都感到自己的立场有问题。

市场部经理主动提出:

开发部经理的主张是正确的,但开发之前最好进行一次一般性的市场调研。

市场部经理把自己的立场从详细的市场调查调整为一般性的市场调研,以此来符合对方的观点(要保密),从而软化了对立。

2.把对方的观点归结到自己的观点中来,以引导对方,例如:

目前在校生近视眼发病率很高,医生A认为主要是个卫生问题,是用眼不卫生引起的。

医生B则认为主要是个教育问题。

A:

“近视眼大多是由看书时间过长。

看书姿势不正确等用眼不卫生引起的,自然是个卫生问题。

”B:

“你想过没有,如果学生压力不重,学生会长时间看书吗?

”A:

“也会呀,他们也许会长时间看课外书。

”B:

“既然这样,学校又为什么不加强用眼卫生教育呢?

”A:

“可能教育了没起作用嘛。

”B:

“教育居然不起作用,这难道还不是一个教育问题吗?

”在这场论辩里,医生B巧妙地把A的观点引入自己的观点之中:

即便是个卫生问题,也首先是一个卫生教育问题,从而还是一个教育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