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881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路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DK143+500-DK166+200路基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述

1、编制依据

1.0.1改建铁路武襄线电气化工程路基施工图、站台路基施工图及相关文件。

1.0.2改建铁路武襄线电气化工程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1.0.3现行铁路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验收评定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0.4新建铁路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1.0.5郑州铁路局项目管理中心、武合铁路公司筹备组工程指挥部及中铁二局武襄电化工程指挥部有关的建设管理办法。

1.0.6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武襄施路专-01-049”。

2、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及技术标准

2.1.1工程范围及自然条件

该工程位于武襄铁路DK143+500-DK166+200,全长22.7m。

管段内有长岭站、马坪站、十岗站共3个车站。

线路临近316国道,经过地区村镇房屋密集,交通、电力、通信方便,物资(特别是砂、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2.1.2气象、水文、地质情况

沿线所经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雨水:

六、十月份降雨量最大,四、五月份每月降雨量在96mm左右,本地区雷雨比较多,注意防雷击,最大风速达10级,一般为8、9级,冬天一般在6、7级左右。

滑坡和地震基本没有,地下水位在2m左右,跟马坪河河面的水位差不多。

温度:

极端温度-16.3°C,一般极端温度-5°C~-7°C,最高温度40.2°C,一般最高温度36.5°C~38.5°C,最热时间集中在6月至9月上旬。

沿线最多风向除5~8月以南风和东风为主外,其余多为北风及西北风,大风一般随寒潮或暴雨而来,风力不大,约8级左右,最大风速19~20m/s。

2.1.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Ⅰ级

正线数目:

双线

限制坡度:

5‰

最小曲线半径:

200Km/h路段一般:

3500m,困难2800m

牵引种类:

电力

机车类型:

客机SS9、货机SS4

牵引定数:

武汉至襄樊5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

1050m。

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2.2工程分布及主要工程项目

2.3主要工程数量(根据现已到图纸计算)

工程名称

挖方(m3)

填土方(m3)

碎石桩m

挤密桩m

CFG桩

工程数量

34075

32771

101894

2.4重、难点工程

该工程的特点体现为:

既有线施工项目多,安全隐患大;施工时受既有线的各类影响多且工期短,施工难度大。

2.4.1DK149+500—DK150+150并行地该段设计路基为路堑,与既有线线间距最小为4.6m。

位于既有线的左侧。

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既有路堑局部出露弱风化的岩石,岩性较破碎,施工工程分级为IV级,局部有变质辉长岩。

山体较陡,坡脚与既有线侧沟相连,落差15~20m,需爆破施工。

2.4.2DK155+900—DK156+200绕行地段该设计路基为路堑,位于既有线左侧,线间距10m左右。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IV级,强风化,岩性完整,坡脚与既有线侧沟相连,落差15~20m,坡度为75度,需进行爆破施工。

2.4.3DK146+520—+660、DK146+960—DK147+100段振冲碎石桩加固。

DK147+395—+770CFG桩施工。

DK145—+085—+215、DK148+880—DK149+240、DK150+135—+175、DK151+452.5—+502.5、DK151+962.5—+980、DK151+980—DK153+177.8、DK160+600—+689.246、DK164+315—+665、DK165+240—+DK165+610、DK165+664.52—DK166+018.3段粉喷桩施工。

2.4.4DK154+510—DK154+915、DK160+310—+689.245、DK161+960—DK162+275、DK164+050—+66、DK165+664.52—DK166+018.2并行地段既有线挤密桩施工。

第二章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0.1已经对所有图纸进行复核、无误。

1.0.2施工前已进行接桩并完成路基施工贯通测量工作,相关控制桩已妥善布置护桩。

1.0.3该段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施工范围内的树木已砍伐.树根正挖除。

取土场及施工道路正逐步落实。

各别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局部加宽,大部分须新修便道。

1.0.4施工机械已组织到位,相关施工人员配备充分。

2、地基处理

2.1一般处理方法

2.1.1在路堤基底有松土或耕作土的原地面,松土或耕作土的厚度小于0.3米时应碾压密实,若松土或耕作土的厚度于大0.3米时,应进行翻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压实度应达到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

2.1.2填土高度小于2.5米的路堤地段,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土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不小于1.5Mpa,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2.1.3当表层为水田.池塘和软弱土层时,应采取排水疏干.换土.抛填片石.铺砂垫层及其它加固措施,同时做好路堤两侧排水沟工程,防止地表水浸泡基底。

2.2浅层处理

当软土层较浅或厚度小于3米时,宜采用浅层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法、抛石挤淤法、砂垫层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法。

2.2.1换填法采用换填法处理时,按下列要求进行。

1先将软土挖干净,并将底部整平,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

软土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2换填所用的材料及压实要求根据所处路堤部位,分层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2.2.2抛石挤淤法

1片石必须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片石直径不得小于0.3米。

2片石抛投时应从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

3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采用振动机械碾压。

根据片石所处的路堤部位,达到相应要求的地基系数。

2.2.3砂垫层法

1砂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路拱,有边坡时应先将边坡做好,防止坍土混入砂垫层中。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垫砂层。

2砂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砾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有机质、垃圾等杂质。

3砂垫层采用压实法施工,可适当加水,分层施工时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上层。

4砂垫层密实度的质量标准应达到中密以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在砂垫层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将路堤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完成,并同时做好反滤层,以免砂子向两侧流失和保持路堤坡脚整齐完好,保证排水畅通。

2.3碎石垫层、土工织物施工

2.3.1碎石垫层

1施工方法:

机械配合人工摊铺、整型、压路机碾压。

2施工工艺流程:

 

2.3,2土工格栅

1施工方法

土工织物施工需在碎石垫层以及回填料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土工织物施工采用人工铺设。

2工艺流程:

施工碎石层回填土层、土层厚度≮30cm土层表面整平铺土工织物质量检查转入下一循环

3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准备:

复核设计图纸;土工织物质量检测;组织好劳动力放好施工线等。

土工格栅采用聚丙烯单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材料要求:

质量550+50Kg/m;最大抗拉力不小于50KN/m;最大抗拉力时伸长率不大于12%;2%伸长率时的抗拉力不小于12KN/m,5%伸长率时的抗拉力不小于28KN/m。

铺设土工格栅应使其长幅沿线路横断面方向铺设;其手力方向的接头强度不应低于整幅强度;土工格栅各横幅之间可不搭接,但应密排放置、联结牢固。

对于一般路基路段,土工格栅沿路堤横向铺设;对于桥头及台后地段,土工格栅沿路堤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铺设。

铺设土工格栅时,应注意均匀、平整,保持一定的松紧度。

不得出现扭曲、折皱,注意避免过量拉伸以防超过其强度和变形的极限产生破坏、撕裂、局部破坏等。

土工格栅的存放及施工铺设过程避免长时间爆晒或暴露,以免其性能老化。

填土时土工格栅每层应包裹填料,且其包裹长度不应该小于1m;包裹填料的厚度为30cm。

在平整的碎石垫层上为全断面铺设,并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锚固端施工符合设计等要求;接缝搭接粘合强度符合要求,若有两层则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0.5m。

场地清理:

土工格栅铺设完成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作业场地清理工作。

4土工格栅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要求

每200m检查4处

2

土工织物搭接宽度

符合设计要求

抽查2%

3

搭接缝锚开距离

符合设计要求

抽查2%

4

锚固长度

符合设计要求

抽查2%

3、路堤

3.1路堤本体施工

3.1.1路堤填筑压实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见下图)

3.1.1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施工

 

3.1.2地基处理

1基地符合“暂规”中路堤填筑地基条件,同时地表以下2.5米范围内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应大于1.5Mpa或允许承载力[б]应大于0.18Mpa的土层时。

不能满足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2原地面符合路堤地基条件时,其处理应符合设计及下表要求

地基类型

H≤0.6m

0.6m

H>2.5m

水位距地表>0.5m

基床表层下换填级配碎石,K30≥130MPa/m

挖除表层0.3~0.5m,并回填整平碾压,

K≥0.95,

K30≥130MPa/m

清除表土整平,

K≥0.85,

K30≥85MPa/m

水位距地表≤0.5m

换填0.5m渗水土,K≥0.95,

K30≥130Mpa/m

砂类土、砂砾土

K30≥130MPa/m

K30≥130MPa/m

K30≥110MPa/m

岩石

按风化情况,比照上述要求进行处理,坚硬岩石不做处理。

3.1.3路基填筑

1分层填筑路堤填筑应遵循:

每段从最低地方开始,分层平行填筑,先填边,后填心,推土机平整,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每层填筑前根据填土厚度和运输车辆装载数量用石灰画方格,每格卸一车,且路基两边用标杆挂线严格控制每层填土厚度。

施工中严格按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的顺序施工。

路堤填筑宽度每侧加宽0.4-0.5m。

2摊铺整平:

填料摊铺平整用推土机进行,从边线堆料开始,补足路肩后,再摊铺路堤核心部分,捡平时按路面横向设计坡度进行,以利排水。

摊铺厚度不应大于试验值。

3碾压夯实:

(1)碾压前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的速度。

(2)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吨位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顺序:

从路基边线开始,逐渐向路堤中心靠拢,沿线路纵向行车碾压,且先慢后快,先静后振动的操作程序进行。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达接长度不小于2米,沿线路纵向行与行间压实重叠应不小于0.3米。

3.1.4检查签证:

1实验人员在取样或测试前必须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填筑层厚是否超过规定厚度。

2击实实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操作规程执行TBJ102-9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

土样发生变化时必须做击实实验。

土样没发生变化时,但填筑5000m3时,须做击实实验。

试验过程中应有监理工程师在场并监督,击实曲线应由项目部实验室绘制,并报质检部及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签字合格后方可实施。

由于土质变化,最大干密度经新的实验,并通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可进行调整。

经实验已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不得随意改变。

3路堤填土压实的质量检验,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分层检测,每层填筑完毕经检测合格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认后,进入下道工序。

压实度检测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并定期标定:

除了进行压实度检测外,还进行K30承载板进行检测。

3.1.5路基整修:

包括路基面的排水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路基整修严格按设计及规定结构尺度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应达到验标及施工规范要求。

3.1.6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求:

1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20~30cm。

2地面横坡不陡于1:

10~1:

5时应将表土翻松压实,再进行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m宽度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2%~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路堤填筑。

3基床压实度不小于95%,基床以下压实度不小于90%。

3.2基床施工

3.2.1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表层厚度0.6米,底层厚度为1.9米。

3.2.2基床底层填筑压实工艺原则按照基床以下路堤压实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所不同之处为:

1.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做好对基床底层下承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2.基床底层压实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与频率同路堤本体的检测。

3.2.3路基基床表层分二层填筑,下层填筑一般为35cm,上层为25cm,每层施工工艺分四区段、六流程如下图:

3.2.4基床表层四区段为:

1验收基床底层区段:

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

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

2拌合运输区段

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厂拌,原材料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正式拌和前,必须先调试所用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及含水量符合规定要求。

3)拌合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并进行碾压。

3摊铺碾压区段

1)基床表层摊铺第一层,采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推土机将混合料摊铺均匀,对不均匀处采用人工进行调整。

2)基床表层摊铺第二层,采用人力摊铺,控制好滩铺厚度,一次成型。

3)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直线地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沿纵向重叠0.4米,横向衔接处应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

4检测实验区段

1)路基基床表层检测:

基床表层压实质量标准见下表3.2.4-1表和3.2.4-2表。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见下表3.2.4-3,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见下表3.2.4-4。

检测方法有核子密度仪法、K30荷载仪法、灌水法。

检测频率按TB10414-98、TB10202-2002及新建铁路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要求进行。

当基床压实达不到要求时,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表3.2.4-1级配砂砾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填料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级配砂砾石

≥190

<18

表3.2.4-2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填料

厚度

(mm)

压实标准

适用范围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级配碎石

0.60

≥190

<18

路堤

级配碎石

0.50

≥190

<18

易风化的软质岩、风化严重的硬质岩及土质路堑

中粗砂

0.10

≥130

<18

表3.2.4-3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填料

厚度(m)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A、B组填料及改良土

1.9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20

≥150

压实系数K

≥0.95

-

-

孔隙率n(%)

-

<28

<28

表3.2.4-4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细粒土

粗粒土

碎石土

A、B组及C组填料(不含细粒土、粉沙土及软块石土)或改良土

地基系数K30(Mpa/m)

≥90

≥110

≥130

孔隙率n(%)

-

<31

<31

压实系数K

≥0.9

-

-

2)基床表面修整养护:

局部表面不平整要洒水补平并补压,使其外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3软基路基填筑

3.3.1施工方法

本段软基路基集中,为满足预压工期要求,软基成段处理完,经检测合格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后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填筑施工方法与一般路基相同。

3.3.2预压及超载预压

软土路基填筑完毕进入预压沉降期后,按要求定期观测。

当最后一个月的沉降量小于8mm时,认为路基沉降趋于稳定,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超载预压地段剩余部分土方卸除,并将路堤整修到路基面标高和压实度要求。

本段路基预压拟采用超载预压,其方法为路基填至设计标高后按设计规定的超载值进行预压,预压过程中如发现路基沉降至设计标高以下时,须加铺填料至超载预压要求标高,达到预压期后再卸除超载部分。

超载预压的填料等级不低于路堤填料的要求,并按要求分层进行碾压,其压实度应与路基压实等同,超载高度按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当达到规定的预压期后,应及时卸载,先用推土机松土并集中堆放,再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装运外弃。

超载预压卸载时,机械松土不得一次性达到设计标高,预留0.1~0.2m厚度采用人工挖掘至设计标高,防止破坏基床顶面;卸载方要尽可能利用,不得遗弃在路基坡脚。

3.3.3沉降、稳定观测和地基变位控制

1沉降监测

软土地基处理范围内,路基填筑滞后软基处理15天施工,填筑过程中主要采用沉降板作沉降监测,设置侧向位移边桩进行稳定观测外,同时辅以水位杯及测斜管等手段,以确定填筑速度,具体要求:

a.沉降速度每天不大于15mm处理完毕时埋置于基底,其上填土30cm后再埋置护套管;沉降板纵向埋置的间距按设计规定办理。

施工中要对沉降板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对其四周1m范围内的填筑采用人工摊铺,蛙式打夯机夯实。

严禁碰撞,沉降板的倾斜度不应大于1度。

沉降板观测频率见下表,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平仪测定,误差满足二等水准要求。

施工时间

每层施工间歇期

超载预压期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

第三个月以后

测频率

1次/3天

1次/1周

1次/1周

1次/1月

2稳定监测

稳定监测装置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砼标号为C30,桩长不小于150cm,采用打入埋设,其埋入地基深度不小于140cm,桩周上部50cm用砼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

边桩自制,其桩顶预埋Φ30圆钢作测头。

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应埋在同一横轴线上,并与沉降观测断面吻合。

先预压后施工桥台的桥头前缘坡趾及以外的线路中心位置应设置1-2根位移边桩,以观测路堤纵向的稳定情况。

边桩的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线法观测,仪器采用全站仪。

3施工中地基变位控制标准和要求

沉降速率每天不大于15mm,水平位移速率,边桩控制在每天不大于3mm,测斜管最大位移点控制在每天不大于5mm。

当发现沉降或水平位移骤增或超过控制标准时,应加密测次,实行动态跟踪,分析原因,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路堤填筑应以控制水平位移为主。

每次观测后必须在当天整理汇总测量结果,尽快提交监理工程师。

沉降板、位移观测桩布置见下图所示。

 

3.4过渡段施工

3.4.1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和过渡段基底处理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进行回填和填筑施工。

3.4.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砼或污工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进行过渡段填筑施工,涵背对称填筑。

3.4.3桥台基坑回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4.4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和锥体按水平分层一同填筑。

3.4.5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临的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按设计施工。

3.4.6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见3.4.1图,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见3.4.2图,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设置见3.4.3图。

3.4.6过度段两侧按设计做好排水,以免水从结合部位渗入路基造成病害。

3.4.7过渡段填筑的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符合地基系数K30不小于150Mpa/m和孔隙率不大于28%的要求。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形式3.4.1图: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3.4.2图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设置见3.4.3图

 

 

4路堑

4.1一般要求

路基开挖前先测定边坡开挖线,清除施工场地内植被、表层有机土,,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边坡整理成型后再开挖下一台阶。

4.1.1土方开挖、运输

经试验检测合格,可用于路基填筑的土方,先用挖机配合自卸车装运到填筑工点,用推土机摊铺至试验或技术规范规定厚度后,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路基土方开挖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1开挖要严格按图纸自上而下地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

2图纸未示出地下管、电缆线和其它构造物、历史文物等施工前调查核实,施工中加强保护,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停止作业待指示处理。

3雨天不施工土方,特别是非渗水土地段。

4如果适用于路基填筑的填料被非适用性填料污染,则不能用于路基填筑。

5开挖路段不得任意横向弃置废方,必须按设计调配利用或运到指定弃土场。

4.2软质岩石及土质路堑

本段根据设计要求需对软质岩石及土质路堑进行换填,因此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

4.2.1路堑开挖至路肩设计高程以下0.6米,其表面要平顺整齐,表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表面以下不得扰动和泥化。

(可保留0.1-0.2米厚先不开挖)

4.2.2按设计要求位置、形状尺寸、深度施工接触网支柱基础,有渗水暗沟时,渗水暗沟应在接触网支柱基础浇筑之前完成,接触网支柱和渗水暗沟施工后要保证基床表层底面4%的排水坡。

4.2.3基床表层换填

基床表层底部换填0.1米中粗砂,在中粗砂上部分两次填筑级配碎石,每次填筑厚0.25米,经碾压后表层地基系数达到K30≥190Mpa/m孔隙率n<18%。

4.2.4侧沟及侧沟平台施工后,按设计要求位置、形状尺寸施工信号、电力电缆槽,开挖时不得破坏路堑坡脚。

5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5.1路基排水工程

本标段排水系统由截水沟、排水沟组成。

新建邻靠高速正线的碴底式(碴顶式)纵向盖板排水沟按《贰院参考图-3.4.5》图施工。

5.1.1施工方法

水沟开挖:

水沟开挖的断面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要提出处理措施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水沟开挖完成后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沟身圬工的施工。

5.1.2施工中注意事项

在截水沟施工时应该注意:

1截水沟的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截水沟挖出的土,可以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实行夯实,台顶应该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2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0米,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防护坡刀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入截水沟排出。

3截水沟应该严密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口,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在边沟施工中应该注意:

1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设置边沟。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该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2平曲线外侧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该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3边沟加固:

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沙浆应该饱满,沟身不漏水;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该平整压光。

在排水沟施工时要注意的:

1排水沟的线型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变处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

2当排水沟、截水沟、边沟因纵坡过大产生水流速度过大时,采取边沟表面加固措施。

5.2防护工程

常采用坡面防护设施防止路基边坡和坡脚受坡面雨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