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006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docx

心理学知识整理详细版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人和动物心里现象的本质区别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感知和思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是认知过程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2)情绪情感过程,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等等

(3)意志过程,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二、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心理学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861年法国,布洛卡区与语言活动有关)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技能的单位。

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轴突。

树突接受外来的刺激,经细胞体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出去。

神经元一般包括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神经中枢)。

2、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高级中枢是大脑两半球,胼胝体联合,不对称。

脑是高级中枢。

3条沟裂,大脑分为四叶:

额叶(坚定意图和动机)、顶叶(调节机体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

低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底部位,受高级中枢支配

(2)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髓神经组成。

功能是将各感觉器官的冲动(信息)传给中枢,再传回,如“通讯网络”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生理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分法: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息系统,如“谈虎色变”,是人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

他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相互对立和相互转化的结果是机体的活动。

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

互相诱导可以是同时,也可以是相继的。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历史渊源:

近代哲学—理论基础;实验心理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是奠基人,铁钦纳发展严密)

观点: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

观点:

主张研究意识,但是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

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不赞成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是创始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特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四)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观点:

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完形心理学2、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3、整体先于部分,并且制约着部分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重视对异常行为、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个体和社会的行为根源于心里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观点:

注重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人又自由意志。

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7)现代认知心理学(皮亚杰)

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观点:

信息加工观点是其核心观点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特点:

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集中性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侧耳倾听减少五官动作屏息

(三)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控功能

(四)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1)即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a、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包括强度、活动和变化、新异性。

b、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需要、情绪、兴趣等

2、有意注意:

(1)即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a、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b、对兴趣的依从性

c、合理组织活动

d、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两者都需要,,往往交替发生

3、有意后注意:

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由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关键是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对象的数目。

影响因素:

1、被知觉对象的特点;2、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

3、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二)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2、有无坚定目的;3、个人的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或减弱造成的。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分配的三种情况:

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已经熟练。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轮流注意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息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类型:

1、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2、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3、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智力型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除了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小学阶段较快发展,中学阶段发展较慢

3、注意分配的发展

4、注意转移的发展。

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时迅速增长期,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是停滞期,高中二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是缓慢增长期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概念: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二)感觉的分类:

从感觉器官来分类: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又分为视觉(视网膜)、听觉(内耳耳蜗)、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有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关节肌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

两种感受有两种: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而人的感觉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

有计划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

(四)感觉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过于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气味、特别热的水等,都很难产生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感觉现象成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视觉的感觉后像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对某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联觉。

一种感觉建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述

1、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联系:

都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对现实的感性反应,都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反映的都是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整体属性;感觉是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知觉是多个感觉器官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过去的经验,受心理特点制约。

 

(二)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对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的知觉等。

2、时间知觉。

对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运动对象的速度。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背景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开来。

客观因素:

(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3)对象的活动性(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们的优先知觉

主观因素:

(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3)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

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功能:

(1)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理解有助于人们整体的知觉事物(3)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3、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吧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事物本身不变,知觉条件变化,知觉映像不变

(四)观察

1、观察的含义,观察室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是一种“思维的知觉”

2、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性

(2)观察的客观性,是观察的基本特性(3)观察的精细性(4)观察的敏锐性

高中生观察力的特点:

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

3、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

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变、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

培养观察力的努力方向: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6)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三、中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发展很快,视觉在整个感知觉中已占主导地位。

(二)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对左右方位的辨认还不完善。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

1、实物直观,提供感性材料,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等。

真实性和局限性

2、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

3、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二)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动各种直观方式

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阶段。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学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节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与再现。

(二)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为形象记忆(形象为记忆内容)、逻辑记忆(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记忆内容)、情绪记忆(以情绪或情感为记忆内容)和动作记忆(以运动或动作为记忆内容)。

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为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和内隐记忆

(三)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2、记忆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二、记忆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一)识记

1、概念: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2、识记的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识记。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分为机械识记和有意义识记

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

是指以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2、遗忘及其规律

(1)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的恢复和提取。

(2)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首因、近因、渐进)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

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压抑说,弗洛伊德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4)提取失败说

5、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可采取分散复习方式,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6、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合理安排教学

(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4)充分利用无意识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三)回忆或再认

1、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回忆可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

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追忆是一种特殊形势的回忆。

2、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他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三环节。

三者关系: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相互依存,密切联系,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三、记忆系统

记忆结构有三个不同的子系统: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1、概念:

瞬时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特点:

(1)时间极短(图像信息贮存的时间约为0.25~1秒之间,声像信息贮存的时间也仅在2~4秒之间)

(2)容量较大。

以图像记忆为例,记忆容量为9~20比特。

(3)形象鲜明。

(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3、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

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4、瞬时记忆的存储。

瞬间记忆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但只有引起个体记忆并及时识别,才有机会转为短时记忆。

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约为1秒左右,声像记忆虽超过1m,但也不长于4m。

(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1、概念: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特点:

(1)时间很短,不超过1分钟。

一般而言,如果30秒得不到复述,便会遗忘

(2)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个项目,平均值为7.

(3)意识清晰。

(4)操作性强。

(5)易受干扰。

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

4、短时记忆的存储。

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复述分为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三)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

1、概念: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特点:

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3、长时记忆的编码: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两种形式:

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信息的双重编码)

表象编码是指空间的平行方式表征信息,对一个复杂对象的各种成分同时进行处理,并贮存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能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

特征是平行加工。

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

它是按言语发生的顺序以系统方式来表征信息,包括言语听觉和言语运动两方面的信息。

特征是串时加工。

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都会影响长时记忆的编码。

4、长时记忆的存储: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四、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一)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

小学低年级学生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

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二)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五、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中把无意识和有意识结合起来,应以有意识为主

2、在教学中把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结合起来,应以意义记忆为主

3、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以往作斗争

4、教给儿童有效的记忆方法

5、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品质

(二)中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提出具体的长、短期识记任务,加强识记自觉性的培养

2、正确组织复习和联系

3、统筹安排,多种感观协调活动

4、积极利用游戏手段提高识记能力

5、丰富学生的表象记忆

六、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四节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一)含义: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分类:

1、主要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2、根据表象创造程度不同,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三)特征: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二、想象

(一)含义: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种类

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空想

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三)功能:

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四)加工方式:

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五)品质:

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深刻

(六)中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1、想象的有意迅速增长。

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三、再造想象

(一)再造想象的含义和产生条件

含义: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合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产生条件:

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识的意义

(二)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的意义

1、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2、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3、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创造想象

(一)创造想象的含义、产生条件

含义: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