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868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docx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

低价竞争模式的反思与转变路径分析doc-中国出口的低价模

中国对外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转变路径分析

摘要:

对外贸易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我国对外贸易依靠资源消耗和劳动力、土地的低成本优势,形成了一种低价竞争的国际贸易模式。

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的现状、实质和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低价竞争模式转变的对策。

关键词:

低价竞争模式,对外贸易,演变路径

Title:

AnalysisontheEvolutionRouteofLow-priceCompetenceModelinChina’sInternationalTrade

Abstract:

Theinternationaltradehas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impetusesthatstimulatetheeconomicgrowthgraduallyinChina.TheinternationaltradeofChinadependsontheadvantagesofresourcesconsumptionandthelowcostoflaborandland,andhasformedalow-pricecompetitionmodel.Thisthesisanalyzesthestatusquo,essentialandtheinfluenceofthismodel.Onthebasisofit,thethesis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ontheevolutionrouteofthemodel.

KeyWords:

Low-priceCompetitionModel,InternationalTrade,EvolutionRoute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渐进式改革进程中,通过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投资推进,依托劳动力、土地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形成了一条快速推进工业化和提高我国出口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增长道路。

特别是凭借着“比较优势”,对外贸易额的高速增长,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一路领先。

如今,“中国制造”商品在发达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都随处可见。

但对外贸易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出口数量的“规模效应”,带来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过高,能源消耗过大;也使我们在面对对外贸易繁荣与反倾销增加的尴尬、资源消耗过大与资源短缺矛盾突出等问题时反思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弊端,并寻求转变路径。

一、中国对外贸易低价竞争模式的现状与理论反思

近年来,我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逐步树立起贸易大国的全新形象,出口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和改善。

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55.9倍,年均增长20.72%。

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已达到14221.2亿美元,相当于“十五”初期2001年的2.8倍,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由五年前的第6位已跃居第3位。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的高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扩张实现的,采取的是建立在内部资源消耗和外部资源依赖基础上的“粗放型”方式和低价竞争模式。

出口低价竞争已成为困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以纺织业和鞋业这两个中国最具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例:

2004年,我国出口服装177亿件,平均每件的价格仅3.51美元;出口鞋60亿双,平均每双的价格不到2.5美元。

近两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迅速上升,看似前途大好。

事实上我国本土汽车企业也仍是在用“低价竞争模式”开拓市场。

无论轿车、卡车还是客车,大多数国内企业出口汽车的档次也都局限在低端市场。

2004年我国汽车(包括轿车和卡车)出口单价为3670美元,而进口的小轿车以中高档为主,平均单价为29180美元。

这样算来平均六七辆出口车的总价才相当于一辆进口车的单价。

可以看出,“低价竞争模式”使我国的商品在国外往往只能定位在低端市场,尽管出口数量巨大,但是也同时面临着多重的压力,处于尴尬的境地。

从国际贸易的传统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和H-O-S理论。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劳动分工能使生产率提高并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的一个发展,该理论强调各个国家分别从事有利于改善商品交换条件的专业化生产,每个国家都生产并出口自己的相对生产率比较高的产品,进口自己的相对生产率比较低的产品,各国由此而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S理论)的主要结论是:

某一个国家主要出口那种本国所具有的相对丰裕和廉价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产品,同时进口那种本土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产品。

遵循上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我国选择了一种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低价竞争贸易模式,即通过发挥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比较优势,引进大量的外国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中,生产国际上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忽视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出口产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无自主品牌、科技含量低,只得依靠低价竞争模式来开拓和占领市场。

在反思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围绕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引入内生经济理论,反思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强调了技术在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新贸易理论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分析,研究技术的进步作为生产和贸易的结果对贸易模式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产业竞争力,单纯地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贸易结构会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克鲁格曼(Krugman,P.R.)和卢卡斯(Lucas,R.E.Jr.)就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着重讨论了技术外溢的问题。

他们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资源配置有关,生产技术的外溢对国际贸易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美国著名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Porter,M)也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异议:

传统理论只看重成本,而把质量和差异化的产品看成次要的因素。

他认为,决定国家竞争优势因素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生产的要素,如劳动力、基础设施等;本国市场需求特征;相关与支持产业;公司战略、市场结构与竞争对手情况。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我国低价竞争贸易模式提出了置疑,从现实发展实际来看,我国经济由于低级贸易产品技术进步缓慢、国际市场急剧萎缩而在实质上已经陷入停滞。

正是这些大量存在的低效率低收益的行业已经造成我国经济的畸形并正在让我国陷入更加严重的“比较优势陷阱”。

二、低价竞争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贸易理论指导下,我国发挥发挥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比较优势而实施的低价竞争贸易模式,对于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正如前文理论分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争夺国际市场,不仅造成出口秩序混乱、效益低下,而且还为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等贸易制裁提供了口实。

具体来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低价竞争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低价竞争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内部巨大的资源环境约束。

低价竞争模式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实质是“高物耗-低技术-高排放-低品牌-低效益”,这种竞争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单位能耗高、部分资源对外依存高、污染排放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外部成本过高(如表)。

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

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是日本的27.7倍,美国的6.1倍,德国的16.6倍。

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倍。

对国内50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29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

表12001年中国同主要国家能源消耗比较

百万美元二氧化碳排放量

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油)

每百万美元GDP消耗的商业能源(吨)

中国

3077.7

78544

27714

印度

2208.5

37967

31220

意大利

356.2

13412

6561

俄罗斯

7676.5

42746

95581

美国

602.2

154072

9392

日本

260.2

34213

4172

韩国

921.9

371

12694

 

(二)低价竞争模式直接造成产品微利,出口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从价值链分配角度看,研发与品牌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构成国际贸易中价值分配的主要部分,而我国低价竞争模式下的产品出口只能分享价值链的低端,获取微薄的低利润和低附加值。

这在我国出口竞争力较强的行业中有突出表现: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的平均利润只有2%到5%。

以耐克鞋为例,其市场售价为200美元的价值构成是这样的:

发现市场目标并将鞋子设计出来可拿走100美元;贴上耐克标签并把它卖出去,可拿走90美元;剩下的10美元才是贴牌生产商的收入。

2004年我国汽车(包括轿车和卡车)出口单价为3670美元,而进口的小轿车以中高档为主,平均单价为29180美元。

这样算来平均六七辆出口车的总价才相当于一辆进口车的单价。

(三)低价竞争模式使企业具有技术的依赖性。

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通过技术和资本引进,压低国内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而形成的出口企业低价竞争模式,对外来技术引进具有较高的依赖性。

这样,不仅造成我国企业总体研发水平低下(如表2),也使得产品的主要价值部分大都通过专利、产权等形式让渡出去。

此外,通过廉价劳动力的支撑,企业如果坐守这种优势就会缺乏技术研究、培训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

长此以往,我国企业只能落入“一个低技术的陷阱”,“只会制造,不会创造;只有产品,没有产权”,很难展开国际更深领域、更深层次的竞争。

表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总体研发概况

国家

公司数量

总研发投入(亿英镑)

占全球研发

投入的比率(%)

与上年相比研

发投入增长率(%)

研发强度(%)

美国

423

836.81

38

7

4.5

日本

207

485.42

22

4

4.0

德国

63

261.27

11.90

1

4.1

法国

45

133.02

6

3

2.6

英国

167

105.71

4.80

1

2.0

韩国

11

52.83

2.40

40

3.6

中国台湾

22

13.55

0.60

14

2.3

中国大陆

4

4.4393

0.20

9.30

0.76

中国香港

2

0.6922

0.03

9

2.7

印度

1

0.4864

0.02

68

7.3

资料来源:

英国贸工部根据研发投入值的大小对全球1000家公司进行了排名并发布的“2005年度研发排行榜”(The2005R&DScoreboard),http:

//www.innovation.gov.uk/rd_scoreboard

(四)低价竞争模式导致对外贸易摩擦增加。

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出口廉价产品带来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频频与贸易伙伴发生贸易摩擦。

反倾销是我国企业遭遇的最频繁的壁垒和最主要的贸易摩擦形式。

在美欧等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贸易保护手段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倾销指控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我国也因此成为全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见表3)。

我国“经济摩擦”已有超出“经济”范围内的趋势,将由“贸易冲突”上升为“政治冲突”甚至“文化冲突”,这将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更严峻的考验。

中国廉价产品冲击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因此遭受损失,工人失掉饭碗,进而对我国产品产生敌意。

不少国外商人称中国为“经济恐怖主义”。

相对于政府的反倾销调查,民间的不满情绪和愤怒行为是更加直接却更不理智的。

被发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十个国家(地区)

(1995年~2002年)

国家

件数

比例

中国

212

16.9

韩国

83

6.6

台湾

69

5.5

美国

67

5.3

日本

64

5.1

俄罗斯

55

4.4

巴西

51

4.1

泰国

48

3.8

印度

44

3.5

印尼

39

3.1

数据来源:

世界贸易组织(WTO)官方网站。

(五)低价竞争模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影响经济安全。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接近80%,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

而低价竞争模式使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挫的可能性增大。

一旦进口国认定我国的出口低到倾销或扰乱市场的程度,轻则承受高额税率,重则被迫退出该国市场。

当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就有可能把销售市场转移到国内,进而引起税收、就业、外资流入以及国际收支关系的变动,最终导致国内的经济秩序混乱。

然而我国各级财政为了鼓励出口,每年为实施出口退税、货款补贴等优惠政策而动用大量财力和资源,相应挤占了对扶持扩大内需的比重。

(六)低价竞争模式造成福利和资源的损失,导致贫困化增长。

对外贸易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经济增长,并最终带来社会福利的增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外贸的增长率,GDP的增长率应该是反映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福利的增长。

但是,在我国出口低价竞争模式下,一个关键问题是经济增长与福利增长的不协调。

按照福利标准和结构进步的标准来衡量,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呈现一种贫困化增长的困境。

也即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尽量减少环保投入以及劳工工资、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更多的是牺牲了社会利益和劳工利益。

由此造成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只能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一种痛苦的增长。

根据美国摩根斯丹利的统计,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过去10年为美国节约了6千亿美元。

“中国价格补贴了全球”,也就是说中国在消耗大量的资源和劳力之后,通过“低价竞争模式”拱手将巨额财富或福利贡献给了国外相关生产商和消费者。

三、经济转型与低价竞争模式的演变路径

以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压低价格的出口模式不仅直接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外贸易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一方面,由于我国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也由于片面追求“出口创汇”,企业间缺乏协调竞相杀价,“肥水流入外人田”成了我国出口贸易久治不愈的痼疾。

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当密集使用某一种生产要素生产某种产品时,其边际收益率呈递减趋势,从而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最终会被对其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消。

因此,低价竞争模式本身是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一种结果,但是低价竞争模式本身是一个过渡阶段,如何实现这种模式向更高层次的转变是当前走出低价竞争模式困境的关键。

们认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低价竞争模式向追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演变,以创新寻求竞争力提升是当前我国贸易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扭转我国国际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

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出口竞争力依赖的条件,从上述低价竞争出口模式的弊端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扭转我国国际贸易中低价竞争模式的基础。

改革开放依赖,我国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高物耗-低技术-高排放-低品牌--低效益”的经济增长道路,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和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走“低物耗-高技术-低排放-高品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国际竞争力提升。

(二)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了使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出口增长方式转变,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积极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出口附加值,逐步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质量效益型的出口增长模式。

企业自身需在合理发挥低劳动成本优势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另外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准确的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经营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谋求共同发展。

(三)利用商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力量,加强行业自律,严防恶性竞争。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出口低价竞销的主角。

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组织化程度较低,缺少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只能更多地倚重价格竞争。

2005年,广东彩电一般贸易出口量同比增加38.4%,却由于价格战提前开始导致平均价格下降了24.2%,其中大屏幕的液晶彩电出口增加5倍,价格却下降3成。

缺乏行业自律而造成内部恶性竞争是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绩效的重要原因。

因此,遏制低价竞争,必然要求要从提高对外贸易主体——中小企业的有效竞争程度,其中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自律做起。

行业协会应加快重组与改革,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和规范竞争。

通过设定最低限价和一系列相应的法制与法规,来规范、引领和指引企业的竞争行为。

从而加强企业自律,保持公平竞争,整顿市场秩序,促进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同产业的企业必须共同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自我规范、自我协调,实现企业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和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

(四)企业应树立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保护劳动者利益。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尤其是农民工劳动力成本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优势。

但是,正如前述,这一优势是以牺牲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利益为代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2004年以来,“民工荒”在珠三角的蔓延和扩大就是证明。

针对我国出口规模大但社会福利提高弱的困境,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工资制度和用工行为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促使其执行劳动、环保、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提高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五)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力资本在贸易产品中的作用。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增强我国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特别是在我国加工贸易中,生产制造的高端环节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我国的现实状况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全社会都应关注对技术工人群体的培养,政府和企业要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技术工人成长的机制,努力营造一支能够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技工队伍。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育部门加大投入力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上卷)。

2.保罗·克鲁格曼等著,《国际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Lucas,R.E.Jr,1988,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22,3-42.

4.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

5.陈利霞,王长义:

《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商业研究》,2005年第3期。

6.陈柳钦,宾建成: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国际技术经济研究》,第8卷第3期,2005年7月。

7.胡乃武等: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2期。

8.董山峰,张翼:

《世界贸易大国的光荣与梦想》,《光明日报》,2006年1月17日。

9.刘厚俊:

《国际贸易新发展:

理论、政策、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年。

 

辛子 200330050007

论文发表在《科技与进步》2006年7月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