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64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docx

王官之道老子道德经新解8

楚王连忙说:

“是呀,是呀,我愿意恭敬的奉献整个国家来订立盟约,”

毛遂就问:

“哪合纵盟约决定了吗?

楚王连忙说:

“决定了,决定了?

”于是马上就签了盟约。

平原君回到赵国,感慨地说:

“我再也不敢考察上人了,我平时考察人,多则上千,少则几百,自认为不会错漏天下能人雅士,但对毛先生来说,还是错漏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赵国比镇国之宝的九鼎和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军队,我再也不敢考察人了。

”于是,把毛遂尊为上宾对待。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世上的人各有所长,不要小看任何人,用人要各用所长,不要有偏见。

策略之道----欲歙必张

 

第三十六章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是谓徽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如果要想把它收敛起来,必须先把它扩张开来;

如果要想把它削弱下去,必须先把它增强起来;

如果要想把它废弃下去,必须先把它推举上来;

如果要想把它夺取过来,必须先给与它一些。

这就叫微妙精明。

柔弱的总是胜过刚强的。

鱼儿离不开水,国家的刀枪、法令等利害凶器,不可以用来对付人民。

这一章主要是讲处事的策略和方法,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对立的矛盾双方构成的,物极必反,扩张的扩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敛,

成吉思汗的铁蹄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其扩张程度可谓广大,但最终还是要收敛;小日本的脚步曾经几乎达整个亚州,但是也只有收敛。

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庄公想收拾自己的亲弟弟共叔段,但就是没有机会,所以就放纵他为非作歹,要什么给什么,等他养成骄横贪婪的德行,激起天下人都反对的时候,就收拾掉他。

郑庄公其母为申侯之女武姜。

她很溺爱庄公的弟弟叔段。

武姜请求指定制邑这块土地作为叔段封邑。

庄公说:

“那里不行,因为制邑地势险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军事要地。

”武姜改而威逼庄公把京封给叔段。

京乃郑国大城市,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庄公心里不肯,但碍于母亲请求,也只好答应。

大夫祭仲进谏道:

“京邑比都城还要大,不可作为庶弟的封邑。

”庄公说:

“这是母亲姜氏的要求,我不能不听啊!

  叔段到京邑后,号称京城太叔。

仗着母亲姜氏的支持,从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而是招募勇士,加固城垣,囤积粮草,训练甲兵,加紧扩展自己的势力,与母亲武姜合谋,准备里应外合,袭郑篡权。

郑庄公深知自己继位母亲大为不悦,对姜氏与叔段企图夺权的阴谋也清清楚楚,但他却不动声色。

叔段在京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人们议论,大夫祭仲又对庄公说:

“凡属都邑,城垣的周围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

所以先王之制规定,封邑大的不超过国都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法度,您怎么能容忍呢?

”庄公很无奈的说:

“姜氏欲之,焉辟害?

”意思是姜氏要这样,我哪里能避开这个灾祸呢?

祭仲说: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不如及早给叔段安置个地方,不要让他再发展蔓延。

一经蔓延就难于对付了。

蔓延的野草尚且难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

”庄公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先等等看吧。

  庄公一次次退让,促使叔段篡国称君的野心日益增长。

不久叔段竟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

接着又把京邑附近两座小城也收入他的管辖范围。

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

“一个国家不能听命于两个国君,主公究竟打算怎么办?

您如果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生二心。

”庄公则不温不火地说:

“用不着除他,没有正义就不能得民心,迟早他会自取其祸。

  叔段一再挑战庄公的权威,而郑庄公却一次次忍让,难道他真相信不用自己动手上天就会惩罚叔段吗?

不是的。

这是因为郑庄公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把喜怒挂在脸上。

更重要的是庄公知道过早动手,必遭外人议论,说他不孝不义,所以故意让叔段的阴谋继续暴露。

  庄公二十二年,在母亲武姜怂恿下,叔段亲率甲兵万人准备袭击郑都,武姜准备开城门接应。

庄公得到叔段起兵日期的密报,说:

“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即命令公子吕率200辆战车讨伐叔段。

京邑百姓闻讯,纷纷叛段。

叔段大败溃逃,仓皇出逃。

庄公又攻打鄢邑,叔段外逃共国避难。

所以历史上又称叔段为共叔段。

所以老子说,这就叫想把它削弱下去,先把它增强起来;想把它废弃下去,先把它推举上来;这就叫微妙精明的处事之道。

第十七章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

我自然。

译文:

远古那些最优秀的既“太上”的统治者,尽管很久了,人们还是能记得他。

其次是那些很亲近老百姓的统治者,人们交口称赞他。

再其次的统治者,人们敬畏恐惧他。

再其次的统治者,人们轻蔑侮辱他。

有对他们持怀疑态度而信任不足的,也有根本不信任他们的。

真正善于治国的统治者,他悠闲自在,不会轻易发号施令。

他们功勋成就,事情圆满,天下的老百姓都说:

有这样的好领导,这是自然而然的啊。

当官有不同的当法,也有不同的结果,老子把他们分为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流芳千古的圣人,象三皇,五帝,商汤,周公之辈,尽管他们都去世几千年了,但后世的人仍然永远记得他们,并尊他们为神为仙,给予崇高的敬仰。

第二种是名垂青史的贤君,象唐太宗,宋太祖及历朝开明的帝王,他们心系天下,勤勉执政,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繁荣昌盛,给老百姓带来许多实惠,所以受到老百姓和后世历史学家交口称赞。

第三种是历史上有威仪,有争议的统治者,象秦始皇,楚霸王等一些比较独霸的王者,霸者,人民很害怕恐惧,但他们对历史却有贡献。

第四种是遗臭万年的昏君,暴君,象夏桀帝,商纣王等,他们视百姓为草芥,视天下为儿戏,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这一些人必将受到人民唾弃,所以,老子希望天下的官都象第一、二种那样的官,不要象三、四种那样的官。

老子讲的这些为官之道表面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些老生常谈,在一些人看来都是些空洞的大道理,但是,凡是在官场为官比较久的人,为官作得比较成功的人就会有深刻体会,就会感到这真是金玉良言,特别是官作得越大,越成功感触会越深,我们可以从许多媒体新闻中看到,那些中央的领导,省市的领导,企业集团的领导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都是这样作的吗,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空谈阔论,这真是官场不败的的规律和法则呢。

归纳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为官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共同法则的,也是有窍门的,这些窍门可以用九要九不要概括起来:

一、要虚怀若谷,不要锋芒毕露;二、要上善若水,不要与人相争;三、要功成身退,不要贪婪权利;四、要形神合一,不要口是心非;五、要勤于事业,不要贪图享受;六、要宠辱若惊,不要骄傲自满;七、要厚重踏实,不要轻浮急躁;八、要模范带头,不要指手划脚;九、要讲究策略,不要盲目乱干。

世人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九条,那他就是一个好官了,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三章老子论德 

第一节德说概论

 

“德”篇是老子《道德经》的第二篇,也就是“德经”,在以往一些著作中,有的把《德经》放在《道经》的前面,大多数则将其放在后面,通称《道德经》。

正如上一节讲的,道是讲的天道即自然,讲天、地、人、事的规律法则,也就是常说的世界观,宇宙观。

它要解决的是人们对宇宙、世界、万事万物规律的认识问题,

而“德”篇则是专讲德行,它是要解决人自身的品质问题,也就是人们的人生观问题。

德是道的延伸,是道的体现,所以是一体的,通常把道和德合在一起说,称为道德观。

 

德的表现---上德不德

 

第三十八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其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译文:

有上等德行的人不标榜自己有德,这样的人具有崇高的德行;

下等德行以不失德为标准,这种标准实际上是无德的表现。

有上等德行的人处无为之事,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有德;

下等德行的人作些有德行的事,他们就觉得自己有德行了。

上等仁爱君子作出仁爱之事,但并不认为自己有仁爱;

上等义气之士作出义气之事,就认为自己讲义气。

上等讲礼制的人有所作为,如果他们制定的礼仪制度没有人遵守,就举起胳膊抗议,强制别人执行。

所以,世上的人不讲大道使道丢失后,就提出讲究德行的要求,

当人们不讲究德行使德行也丢失后,又提出要讲究仁爱的要求,

当人们也不大讲究仁爱使仁爱也丢失后,就又提出义气的要求,

当人们连义气也不讲究被丢失后,就只有讲究带强制性的礼仪制度了。

到了只讲礼仪制度的时候,说明忠诚信用已经很薄弱了,也就是祸乱的开始了。

所谓先知先觉,只不过是用道作虚华的表面文章,实际是愚蠢行为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处事讲究敦厚,不喜欢浅薄;讲究踏踏实实做事,不做表面文章。

所以,去除那些不好的而保留好的。

首先应当弄明白,什么是“德”?

“德”是“道”的派生体,“德”和“道”一样,也是一种没有形状,没有名相的空无的状态,但是,它要通过具体的,有名相的物体反映出来,使人能够看到它们的存在。

“德”就是一个人,一个物的品质。

就象世上的东西一样,有品质好的,也有品质差的,品质好的就受人喜爱,进入物品交易时价值就高,品质差的就不受人喜爱,交易中价值就低。

其实人也是一样,品质好的就受人喜爱,品质差的就不受人喜爱,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人其实也成为了一种商品,也在参与交易,交易中也有价值高低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算有“德”,怎样才是无“德”呢?

首先,老子给我们了一个总的答案:

有上等德行的人不标榜自己有德,这样的人具有崇高的德行;下等德行以不失德为标准,这种标准实际上是无德的表现。

为什么呢?

具有大德的人,根本就没有德与不德的概念,在他看来,所作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事,都是份内的事,象雷锋,他作了那么多的好事,他本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大德,而是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就是应该为人民作好事。

所以,大道无形无名,大德同样无形无名。

一旦有了意识的去作有功德的事,那就进入后天有分别心的凡夫俗子了,所以,没有道德具有下德的人,才把道德观看得很重,生怕失去道德,做什么事都要用道德去衡量一下。

这里讲一个梁武帝出家的故事:

梁武帝萧衍信佛,一天上午和几个大臣到郊外,看见躺着几百尸体,一些人哭声震天,刀斧手杀气腾腾,萧衍见了,口中反复念着“阿米陀佛,罪过,罪过”。

其实,老百姓恨死他了,因为他就是个凶狠残暴的皇帝,就是他下令杀人的。

为了巩固他的江山,他制定了许多酷刑,规定一人逃亡,全家判刑,监狱都装得满满的。

同时,他又用佛教的因果报应,死了可进天堂,如果犯上作乱,就要入地狱来麻痹民众。

他在全国修了上万所寺庙,和尚尼姑几十万,让全国都信佛,忌荤吃素,烧香念佛,就是上朝文武百官都要念阿米陀佛,全国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佛事,弄得全国民众吃不饱穿不暖,怨声载道

这还不算,他还假惺惺的不当皇帝了,要出家当和尚。

先后四次到同泰寺去舍身。

害得大家多次去劝说,他又说,要回去就要拿钱来赎身才虔诚,况且我是皇帝,影响太大,钱少了还不行,要一万万两,为了赎身,前后花了四五万万钱。

后来,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去见他,他问:

“朕造了这么多寺庙,度了这么多僧人,有没有功德呢?

”达摹说:

“全无功德。

”所以后来他在侯景之乱中,被软禁,被活活饿死。

象梁武帝这样刻意去积德的人会不会有德呢?

显然没有。

所以,处处去标榜自己有德的人不是有德的表现。

接着,老子讲了大道与德行,与仁爱,与义气,与礼制之间的关系。

在老子看来,社会上人们的道德观念在退步,人们之所以提出仁爱、义气、礼制这些观念,就是道德丢失了。

他认为,一些人就是把大道丢失了,才提出大德,大德丢失了,才提出大仁,大仁丢失了才提出大义,连大义也丢失了,才有用礼仪制度来规范社会的结果。

到了用礼仪制度来规范社会的时候,就是祸乱的开始了。

而真正的国家治理,应当由礼制向义气过度,再向仁爱过度,再向大德过度,再向大道过度,达到以道德治理天下的境界,才是良好的社会。

而儒家推崇的以礼教治理天下,也就是制定一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矩,强调国君要象国君,臣子要象臣子,父亲要象父亲,儿子要象儿子,不能逾越规矩的这些规矩,已经是到了社会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所以,老子反对那些自命先知先觉,拿着规矩去限制别人,去教导别人怎么怎么做的作法,称这只不过是用道作虚华的表面文章,实际是愚蠢行为的开始。

这也是老子“绝学无忧”思想的真实意思,也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呢?

大丈夫处事讲究敦厚,不喜欢浅薄;讲究踏踏实实做事,不做表面文章。

所以,去除那些不好的而保留好的。

其实按照老子“道”的思想,就是四个字:

顺其自然。

 德的关系---道生一德

第四十二章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大道生出德一,德一生出阴阳二,阴阳二生出天地人三,天地人三则生出万事万物。

万物背负于阴而怀抱于阳,与天地之间的真气相冲而和为一体成为有形的物。

世人本来最厌恶的是孤、寡和不毂,可是最尊贵的王公贵族却用来自称。

可见,事物都是有损失才会有收益,或者为了收益反而造成损失。

人们是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

叛经离道的人会短命,不会终老而死,我就把这些道理作为教导人的开始吧。

“道”生一,这个“一”是指什么?

有的学者说是指“妙”,有的学者说是指“徼”,还有的说是指真气,我们认为这个“一”即不是“妙”,也不是“徼”,更不是真气,而是指“德”,

为什么说是“德”?

因为“德”是“道”的派生物,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德行,“德”是“道”派生出来的。

老子把“道生一”这个命题放在德章中讲,就表明是指“德”,

此外,“道”所生的万物,每种物都有它的德行,这种德行是共有的特性,是与“道”俱有伴生的特性,所以是指“德”。

“德”生出阴阳二,正因为道的德行,产生了天分白昼,地分山水,人分男女的阴阳二重性,也正因为这种二重性才又分出了天、地、人这三大基本物质,而这三大基本物质又分化成了世上的万物。

所以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或者直白些说,就是道派生德,德派生阴阳,阴阳派生天、、地、人,而天、地、人则生成万物。

万物的生成离不开天地之间日月光辉的光和作用,离不开空中真气的滋养,因而,万物背负于阴而怀抱于阳,与天地之间的真气相冲而和为一体成为有形的物。

这就是“道”本身的德行。

作为万物之一的人,也由道赋予了每个人的德行,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就是一种有德行的高级动物,这种德行是先天的因素。

但德行又受后天因素的重大影响,人的德行本性本来是向善的,主观上本来人人都想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善人,不作任何缺德的事。

但这个世界又太残酷,竞争又太激烈,为了生存有时又不能不违背人的本性,作出许多缺德的事。

所以,人类就是在这种矛盾中生活着,挣扎着。

正因为环境影响,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德行。

本来,人的高尚德行是很自然的事情,是人这种高级动物区别其它动物的标志,是人类理所当然应当具备的品质。

但绝大多数人因受后天不良环境的影响,接受了许多较差的德行,只有少数立场坚定,坚守作人原则的人才具备最高尚的德行,从而成为世人千古传颂的圣人。

老子也就是用这种圣人坚守本性,把明知道的,人们最厌恶的是孤、寡和不毂的称呼自称。

可见,事物都是有损失才会有收益,或者为了收益反而造成损失的道理来教导人们树立良好德行。

第五十二章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弱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下开始的本源也就是大道,就是天下的母亲。

既然得到了本源之母大道,还应该知道本源之子既大德;

既然得到了本源之子大德,反过来应当遵守本源之母大道,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终身都不会出现差错发生危险。

塞住贪婪的眼睛不要妄视,闭上多言的嘴巴不要乱说,终身都不会有勤苦;

打开贪婪的眼睛,作出无益的事情,终身都没有救援。

坚持渺小就会变得明白,坚守柔弱就会变得强大。

用眼睛去观察社会观察事物,就会变得明白起来;

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不给自己带来灾殃,这就是沿袭前人的平常道理。

老子在这里更进一步说明了道与德的关系,道是母亲,德是儿子,德是道派生的,德要反哺于道。

也就是说,能自觉按道的规律为人处事的人,自然也就具备了德行,有德行的人必然也就是在按道的规律做,道和德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体的,所以通称道德。

“道”,也是成功作事的基本规律,“德”,也是作人成功的基本规律,严格按道和德的要求去作,也就永远没有危险。

明白了这个天下最普通的道理,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该怎样作了。

塞住贪婪的眼睛不要妄视,闭上多言的嘴巴不要乱说,老子把人的眼睛和嘴巴看作是表现德行的两个主要器官,眼睛是个收入的器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切好的不好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收集起来,传递给大脑,由大脑作出决定。

人的贪婪,贪色,贪财,贪名等都是通过眼睛来收集的,所以,遇到这些事情就要自觉塞住眼睛,尽量少去看。

嘴巴则是个输出的器官,常言说,祸从口出,许多祸事都是由于言语不慎造成的,所以,要闭上自已的嘴巴,尽量少说费话、大话、恶话。

坚持把自己看得渺小就会变得明白,坚守把自己看得柔弱就会变得强大。

这是强弱、大小辩证关系在国家、官场、人生上的应用。

通常,人人都会选择把自己打扮得很强大,谁也不愿意打扮得很弱小,这是人性的一个基本弱点,而且是个不容易克服的弱点。

但是,根据自然的规律,强大了也就意味责任重大,意味着任务艰巨,意味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多,意味着别人更加注目盯着你,意味着着物极必反,意味着衰落,因此,无论国家有多么强大,官位有多么强大,越强大越要有忧患意识,要谨慎看待自已,这样,就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不给自己带来灾殃。

 

德的本性---生而不有

 

第五十一章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大道生成了它,大德养育了它,物相形象了它,形势成就了它。

所以,万物都非常尊崇大道而且把德行看得很高贵。

大道之所以被尊崇,大德之所以被看得高贵,因为它们从来不对万物发布命令而顺其自然。

因此,大道生成了它们,大德养育了它们,促其生根,促其发育,促其成长,促其成熟,促其收养,促其循环往覆的代代相传。

生育万物而不占有万物,作用万物而不希望万物报答,成长万物而不主宰万物,这就是最高尚的德行。

天下万物皆有优秀的德行,其中许多德行是很值得人类学习的,因为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所以,大自然万物的德行其实是相通的。

天下至柔的东西莫过于水和空气,但这种至柔的东西却能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中,战胜所有坚硬的物质,水和空气也有自己的性情和德行,有时发怒,有时安静,有时给万物以灾难,有时给万物以恩惠,但总的说,它们的德行是上品的,它们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自然无为成就了世间万物而不索取任何回报,这种德行是天下少有的,也是人类最需要学习的。

大道是具有最高德行的,这个德行就表现在它生育万物而不占有万物,作用万物而不希望万物报答,成长万物而不主宰万物。

因而,可以说,道为万物之父,德为万物之母,但这个父母对万事万物从来不加干涉,从来不求报答,一切顺其自然。

这在人类看来是不可思议,也不可接受的。

因为,按照人们的思维,有来有往,来而无往非礼也,我成就了别人,别人就应当回报我,也正因为人类的这种思维和奢望,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法则,所以给人类自己带来无限烦恼和恩怨。

因此,人类应当反省自己,仿效大道的德行,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最高德行。

当然,具有最高道德的人是不求索取回报和恩惠的人,但并不是具有最高道德的人就是没有回报和恩惠的人,恰恰相反,往往这种人自然而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得到最大的恩惠,这就是老子说的,身处后位,但总是被人推到前台来,身处低位,但总是被人推举到高位上去,在前台,在高位,自然是名也有了利也有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政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现象,一些一心想当官,一心想向上爬的人不一定上得去,一些组织上没安排升迁,不想往上爬的人反而上去了,特别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干部比较多,因为他们为人民作了许多好事善事,集聚了很多德行,人民自然要把他推到前台,推到高位去。

 

德之力量---天得一清

 

第三十九章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

非乎?

故至誉无誉。

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

自古凡是得到一德的,都有所建树。

上天得到一德因而天空变得清澈明亮,大地得到一德因而变得宁静安祥,

神仙得到一德因而更加灵验乖张,五谷得到一德因而丰盈满仓,

万物得到一德因而茁壮生长,侯王得到一德因而纲纪正常。

以这个道理来推论。

上天如果没有一德,就不会清澈明亮,恐怕将要崩裂;

大地如果没有一德,就不会宁静安祥,恐怕将要崩发;

神仙如果没有一德,就不会灵验乖张,恐怕将要歇息;

五谷如果没有一德,就不会丰盈满仓,恐怕将要枯竭;

万物如果没有一德,就不会茁壮生长,恐怕将要灭绝;

侯王如果没有一德,就不会纲纪正常,恐怕将要乱政;

所以,珍贵是以卑贱为底本的,高大是以低下为基础的。

因此,拜侯称王的人都把自己称为孤、寡、不毂,难道这不是表示他们把低贱作为根本吗?

不是吗?

所以,最高尚的荣誉是没有荣誉。

所以,不愿意将自己比喻作琭琭美玉,而将自己比喻作珞珞顽石。

这一章是讲德的功能与作用的,德的功能作用是什么?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老子在这里连用六个排比句,又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德的功能作用,

上天得到一德因而天空变得清澈明亮,否则电闪雷鸣将要崩裂;大地得到一德因而变得宁静安祥,否则山崩地裂将要崩发;神仙得到一德因而更加灵验乖张,否则神算不灵将要歇息;五谷得到一德因而丰盈满仓,否则将要枯竭颗粒无收;万物得到一德因而茁壮生长,否则物种灭绝世界荒凉;侯王得到一德因而纲纪正常,否则朝纲大乱江山不保。

老子列举了天地神灵,五谷万物来阐述事物的德行,说明了世上万物都有它的德行,我们也都要去研究它,比如我们研究上天的德行,在于摸透上天的脾气以预防天灾;我们研究大地的德行,在于摸透地球的脾气预防地质灾害;我们研究五谷的德行,在于摸透植物生长的脾气以争取丰收;我们研究万物的德行,在于摸透万事万物的脾气以抢救物种保持繁荣多样性的世界;我们研究侯王的德行,在于明确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强大作用以治理国家。

所以,各个领域各种物体,人类都要去研究它,其中重点是研究人的德行,因为人是世上万物的灵长。

老子在本书中其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强调人的德行,因此,总归德的功能,主要还是以德正天下,也就是通常讲的德治。

为什么明智的帝王、学者都主张德治呢?

这是因为,德是一种最强大的感召力,最有效的软实力,是凝聚人心征服天下最有力的武器。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商朝未年,西伯候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