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13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7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docx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doc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提分练习-简答题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1.我们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

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

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答:

在桌子上竖立一支铅笔,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铅笔振动或倒下,由此说明桌子是振动的。

或者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颗粒,当用手敲桌子时,就可以看到泡沫塑料颗粒在振动,同样可以说明桌子是振动的。

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

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答:

听到一次或两次敲打的声音。

具体能听到几次,与铁管的长度有关。

3.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

这个方法应用了声音的什么特征?

答: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皆有,相比之下,主要是根据碗的音调不同来判断的。

4.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杂一纸上画出一条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乙和丁的实验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甲的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物质,丙的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形状体积有关。

5.用烧水壶往水瓶里灌开水,其音调会越来越高。

所以光凭声音的音调就可以听出水瓶里水装得满不满,为什么?

答:

因为水瓶里有空气柱,冲水时随着水位升高,空气柱变短,而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单波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即音调发生了变化,凭经验就可听出当水被灌满时是什么声音。

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答:

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用水壶烧水,当水开了后,用水壶向热水瓶中注开水时,你的父母在一旁提醒你:

“水快满了”,那么,你的父母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

答:

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来判断的。

原来随着热水瓶里的水的增多,水上方空气柱越来越短,它的振动频率也越来越大,听起来的声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尖。

8.请你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后,在这个物体的一侧就会有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

9.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答:

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易反光的材料。

10.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答:

平静的水面就好像是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

对于实物的第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的像距水面就越近。

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

1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

只用红光照射时,你将看到什么现象?

只用绿光照射时,你又将看到什么现象?

答:

红色的“光”字将消失,只能看到一张红色的纸。

这是因为只有红光照射,白纸反射红光,红色的“光”也反射红光,进入我们眼睛的只有红色光。

只用绿光照射时,我们将看到绿纸上有一个黑色的“光”字。

这是因为只有绿光照射,白纸反射绿光而呈绿色,红颜料吸收绿光,没有反射光,字呈黑色。

12.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作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答:

我们将只能看到一些不规那么的红色色块。

这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油画画面由各种颜料组成,这些颜料中只有红色颜料能反射红色光。

13.放电影用的银幕做成粗糙白色的,这是为什么?

答:

因为粗糙物体能产生漫反射,使观众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画面;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彩色画面。

14.在洗碗筷时,将筷子放入有水的碗里,发现筷子断了,拿出来一看,又没有断,这是什么原故?

答:

把它放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从筷子射向空气中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看起来筷子像是向上弯折的样子。

15.一不透明的杯子,在杯底放一硬币,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硬币,然后请另一同学向杯中缓缓注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你又看见硬币了。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可通过作图辅助说明。

答:

光在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一开始看不到硬币;有水后,光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后就可以看到那个硬币了。

16.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

答:

因为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在森林里不能随便丢弃这种饮料瓶。

17.在游泳池边向水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答:

因为人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18.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

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

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枚硬币。

请你解释这种现象。

答:

看到的两枚硬币中,上面的一个是硬币通过水面折射而成的像;下面较大的一个是通过杯子侧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

19.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想像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

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

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

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

各种动物无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

身居闹市,犹如别墅。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一种想像及其依据。

答:

⑴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⑵常温下制成超导体。

依据是超导材料与温度有关。

20.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什么?

答:

手持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

21.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

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

是实像还是虚像?

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是正立的不是倒立的?

答:

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

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

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2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一说它们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个规律?

答:

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规律;投影仪利用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放大、正立虚像的规律。

23.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侧,透过水瓶,可以看到那支笔。

把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透过水瓶你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描述这个现象。

与用凸透镜所做的实验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

答:

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

当铅笔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水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用凸透镜做实验,当铅笔由靠近凸透镜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透过凸透镜会看到铅笔逐渐变大,而形状保持不变,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也会突然改变方向。

〔所用的凸透镜焦距要比较短。

24.“傻瓜相机”有没有光圈和快门?

是不是需要“调焦”?

答:

“傻瓜相机”也有光圈和快门,只不过它们都安装在机身里面。

傻瓜相机内部增加了一些电子、机械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调整光圈、快门,不需要人工调节。

傻瓜相机也能自动聚焦,不需要手动调焦。

25.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这是为什么?

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

有什么规律?

答:

物体到眼睛距离为25cm时,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

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是不同的。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短,而远视眼的明视距离相对正常眼要长。

26.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

度数深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

你能鉴别一副老化眼镜的两个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吗?

说明方法和理由。

答: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远视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度数深的眼镜镜面弯曲得较多,度数浅的眼镜镜片相对较平。

27.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答:

把放大倍数较大(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放在靠近眼镜的位置时,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大了;两个放大镜位置对调以后,远处物体看上去变小了。

为了使远处的物体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物体放大,所以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28.一般手电筒都有回光碗。

回光碗相当于一面凹面镜,它有聚光焦点。

当光源在焦点上时,光线就会被强烈地反射出来,形成平行光,这样手电筒的光线就亮一些。

然而,笔形电筒、打火机形电筒等微型电筒并没有回光碗,发出来的光线却也能集中。

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

微型电筒使用的电珠和普通电筒的电珠不同,它的尖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恰好是一个凸透镜,能起聚光作用,所以不用回光碗也能使手电发出的光线集中。

29.在黑板上画一个等号“=”,如果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很小,那么,教室里后排同学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减号“-”了。

这是为什么?

答:

原来,物体能不能被看清,不仅决定于它的像是否能成在视网膜上,而且决定于像是否有足够的大小。

如果像很小,以致物体上两点的像落在眼睛的同一个感光细胞上,那么眼睛就不能分辨它们,而把这两点看成一点。

人们在观察微小物体时,总是把它放在离眼睛近的地方,以增大视角,使视网膜上成的像大一些。

30.门镜俗称〔猫眼〕。

当有人敲门时,屋里的人就可以通过门镜看到门外的情况,而从门外通过门镜却无法看到室内的任何东西。

这是为什么?

答:

门镜由两片透镜组成,靠室外的是凹透镜,靠室内的是凸透镜。

当我们从室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物镜焦距极短,将门外的物体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最后得到一个较大的正立虚像,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对于门外情况,就看得清楚了。

倒看时,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室内的物体通过会聚透镜后的折射光束本应生成倒立的实像,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发散透镜上,最后得到距目镜很近的正立虚像,虚像距人眼远小于人眼的近点,室外的观察者无法通过门镜看清室内情况。

31.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

答:

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32.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

请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物理现象,并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

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夏季白天气温比较高,河水蒸发较快,有较多的水汽化成水蒸气。

清晨,河面上气温较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白雾〕,飘浮在河面上。

33.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

假设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答:

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被手吸收了,手会感到暖和。

假设使劲儿向手吹气,那么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34.运动员滑冰时,冰刀下面会出现一层水。

这层水象润滑油一样,使运动员能快速滑冰。

在冰刀离开后,水又能快速结成冰。

关于水的出现,请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答:

冰在压强变大时熔点会降低,在压强变小时熔点会升高。

35.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

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

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⑴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⑵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

“……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答:

⑴液化: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

(或蒸发):

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⑵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36.“炖”菜是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那么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下图,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

为什么?

答:

①不会;②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37.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怎么样产生的?

(2)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生热,舱的表面非常高温,但由于返回舱表面涂有一层非常厚的特殊涂料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保持正常。

请说明挥发涂料是怎样起作用的?

答:

⑴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成水。

⑵熔化和汽化吸热,使火箭头部的温度降低。

38.为延长茶叶的保质期,人们常将茶叶包装好后放入冰箱中,用低温的方法贮存茶叶,这样可将茶叶的保质期延长,问:

肖敏家来客人了,当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时,就有如图的一幕。

试回答:

⑴请解释图中小朋友提出的问题;

⑵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茶叶的包装?

为什么?

答:

⑴瓶子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瓶子液化而形成小水珠;⑵不能马上打开包装,因为茶叶温度比室温底,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39.如图,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

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答:

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40.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气雾杀虫剂。

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答:

气雾杀虫剂力的液体发生汽化,汽化要吸热。

41.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

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答:

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成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

4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往保温瓶中灌入大半瓶开水,塞上木塞,忽然听到“噗”的一声,木塞蹦了出来,同时看到一股“白气”从瓶中冒出来,而保温瓶中的开水剩下不多时,假设瓶塞又不漏气,过了一段时间后,瓶塞很难拔出。

请你根据上述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单。

答:

水温度较高时会产生大量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内能较大,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成小水珠〔白气〕。

瓶中水不多,当水的温度下降后,瓶中的大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塞子压住。

43.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要带走部分热量,放入锅里时又要从锅里的水中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暂时停止沸腾;后者那么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停止沸腾。

前者总是权益之计,不能从根本上改决问题;后者那么从根本上入手。

44.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的一步。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运载火箭的燃料有什么特殊要求?

⑵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其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温度可达到七八千摄氏度;为了防止返回舱被烧毁,目前众多飞船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石棉或玻璃等与一种叫酚醛的物质组成的无机复合材料涂在飞船表面,这样作起到了什么作用?

试用物理学的观点给予解释。

答:

⑴运载火箭的燃料要求具有较高的热值,以便单位质量的燃料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为了便于储存和携带,可将燃料经过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等办法,将其液化成液态。

⑵返回舱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的过程,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巨大的热量会使飞船表面烧毁,故在其表面涂上一层无机复合材料,此材料的熔化、汽化或升华过程,即可吸收所产生的热量,以起到保护火箭表面的作用。

45.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要求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这是为什么?

答:

因为水沸腾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当锅内的水达到沸点时,碗内的水也可以达到沸点,但二者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碗内的水无法从锅内的水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46.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寒暑表的量程是多少?

为什么这样设计?

答:

如果所测温度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家庭用的寒暑表的量程一般在-30°C到50°C之间,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

47.怎样用双金属片制成温度计?

答:

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通常是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彼此又牢固结合的金属制成平螺旋型或直螺旋型的结构。

感温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指针轴。

当被测物体温度变化时,两种金属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螺旋管曲率发生变化,通过指针轴带动指针偏转,直接显示温度示值。

48.盆栽花木在冬天落叶后不能多浇水,这是为什么?

答:

冬天温度低,液体蒸发慢,浇太多的水不易蒸发,导致根部长时间泡在水中,易把花根泡烂。

49.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汗,就会感到凉快些,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答:

一方面,手抹汗增加了汗的表面蒸发面积;另一方面,增加了汗液周围气体流动的速度。

50.夏天,站在电风扇下的人会感到凉快,而放在电风扇的温度计的示数无变化,这是为什么?

答:

电风扇使空气流动,而人的身体中或表面有水分,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而蒸发需要吸热,人身体中或表面的水分加快蒸发后带走了人本身的热量,人自然就觉得凉快,而温度计是密封的,无法形成空气流动,而且电风扇吹的风与周围的空气是相同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无变化

51.请解释农民晒粮食时,为什么要放在向阳、通风处,并且摊开晒?

答:

晒粮食时,放在向阳处是为了提高液体的温度;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摊开晒是为了增大液体的表面面积。

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加快粮食中水分的蒸发,使粮食快干。

52.请你分析“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答:

相对于外面,坎儿井内水的温度低,与空气接触面积小,水面上的空气流通慢,这些都有利于减慢水的蒸发。

53.摩擦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答: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但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这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获得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54.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

相同之处:

都要选择合适有量程;都要弄清分度值后再读数;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

不同之处:

连接方法不同,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绝不允许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而电压表就没有这样的规定,有时可以这样连接,以便测出电源两端的电压。

55.家里有各种用电器,这些用电器之间应该串联还是并联?

为什么?

答:

用电器之间应该是并联。

各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可以用开关分别控制它们的电路通或断;同时,各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工作电压都是相同的,这样便于统计各种不同用电器的电压规格〔额定电压〕。

56.电灯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还是零线和电灯之间?

为什么?

答:

两种接法都能控制电灯,但是规范的接法是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

如果把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在开关断开以后电灯还带电,如果人站在地上去触碰电灯就容易触电。

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在断电之后电灯上带电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57.为什么灯丝常会在开灯时烧毁?

答:

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刚开灯的瞬间,灯丝的电阻比其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得多,故此时灯丝中的电流比其正常发光时大得多,从而将灯丝烧毁。

58.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

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答:

灯丝烧断后再搭在一起,由于灯丝的长度变短而使其电阻变小,在灯泡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灯丝的电流会变大,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变大,所以灯泡会变亮。

59.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路中的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呢?

闭合开关之前为何应该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它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使它处于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

测量数据时为什么要使电压逐次降低,而不是升高。

答:

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

从电流表的使用规那么来说,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同时,每个变阻器都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