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138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的缺点.docx

现代教育的缺点

三大教育缺陷之一:

人格教养不健全

 

人格教养,指的是为使一个正在成长着的儿童及青少年通过掌握前人的知识、并借助于这些知识和经验了解认知人生而从中学到良好行为准则形成个人优良品质所给予的教育与磨练。

通过这种教育和磨练,强化和健全儿童及青少年的人格。

那么,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解释。

我国民国初期的解释是: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

(一)体育,

(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注1) 现代学界对人格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注2)而在社会学中,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到了哲学家的眼中,人格则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注3)。

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及价值取向的不同,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均会赋予人格以不同的内涵。

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的统计,以往的人格定义已多达50多种,而现代的定义也有15种之多。

如马期洛认为健全人格的人应为自我实现的人,而奥尔坡特则认为是一个成熟的人,罗王杰期又认为应是一个充分发挥机能的人,如此等等。

实际上,人格作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结合所构成的整体,既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因此,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作为,客观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生活的热情和生存的能力,积极的人生观和旷达的世界观,以及这些个性倾向的协调与平衡,便构成了健全人格所必须具有的品质内容。

它包含了人的六个方面的行为特质:

感性的、意志的、理智的、应付环境的、感受社会影响的、品德的。

健全人格便应当是这六种行为特质的完满统一。

目前在中小学生成长教育中见到的人格教养不健全,较为普遍的是:

 

(1)独立生存能力很差

     

    以前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当家,就是可以独立撑开生活的某一面。

那当然是环境逼出来的,练出来的,与家庭生活困难使得儿童自小便跟随父母从事家务劳动、田园劳动、市井买卖等一系列生活实践掌握生活基本能力有关。

但现今的儿童,一是经济条件好了,二是独生子女让父母宠爱有加,孩子越来越娇气,儿童越来越柔弱,中小学生越来越脱离生活实践活动。

上学放学要人接送,吃饭穿衣要人伺候,生活不能自理,举手之劳的简单之事不会做,一到需要独立面对生活时便束手无策。

   在许多学校提交的《正视中小学生行为习惯问题,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等一类报告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描述:

“现在大多是独身子女家庭,特别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四个大人呵护一个孩子,于是,孩子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家长成了‘三陪’家长—— 上学陪、作业陪、吃饭陪,学生缺乏了生活的独立,大多自理能力比较差。

” 2009年一份由团广州市委、市少工委组织全市2000名小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有“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一项,竟占“中小学生不良习惯”之首位,比例高达80.95%(注4),成为当今儿童的“通病”。

 

独立生存能力差的问题在出国留学的年龄偏小的学生中表现尤其突出。

当他们只身处于海外,在得不到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动手解决。

但是,由于在国内时,长久对父母的依赖,导致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独当一面,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

因此,许多最终选择放弃留学重返国内读书的人也还不少。

此外,由于缺少劳动和户外锻炼,大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很差,又因为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加上垃圾食品过量,易使人骨质疏松,在剧烈运动或外出活动时,很容易发生伤亡事故。

一些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和学校,甚至会因为“怕出事”而取消体育课,乃至课间10分钟也要求学生不出教室。

上海浦东某学校,就曾因为两名中学生打篮球时意外碰撞,一个孩子的门牙撞断、锁骨骨折,家长索赔数十万元,由学校和另一学生家长共同承担。

此后,该学校就规定,凡有近身、肢体接触的项目一律取消,球类运动中只留下羽毛球、乒乓球。

这样的事例,恐怕仅非个别学校个别地方方有。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不满14岁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已占这一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达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

专家称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儿童心理亚健康时期(注5),仅此一项也可见我国青少年生存能力差已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

 

(2)人际交往能力太弱

     

    中国中小学生不但生存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差。

本来,人际交往是小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

正是通过与人的交往,儿童可以逐渐形成与他人相处的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对外界的看法,促进个性的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然而,由于家庭对孩子的约束太多,学校与家庭对儿童交往实践关注与引导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量中小学生交往知识贫乏,不懂交往技巧,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总会产生一些问题。

或者想交往而不被同伴接纳;或者个性太强而与老师、父母关系紧张;或者缺乏合作精神,在同伴中争强好胜而导致孤立;或者缺乏交往知识和技能而不善于化解人际冲突,等等。

今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微博)频道,对3940人的在线调查显示,有61.1%的人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需大幅提高”(注6),这表明目前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确实差强人意。

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调查中,学生们自己也坦认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相当不足,对自己交往能力满意的仅为32.17%。

这些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是性格上内向、孤僻、害羞而不想与人交往,有的则是因为一段时间考试成绩的下降,被家长、老师批评,被同学看不起而变得不愿与同学说话,在班里会避开热闹的场合而独来独往,等等。

别说是中小学生,就是高中生,社会交往的能力也很差。

来自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高中生人际交往问题非常突出,75%的人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55.5%的人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

原因一是不知如何跟陌生人交往,其次是觉得自己性格不适合跟别人打交道。

(注7)

即使学生们都乐意接受广泛的社会交往,但也有不少家长却存有疑虑。

在他们看来:

“社会交往固然能培养待人接物的能力,但同时也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还是少交往不容易出事情。

”家长的这种疑虑自然成为儿女扩大交往的障碍。

中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不足,在出国留学的低龄化学生中后果便很严重。

从未离开父母的孩子,独自到了异国他乡,文化传统的不同,语言文字的陌生,生活能力有限,沟通能力匮乏,既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又不喜欢主动把问题说出来,或主动跟别人沟通,总是期待寄宿家庭和老师同学能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主动询问他的问题,照顾和呵护自己。

遇到生活丁点小事,只会打越洋电话跟自己的父母抱怨,而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与周围的人沟通。

因为无法同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沟通和交往,而患上忧郁症乃至退学的人,留学日本的、留学欧洲的、留学美国的,都有。

 

(3)自我中心及狭隘自私的行为意识极其浓厚

     

    自我中心本是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进入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之后,随着认知水平和交际水平的发展,会逐步实现脱中心化,并且发展出良好的伙伴关系。

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独特的家庭结构,他们从小没有兄弟姐妹,一个人独享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祖父母的溺爱,使得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一再受到强化而固着下来,乃至成为一种人格缺陷,并泛化到所有日常事务中,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较多地表现出自私和狭隘的弱点。

    自私,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自己的东西不许别人碰,更不用说与人共享。

那怕自己的玩具多得堆成山,也不肯送一件给自己的同伴。

一个母亲好不容易劝说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把几件多出来的玩具送给邻居小朋友,可儿子却趁母亲不留神,便飞快地把那几件玩具用旧的残破不堪的给换下来了。

狭隘,最突出的表现是不能容许别人比自己好。

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他有一缺点就是不喜欢别人超过他,总希望别的同学都比他差。

有一次,班上有一位成绩与他相等的同学在一次数学单元测验途中由于生病没有做完卷子,最后考了不及格。

他竟高兴得在班里跳了起来。

还有一次,老师安排一位成绩一般的同学与他同桌,希望他能帮帮这位同学。

可他从未认真帮过,都是敷衍了事。

当别的同学请教他时,他总是假装自己不会。

     据报道,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心理脆弱、孤僻、自私、狭隘、冷漠、不合群等心理异常的孩子占32%以上。

自私与狭隘,竟然成为普遍存在的人格缺陷。

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爱好,日常处事只想着自己,很少顾及他人。

尤其在现今物欲横流的浪潮冲击下,人们看重的是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中小学生,使他们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

看到别人有困难,也不愿意伸手援助,还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别人的笑话。

这样的学生不愿帮助别人,什么也不愿与别人分享,别人自然也不愿意与他沟通,有什么好东东自然也不会与他共享,其结果是生活与学习,均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许多教师都认为,由于目前的中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

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早在学前阶段就给孩子安排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唐诗。

繁多的“学业”和超负荷的“课程”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和空间几乎全都挤掉。

在狭小封闭的科室里,他们缺乏和同龄小伙伴的群体交往,无论是玩具、糖果,还是父母的宠爱,他们都完全独占,自然很难培养出“谦让”、“爱别人”、“帮助别人”、“与别人合作”等集体精神,也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的乐趣,极易形成“自我中心”的狭隘、自私的性格。

 

     到了入学之后,在父母“殷切期望”及老师“分数为王”的操作下,孩子的目光中只有“分数”和“名次”。

为了它,学生放弃了课外活动,放弃了家务劳动,放弃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来往。

这一来,中小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缩小,最后只能退缩在作业、练习与书本之中。

长此以往,学生知识结构残缺,活动能力不足,智力开发无序,眼界狭窄,个性偏激,心胸狭隘,自私冷漠,心理更容易出现一种失衡的状态。

 

(4)缺乏爱心与同情心

     

    爱心与同情心,是一个健康人格所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

同情心是保证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基础。

爱心是同情心的源泉。

有爱心,才有同情心。

孔子说: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会感到十分伤感与悲戚。

心理学认为同情是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所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

这种情绪反应能力使我们有能力置身于他人境地,与之同哀乐、同甘苦。

可我们当下的中小学生,就十分缺乏爱心与同情心。

     比如说,老师带学生出外活动,头发花白的老师跑东跑西,张罗着给学生找车、找位置,末了,学生坐着而老师却在一旁站着,没有人想到老师的辛苦而主动给老师让座。

又比如,有些同学总是在别人犯错挨老师批评的时候幸灾乐祸,假如体育课上有那个女同学不小心摔了跤,跌坏了近视眼镜,脸上或膝盖碰破了一块皮,他们不是赶紧跑过去给予安慰,却会哈哈大笑,说是“活该”,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还有搞恶作剧欺负弱者,整蛊别人的。

有学生在校外看到一位盲人,便故意引盲人到一个石头较多的地方,害得盲人摔跤。

也有残忍虐待小动物的。

《大连晚报》曾报道,有3个八、九岁的孩子,为了看看猫是否真有9条命,他们在一起残酷地玩弄一只瘸腿的病猫。

他们一会用手拎着猫尾巴抡圆圈,一会抓起猫往地上摔,一会又用脚踩在猫肚子上揉搓。

可怜的小猫被玩弄了两个多小时,直至脑浆迸裂,凄惨死去。

有的对小动物这般冷酷,对自己的父母也一样凶狠无情。

留日学生机场刺母,便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更多的例子是,学生只知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不想知道父母这钱是怎么辛苦赚来的。

《南方都市报》曾报道过这样的事:

一位女子因小事与母亲怄气,起因竟是她母亲的服装生意不景气,卖掉自家住宅,母女两人搬到工人宿舍住,女儿为此指责妈妈不心疼她,却不想妈妈要有办法那肯如此虐待自己。

    相类似的事在生活中很多很多,如有的学生父母双下岗,学费即使政府给减了,可交费注册时其父母仍要向别人借钱,就是这样的家境,学生却不珍惜学校的学习机会,上课睡觉,课后经常买零食,到网吧聊天、打机,甚至打牌、上卡拉OK厅,钱不够用便向同学或班主任借,不知情的人以为他们是富家子弟。

有的学生在向父母要钱时便承认其为父母,否则便只当陌路人。

《羊城晚报》曾登载过一篇题为“令人气愤得掉泪的事”,文中说一位就读于附中的男生,家境非常贫困,却逼父母拿钱给他到不给奖学金的法国留学,后经班主任做工作,才愿意去有奖学金的美国留学,到美国后从不打电话给父母,说是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

许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写信打电话只为一个字:

钱。

除了钱,好像父母的生老病死,都与他一点无关。

什么爱心,同情心,一寸影儿也不见。

     报载有一个小学在为某严重受灾地区捐款时,老师发现有三位学生没有捐款行动表现。

于是,老师问他们是不是身上一点零花钱都没有。

这三个学生却异口同声地应道:

“不是,谁叫他们命苦,运气不好,天灾是命运注定的。

”也是报载,某周日,上海静安寺地铁口有一位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孕妇正在向人群乞讨,有一位8、9岁小学生模样的男孩路过,不但不给钱,反而说:

“谁叫你没本事争钱。

”事虽不同,毫无同情心的心态却是惊人的一致。

有一位老师曾对一百名小学生作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愿意用自己的压岁钱主动去帮助身边经济非常有困难的人不到10%;当身边同伴发生意外不幸时,乐意去关心和安慰的不到25%;对生病的小动物产生怜悯心的有78%,但主动去提供帮助的却不到30%。

这样的数字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颇能看出目前中小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处于一种令人担忧的低级水平线上。

 

(5)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

 

生活对人而言,并非一帆风顺。

无论你从何而来,到那儿去,无论你想做什么事,要得到什么,困难与挫折,都是迟早会跟随着你。

当你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时候,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但有一点可肯定:

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假如你有坚强的意志,你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是主动者,你有应对的信心和办法,你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挫折,克服困难,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而每一次战胜挫折的体验,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所以,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恰恰在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极大地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这在每年举行的国际中小学生包含有极限或挫折训练内容的夏令营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据一位权威调查表明,中国大陆学生的心理素质合格率大大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为17%,美国为44%),而日本最高为65%。

为什么日本学生的心理素质比中国青少年高出那么多?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

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

也就是说,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而是时时地、潜移默化地从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孩子受点挫折,对他今后的成长很有好处。

强化遭受挫折的训练经历,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发展现代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丰富知识,磨练意志,提高适应能力。

但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我们为中小学生提供的挫折教育都少之又少。

而缺乏挫折教育的学生一旦遭遇一点生活的风浪便极其脆弱地不堪一击,很容易被风浪所吞没。

尤其是每年的中考、高考之后,便有一些考场失意的学生承受不了挫折而走上自杀自尽的不归路。

例如曾经有这样的案例,一位因高考分数与估分相差甚远,无法入读重点大学遂在家自缢身亡。

该生当时考了486分,与原先估计的560分相差甚远。

分数公布后第二天,他悄悄在家上吊自杀,4封写得工工整整的遗书,3封分别写给3个同学,另1封写给父母,遗书称:

“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次高考考得这么差,你们这几年花这么多钱培养我,我实在对不起你们,也对不起对我寄予厚望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实在感到太累了,我想休息…”。

也有这样的案例:

某地一名女高中生,平时成绩很好,也喜欢帮助同学,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只因一次帮助同学考试作弊,被老师赶出考场就承受不了,最后羞愧地跳入长江自杀身亡。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

只因为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挫折,便一念轻生,自杀身亡,这种事例在当今信息传播速度奇快的今天,经常可听到,常常使人感叹不已。

我们的家长有责任,我们的老师有责任,我们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

生活的现实是有风浪的,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喜欢将学生保护起来,不让孩子们去经受风浪的冲击。

近些年来,尽管各地学校都组织夏令营、军训等,对培养中小学生独立生存和抗挫折能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时间短、参加的人数毕竟非常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些训练之后很少有相应的环境对其加强和巩固。

而家长对子女的过分爱护,老师对安全的过分顾虑,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过分顺从,都剥夺了学生受锻炼的机会。

 

(6)缺乏足够的自制力

     

    自制力,即心理自控能力,也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指标。

自控,是指一个人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个体而言,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行为的方式和思维的方向及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自制力差的儿童,往往表现为情绪冲动、难于克制,不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注意力分散,行为过度和行为失当。

任性,撒娇,耍赖,不停的哭闹,疯狂的喊叫,破坏性的捣乱,以及打人、骂人,除开有意吸引家长或其他当事人的作为之外,都是无法自控的情形。

如任其发展,容易诱发多动倾向和品行问题,也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尤其在人际交往中,自制力的缺乏会引发不应有的冲突。

迷恋于网络游戏,是当前中小学生缺乏自制力的一种普遍现象,也可说是当代中小学生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迷上这种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不但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引发了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案例之一,河北郊区一个小学六年级的男生由于家庭的溺爱和放纵,抵挡不住网上游戏的诱惑,整天沉迷于黑网吧,每天平均上网超过8至10个小时,荒废了学业。

他姐姐多次劝阻均无效,无奈之下,最后自杀了,但姐姐的死仍未唤醒痴迷于黑网吧的弟弟。

当记者采访这个男同学时,他表现得无所谓,而且他仍用他姐姐死后留下的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

案例之二,某地一个中学生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迷恋上电玩游戏,学业成绩就直线下滑。

他的母亲知道后,就减少他的零用钱,想借此阻止他在迷途中越走越远。

这位学生口袋里没有钱,便无法继续玩电玩游戏,于是就开始偷,凡能得手的地方,他从不放过,无论是自己家、亲戚家,甚至同学家,手伸到哪就偷到哪。

母亲又急又气,经常打他,为此他对母亲怀恨在心,乃至趁着母亲熟睡之际,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现实中这一类的悲剧还真不少。

不用说,问题发生在学生身上,根子却在教育的缺陷中。

自制力的缺乏一方面与溺爱式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他们由于从小缺乏严格的约束,表现出行为控制的欠缺;另一方面,如果家长骤然采用极端化的管教方式,也容易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家长的暴力行为也许无意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把这种冲动行为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这是悲剧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

 

         三大教育缺陷之二:

智能开发不平衡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在近几年来主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课题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是:

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迟钝、冷淡,共情能力差。

这里的第一缺陷“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就是智能开发不平衡的问题。

而第二缺陷其实就是人格与情商方面的问题。

智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它集中体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认识事物的速度及质量上。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智力的开发而进行的。

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讲演,能让中小学生的智力在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运用中不断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但智力偏于认识,通常只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

而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对于教育来说,还应该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

会与不会,取决于能力。

智力与能力的统一,统称为智能。

在现存的应试教育中,通常只偏重于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忽视了创造力的开发。

就能力来说,一般能力,比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是包含于智力之中的。

因此,说应试教育疏忽了能力的开发,主要是指特殊能力及创造力而言。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或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绘画、音乐、建筑、运动、织造、雕塑等等。

就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内容来说,特殊能力的教学只包括美术、音乐、体育及手工这几种。

其他的则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了。

所以,就智能开发不平衡这一问题来说,主要是指:

 

(1)言语表达能力开发不足

 

     言语表达能力是从幼儿园到高中语文学科所重点训练重点突破的项目,“听”、“说”、“读”、“写”,这四个字就是语文学科的总和。

言语表达能力的开发,也就是这四种能力的训练。

这四种能力中,能说,会写,最为要紧。

因为这是与人沟通、团体合作、群体生活、社会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

而“听”与“读”,只是服务于“说”和“写”。

当然会听、会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去“说”和“写”。

但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言语表达能力的,是能“说”与会“写”。

当你走向社会,进入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中去的时候,需要展露你的才华、施展你的才能的时候,“说”与“写”,是每天都离不开的。

说不清楚与说得有趣,写不通顺与写得精彩,这中间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尽管能“说”与会“写”不一定就能让人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有能“说”或能“写”与之相伴。

否则,说不明白,又写不出来,又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所以,“说”和“写”,这种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最核心的内容。

然而,中国以往乃至现今还在实行的应试教育,只偏重于“写”而忽视了“说”。

正是这一点造成了中国学生会“写”不能“说”的弊端。

这种只重“写”不重“说”的弊端是贯穿在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授课过程及考试方式等一系列教学实践中的,因此,尽管也有许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洞识这一弊端的老师及教育界人士一次又一次地呼唤语文教学的改革,但触及的范围及改革的成效微之又微。

从1978年吕叔湘“少慢差费说”(注8)引起教育界的首度讨论,到1997年由《北京文学》肇始触发的波及社会各界的“审视中学语文教学”风潮,再到2000年李海林先生《言语教学论》的出版,期间也并非没有触及实质性的争辩及提出过许多高瞻远瞩的改革主张,譬如洪镇涛的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两变”论和钱梦龙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说,都是许多教学改革前线上的经验总结,在旧的框架体制下应当说是思路最好、实践效果也很好了的。

但在应试教育强大的习惯势力面前,一切再好的主张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一样改变不了我国中小学教育流程固有的弊端。

不信,请听听来自中小学教学前线上的老师的说法。

一位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这样说:

“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文’轻‘语’的现象,一些语文老师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语训练,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

一位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这样说:

“‘小作家’上台念佳作断断续续,声如细蚊;‘常胜将军’回答问题,面红耳赤,辞不达意;班干部对同学作动员,主题含糊,啰啰嗦嗦……口头表达能力的欠缺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