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830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21《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22﹡《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

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

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

23《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歌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24﹡《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

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二、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①.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③.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2、发展性目标

①.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②.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③.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三、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感受乡村孩子欢乐的童年生活。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五、教学措施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理解课文,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2、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3、着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4、教学时,组织学生围绕“热爱生命”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教学时,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放开手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造的空间,多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

六、课时安排

21乡下人家……………………………………………2课时

22﹡牧场之国……………………………………………1课时

23古诗词三首…………………………………………3课时

24﹡麦哨…………………………………………………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

 

21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

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

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

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3:

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

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

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四、写写生字,记记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

二、品味语言

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A:

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B: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C: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

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4:

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

A:

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

B:

同桌交流

C:

全班交流

三:

积累语言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四、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教学反思:

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有: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

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

开头的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整齐,有感情。

指名读,自读品味,精读感悟,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想干什么?

想象那花儿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样的情景?

春笋探出头来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晚霞中在院子里晚餐的情景又是怎样的?

在我们乡下仅仅只有这些画面吗?

还会有怎样的画面呢……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四、过渡语设计较精细,整篇课文教学语言流畅自然。

 

22、牧场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二、读文

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映象?

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映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同时划出你不理解的部分。

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板书

四、品味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五、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六、运用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用“是……也是……”“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3、找一篇优美得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总述:

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分述:

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各种家畜牧场夜晚

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

(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

4:

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

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

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

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乡村山原、平地昼夜劳动

子规、烟雨生机盎然四时田园杂兴男耕女织赞赏

闲人少童孙种瓜

蚕桑、插秧

四月

白鹭

桃花

渔歌子流水意境优美悠闲自得

鳜鱼

渔翁

教学反思:

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学生徜徉在古诗词的王国中,课堂应当别具一番情趣。

但是,学生没有被美的经典诗词所吸引,这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有关,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24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题

1:

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

(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

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二:

感知课文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

是怎样描写的?

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2:

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

组内交流。

4:

全班交流。

三:

品味语言

1:

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

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四:

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

板书设计:

孩子们割草

麦哨丰收景象无限向往

湖畔玩耍

《麦哨》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在读过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后,针对课题质疑,如“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怎样通过麦哨反映出了今天乡村孩子的生活?

”这样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去读书;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流由课题产生的问题,这样在交流中感受到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乡间绿色的美丽,孩子们玩耍的内容贴近自然……最后我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这样不仅巩固了读的感情,也加深了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

课后我又鼓励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值得高兴的是在这节课中学生读得投入、有兴致,一些平时不能大胆读的同学,也能大胆主动地参与其中,读自己想读的语句,课堂气氛活跃。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词语: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听写词语。

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组内交流。

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拓展延伸。

 

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

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互说互评。

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

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代表交流,师生共评。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精彩回放:

读一读:

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想一想:

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写一写:

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用一用: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学生习作:

教师启发思路。

教师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独立进行修改

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第六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各课重点句段理解

3、精彩片段的理解背诵

复习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知识要点

1、掌握日积月累。

2、读读写写、读读记记的词语会写

三、练习巩固

配套练习册单元综合题

第六单元测试讲评

讲评目标

1、查找本单元的知识漏洞总结得失

2、寻求做题规律

3、完成百分卷

评讲过程

一、总结测试情况

共10人参加考试,优秀7人,良好2人,及格9人。

二、总结做题的情况

通过本单元的题目完成情况,可看出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字词的准确书写,词语的理解判断,句子的前后联系,古诗词的正确背诵与默写,语段的阅读理解,能读出文章的大意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并发表对文章的见解;写作的要求能准确把握,按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

试卷中表现的不足;

1、书写不认真,文字不规范。

2、词语的理解把握不准确,出现了较多的错别字。

3、比喻句、拟人句的特点不理解,易混淆。

4、阅读理解文字的能力有待加强。

学会在文中找答案。

三、结合试卷中的问题,加以指导

1、基础知识

2、阅读

背诵有关课文

3、写作

美丽的家乡

四、学生完成百分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