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41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docx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案

随着国内铁路系统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隧道内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受到了高度重视。

为有效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据我部隧道的构造,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根椐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进行现场测试,该系统对于Ⅱ围岩一次性可预测150m~180m,Ⅲ围岩一次性可预测120m~150m,Ⅳ围岩一次性可预测100m~120m,Ⅴ围岩一次性可预测80m~100m。

其预测结果准确、可靠、及时,已为复杂隧道施工地质预测广泛采用。

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在客运专线及长大隧道内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已纳入施工工序。

一、工程概况

我部施工的鱼儿沟隧道和新干沟隧道位于吐鄯托盆地边缘的丘陵区,其中鱼儿沟隧道位于既有线右侧既靠山侧,既有线在此段以路堑通过。

在DK110+985下穿煤矿专用线。

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横向沟谷较发育。

高程810~890m,隧道最大埋深约77m,起讫里程:

DK110+935-DK112+698,全长1763m。

隧道左线进口端406.57m位于R-2504.2m的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465m的11.5‰和1298m的11.7‰的下坡。

新干沟隧道在既有线干沟隧道左侧100m以外,地形起伏不大,高程840~885m,隧道最大埋深约40m。

起讫里程为DK108+820~DK109+491,全长671m。

从出口端向进口方向施工。

隧道进口端DK108+820~DK109+200.95共380.95m处于R=1604.2m的曲线上,其余为直线。

线路为单面下坡,纵坡为11.0‰。

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

1.工程地质特征

两隧道地表基岩裸露,为泥盆系上统灰岩夹片岩,局部斜坡地表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细原圆砾土,鱼儿沟隧道煤矿专用线路堤分布人工填筑土。

其岩性特性祥述如下;

(1)人工填筑土(Q4m16):

厚0.5~4m。

主要成分为细圆砾土。

灰褐色-杂灰色,多呈圆棱状,稍湿,中密,

级普通土。

(2)细圆砾土(Q4p16):

厚0.5~4m。

灰褐色-杂灰色,多呈圆棱状,成分以砂岩,凝灰岩为主,颗粒较均匀,粒径2~20mm的约占45%,20~60mm的约占15%,大于60mm的约占5%,余为杂粒砂,稍湿,中密,

级普通土,σ0=400KPa。

(3)凝灰岩夹砂岩夹片岩(D3Tu+Ss+Sc):

凝灰岩:

暗紫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

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5~10m,风化层内σ0=500KPa;风层化以下σ0=800KPa;砂岩:

灰褐色,硅质胶结,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

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约5m,风化层内σ0=50OkPa;风化层以下σ0=80OkPa;片岩:

灰褐色,硅质胶结,隐晶质结构,片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

级次坚石,全风化-强风化,风化层厚约5m,风化层内σ0=50OkPa;风化层以下σ0=80OkPa。

岩层产状:

N60°~70°W/80°~85°S。

J1:

N5°W/85°N。

平直,微张,间距0.2~0.5m,延伸0.5~1m;

J2:

N60°E/85°N。

平直,微张,间距0.2~0.5m,延伸0.5~1m;

J3:

N45°W/40°S。

平直,微张,间距0.5~1m,延伸0.2~O.5m;

2.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期间未见地下水。

三、地震烈度及气象条件

1.根据《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40s。

2.工点所在区属内陆腹地,盆地深陷,四周高山环绕,潮湿空气难以进入,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形成干燥气候,其温差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多风少雨;极端最高气温48°C,极端最低气温-25.5°C;历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39.4°C;历年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3.5°C;历年平均年总降水量8mm;年平均蒸发量2874.29mm,最大积雪厚度5m,最大冻结深度56cm。

四、隧道围岩设计分类情况

1、鱼儿沟隧道

序号

里程

围岩

长度(m)

施工方法简介

1

DK110+935

明洞

10

1、隧道采用进、出口双口掘进,两端洞口V级围岩段采用短台阶法施工,进口下穿既有运煤铁路专线段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其余洞身的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或台阶法施工;仰拱宜超前施做,支护采用先拱部后边墙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施工。

2、隧道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3、Ⅳ级围岩采用I16型钢拱架;Ⅴ级围岩采用I18型钢拱架,下穿段采用I20b型钢拱架。

 

4、锚杆:

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拱墙分界以拱部120°划分。

2

DK110+945

V级

155

3

DK111+100

IV级

385

4

DK111+485

III级

100

5

DK111+585

IV级

605

6

DK112+190

V级

90

7

DK112+280

IV级

290

8

DK112+570

V级

128

9

DK112+698

2、新干沟隧道

序号

里程

围岩

长度(m)

施工方法简介

1

DK108+820

V级

80

1、隧道采用单口掘进,IV、V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弧形导坑开挖施工。

仰拱超前施做,支护先拱部后边墙自上而下,衬砌先墙后拱。

2、隧道应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3、Ⅳ级围岩采用I16型钢拱架;Ⅴ级围岩采用I18型钢拱架,下穿段采用I20b型钢拱架。

 

4、锚杆:

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拱墙分界以拱部120°划分。

2

DK108+900

IV级

505

3

DK109+405

V级

86

4

DK109+491

五、超前地质预报的定义和意义

1、其定义:

所谓超前地质预报,就是通过地质、物探、钻探等方法来预报隧道施工面前方地质情况的一种手段,是隧道前期勘察工作的延伸和补充。

2、其意义

(1)对前期勘测过程中发现的地质问题进行验证和确认;

(2)查明前期勘测过程中没有探明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

(3)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4)为隧道设计变更提供地质依据;

(5)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六、超前地质预报的工作内容

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针对以下地质问题进行地质预报,从而判定其对施工的影响程度:

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3、岩溶发育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4、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

七、超前地质综合预报方法

超前地质综合预报是采用TSP方法和检控量测,结合钻爆记录、数据像机拍摄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1、量测图像

图1技术人员测量水压

图3TSP设备全图

图4TSP203+洞内数据采集部分示意图

 

图5技术人员正在洞内采集数据

图6岩石参数曲线图和二维成果图

图6技术人员对隧洞进行红外线探测

图7超前探孔现场施工图

图8超前探孔揭露岩溶水

2、预报原理

(1)超前地质预报测试人员进入测试现场前,应充分查阅施工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确定本次检测的主要不良地质构造现象,明确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工程地质师进入施工现场,仔细研究观测隧道的岩石,构造,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根椐现场实际情况,确定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进行现场测试的位置。

(隧道的左壁和右壁)

(2)布置超前地质预报探测钻孔:

一般情况下,在测试的时候,在由2所确定的隧道的侧壁上,布置之度外24个爆破探测孔,如图所示,爆破测试孔垂直于隧道壁,深1.5m直径40mm~42mm,向下倾斜5°~10°,间隔1.5m,距离隧道底部1m,从掌子面与隧道壁的交点处开始布置1#孔,依次后推,直到第24#孔。

1#-24#孔用直径40mm~42mm钻制.

(3)布置接收器钻孔25#:

在与爆破探测孔同测隧道壁,同高的延长线上,距离最外一个爆破探测孔(第24#孔)15m处,布置接收器钻孔,接收器钻孔垂直于隧道壁,深2.0,直径42mm~45mm,向下倾斜10°。

25#孔用直径50mm钻制(如图所示)。

超前地质预报测试炸药与雷管的选择:

炸药选用乳化防水炸药,150g或者250g一管。

雷管选用瞬发电雷管。

每次测试消耗炸药3000g~4000g,电雷管30发。

现场测试过程:

A、将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按照说明书,进行连接调试,保证设备运行工作状况良好。

B、隧道内暂停施工,减少噪音对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的影响。

C、爆破手将适当药量的炸药及一枚电雷管装入1#爆破测试孔,并注水封闭爆破孔,撤离到安全区内。

D、测试人员引爆炸药,采集现场测试数据。

E、在2#测试孔,重复C、D两步骤,直到达24个孔结束。

如果遇到哑炮、弱炮,则该测试孔重新测试。

F、测试完毕后,整理设备,撤离现场,回复隧道内施工。

内部资料整理:

G、进行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图形资料的初步计算。

H、由专业工程地质人员分析解译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的现场测试数据,提交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I、

及时将超前地质预报情况给甲方、监理、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