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870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施工 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施工 2.docx

土木工程施工2

名词解释

流砂:

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水压力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而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坑内,这种现象称流砂现象。

管涌:

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中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孔隙通道中移动,流失,土的孔隙不断扩大,渗流量也随之增大,最终导致土内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土体发生破坏的现象。

(XX出来的)

量度差值:

在量取成型钢筋长度时,一般是外边尺寸,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之间的差值

受冻临界强度;冬期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称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

旋转法;在起吊时,起重机的起重臂边升钩、边回旋,使柱绕脚旋转而成直立状态,然后将柱吊离地面插入杯口。

滑行法;柱吊升时,起重机只升钩,起重臂不转动,使柱脚沿地面滑升逐渐直立,然后吊离地面插入杯口。

流水施工;流水施工组织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全部建造过程,在工艺上分别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在竖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照施工过程组建相应的专业工作对;各专业工作队的工人使用相同的机具。

材料。

按施工顺序的先后,依次不断地投入各施工层中的各施工段进行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承担的施工任务。

特点是

(1)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可争取时间;若将相邻两工作队之间进行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搭接,还可进一步地缩短工期。

(2)各专业工作队队能连续作业,不致产生窝工现象。

(3)实现专业化生产,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和管理。

(4)资源使用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和管理。

(5)为现场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设项目:

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建设单位。

如工业建筑中的一个工厂或民用建筑中的一所学校,一家医院等。

单项工程:

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体现投资效益的工程。

如民用建设中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等

单位工程:

指具有单独的设计文件,可以单独组织施工,但完工后不能体现投资效益,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定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如建筑工程与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单位工程、道路、围墙等工程,组成一个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工程结构部位或专业而划分的,如在建筑工地中,按建筑主要部分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地面楼面工程。

分项工程:

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不同的施工工种和方法而划分的是施工组织的基本单位。

如砌砖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等

选择

端承桩:

端承桩的入土深度应以最后贯入度控制为主,而以标高作为参考。

摩擦桩:

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而以最后贯入度(施工中一般采用最后三阵,每阵十击的平均入土深度作为标准)作为参考。

泥浆护壁或孔管泥浆正反循环

多选:

管井井点:

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大(K=20~200m/d),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

轻型井点;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K=0.1~50m/d的土中,降水深度为:

单级轻型井点3~6m,多级轻型井点6~12m、

喷射井点:

当基坑开挖较深,采用多级轻型井点不经济时,宜采用喷射井点,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

电渗井点:

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小于0.1m/d,用一般井点不可能降低地下水位的含水层中,尤其宜用于淤泥排水。

大体积混凝土三种施工方案适用范围

全面分层:

结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

分段分层:

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

斜面分层:

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的情况

简述题

1.论述土的可松性及其对土方规划的影响?

土的可松性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填压实,仍不能恢复为原来状态时的体积。

土的可松性对土方量的平衡调配,确定运土机具的数量及弃土坑的容积,以及计算填房所需的挖土体积等均有很大的影响。

2.论述土壁边坡的作用,表示方法,留设原则及影响边坡的因素。

作用:

合理地选择基坑、沟槽、路基、路坝的断面和留设土方边坡,是减少土方量的有效措施。

 

表示方法:

土方边坡坡度=h/b=1/(b/h)=1:

m,式中m=b/h,称为坡度系数。

其意义为:

当边坡高度已知为h时,其边坡宽度b则等于mh;

留设的原则及影响边坡的因素:

边坡坡度应根据不同的挖填高度、土的性质及工程的特点而定,既要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在山坡整体稳定情况下,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应按表1.5规定;挖方中有不同的土层,可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或台阶形,以减少土方量。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沟槽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留设应符合表1.6的规定。

对于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坡度,则为:

当填方高度在10m以内,可采用1:

1.5;高度超过10m,可作成折线形,上部采用1:

1.5,下部采用1:

1.75。

至于永久性挖方或填方边坡,则均应设计要求施工。

3.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2种。

平均高度;平均断面;

4.简述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的原则

场地设计标高原则:

①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要求;②充分利用地形,分区或分台阶布置,分别确定不同的设计标高;③使挖填平衡,土方量最少;④要有一定的泄水坡度(≥2‰),使满足排水要求;⑤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

若场地设计标高无其他特殊要求时,可根据填挖土方量平衡的原则确定,即场地内土方的绝对体积在平整前后相等。

5、试论述按挖、填平衡定Ho的步骤和方法。

1,划分网格,在地形图上作将施工区域划分边长为a的方格网(a一般为20米到40米)2,确定角点的高程3,计算H0高度

6.为什么对计划标高Ho要进行调整?

如何调整?

场地设计标高是进行场地平整和土方量计算的依据,也是总图规划和竖向设计的依据。

合理地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对减少土方量和加速工程进度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调整:

(1)土的可松性影响Ho’=Ho+△h

(2)场内挖方和填方的影响Ho’=Ho

±Q/NA(平方)(3)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a.场地具有单向泄水坡度时的设计标高Hn=Ho’±lib.场地具有双向泄水坡度时的设计标高Hn=Ho’±lxix±lyiy

7.试述管井井点、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的构造及适用范围。

答:

1)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井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含水层颗粒较粗的粗砂卵石地层渗透系数较大且降水深度较深一般为820m的潜水或承压水地区

2)轻型井点系统由井点管、集水总管、弯联管及抽水设备等组成。

轻型井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它是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

3)喷射井点设备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及进水、排水管路组成。

当基坑开挖较深,采用多级轻型井点不经济时宜采用噴射井点,其将水深度可达8~20米。

4)电渗井点主要设备:

利用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管本身做负极,以打入的钢筋或钢管做正极。

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小于0.1m/d,用一般井点不可能降低地下水位的含水层中,尤其适用于淤泥排水。

试述水井的类型及涌水量的计算方法。

在哪种情况下容易产生“管涌冒砂”,如何防治?

8.试分析产生流砂的外因和内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答:

1)产生流沙内因:

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如土的含水量大、孔隙率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

外因:

地下水产生的动水压力大于动土压力。

2)防治途径:

一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二是截住地下水流;三是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

防治方法:

1枯水期施工;2打板桩3水中挖土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5地下连续墙法6抛大石块抢速度施工。

9.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如何检查填土压实的质量?

影响因素:

压实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厚度

检验方法,常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实际干密度。

其取样组数为:

基坑回填每20~50m3取一组(每个基坑不小于1组);基槽或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每20~50m取一组;室内填土每层100~500m2取一组;场地平整填土每层按400~900m2取一组。

取样部分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取样后先称出土的湿密度并测定含水量,然后按下式计算土的实际干密度:

ρo=ρ/(1+0,01W)。

填土密实度以设计规定的控制干密度ρd作为检验标准。

ρd=λρmax

10.试解释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它们与填土压实的质量有何关系?

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指通过不同已知含水率的土样,击实后测定其密度,换算成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量)×100%),然后画出一条干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的顶点所示密度就是最大干密度,此时的含水就是最佳含水量。

关系:

(1)回填土含水量过大、过小都难以夯压密实。

为此,要求回填土应有最佳的含水量,也就是当土壤在这种含水量的条件下压实时,能获得最大的密实度,而且所需的夯击能最小。

所以,当回填土过湿时,应先晒干或掺入干土及其他吸水材料;过干时,则应洒水进行湿润,尽可能使土壤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范围内。

(2)填方应具有一定密实度,以防建筑物不均匀沉陷。

密实度的大小,常以干密度控制,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0.08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与某一个区域。

因此,每层土压实后,必要时均应取土壤检验其干密度。

11..试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堆放等环节的主要工艺要求。

(1)较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一般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一般在施工现场预制。

制作预制桩有并列法、重叠法、翻模法等。

现场预制桩多用重叠法制作,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剂,上层桩或邻近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后方可进行。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且几根主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桩尖一般用钢板制作,在绑扎钢筋骨架时就把钢板桩尖焊好。

钢筋骨架的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3)预制桩的混凝土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注捣实,一次完成,严禁中断。

制作完后,应洒水养护不少于7d。

桩的制作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制桩时,应按规定要求做好灌筑日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外观检查、质量鉴定记录,以供验收时查用。

(4)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如提前起吊,必须作强度和抗裂度验算。

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平稳,不得损坏。

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吊桩弯矩最小的原则。

12..试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堆放等环节的主要工艺要求。

(1)较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一般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一般在施工现场预制。

制作预制桩有并列法、重叠法、翻模法等。

现场预制桩多用重叠法制作,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剂,上层桩或邻近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后方可进行。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且几根主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桩尖一般用钢板制作,在绑扎钢筋骨架时就把钢板桩尖焊好。

钢筋骨架的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3)预制桩的混凝土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注捣实,一次完成,严禁中断。

制作完后,应洒水养护不少于7d。

桩的制作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

制桩时,应按规定要求做好灌筑日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外观检查、质量鉴定记录,以供验收时查用。

(4)当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方可运输和打桩。

如提前起吊,必须作强度和抗裂度验算。

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平稳,不得损坏。

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吊桩弯矩最小的原则。

(5)打桩前桩应运到现场或桩架处,宜随打随运,以避免二次搬运。

桩的运输方式,在运距不大时,可用起重机吊运或在桩下垫以滚筒,用卷扬机拖拉;当运距较大时,可采用轻便轨道小于台车运输。

(6)桩堆放时,地面必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应与起吊位置相同,各层垫木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

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13.试分析打桩顺序、土壤挤压与桩距的关系。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

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自中间向四周打。

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速度和桩基质量。

因此,应结合地基土壤的挤压情况,桩距的大小,桩机的性能,工地特点及工期要求,经综合考虑予以确定,以确保桩基质量,减少桩机的移动和转向,加快打桩速度。

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桩机系单向移动,桩的就位与起吊均很方便,故打桩效率高,但它会使土壤向一个方向挤压,导致土壤挤压不均匀,易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但若桩距大于或等于4倍的直径或边长时,试验证明土壤的挤压与打桩顺序关系不大,这时,采取此种打法仍可保证桩基质量。

对于大面积的桩群,则宜采用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打或自中间向四周边缘打,这样均有利于避免土壤的挤压使桩产生倾斜或浮桩现象。

14..端承桩和摩擦桩的质量控制以什么为主?

端承桩:

端承桩的入土深度应以最后贯入度控制为主,而以标高作为参考。

摩擦桩:

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而以最后贯入度(施工中一般采用最后三阵,每阵十击的平均入土深度作为标准)作为参考。

15.什么是沉管灌注桩的复打法?

起什么作用?

答:

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对于混凝土充盈系数小于1.0的桩,宜全长复打,对可能有断桩和缩颈桩,应采用局部复打。

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面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标高500mm。

全长复打桩的入土深度宜接近原桩长,局部复打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m以上。

全长复打桩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次灌注混凝土应达到自然地面;

应随拔管随清除粘在管壁上和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

前后二次沉管的轴线应重合;

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

当桩身配有钢筋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宜采用80-100mm;素混凝土桩宜采用60-80mm。

16.砌筑用脚手架的作用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作用:

便于施工活动和安全操作的一种临时设施主要类型:

外脚手架,里脚手架,吊式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

基本要求:

构造合理,坚固稳定,与结构拉接、支撑可靠,不沉降、变形、摇晃、失稳;且搭设、拆除和搬运方便,能长期周转使用。

此外,还应考虑多层作业、交叉作业和多工种作业的需要,减少搭拆次数;还应与垂直运输设施和楼层作业相适应,以确保材料从垂直运输安全转入楼层水平运输。

17.砖墙砌体的组砌形式

一顺―丁砌法;三顺―丁砌法;梅花丁砌法

18.砖砌体的施工工艺

1.抄平2放线3摆砖样4立皮数杆5立头角6勾缝7楼板安装

19、简述砖砌体的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横平竖直

(2)砂浆饱满(3)组砌得当(4)接槎可靠

20.砖墙临时间断处的接槎方式有哪些?

有何要求?

 

接槎是指墙体临时间断处的结合方式,一般有斜槎和直槎两种方式。

 

规范规定: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且实心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槎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cm墙厚放置一根φ6的钢筋(墙厚为12cm时为2φ6),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应小于50cm,末端应有90°弯钩。

墙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21.试述钢筋代换的原则及方法。

原则:

施工中如供应的钢筋品种和规格与设计图纸要求不符时,可以进行代换。

但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钢筋的性能,严格遵守规范的各项规定。

对拉裂性要求高的构件,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钢筋;钢筋代换时不宜改变构件中的有效高度;凡属重要的结构和预应力钢筋,在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代换后的钢筋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用量的5%,亦不低于2%,且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钢筋直径、根数、钢筋间距、锚固长度等。

方法:

3种

(1)当结构构件是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等同原则代换,称“等强代换”。

(2)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

称“等面积代换”。

(3)当结构构件按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的代换需进行裂缝或挠度验算。

22.对模板有何要求?

设计模板应考虑哪些原则?

答:

○1要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确。

○2要使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力和侧压力,以及各种施工荷载,变形不大于2mm.

○3力求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不妨碍钢筋绑扎,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漏浆。

○4配制的模板,应优先选用通用、大块模板,使其种类和块数最少,木模镶拼量最少。

○5模板长向拼接宜采用错开布置,以增加模板的整体刚度。

当拼接集中布置时,应使每块模板有两处钢楞支承。

○6内钢楞应垂直模板长度方向布置,直接承受模板传来的荷载;外钢楞应与内钢楞互相垂直,用来承受内钢楞传来的荷载或用以加强模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调整平直度,其规格不得小于内钢楞。

○7对拉螺栓和扣件应根据计算配置,并应采取措施减少钢模板上的钻孔。

○8支承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节间长细比宜小于110,安全系数K>3。

支撑系统对于连续形式或排架形式的支承柱,应配置水平支撑和剪刀撑,以保证其稳定性。

23.模板设计应考虑哪些荷载?

7种

(1)模板及支架自重

(2)新浇筑混凝土自重(3)钢筋自重(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5)振

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7)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载

24混凝土配料时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配合比换算?

如何换算?

(1)施工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影响施工配

料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称量不准;二是未按砂、石骨料实际含水量的变化进行施工配

比的换算。

这样必然会改变原理论配合比的水灰比、砂石比(含砂率)及浆骨比。

当水灰比增大时,混凝土粘聚性、保水性差,而且硬化后多余的水分残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气泡,或者水分蒸发而留下气孔,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差、强度低、收缩大、徐变大、抗渗和抗冻性能差,若水灰比减少,则混凝土流动性差,甚至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产生粗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溃散等不良现象。

而浆骨比是反映混凝土中水泥浆用量的多少,如控制不准,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流动性。

所以,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和严格控制称量。

(2)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是根据完全干燥的砂、石骨料制定的,但实际使用的砂、石骨料一般

都含有一些水分,而且含水量亦经常随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所以,在拌制时应及时测定砂、

石骨料的含水率,并将设计配合比换算成骨料在实际含水量的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

25.试述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原则:

施工缝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柱子施工缝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施工缝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墙体的施工缝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方法: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前,为解决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问题,应对已硬化的施工缝表面进行处理。

即清除表层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必要时还要加以凿毛;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加以清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充分湿润,且不得积水;在浇筑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6.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截面大,水化热大,由此形成较大温度差,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因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

1.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2.掺缓凝剂或缓凝形减水剂,也可掺入适量粉煤灰等外掺料。

3.采用中粗砂和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

4.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5.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故在气温较高时,可在砂,石堆场和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的遮阳装着和覆盖包草等隔热材料,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拌制混凝土。

6.扩大浇筑面和撒热面,减少浇筑层厚度和浇筑速度,必要时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7.在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排除泌水,必要时进行第二次振捣

8.加强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9.可在施工期间设置临时伸缩缝的“后浇带”,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27.如何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

利用导管输送混凝土并使之与环境水隔离,依靠管中混凝土的自重,压管口周围的混凝土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内部流动、扩散,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28.为什么要规定冬期施工的“临界温度”?

冬期施工应采用哪些措施?

答:

温度的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增长有很大影响,在湿度合适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水泥水化作用就越迅速、完全,混凝土硬化速度快,强度就越高。

当温度较低时,混凝土硬化速度较慢,特别是接近0℃时,混凝土硬化就更慢,强度也更低。

当温度低于—3℃时,混凝土中的水会结冰,水泥颗粒不能和冰发生化学反应,水化作用几乎停止,强度也就无法增大。

措施:

①使用早强型水泥②适当加入早强剂③加入防冻剂④减少缓凝剂的使用⑤施工后及时覆盖保温材料

29.试述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过程。

台座准备→刷隔离剂→铺放预应力筋

张拉

安侧模扎横向筋

浇筑混凝土→制作试块

养护

堆放←出槽←脱模←放张预应力筋→试块试压

30.试述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过程。

安装底模

绑扎钢筋骨架

焊钢筋支托→埋管制孔

安装侧模

浇筑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块

↓(同养护条件)

养护、拆侧模

制作预应力筋→穿预应力筋

清理张拉端、装锚具

张拉设备标定→张拉预应力筋、锚固←压混凝土试件

灌浆设备准备→孔道灌浆、封锚—→制作水泥浆试块

↓↓

起吊运输或拆底模←—压水泥浆试块

31.后张法分批张拉、平卧重叠构件张拉时如何补足预应力损失?

答:

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应加上该弹性压缩损失值;即先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设计控制应力应力+该弹性压缩损失值

后张法预应力按逐层加大张拉力。

32.后张法孔道留设方法有几种?

留设孔道应注意哪些问题?

1) 钢管抽芯法

(2) 胶管抽芯法(3) 预埋管法 

(1) 钢管抽芯法;预先将平直、表面圆滑的钢管埋设在模板内预应力筋孔道位置上。

在开始浇筑至浇筑后拔管前,间隔一定时间要缓慢匀速地转动钢管;待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之前,用卷扬机匀速拔出钢管即在构件中形成孔道 

§ 钢管抽芯法只用于留设直线孔道,钢管长度不宜超过15m,钢管两端各伸出构件

500mm左右,以便转动和抽管。

 

§ 构件较长时,可采用两根钢管,中间用套管连接 § 抽管时间与水泥品种、浇筑气温和养护条件有关。

  § 采用钢筋束镦头锚具和锥形螺杆锚具留设孔道时,张拉端的扩大孔也可用钢管成型,

留孔时应注意端部扩孔应与中间孔道同心 

(2) 胶管抽芯法  

§ 胶管采用5~7层帆布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