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70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docx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

家校共育案例故事3篇

【篇一】

【案例】

xx,男,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独生子,走读,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成绩较好。

2016年11月3日中午在学校吃饭后,与另一班里的几个同学藏在厕所里抽烟。

被校长发现,校长说自己主动去找班主任承认错误,否则你就不读书了。

谁知,他不但不去认错,还二话不说,回到教室,背起书包就回家真的不读书了。

【教育经过】xx离开学校,回到了家,班主任王老师既是英语老师又是xx的五孃。

下午,班主任来到xx家,与xx的父亲商量了一下,待其情绪稍微缓和后,我们开始了对话:

“xx,真的在厕所抽烟了吗?

”,

“是的”。

“还没有放学,你回家干嘛?

”,

“我不读了”。

“那你准备去干什么?

”,

“当厨师”。

班主任和家长都没有再说什么,把xx的表哥叫了回来(大学毕业后在县医院工作了一年)

晚上,xx的父亲说“豪儿,你的五孃又是班主任,还有你表哥都为了你来了,你还是去煮点饭他们吃吧!

吃饭时,班主任抓住时机,先表扬xx,我吃xx亲自煮的饭觉得真香,这么小的年龄,饭都煮得这么好,错误还是能改的。

他表哥看时机已到,接着说,其实不懂事的时候谁都有过错,我读高中时离开学校去打游戏,我及时改了,不是考起了大学,现在工作了吗。

xx的妈妈也说,你自己错了,校长没批评你,你还赌气,怎么对得起学校和你五孃哟,你是初中生了,应该学会理解老师,体贴父母,你今天真是太不应该了。

明白了吗?

xx说“明白了,今天是我错了,明天我去给校长承认错误!

【评析】:

教育反思:

这个案例反映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遇事冷静分析,问题把握准确,教育方法得当是会产生良好效果的。

如果教师一听到学生犯错,马上暴跳如雷,不冷静处理,不与家长结合共同教育,粗暴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教育途径:

注重学生身心感受,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做好学生情感引领,唤起学生信任之感。

教育感悟:

一、注重学生心理感受,善于理解谅解,冷静分析处理是家校共育的前提。

学生来到世界不久,都有好奇心,各种社会现象对学生的心理干扰也十分严重,这些都干扰着学生的认知,导致有的学生什么都想尝试、探索,这个过程难免会犯错。

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切记草率行事,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不要把学生的小错认为是洪水猛兽,不可饶恕,要冷静下来分析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

案例中,班主任并没有一听大发雷霆,而是顾及xx的面子,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谅解,同时冷静地思考,与家长一起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二、平等交流,感情引领是实施家校共育的关键。

子女或是学生对自己所作所为十分敏感,尤其是自己违背正常行为所作,随时都在搪塞或掩盖事实真相。

无论是老师教育学生,还是家长教育子女,都应本着弄清事实为目的,委婉、平等的与其交流,尽量注意语气的平和、语态的自然,切记说话太零碎,否则,他们十分反感,你指责或教育他十句,或许他一句都没听进。

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之间、父子之间的感情,有了感情才会有信任,有了信任说的话自然就有分量。

案例中,班主任知道情况后并不是马上批评学生,而是冷处理,与学生平等交流,肯定有点,处处表现出关爱。

三、事例比说教更能实现家校共育。

上面这个案例,其表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xx,让他明白错误是难免的,只要改正就好的道理,同时增强了他学习的信心。

短短几句话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总之,家校共育是本着教育的本质,落实对学生或是子女的教育,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

人生活在集体中,不论大人小孩都爱面子喜欢受到尊重,渴望得到关爱,我们冷静处理、平等交流,重视教育对象的心理感受,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一定会有可喜的收获。

【篇二】

家庭作业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积累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既然家庭作业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加以引导,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的一些对策。

一、小学生家庭作业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是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直接布置者,也是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轻重的调度者,所以,小学生家庭作业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家庭作业过多、过重的负面效应和危害性。

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诊断,做到有的放矢,贯彻“少而精”原则,摒弃危害小学生健康的“题海战术”。

再次,优化学生的家庭作业:

一是抓住基础和重点知识练习,选择典型题,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是从练习形式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题型,如操作练习、游戏练习、竞赛练习、实践调查、分层练习等。

做到学生乐于参与,突出趣味性,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书写作业。

三是控制家庭作业的数量和时间,按照规定执行,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适量的家庭作业,防止降低完成作业的效率。

四是要重视作业的批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和学困生,他们也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从中受到鼓舞,一点一点进步。

在批改作业时我的具体做法是尽量面批,对的打钩,错的画圈,然后当面给学生讲解,学生把错题擦去,改正,教师打上对钩,给学生贴笑脸表示鼓励,如果不能面批,也鼓励学生及时改错,凡是改错的学生和全对的学生一样,都会得到笑脸,但是,不改错是没有笑脸的。

这样做既鼓励了学生,也能及时帮学生纠错,连续几次才改对的,就奖励一朵小花,小花的分量比笑脸轻一些,让学生明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尽量不出错,尽量一次拿到笑脸。

二、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养成,关键在家长。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脑袋顶着怕掉了”,由于有父母、祖父母的“溺爱”,在家里往往是他们说了算,所以如果他们不愿意写作业,父母一般是不会干涉的,如果父母干涉会遭到祖父母的指责,更有甚者,由其家长竟然替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以上这些现象在我校普遍存在,尤其在民族家庭中更为严重。

面对这一现状,如果家长不及时改变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孩子的习惯养成及学习成绩将大大折扣。

所以我们采取积极和家长沟通,家校取得密切联系,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重视孩子的家庭作业,明白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完成家庭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预习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自学能力,在完成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家长或以电话等形式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1、家庭作业的完成,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只有在写作业时,才能运用到所学知识,通过运用对所学知识得到真正理解。

2、完成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弱点。

一些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只有通过写作业才能够发现,并及时弥补课堂上的欠缺。

3、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技巧。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有限,练习的时间也有限,方法也都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孩子往往会发现一些学习上的技巧,把这些技巧运用在完成作业中,学习技巧将不断积累、增强和提高。

4、家庭作业的完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

一些新知识、新方法,学生往往一下子不能很好的运用,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从不会做题到会做一些到全部会做,学生的自信将逐渐提高。

5、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从小培养孩子的敬业精神。

在尽心尽力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认认真真按要求完成,不弄虚作假,自然而然就会帮孩子树立敬业精神。

(二)家长如何做好家庭作业的辅导

家庭作业是学生放学后你在家里完成的,教师不可能跟回学生家中督促、监督,尤其对于点年级小学生来说,从小培养良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的,最后成为一种潜意识自然的行为。

所以放学回家后,家长将继续扮演好老师的角色,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1、给孩子营造一个完成作业的舒适环境。

这个“环境”包括两方面:

一是硬件条件,要为孩子提供完成作业的空间。

包括光线适宜、安静、无噪音的房间,干净整洁的书桌,高低合适的凳子。

另一个是软件条件,就是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到不看电视,少说话,少干预,少打扰,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

2、帮孩子合理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

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家庭作业,不能拖拖拉拉,花费很长时间,但完成作业的效率不高,不能做一部分丢一部分,长此下去会使孩子养成做事拖沓的坏习惯。

3、教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的完成家庭作业的方法。

比如认真读题,分析题目,正确解答,反复验算,书写整齐等,正确的方法是学生积累知识、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

4、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宽严有度。

给孩子独立写作业的空间,到规定的时间进来检查,这样有助于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和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但如果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分神或做小动作时,要一定时间内默不作声坐在旁边,及时提醒、制止。

孩子遇到难题,家长要鼓励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三、家庭作业的有效完成,最关键的是学生自己。

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如果不正确引导,将会造成学习没有热情,没有上进心,作业应付差事,最终导致成绩低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只是引导者,最多只能说是参与者、合作者,最终要完成学习任务的是学生自己,所以有效完成家庭作业最关键的是学生自己。

1、家庭作业遇到困难时,要请教父母,父母也没法指导的打电话请教同学或教师,但最关键的是要认真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不去解决。

2、养成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从小要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比如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父母的责任是教育孩子,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和条件等,自己的任务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完成的,必须自己面对。

3、树立学习目标。

同班同学中有成绩好的学生,要经常和这些学生交流想法,为自己的学习确立要达到的目标,让自己也加入成绩好的学生队伍,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不断努力,不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不断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4、高效完成家庭作业。

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家庭作业,不拖拉,借助工具书或请教父母等方法,力争100%完成家庭作业,如果作业中有疑问,要善于和同学、老师、父母讨论,最重要得出正确的结果,不能出现自己不能肯定的结果。

总之,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是学生自己的学业任务,虽然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最关键的家庭作业的实施者是学生,如果不能完成家庭作业,自己心情也不好,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增加了当天的学习任务,作为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做家庭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预习将要新学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老师和家长做。

所以说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家庭作业的高效完成,那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篇三】

本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工作。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三、四年级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这时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既没有低年级孩子天真,也不如高年级孩子懂事,如果老师和家长在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孩子的发展危机。

这个时候的他们是最难教育和管理的。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个学生叫xx。

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

我内心一横:

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级时的某位任课老师。

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

我轻声问他:

“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

”他不好意思地回答:

“因为她常常批评我。

”我顺着问:

“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

”他说:

“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

”“想改正错误吗?

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

”“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

”“好!

”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xx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xx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

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

xx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

有时,xx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xx同学说:

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xx同学的帮助。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

“老师,xx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

”我笑着说:

“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

我真替你高兴。

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

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

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

第二学期,他学习更努力了,在期中测试中,他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黄鹏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同学是学生的益友。

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

因此,我让高文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xx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高文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

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xx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

“老师,您好!

”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

“你好。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愿:

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