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21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ps实习心得体会.docx

gps实习心得体会

gps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

gps实训心得体会】

gps实训心得体会

相对于前段时间的控制测量实习,gps实习还是轻松一些的,我想在实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体会,也巩固了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还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首先,老师带我们去看仪器,并且指导我们使用仪器的基本用法,仪器是国产的华测gps静态机。

其次在机房老师教我们怎么用两个gps数据的内业处理软件,一个是compass静态处理,是对内业的处理软件;一个是hcloader,是对数据的上传导出软件。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gps的外业实训,由于人员对仪器的熟练程度和各组gps点的限制,加上天气的变化,所以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外业观测完了之后就是们的内业处理了,先用hcloader把数据从gps静态机里边导出来,接着再用compass静态处理开始处理基线,一开始大家都不怎么会,老是犯错误,不是处理不出来就是超限,所以大家就开始了一个各自不同的学习过程,到最后有处理得好的,也有不好的。

处理完基线后对软件的一些限差进行了简单的设置之后对基线进行了网平差,结果是出人意料的没有通过,不光高程没有通过,平面也没有通过,查找原因之后平面网通过了,但高程是怎么也过不去,思来想去在跟同学商量觉得是我们当初在量取静态机的高度时量的不准,不够精确。

通过这次gps实习,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gps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从这些麻烦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测绘确实是需要很大的细心,不能马虎大意,做很多工作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一种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巩固。

虽然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只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做,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其他问题时,就不知道怎么解决。

所以我觉得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只有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

所以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理论知识学好了,动手能

力也要努力培养,不能只会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要多动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量,并在实践中促进巩固理论知识。

只有理论是实践这两个环节都做好,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实习的辛勤指导,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篇二:

gps实习心得】

实验题目:

gps静态测量实习

实验人员: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

实习目的:

○1巩固、扩大和深化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2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

○3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4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平差件

实习时间:

一周

实验设备:

gps设备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

实验步骤方法:

一、gps系统的构成

gps系统包括空间、地面控制站和用户三部分

二、gps测量的外业准备及技术设计书编写

在经行gps外业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实施前的测区踏勘、资料收集、

器材筹备、观测计划拟定、gps仪器验核及设计书编写等工作

(一)测区踏勘

接受下达任务,调查测区,主要调查了解下列情况,为技术设计、

施工设计、成本预算提供依据

○1交通情况:

公路、铁路、乡村便道的分布及通行情况

○2水系分布情况:

江河、湖泊、池塘、水渠的分布,桥梁、码头

及水路交通情况

○3植被情况:

森林、草原、农作物的分布及面积

○4控制点分布情况:

三角点、水准点、gps点、多普勒点、导线

点的等级、坐标高程系统,点位的数量及分布,点位标志的保

存状况等

○5居民点分布情况:

测区内城镇、乡村居民点的分布、食宿及供

电情况

○6当地民俗民情:

民族的分布、习俗及地方方言、习惯及社会治

安情况

(二)资料收集

○1各类图件:

1:

1万~1:

10万比例尺地形图、大地水准面起伏

图、交通图

○2各类控制点成果:

三角点、水准点、gps点、多普勒点、导线

点及各控制点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

○3测区有关的地质、气象、交通、通信等方面资料

○4城市及乡村行政区划表

(三)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组织

(四)拟定外业观测计划

○1编制gps卫星的可见证预报图

○2选择卫星的集合图形强度

○3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

○4观测区域的设计与划分:

当gps网的点数较多,网的规模较

大,而参加观测的接收机数量有限,交通和通信不便时,可实

行分区观测,为了增强网的整体性,提高网的精度,相邻区应

设置公共观测点,且公共点数量不得少于3个

○5编排作业调度表

○6当作业仪器台数、观测时段数及点数较多时,在每天出测钱采

用gps测量外业观测通知单进行调度可能会好一些

(五)设计gps网与地面网的联测方案

gps网与地面的联测,可根据测区地形变化和地面控制点的分

布而定,一般在gps网中至少要重合观测三个以上的地面控制

点作为约束点

三、技术设计书编号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量

包括gps项目的来源、下达任务的项目、用途及意义:

gps测

量点的数量(包括新定点数、约束点数、水准点数、检查点数)、

gps点的精度指标及坐标、高程系统

(二)测区概况

(三)布网方案:

gps网点的图形及基本连接方法,gps网结构特征

的测算,点位布设图的绘制

(四)选点与埋标

(五)观测

(六)数据处理

(七)完成任务的措施

四、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一)选点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机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信号被遮挡、被障碍物吸收

○3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

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以避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

○4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

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6地面基础稳定,利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实地按要求选定点位,当利

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

用性进行调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8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结

○9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地踏勘水准路

线,提出有关建议

(二)标志埋设

(三)观测工作

○1观测工作依据的主要技术指标

○2天线安置

○3开机观测

通常来说,在外业观测工作中,仪器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当确认外接收电缆及天线等各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

源、启动接收机

○2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检后,方能输入有关

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

○3每一观测时段中,气象元素一段应在始中末各观测记录一次,

当时段较长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4仪器高一定要按规定始中末各测量一次

(四)观测记录

五、经典静态定位模式

(一)作业方法:

采用两台接受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

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min至2h或更多

(三)适用范围:

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观测

网,建立长距离检较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

密工程控制网建立

(四)注意事项:

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以利于外业

验核,提高成果可靠程度,并且可以通过平差,有助于进一步提

高定位精度

六、实习心得

通过此次实习,我深刻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gps测量是一个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课堂中学到的许多知识和理论,都在这次实习中得到了验证和检核;课堂中许多不太理解的知识点,也在此次实习中加深了领悟。

无论是对课程的加深理解,亦或是熟悉仪器操作,还是了解gps测量的整体流程,可以说这次实习的意义和效果是很明显的。

就测量而言,这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

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

新科导航仪在静态的测量中,控制点的选点和网型的设计是重要的地方,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则考验了同学们的耐心与细心。

而碎部测量则使我们充分理解了gps的工作原理,并对如何采集到碎部点,以及合理分配碎部点的密度有了充分的认识。

内业工作则让我们熟悉了gps的平差等相关操作步骤。

此次实习还使我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理解。

gps测量是一个较大的工作,单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有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协调,要有统一的工作安排和指挥,更要有着对测量工作的默契与熟悉。

否则,整个实习工作和进度就会事倍功半。

在历经了1周左右的实习之后,我和我们组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基本完成了此次实习的各项工作。

本次实习收获丰富,对我们的意义也很重要。

它让我们充分接触了gps、了解了gps,熟悉了gps。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此次的实习,我深刻理解并完全掌握了gps数据采集及处理的详细步骤:

野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手簿输入——数据加工——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重复基线检验——同步环检验——异步环检验(以上为当天应完成的任务)——重测与补测——wgs-84中无约束平差——网精度分析——北京54/80/地方独立中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约束平差——二维平差——成果报告——技术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在短时间之内就能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数据通过外业测量以及内业数据处理就能得出其他未知点位的通过平差后的高精度的坐标数据。

通过此次gps实习也再次体会到gps测量实时、点之间不需通视、全天候、点位精度高、误差分布均匀、受天气影响少等突出优势特点。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次实习的经验会在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多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篇三:

gps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

gps实训心得体会

gps实训心得体会

相对于前段时间的控制测量实习,gps实习还是轻松一些的,我想在实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体会,也巩固了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还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通过这次gps实习,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gps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从这些麻烦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测绘确实是需要很大的细心,不能马虎大意,做很多工作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一种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巩固。

虽然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只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做,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其他问题时,就不知道怎么解决。

所以我觉得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只有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

所以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理论知识学好了,动手能力也要努力培养,不能只会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要多动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量,并在实践中促进巩固理论知识。

只有理论是实践这两个环节都做好,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本次实习内容的安排大体上是不错的,老师们的指导和讲解也是尽心尽力;但感觉内业数据处理部分老师应该讲得更详细一点,这样更有助于同学对软件的熟悉与对书本知识的消化。

其次,觉得老师应该在我们进行内业处理时应该多多进行指导,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能给学生更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

最后感谢老师对我们实习的辛勤指导,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篇二:

gps实习报告-武大gps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

与数据处理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1、熟练掌握gps外业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操作;

2、了解并掌握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

3、掌握中海达(hds2003)软件处理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基本流程;

4、熟悉gps基线解算方法与技巧;

5、掌握gps网平差方法;

6、熟悉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和一些数据格式处理投影变换等技巧。

二、实验仪器及软件

中海达gps接收机

计算机

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

三、实验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

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

其基本思想为:

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四、实验要求、内容及步骤操作

实验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

并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目的。

gps接收机在相关区域内完成外业数据的采集以及对外业观测采集数据内业处理工作,实现解算其他未知点坐标以及熟练使用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图:

实验步骤:

(一)外业数据采集

1.)基站仪器架设:

对中、整平基座。

基站架设注意事项:

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五大行遮挡物;

b.无限磁波干扰(200米内部能有微波炉、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c.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查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2.)各基准站约定时间尽量同时开机。

开机按一下红色按钮就好,打开gps主机后,gps自动接收信号,我们至少在该点测1个小时,数据才能满足计算要求。

3.)注意事项:

手机与gps主机距离最好在10米内,且其周围30米内无其他蓝牙设备。

(二)、数据内业处理

1.)导入数据

a.选择“项目”菜单下的“导入”功能的导入数据菜单,准备导入zhd格式。

将弹出数据类型选择窗口,列出了各种能加载的数据格式,目前,软件能支持的格式除hds2003自定义的格式(如*.zhd,*.hdh文件)以及标准的rinex格式之外,还支持trimble、徕卡以及国内的南方公司等其他几种格式。

现在,如选择“中海达zhd观测数据”,将弹出一个文件对话框。

文件对话框将自动转到当前项目所在的路径,并列出该路径下相应扩展名的文件。

用户可以一次选择一个文件,也可一次选择多个文件。

b.文件选择:

在对话框的下方,有一观测文件类型组合框,组合框中默认的内容为自动,其它还有静态观测文件,动态观测文件两个选项。

2.)项目属性设置

a.点击“项目菜单”下的“项目属性”子菜单,设置项目属性。

项目细节的内容都会显示在网平差报告中,控制网的等级很重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许多检验都是根据不同的网的精度有不同的设置。

详细精度指标请参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b.坐标系统选择:

如果用户需要添加新的坐标系统,点击“自定义坐标系统”按钮,进入原始参数中的“坐标系统”中,用户可以自己设置。

3.)原始参数设置。

点击“项目”菜单下的“原始参数”子菜单,设置原始参数。

天线参数:

在设置好天线名称、天线参数后,用户点击增加,就可以添加一个新的天线,用户也可以选择列表中的已有天线,点击“删除”按钮就可以删除当前选中的天线,所有天线的设置参数保存为bin目录下的hitant.ini文件。

4.)设置站点信息

5.)处理静态基线(动态路线)

1.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

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用以确定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何种处理方法来进行基线解算。

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是基线解算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控

制参数的设定可以实现基线的优化处理。

控制参数在“基线解算设置”中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数据采样间隔”、“截止角”、“参考卫星”及其电离层和解算模型的设置等。

2.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

在录入了外业观测数据后、在基线解算之前,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查。

检查的项目包括测站名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

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业操作时的误操作。

3.基线解算(基线解算自检,读入星历数据,读入观测数据,三差解算,周跳修复,进行双差浮点解算,整周模糊度分解,进行双差固定解算)。

4.基线质量的检验。

6.)平差前设置

◆坐标系设定:

在进行网平差设置之前,应检查坐标系的设置是否正确。

通常情况下,国内用户选择的坐标系椭球为北京54,用户需要专门设置中央子午线、x和y方向的加常数等。

坐标系的设置可在工具菜单下的坐标系管理中进行。

如坐标系管理:

用户在安装软件时,北京54的椭球参数已经设置到软件系统中去了,并且,在建立新项目时,用户通常已经输入了坐标系参数。

在进行网平差之前进行坐标系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检查坐标系参数◆网平差设置:

在“网平差”菜单下选择“网平差设置”,将出现下对话框,该对话框共分为四部分:

网平差设置、自由网平差、二维平差设置、高程拟合方案等。

在网平差设置中,用户可以选择将要进行的网平差,如三维平差、二维平差、水准高程拟合等。

在网平差设置中,没有提供自由网平差选项,因为在进行这些联合平差之前,软件都将自动进行自由网平差。

在网平差设置中,还可以重置中央子午线,因为通常情况下,用户在国内通常只需要使用一组椭球参数——北京54,在不同的地区通常只需要重设中央子午线。

◆自由网平差设置:

在网平差设置中,用户可以选择将要进行的网平差,如三维平差、二维平差、水准高程拟合等。

在网平差设置中,没有提供自由网平差选项,因为在进行这些联合平差之前,软件都将自动进行自由网平差。

◆二维平差设置:

二维联合平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平差方法,因为自由网平差后,用户得到的仅仅是wgs-84基准下的大地坐标,用户要得到国家或地方投影坐标,必须要与静态基线网中的已知点联测,从而将基线网中的其它点坐标转换成用户需要的平面坐标。

通常是在自由网平差后,得到的wgs-84下的大地坐标在投影后,需要四个转换参数,才能得到准确的投影坐标。

这四个参数分别为两个平移参数、一个旋转参数、一个比例参数,系统二维平差的设置如下所示:

在二维平差设置时,可以对这四个参数进行选择。

默认的选择为“平移、旋转、缩放”。

除非特殊情况,建议用户选择“平移、旋转、缩放”。

◆高程拟合:

在“高程拟合方案”中,可以对几种方案进行选择,默认的选择为“曲面拟合”。

7.)进行网平差(提取基线向量网,基线向量网的连通检验,自由网平差,三维约束平差,二维约束网平差,水准高程拟合)。

8.)输出平差报告,处理结果的质量分析和控制。

五、已知点坐标

b14(146.844,958.963)

b15(257.738,946.080)篇三:

gps实习心得

忙碌了好几个周末,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努力下,gps实习圆满结束了。

此次实习包括了gps静态,碎步测量,点和线的放样以及数据的内业处理和绘图。

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不是很困难,但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gps仪器和进行实际测量,仪器不会操作,所以要学的知识很多。

所以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麻烦。

第一天做静态时,我们小组的选点布网、仪器的调度和人员的分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最后静态数据不合格,内业无法解算,最后进行了返工,影响了实习进度!

同时由于仪

器数量有限,每小组人数较多,比较混乱,出现了沟通不畅,默契不够,造成了观测不同步,进度缓慢等问题!

这些都让我体会到了测绘确实是需要很细心,不能马虎大意,很多东西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人员等的安排对工作的影响很大,一项工作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有困难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

同时,小组成员间也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体谅。

仪器数量有限,而大家学习的欲望都很大,所以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学会的同学要多给别人机会,并帮助他们,不能有一人独霸一台仪器的行为,因为这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和谐和小组气氛,而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习的进度。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巩固,更主要的是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

我们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毕竟测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能只会纸上谈兵。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的收获还是很大,通过实习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了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碎步测量以及放样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的使用方法.而且也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也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还有就是一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的宝贵经验!

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理论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实际测量和仪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缺乏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和解决能力,还需要多学习,多锻炼。

最后,还要感谢徐老师和许老师的指导,他们牺牲了好几个周末,在这寒冷的天气义务给我们安排和指导我实习,手把手教我们仪器操作和内业软件使用,我们必须感谢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