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48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xx热电厂的重大危险源为#1~4锅炉和油区2台储油罐。

当上述的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不仅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对电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处理不当可导致事故扩大,甚至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表3—1 锅炉特征表 锅炉型号HG-220/9.8-L.M15锅炉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编 号#1具体位置 制造厂名哈尔滨锅炉厂制造日期1998年安装完工日期2000年11月投入使用日期2000年11月设计工作压力9.8MPa许可使用压力9.8MPa额定供热量或额定出力KCal/h220t/h介质出口温度540℃水处理方法一级除盐+混床锅炉用途电站锅炉锅炉型号HG-220/9.8-L.M15锅炉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编 号#2具体位置 制造厂名哈尔滨锅炉厂制造日期1999年安装完工日期2001年1月投入使用日期2001年1月设计工作压力9.8MPa许可使用压力9.8MPa额定供热量或额定出力KCal/h220t/h介质出口温度540℃水处理方法一级除盐+混床锅炉用途电站锅炉锅炉型号DGJ220/9.8-Ⅱ2锅炉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编 号#3具体位置 制造厂名东方锅炉工业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制造日期 安装完工日期2006.12投入使用日期2007.1设计工作压力9.8MPa许可使用压力9.8MPa额定供热量或额定出力KCal/h220t/h介质出口温度540℃水处理方法一级除盐+混床锅炉用途电站锅炉锅炉型号DGJ220/9.8-Ⅱ2锅炉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编 号#4具体位置 制造厂名东方锅炉工业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制造日期 安装完工日期2006.12投入使用日期2007.3设计工作压力9.8MPa许可使用压力9.8MPa额定供热量或额定出力KCal/h220t/h介质出口温度540℃水处理方法一级除盐+混床锅炉用途电站锅炉           表3—2 储油罐特征表 编   号 贮罐区名称燃料专业油泵房具体位置 所处环境功能区1工业区   2农业区   3商业区   4居民区   5行政办公区           6交通枢纽区  7科技文化区   8水源保护区   9文物保护区贮罐区面积m2有无防护堤1有   2无防护堤所围面积357m2贮罐个数2个罐间最小距离5.868m贮罐序号#1贮罐名称储油罐贮罐贮罐形状1立式圆筒罐   2卧式圆筒罐   3球形罐贮罐形式1固定顶罐   2浮顶罐安装形式1地上   2地下   3半地下贮罐材质Q235-A公称直径6.532m容积200m3贮存物质名称柴油物质状态1液态  2气态  3液、气共存日常最大贮存量70m3设计压力常压实际工作压力常压设计温度200℃实际工作温度+50~-20℃设计使用年限年投产时间2000.11进料方式1管道   2铁路槽车   3槽车出料方式1管道   2铁路槽车   3槽车进料管道直径Φ108mm设计压力0.68MPa实际工作压力<0.5MPa出料管道直径Φ108mm设计压力3.7MPa实际工作压力<3.5MPa贮罐序号#2贮罐名称储油罐贮罐贮罐形状1立式圆筒罐   2卧式圆筒罐   3球形罐贮罐形式1固定顶罐   2浮顶罐安装形式1地上   2地下   3半地下贮罐材质Q235-A公称直径6.532m容积200m3贮存物质名称柴油物质状态1液态  2气态  3液、气共存日常最大贮存量70m3设计压力常压实际工作压力常压设计温度200℃实际工作温度+50~-20℃设计使用年限年投产时间2000.11进料方式1管道   2铁路槽车   3槽车出料方式1管道   2铁路槽车   3槽车进料管道直径Φ108mm设计压力0.68MPa实际工作压力<0.5MPa出料管道直径Φ108mm设计压力3.7MPa实际工作压力<3.5MPa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埋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图3—1。

   安全保卫警戒组现场施救组救护后勤保障组应急值班室引导疏散组现场设备隔离组应急现场指挥部办公室               图3—1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图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现场应急指挥部组 长:

厂长副组长:

副厂长、副书记职 责:

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全面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主 任:

副厂长成 员:

各处室领导职 责:

负责沟通情况和汇总信息,并及时向电厂应急指挥部或电厂领导汇报。

3.2.2 现场设备隔离组组长:

运行分场副主任成员:

当班运行值长、各专业班组长(单元长)职责:

熟悉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对应的相关设备、系统;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准确隔离重大危险源事故所涉设备、系统和其动力源。

3.2.3 引导疏散组组长:

生产设备处处长成员:

生产设备处各专业工程师职责:

熟悉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涉位置相关道路和周边环境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接受指令;根据事故现场人员分布情况,开辟安全疏散通道,组织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

3.2.4 安全保卫警戒组组长:

生产设备处负责安全管理的处长成员:

电厂安全监察、消防专干、运行分场安全员职责:

熟悉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所涉位置相关道路和周边环境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现场通道,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统计进入事故现场施救人员人数,采集事故现场信息、辨识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次生事故源,及时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报告。

3.2.5 现场施救组组长:

运行分场主任成员:

值长、专工、义务消防队员等职责:

熟悉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各类设备故障的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等情况;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听从指挥,不盲目行动,有序展开施救行动。

3.2.6 救护后勤保障组组长:

综合办公室主任成员:

总务员、保洁班班长、工资员、打字员等职责:

熟悉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应急后备物资的存放地点;应急预案启动时迅速向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集结,设立现场临时救护站,置备应急车辆,联络专业救治资源,开辟人员救治绿色通道;记录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和过程。

3.2.7 应急值班室   电厂设立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值班室,值班地点为主控室,值班人员为值长,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

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重大危险源申报、检测、管理等规定,并按照要求检查、整改,不断完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4.1.1 重大危险源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锅炉、储油罐每年联系xx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进行一次外部检验,内部检验根据设备大修时间组织进行。

4.1.2 加强重大危险源设备的管理

(1)重大危险源设备不准超参数运行。

(2)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设备进行检查。

(3)严格执行《设备定期试验和定期轮换制度》,对重大危险源附属设备进行定期试验和轮换。

(4)重大危险源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存在的隐患和缺陷要认真按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执行。

4.1.3 对重大危险源设备加强监视

(1)加强锅炉给水量和主汽量的监视;

(2)加强锅炉主汽压力、主汽温度的监视;(3)加强锅炉给风量、给煤量的监视;(4)加强锅炉主要附属设备运行参数的监视;(5)加强储油罐油位的监视;(6)加强卸油、给油设备的运行监视等。

4.2 预警行动4.2.1 预警电厂内任何重大危险源不受控制的、突然爆发的事故均作为本预案的预警条件,发观人应及时向运行当班值长报告。

   重大危险源事故报警要点:

事故地点、泄漏或爆发情况、现场人员受困情况、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等。

4.2.2 接警   运行当班值长在接到重大危险源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相关专业发出“现场危险”的警告,并向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报告。

   倘若事故发生在夜间或休息日,运行当班值长还应立即向厂部值班室报告。

   接警的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辨析事故情况决定启动何级应急预案,并通知召集各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准备。

接警的夜间或休息日厂部值班人员应立即召集厂内其他值班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同运行当班值长进行应急处置。

5 信息报告程序   电厂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向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xx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报告的,电厂应当及时向上述部门报告。

   应急值班室值班人员接到重大危险源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人员报告,并做好记录。

   接到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的报告后,根据应急指挥部指示,各处室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

    一旦出现事故报告且经查实,要立即上报集团公司,且对事故可能涉及的生产区域以及周边的人员进行紧急通报,说明事故性质、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疏散撤离方案。

6 应急处置6.1 响应分级   按照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Ⅳ级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造成电厂发电、供热系统完全瘫痪,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危险源事故。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造成电厂全停,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危险源事故。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且超出企业自身应急处置能力的重大危险源事故。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重大危险源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6.2 响应程序   电厂发生重大危险源事故由现场指挥部指挥救援,并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等上报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定启动相应级的响应。

制定施救方案,并安排、联系相关施救人员配备安全防护用品(防尘、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服等)进行救援。

   应急管理机构必须备有电厂各专业设备系统图和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理流程图。

   根据现场位置和情况,以保人身、保供热、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决定停电、停汽的范围,采取措施切断重大危险源爆发事故部位设备的电源。

在切断电源时,因小部位的电源可能未切除,施救人员在进入爆发部位区域时应与电气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预防触电。

6.3 处置措施6.3.1 事故报警和初期处置   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事故信息向值长汇报,值长是救援现场的指挥员,到达现场后要迅速掌握造成事故的情况,根据电厂的设备运行工况,果断指挥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确保人员、设备安全运行。

值长负责联系电厂人员和相关单位人员迅速赶赴生产现场,组织救灾工作。

如重大危险源事故不能控制,在电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立即汇报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汇报时讲明事故发生地点、情况、人员安全、设备损坏等详细情况,听从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必要时指挥部要对受到威胁的工作人员进行疏散,疏散的通道以厂内的消防通道为主。

6.3.2 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展开   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临近设立指挥场所,设立明显标志,宣布启动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应急行动。

   各应急小组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应立即向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集结、报到,并统计人数;有条件的应让人员佩戴明显的识别标志。

   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根据损坏设备、人员受困、设备、物资情况,下达疏散人员、施救、转移物资等指令,有组织地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行动。

   事故中如伴有或次生人身伤亡、危险化学品燃烧或泄漏等事故,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启动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中,根据事故程度、人身伤亡等情况及时请求就近警察或武警人员增援,为帮助实施警戒、疏散、解救受困人员等提供人力资源。

事故应急中,根据事故程度、人身伤亡等情况及时请求消防、医疗等专业机构增援,为帮助实施行动提供专业支持。

   事故消除后,应立即组织进行事故现场的隔离和保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恢复生产中的安全。

   制定恢复生产方案,先逐步恢复未受损坏的部分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以全部主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为结束点,重大危险源应急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下达解除应急状态的命令。

7 应急保障   根据集团公司物资管理规定,可以采取物资联储等方式对事故备件进行储备,保证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事故备件。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中使用的对讲机频道、有关人员的电话号码见附录A。

7.2 应急队伍及装备保障应急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及外部救援部门人员。

应急装备包括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面具、对讲机、水带、防噪耳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