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8118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docx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末试题2

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高二化学(实验班)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范围:

《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第1、2专题部分内容

相对原子质量:

B:

11C:

12O:

16Na:

23Mg:

24K:

39Al:

27Fe:

56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近,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们将C60分子组装在一个单层分子膜表面,在-268℃时冻结分子的热振荡,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拍摄”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双键的分子图象.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σ键又含π键的是()

A.N2B.CO2C.C2H4OD.H2O2

2.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全部

3.根据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对F2和HF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为s-sσ键

B.两者都为p-pσ键

C.前者为p-pσ键,后者为s-pσ键

D.前者为s-sσ键,后者为s-pσ键

4.下列物质的立体结构与NH3相同的是()

A.H2OB.H3O+C.CH4D.CO2

5.配合物Na2[Fe(CN)5(NO)]可用于离子检验,此配合物中不存在的化学键是()

A.离子键B.金属键C.氢键D.极性共价键

6.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V形分子

B.NCl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4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H2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7.已知:

(1)Zn(s)+

O2(g)===ZnO(s),ΔH=–348.3kJ/mol

        

(2)Zn(s)+Ag2O(s)===ZnO(s)+2Ag(s),ΔH=–317.3kJ/mol

则2Ag(s)+

O2(g)===Ag2O(s)的ΔH等于()

A.31.0kJ/mol       B.-665.6kJ/mol       C.332.8kJ/mol  D.-31.0kJ/mol

8.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

Ag++eˉ=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

在纸内为离子“流过”水和氯化锌组成的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C.当0.1molZn完全反应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

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ˉ=2MnO(OH)+2OHˉ

 

10.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小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一组是()

组号

X

Y

Z

W

A

C

Fe

NaCl

盐酸

B

Pt

Cu

CuSO4

Cu(OH)2

C

Ag

Fe

AgNO3

Ag2O

D

C

C

H2SO4

H2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③>②>①B.原子半径:

③>②>①

C.电负性:

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

③>②>①

1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As>Cl>PB.热稳定性:

HCl>AsH3>HBr

C.还原性:

As3->S2->Cl-D.酸性:

H3AsO4>H2SO4>H3PO4

1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①CO2②XeF6③PCl3④SO2⑤BF3⑥N2⑦P4⑧PCl5

A.①③⑥⑦B.①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④⑤

14.下列每组分子主要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

A.HClO4和H2SO4B.CH3COOH和H2Se

C.C2H5OH和NaOHD.H2O2和HNO3

15.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Na

Cu

Al

Fe

熔点(0C)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0C)

883

2595

2200

3000

A.Cu和AlB.Fe和CuC.Fe和NaD.Al和Na

16.原子总数相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相同的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结构相似的特征,下列各对粒子中,空间结构相似的是()

①CS2与NO2②CO2与N2O③SO2与O3④PCl3与BF3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②③

17.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M

B.1mol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

C.YZ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18.有关乙烯和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乙烯分子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C.苯分子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乙烯和苯分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101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kJ·mol-1,则

H2O(g)

H2O(l)的ΔH=40.69kJ·mol-1

B.Li、Be、B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差别不大,而I2差别很大,则三种原子中最难失去第二个电子的是Be

C.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kJ·mol-1

348

610

413

436

则可以计算出反应的ΔH为-384kJ·mol-1

D.固体NH5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20.镁-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作一段时间后,c(Na+)变大

B.电池工作时,OH-向a极移动

C.气体X中N2的百分含量与空气相同

D.电池总反应为2Mg+O2 +2H2O ==2Mg(OH)2

21.以石墨电极电解200mL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与产生气体体积V(g)(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B.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mol/L

C.当n(e—)=0.6mol时,V(H2)∶V(O2)=3∶2

D.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先后加入16gCuO和3.6g

水,则溶液可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

22.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

4VB2+11O2→4B2O3+2V2O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负极

B.VB2中V的化合价为+4价

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

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

23.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

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

Li1-xMO2+xLi++x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反应为LiMO2+C6Li1-x=C6Li+Li1-xMO2

B.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所连的电极移动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6Li1-x+xLi++xe-=C6Li

24.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MnO4-+8H++5e-═Mn2++4H2O

B.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

D.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25.利用图装置,可以完成很多电化实验。

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C.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26.图是反应CO(g)+2H2(g)

CH3OH(g)

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Ⅰ和曲线Ⅱ分

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反应过程。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91kJ/mol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

C.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变大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7.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1.9KJ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S(s)+O2(g)==SO2(g)+297.23kJ,可推知1molSO2(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S(s)和1molO2(g)的能量总和

D.在稀水溶液中H+(aq)+OH-(aq)==H2O(l)+57.3kJ,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lmolNaOH的溶液混合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28.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2

4

6

6.5

8

13.5

14

腐蚀快慢

较快

较快

主要产物

Fe2+

Fe3O4

Fe2O3

FeO2-

A.当溶液pH<4,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当溶液pH>13.5,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当溶液pH>6,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D.煮沸除去氧气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c(H+)增大

B.图b中,Mg电极做电池负极

C.图c中,发生的反应为Co+Cd2+=Cd+Co2+

D.图d中,K分别与M、N连接,Fe电极均受到保护

30.将2molA与2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3B(g)⇌2C(g)+zD(g),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1•s-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v(C)=v(D)=0.25mol•L-1•s-1B.z=2

C.C的体积分数为28.6%D.B的转化率为25%

第Ⅱ卷(共50分,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三.填空题(本题共30分)

31.Ⅵ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化合价,含Ⅵ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能形成繁多的氧化物,请写出一个与CO2等电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

(2)把Na2O、SiO2、P2O5三种氧化物按熔沸点由高到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3)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4)Se原子基态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SO32-离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__________,该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

(6)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

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一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______,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

③Y与Z可形成YZ42-。

YZ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④X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X(NH3)4]Cl2,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32.钢铁分析中常用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钢中锰的含量,反应原理为:

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

(1)基态锰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属于同主族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已知H2S2O8的结构如图。

H2S2O8硫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②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

③上述反应每生成1molMnO4-,S2O82-断裂的共价键类型及其数目为、。

(4)一定条件下,水分子间可通过氢键将从H2O分子结合成三维骨架结构,其中的多面体孔穴中可包容气体小分子,形成笼形水合包合物晶体。

①右图是一种由水分子构成的正十二面体骨架(“o”表示水分子),其包含的氢键数为;

②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8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kJ·mol-1,其原因可能是。

(5)MnO2可用于碱锰电池材料的正极材料,加入某种纳米粉体可以优化碱锰电池的性能,该纳米粉体的结构如右图。

该纳米粉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6)铑(Rh)与钴属于同族元素,性质相似。

铑的某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sRh(SO4)2·4H2O,该物质易溶于水,向其水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该盐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四.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2分)

33.BCl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沸点12℃。

500℃时,向2L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投入B2O3、C、Cl2,模拟工业制取三氯化硼的反应如下:

B2O3(s)+3C(s)+3Cl2(g)

2BCl3(g)+3CO(g)。

(1)反应起始至3min时固体质量减少了15.9克,则氯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反应至4min时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3min时,CO的消耗速率大于氯气的消耗速率

B.2min至4min时BCl3的生成速率比0至2min时的快

C.反应起始至平衡,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D.达到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3)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A、D之间导线中电子移动方向为________。

(用A、D表示)

②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η=____________________。

(η=

×10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3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0.2mol/L

KMnO4溶液

3mol/L

稀硫酸

1

3.0

2.0

3.0

2.0

4.0

2

3.0

3.0

2.0

2.0

5.2

3

3.0

4.0

1.0

2.0

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利用实验1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

(KMnO4)=。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

(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选择表中空白处应加入的物质。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mol/L

H2C2O4溶液

H2O

0.2mol/L

KMnO4溶液

3mol/L

稀硫酸

4

3.0

2.0

3.0

2.0

A.KMnO4B.H2C2O4C.K2SO4D.MnSO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二化学(实验班)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B

D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A

C

D

C

D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A

D

D

D

B

D

D

31.(15分)

(1)CS2或N2O

(2)SiO2>Na2O>P2O5(3)O>S>Se(4)[Ar]3d104s24p4

(5)sp3三角锥(6)①4ZnS②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③正四面体(2分)CCl4或SiCl4(2分)④16NA(2分)

32.(15分)

(1)3d54s2

(2)O>S

(2)①sp3②O③非极性键或σ键2.5NA(2分)

(4)①30(2分②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或冰融化时只破坏了部分氢键)(2分)

(5)CoTiO3(2分)

 (6)CsRh(SO4)2·4H2O  =  Cs+  + [Rh(SO4)2]- + 4H2O   (2分)

33、

(1)0.075mol/(L.min)

(2)CD

(3)①A→D②C6H6+6H++6e-===C6H12(2分)③64.3%(2分)

34、

(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1.5×10-2mol·L-1·min-1或0.015mol·L-1·min-1

(3)①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②D

③实验4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

溶液褪色所用时间(t)小于4min(或其他合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