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伍光和课后习题答案.docx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伍光和课后习题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地球
4.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是什么?
日地距离、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和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最显著的区别:
地球上存在生命。
存在生命是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特征。
日地距离:
保证地球得到适量的太阳辐射,推动地球表层自然地理过程;促进臭氧层、电离层的形成,以维护地球自身的安全。
形状:
影响太阳辐射,从而造成地球表面热量的带状分布以及其他自然地理现象的带状分布。
大小:
促进大气圈的形成,从而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运动:
自转造成昼夜变化;公转造成四季更替;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地方时差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海陆分布:
通过水量的变化实现,导致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5.什么是地理坐标?
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是怎样划分的?
1)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用经纬度来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2)经度的划分:
某一地点的经度,即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经线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格林尼治的经线即为本初经线(零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西经180°重合。
纬度的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
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
某一地点的纬度即为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赤道为0°,由2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称为北纬,南半球南纬。
6.简述地球的圈层划分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1)地球圈层划分从地心到外部:
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和大
气圈
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
生物圈:
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生物从高等到低等,从动物到植物,乃至细菌微生物都生活于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构成了一个基本连续的圈层。
水圈:
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
其物态有固液气三态。
各种水体形成一个完整包围地球的连续圈层。
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覆盖的有3/4。
在太阳能和重力能作用下形成水循环。
大气圈:
是指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附近的气体圈层。
大气圈的主体在地表以上18KM以内,往上气体稀薄。
由地表往上可划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
3)三大层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上下平行,在地表附近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7.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高空大气只能吸收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只能穿透地表以下很小的厚度。
因此太阳辐射主要在地表发生转化,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
2)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于地表。
水体表面为液——气界面,水底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生物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这种分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地壳
8.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各有什么特征?
1)岩浆岩:
是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地表或喷出地面冷凝而成的岩石
特点:
①岩浆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②有多种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和斑状结构;③有一定产状。
2)沉积岩:
是指成层堆积于陆地和海洋上的固体碎屑物、胶体和有机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特点:
①沉积岩富含次生矿物、有机物质、存在化石;②产状为层状产出;③具有多种结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层理结构和层面构造。
3)变质岩:
是指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其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而成的岩石
特点:
①变质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FeO、MnO等变化范围大;②岩石重结晶明显;③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层理构造。
9.地壳构造运动有些社么特点?
它在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上有什么表现?
1)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等特点
2)在岩相上表现:
海相、陆相和过渡相。
地壳上升时岩相从海相向陆相转变,沉积物粒级增大,厚度变小,形成海退层序。
反之形成海侵层序
3)在建造上表现:
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和过渡型建造
4)在地层接触关系:
①整合:
相邻新老地层产状平行且保持一致,时代连续;②假整合:
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③不整合:
相邻地层产状不
平行且时代不连续,有地层缺失。
10.火山活动和地震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1)火山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火山活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
短时间内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和
SO2等气体呈气体溶胶状态时,产生“阳伞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火山灰尘随各种风系飘移扩散,在高空形成火山灰幕影响大气透
明度,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反射和散射,导致周围地区降温。
2)地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震会引发暴雨、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造成板块移动、瘟疫等疾病肆虐,同时地震还破坏生物栖息地,威胁生物多样性。
11.你能说出主要地质时代的名称和距今年数吗?
宙
代
纪
符号
距今年数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Q
200-300万年
新近纪
N
2330万年
古近纪
E
6500万年
中生代
白垩纪
K
1亿3700万年
侏罗纪
J
2亿500万年
三叠纪
T
2亿5000万年
上古生代
二叠纪
P
2亿9500万年
石炭纪
C
3亿5400万年
泥盆纪
D
4亿1000万年
下古生代
志留纪
S
4亿3800万年
奥陶纪
O
4亿9000万年
寒武纪
5亿4300万年
隐生宙
元古代
震旦纪
Z
15亿年
太古代
前震旦纪
AH
46亿年
大气和气候
12.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
干洁空气、水汽以及固液态杂质。
1)干洁空气是指除去水汽、固液态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①氮气对太阳紫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②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④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保护人类健康;
2)水汽:
水汽主要来源于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水汽能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中释放和吸收热量。
3)固液态杂质:
易使水分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但也可能破坏地面的辐射平衡
13.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几层?
各层的性质如何?
人为什么最关心对流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和成因?
1)大气圈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及性质
①对流层:
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征。
平均高度为11Km。
在地表和大气的热交换影响下,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平均每100M降低0.65℃。
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②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大气层气流稳定,称为平流层。
其显著特点是气温随高度上升不变或微升,即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
平流层水汽、尘埃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明度良好。
③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大气为中间层。
其最重要特点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降低,是大气圈最冷的部分。
④暖层:
中间层顶到800Km高度的大气称为暖层。
层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因而温度随高度上升迅速增加。
⑤散逸层:
暖层顶部以上大气层称为散逸层,其上界3000Km,是地球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区域,无明显边界。
2)人们最关心对流层的原因。
①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雨、雪、冰、雹、霜、露、雾等天气现象都对人类活动有很大影响。
②对流层空气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
3)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层的空气依靠地面辐射增温,越接近地面,受热越多。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空气受地面不均匀加热,产生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高层与低层空气得以交换,近地面的热量、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向上空输送。
③气象变化复杂。
由于受地表影响最大,对流层的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大气物理过程,形成瞬息万变的天气现象。
14.何所谓三圈环流与行星风系,说明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的纬向带状结构。
1)三圈环流。
①信风环流圈(Hadley环流圈)。
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约占30个纬度。
当赤道上空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流向极地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逐渐具有西风成分,空气在副热带纬度下沉分为两支,一支流向赤道,在低纬度地区形成闭合环流。
②中纬度环流圈(Ferrel环流圈)约35°-65°地带,从高空到地面盛行偏西风,但地面附近具有指向高纬度的风速分量,分别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和极地低压气流上升气流结合,因而构成一个环流。
③极地环流圈。
中纬度地区形成偏西风到达极地低气压带时,与由极地高压区吹来的偏东风在60°纬度相遇形成极锋。
暖空气沿极锋向极地方向上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变为偏西气流,最后在极地冷却下沉,补偿极地空气。
在极地和60°纬度形成闭合环流。
2)行星风系:
是指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等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
球性型式。
①信风带:
由于南北纬30-35附近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存在气压梯度力,高压辐射的一部分气流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南半球形成东南风。
其位置、范围和强度随副热带高压带作比较规律的季节性变化。
②西风带:
南北纬35-60间,副热带高压与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梯度力,从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气流,一部分流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变成偏西方向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
③极地东风带:
自极地高压带向外辐散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变为偏东风。
3)海陆分布如何改变低空和高空气压场的纬向带状结构
海水热容大,吸热量季节性相差小;陆地则相反。
这就造成海水温度冬季高于大陆而夏季低于大陆,地面温度高造成高空气压高于地面,所以地面气压是夏季海面高于大陆而冬季是大陆高于海面,在高空则相反。
于是地面的季风夏季吹向大陆而冬季相反。
由于海陆分布并不遵循纬向分布,干预了原来的大气环流。
15.气团和锋面可分为哪些类型?
锋面附近气象要素有哪些突变表现?
1)气团的类型:
①冰洋(北极南极)大陆气团气温低,水汽少,气层非常稳定,冬季入侵大陆时会带来暴风雪天气
②冰洋(北极南极)海洋气团性质与冰洋(北极南极)大陆气团相近,夏季从海洋获得热量和水汽
③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低温,干燥,天气晴朗,气团低层有逆温层,气层稳定,冬季多霜、雾
④极地(中纬度或温带)海洋气团夏季同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相近,冬季比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气温高,湿度大,可能出现云和降水热带大陆气团高温,干燥,晴朗少云,低层不稳定
⑤热带海洋气团低层温暖,潮湿且不稳定,中层常有逆温层
⑥赤道气团湿热不稳定,天气闷热,多雷暴
2)锋的类型: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和结构可分为: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可分为:
冰洋锋、极锋、赤道锋。
4)锋面附近气象要素突变表现:
16.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
试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异同,并说明成因。
1)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区别:
2)地中海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异同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季节移动的影响,在夏季正位于副高中心范围之内或在其东缘,气流是下沉的,因此干燥少雨,日照强烈。
冬季副高移向较低纬度,受西风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带来大量降水,冬季气温较暖。
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30~40°之间的地带。
季风气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引起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而成的,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
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
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
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
冬季寒冷干旱,夏季炎热多雨。
分布于亚热、亚欧大陆东岸
3)
17.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代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活动是怎么影响气候?
水文
18.地球的水圈由哪些水体组成?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地表和地心,成为海洋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大气水以及生物之中的生物水,通过水循环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包围地球的水循环。
19.分析说明水文循环基本原理、动力、循环现象的本质与地理效应
1)基本原理: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地表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位
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过程。
2)动力:
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3)循环现象的本质:
地球上不同地方水通过吸收太阳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另一个地方。
4)地理效应:
水循环使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也使人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更新而永远使用
①水资源在水循环系统中不断更新。
②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水循环可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20.试述水量平衡与水循环的内在联系?
水量平衡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地球上水循环能够持续不断进行下去的基本原理。
一旦水量平衡失控,水循环的某个环节就要断裂,整个水循环将不复存在。
反之,如果没有水循环也就没有水量平衡。
水循环使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内在规律。
水量平衡方程式是水循环的数学表达,而且可以依据不同水循环的类型。
建立不同的水量平衡方程。
21.径流形成过程中包括哪些子过程?
它们各有何特征?
1)停蓄阶段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
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
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称为填洼。
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
2)漫流阶段
当植物截留和填洼都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斜坡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
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里。
漫流阶段的产流强度,决定于降水强度和土壤稳渗率之差。
在同样降水
强度下,砂质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小,而壤土地区产流强度较大。
3)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
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
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将继续很长时间。
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22.以你所在地区实例说明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1)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
2)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也有明显影响,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3)河流对地理环境也有显著的影响。
河流对其流域的气温有调节作用;河流搬运固体物质,起着削高填低的作用。
所以河流既是地表景观的创造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供给者。
4)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23.地下水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地下水有哪些类型?
1)按埋藏条件分:
①上层滞水:
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耗损则是蒸发和渗透,易被污染。
②潜水:
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具有明显的纬度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③承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典型承压水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
2)按存储空隙分:
空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3)按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可以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和固态水等。
24.试述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1)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2)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
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特征。
3)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
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4)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
5)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的地区的植被,动物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
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
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6)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地貌
25.什么是地貌形成的内动力与外动力?
地貌外动力及其组合如何反映区域自然特征?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由地球内外动力相互作用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
态。
1)内动力:
是指地球内部能量(物质运动)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
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
外动力:
是指太阳能、重力能、潮汐力等通过大气、水流、冰川及生物等作用产生的力。
其主要表现为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等。
2)地貌外动力及其组合反映区域自然特征
①气候对区域外动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优势。
②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
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岩性与地质构造导致某些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发育。
26.地貌形成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
1)自然因素
①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构造运动构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②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大多数地貌外动力都受气候控制。
气候的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
③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接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能力不同,形成的地貌轮廓往往很大不同。
④生物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
2)人为因素
①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
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
②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如修筑堤坝约束河流,从而改变冲积扇和冲积平原。
27.所谓基本地貌类型是指哪几类地貌?
1)山地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
根据绝对高度,山地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
丘陵是山地与平原间的过渡类型,不受绝对高度限制,但相对高度一般不大于100m。
2)平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
依据表面形态特征,有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形平原、起伏平原之分;依据成因,可有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积平原、海成平原等类型。
依据海拔高度,可分为低平原(小于200m)和高平原(高原)两类。
当平原周围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盆地。
28.喀斯特地貌、冰川与冰缘地貌分别发育在什么环境条件下?
1)喀斯特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
由这种作用形成的地貌叫喀斯特地貌。
①岩性与构造条件。
这与其分布极广且露出地表有关。
按溶解度石灰岩>白云岩>泥炭岩。
②水动力条件。
水的溶蚀能力、岩石化学性质、透水性对喀斯特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湿热气候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流量大且活动性强,故喀斯特作用强,反之高寒地区弱。
2)冰川地貌:
冰川是改造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力量,其塑造地貌的过程主要通过冰川运动实现。
冰川地貌的发育程度与气候条件、原始地形、新构造运动有关。
在海洋性气候下,山地新构造强烈,地形险峻,则冰蚀强盛,冰蚀与冰渍地貌较发育,但因冰期后流水作用较强,破坏较和缓;在大陆性气候下,地形较和缓,但冰蚀冰渍地貌发育较差,但后期流水作用弱,易保存。
3)冰缘地貌:
是由多年冻土层的存在产生的一些独特的地貌。
冰缘地貌是气候地貌的一部分,其分布受气候条件的控制,主要分布在地球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
29.以黄土、花岗石、石灰岩为例,说明地貌与岩性的关系。
1)黄土:
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黄色、质地均一,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极易渗水。
主要分布在干旱中纬度地区。
在更新世的冰期时代由风积所成的黄土层,在全新世以后,由于气候转为湿暖,进入了水流侵蚀为主的地貌作用期,黄土地貌由此形成。
2)石灰岩:
石灰岩是化学沉积岩,分布广泛,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溶解度高,大量石灰岩以及丰富的水等因素发生溶蚀,形成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地面上崎岖不平,岩石嶙峋,气疯林立,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
3)花岗岩:
花岗岩因为自身坚硬致密,抗风化能力强的特点一般都发育成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的地貌。
如泰山、黄山。
30.风沙地貌发育与土地沙漠化,黄土地貌发育与水土流失有什么内在联系?
1)风沙地貌发育与土地沙漠化
①风沙地貌:
风对地表松散堆积物的侵蚀、搬运、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地貌。
②土地沙漠化:
是指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的过度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类似于沙漠景观的变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区。
③内在联系:
我国现已形成的沙漠化地区,主要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意的耕作方式和过度砍伐、垦殖、放牧,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植被退化消失,再加上当地本身生态环境脆弱,形成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内因,大风天气是外因,两者共同导致沙漠化。
2)黄土地貌发育与水土流失
①黄土地貌:
第四纪不同时期形成的土状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干旱中纬度地区。
我国黄土集中在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特征是沟谷众多、地面破碎;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类型主要有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