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8893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支模施工工法.docx

高支模施工工法

房屋建筑大跨度梁板高支模施工工法

文建生

一、前言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向大跨度、高空间、新型结构方向发展,房屋建筑的设计形式和结构上涌现了许多大跨度、高空间梁板的范例,这无疑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且近年来,建筑施工出现模板支架失稳坍塌事故频繁,尤其是房屋建筑大跨度梁板高支模施工,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发生。

同时,大跨度高支模施工的工程质量控制不佳,常发生起拱不到位或过高下不来的现象,直接改变结构的受力状态;或出现梁板裂纹超标、裂缝贯通等质量问题。

这方面引起了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高支模施工专项设计方案必须通过专家论证审定,方可实施。

中铁一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过近三年来高支模施工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形成了房屋建筑大跨度梁板高支模的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

1、高支模施工,各工序均属于高处作业,危险因素多。

且建筑施工属三危行业之一,而高支模施工含建筑施工五大类事故中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等易发事故隐患,安全防护措施在本工法中显得尤为重要。

2、高支模下部的架体搭设,是以一个整体临时性的结构受力体系进行设计并验算。

其整体稳定性、整体刚度和抗倾覆性能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是本工法的设计关键点。

三、适用范围

房屋建筑大跨度梁板高支模施工工法,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中各类高度超过4.5m的大跨度现浇构件模板安装及脚手架支撑施工。

四、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艺流程

1、框架梁模板设计验算:

梁底(侧)模设计→梁底(侧)模承受荷载计算→梁底(侧)模抗弯强度验算→梁底(侧)模抗剪强度验算→梁底(侧)模挠度验算。

2、脚手架支撑设计验算:

脚手架支撑设计→纵、横水平杆构件的抗弯强度计算→连接扣件验算→立杆稳定性验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3、脚手架支撑搭设工序:

地基处理→抄平控制标高→搭设立杆→立辅助斜撑→设置扫地杆→搭设纵(横)向水平杆→拆辅助斜撑→搭设上一层架体→搭设立面(水平)剪刀撑→安装可调顶托→验收脚手架支撑→安装模板。

4、高支模梁板的模板安装工序:

脚手架支撑验收合格→安装墙柱与梁板的连接模→安装梁底模→安装板底模→绑扎梁筋并验收→安装梁侧模→绑扎板筋并验收。

(二)高支模设计原理

高支模设计,梁板的底模、大小楞木等均属于受弯构件,该处模板按连续梁设计验算。

当模板构件的跨数超过3跨时,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脚手架支撑的承载能力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验算。

(三)高支模设计验算

现以大跨度结构梁的高支模进行模板与脚手架支撑验算。

梁、板下纵横楞均采用木方和钢管组合使用。

框架梁模板结构计算简图

1、2、3---跨度编号;L---楞木间距(框架梁模板的跨)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于露天结构、临时性结构及湿材等因素,设计值应调整。

弹性模量乘以0.85,临时性结构乘以1.3,湿材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降低0.9。

分别调整后计算出松木的抗弯设计强度值ƒW和抗剪设计强度值ƒv。

1、底模验算

A、荷载:

恒荷载(模板自重+砼自重+钢筋自重)+活荷载[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为2kN/m2+施工荷载1kN/m2(人员,设备自重)+倾倒砼荷载2kN/m2]。

将面荷载转换为线荷载:

q=q1×0.9(折减系数)

q1=(恒荷载×γ1+活荷载×γ2)×梁宽

(其中:

系数γ1为1.2,γ2为1.4)

B、最大弯矩在B、C支座,抗弯承载力验算:

根据相关规定,按三等跨连梁进行内力计算,根据第三版《建筑施工手册》“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结构静力计算表查出:

弯矩系数Km、剪力系数Kv、挠度系数Kw等数值(按最不利荷载分布考虑)。

则:

MB=MC=Km·qι2。

应满足:

σ=M/W=M/(bh2/6)<ƒW

C、最大剪应力发生B支座左侧、C支座右侧,抗剪强度验算:

VB左=Kv·qι。

剪应力应满足:

τ=3VB左/2bh<ƒv

D、最大挠度发生在第1、3跨的跨中,挠度验算:

为了安全起见,荷载仍取q1,同时,施工规范围规定:

结构最大挠度[ω]=L/400(L系模板的计算跨度),刚度I=bh3/12。

则挠度应满足:

W1=W3=Kw·q1L4/(100EI)<[ω]

2、侧模验算

A、荷载:

砼侧压力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小值:

式一:

F=γCH式二:

F=0.22γCt0β1β2V1/2

式中:

砼自重γC取24KN/m3;H为浇筑高度取3m;t0=200/(T+15)(T为砼浇筑的温度);V为砼浇筑速度;β1为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β2为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有效压头h=F/25,当梁模板高H>h时,根据荷载组合规定,梁侧模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还应叠加由振捣砼和倾倒砼产生的荷载4kN/m2。

将面荷载转换为线荷载:

q=q1×0.9(折减系数)

q1=(恒荷载×γ1+活荷载×γ2)×立挡间距

(其中:

系数γ1为1.2,γ2为1.4,立挡间距按900mm考虑)

B、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承载力、挠度验算公式同梁底模计算模式(略)。

C、楞木间距,按面板刚度和抗弯承载力要求进行确定。

按面板刚度要求:

qL=F×0.9(折减系数)

Kw·qLL4/(100EI)=L/400则LL=[(0.25EI)/(Kw·qL)]1/3

按面板抗弯强度要求:

Km·qL2=ƒm·W抗=ƒm·bh2/(6L)

则:

L=[ƒm·bh2/(6Km·q)]1/3

取两者计算结果的最小值。

D、侧模对拉螺栓布置和验算

根据选用的对拉螺栓查表得出内径和净面积。

则:

每根螺栓可承受的拉力为S=净面积×215。

框架梁侧模所受荷载为F。

[N]≥FAA=a2

则螺栓间距a=[([N]/F)]

为了确保安全和施工简便,梁最下两排对拉螺栓采用比验算大一型号的对拉螺栓,螺栓间距取小于计算结果的整值。

3、脚手架支撑设计与验算

A、梁下纵向大横杆验算

梁下钢管立柱应设计并明确出横方向间距和纵向间距(该纵向间距为大横杆的计算跨径,恒荷载与活荷载,均同于上述梁底模荷载的计算。

面荷载转换为线荷载:

g=g1×0.9(折减系数)

g1=(恒荷载×γ1+活荷载×γ2)×b

(其中:

b为横方向间距,系数γ1为1.2,γ2为1.4,)

gL2

抗弯强度应满足:

σ=———≤ƒ×1.5

10W

(其中:

W为钢管截面模量,ƒ为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1.5为考虑双钢管共同作用时的系数)

gL4

抗弯刚度应满足:

f=——<3mm

150EI

(其中:

E为钢管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

B、立杆计算

根据设计的立杆横向间距、纵向间距,计算出每区格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则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N=F=(梁底模的恒荷载+活荷载)×每区格面积。

并根据设计的横杆步距,确定出钢管的长细比。

L

钢管长细比λ=——(і为钢管截面回转半径)

і

根据计算出的λ数值,查表得出受压钢管的稳定系数。

[N]=·A·ƒ·k,

(k为脚手架工作条件下的结构抗力调整系数,架体高度在25m以下不组合风载时,k取0.755;组合风载或高度在50m以下不组合风载时,k取0.725)。

立杆的稳定性应满足N<[N]的要求。

以上计算均以立杆为单根考虑,且立杆接长为对接连接。

为保证梁下支架牢固可靠,立杆全部采用双支钢管。

C、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

P≤ƒg=kC·ƒgk(其中:

P=N/A,ƒg为地基承载设计值;kC为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时取0.4,对于砼则取1.0;ƒgk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可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获得)。

五、施工要点

1、高支模的设计,务必通过严格审查核算,并以对待实物施工的严谨态度施工该方案每个工序,严把脚手架的配件质量关。

搭设完毕后,应由项目总工组织方案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安检人员及工班班组长的四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模板支撑安装前,必须先对地基处理完,并设有排水措施,然后在楼面或地面弹出支撑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

每根立杆底部必须设置垫木,该垫木为50mm厚、宽≥150mm、长不少于2跨。

3、高支模施工时,可调顶托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150mm;立杆支设,垂直度允许偏差应控制在5mm/m范围内,且总偏差不得大于3.5cm。

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且接头数量在同步同跨中不得大于立杆根数的50%,确保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固定在距垫木上皮≤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高支模满堂架的剪刀撑设置:

架体四边与中间每隔三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其两端与中间每隔三排立杆,还应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水平剪刀撑,提高架体结构整体刚度和稳定承载力。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第6.6.2条规定。

6、架体扣件安装的紧固程度,利用扭矩扳手进行逐个实测,力矩应严格控制在40~65N.m范围内。

力矩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7、高支模所采用的钢管质量要求,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第8.1.1条和8.1.2条规定;扣件质量要求,则应符合该规范中的第8.1.3条规定,并应按《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进行抽样检测;对拉螺栓也应在安装前做抗拉强度试验。

8、在高支模施工中,由于结构梁板的截面大、跨度大,故此梁板底模应按1~3%0的较大取值进行起拱支设。

架体还应按规范要求与框架柱进行拉结,增强架体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其位移变形。

9、大梁砼浇筑,为了保证整个大梁浇筑时的安全及砼振捣密实,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分层浇筑。

且应从两头向中间对称浇筑或从中间向两头同速推进,避免施工荷载不均匀,导致架体失稳倾覆。

六、机具、设备

序号

机具、设备

规格

数量

备注

1

塔吊

QTZ63

1

起重装置

2

木工压刨

MQ473

1

模板制作

3

圆木锯

ф500

2

模板制作

4

钢筋套丝机

DTS-80

1

大跨度梁侧模螺栓拉杆

5

经纬仪

2”

1

梁、板及立杆的定位放线

6

水准仪

SZ3

1

检测模板、水平杆标高

7

检测靠尺

2m

1

检测模板平整度

8

线坠

250g

3

检测梁侧模及立杆的垂直度

9

钢卷尺

50m

1

梁、板及立杆的定位放线

10

扭矩板手

/

10

检测脚手架中扣件拧紧程度

七、劳动组织

序号

工序名称

人数

备注

1

钢管脚手架支设

35

架子工25人,普工10人

2

梁、板的模板制作与安装

57

木工40人,普工15人,指挥人员1人,起重司机1人

3

梁侧模螺栓拉杆制作

4

钢筋工2人,普工2人

八、高支模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高支模施工时,架子工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和系紧安全带及穿防滑鞋。

作业面的架板必须铺设到位,操作工具及扣件和钉子应装入在工具袋内。

搭设中应统一指挥,严禁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材料工具随意乱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的下方不得站人,防止高处作业时,物体打击伤人。

2、在高支模安装及其架体系统搭设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3、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搭设足够大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拦杆,在平台外缘部分还应挂设安全网及绑扎不低于180mm高的挡脚板,以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4、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或其它不稳固的物件上。

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对支撑架体进行全过程监控检查,若发现架体变形、扣件松动等现象,施工单位应立即会同专家组研究处理方案,并及时修复和加固,消除架体坍塌事故隐患。

5、高支模的架体不随意变更。

若因施工的因素,高支模的架体需进行临时局部变更时,则必须先变更设计验算,再按变更增设架体杆件到位后,方可将变更后所需拆除的杆件给予拆除。

6、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九、效益分析

房屋建筑大跨度高支模施工工法的实施,科学地提高了高支模下部架体的整体刚度、稳定性及抗倾覆的性能,消除了高支模全过程高处作业极易存在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隐患,有效地解决了预防高支模架体坍塌的难题。

高支模现浇构件的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同时,为类似高支模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验算及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十、施工实例

中铁一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2005年承揽的广州地铁三号线洛溪车辆段,该标段含有一个检修主厂房单体工程,属于钢筋混凝土单层框架结构。

该单体工程结构中设计的五榀CW2KL-15屋面大梁,截面为900㎜×3000㎜(宽×高),跨度29.8m,梁底标高9.5m;设计的七榀CW3KL-14一般框架主梁,截面是800㎜×1800㎜(宽×高),跨度18m,梁底标高12.2m;屋面板厚度为160mm厚,板底标高分别为12.34m、13.84m。

以上部位的现浇构件施工,均属大跨度高支模。

CW2KL-15框架梁,脚手架支撑系统设计:

支架采用φ48mm、δ为3.5mm钢管脚手架搭设,梁下横楞木间距为0.15m,纵向大横杆间距为0.45m,横向立杆间距为0.45m,上下层水平杆步距为1.2m,纵向(梁长方向)立杆间距为0.55m,上下层水平杆步距为1.2m。

该框架梁侧模及架体支设详见下图:

从高支模的架体搭设完毕至梁板底模准备拆除这段过程中,按照本工法全面组织施工和全过程监测。

架体的每根杆件未有发生变形、偏移和失稳,每个构配件也无滑丝、松动及滑移迹象,架体在整个工作状态期间,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倾覆性能。

拆除底模后,该部位的屋面梁板跨中底标高,经过逐个实测,最小偏差为+4mm(出现在屋面板底),最大偏差为+43mm(出现在第三榀屋面大梁部位)。

未出现梁板裂纹超标、裂缝及坠底等质量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