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671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docx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复习题库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A

3、D

4、A

5、B

6、B

7、D

8、C

9、A

10、D

11、C

12、A

13、A

14、A

15、A

16、B

17、B

18、B

19、C

20、A

21、C

22、A

23、A

24、A

25、B

26、A

27、B

28、B

29、D

30、A

31、B

32、C

33、A

34、D

35、D

36、A

37、C

38、A

39、C

40、A

二、判断

1、Y

2、Y

3、N

4、N

5、N

6、Y

7、N

8、N

9、N

10、Y

11、N

12、N

13、N

14、Y

15、Y

16、N

17、Y

18、Y

19、N

20、Y

21、Y

22、Y

23、N

24、Y

25、N

26、Y

27、N

28、N

29、Y

30、N

31、Y

32、Y

33、N

34、Y

35、Y

36、N

37、N

38、Y

39、Y

40、Y

三、名词解释

1、列昂惕夫之迷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美国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着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在195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发现,美国出口品不如它的进口品资本密集程度高。

这一结论被称为“列昂惕夫之迷”。

2、非关税壁垒

是指利用一切非关税措施而实行限制进口的手段。

3、商品倾销

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

4、国际储备

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或者可随时利用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5、国际收支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6、自愿出口限制

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过的要求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是3至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

在规定的额度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度即禁止出口。

7、浮动汇率制

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任何的干预的汇率制度。

8、生产可能性

由于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它不可能无限地生产商品。

在两种商品中间有一种替换(Trade-Off),即某种商品多生产一些;另一种商品就只能少生产一些。

这种商品间的替换,就是一国的生产可能性。

9、区域贸易集团(RegionalTradingBlocs,简称RTBs)

指地理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动准则,甚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实行长期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经济乃至政治上的联盟。

10、优惠贸易区

指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优惠贸易协定,在进行贸易时,相互提供比非成员国进行贸易更低的贸易壁垒。

11、自由贸易区

指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允许货物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

12、关税同盟

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对外关税税率和其他贸易措施。

13、共同市场

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税率,并且允许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14、经济同盟

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仅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15、贸易创造效果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之一。

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使成员国将本来在本国生产的货物改为由生产成本较低的伙伴国进口而获得净收益,使贸易增加。

这是关税同盟对促进世界贸易的积极影响。

16、贸易转移效果

指建立关税同盟以后,使成员国将本来从世界范围内生产效率最高的第三国进口,转为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但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结果一方面会冲击第三方的利益,另一方面会使同盟国的福利水平下降。

这是关税同盟的消极影响。

17、专利权

指国家专利机关,依照法律授予发明创造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有效期内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的专有权利。

18、商标权

指商标的使用者向主管部门申请,主管部门核准注册后授予的商标使用权,它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也是重要的工业产权之一。

19、着作权

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对科学、文。

学、艺术(着作)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0、补偿性交易

对自主性交易失衡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的缺口加以弥补或填塞。

四、简答题

1、国际贸易的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国际分工的出现。

(2)、世界市场的形成

2、WTO具有哪五项功能

促进多边贸易协定的实施和运做;为已涉及的议题或新议题提供谈判的场所;执行争端解决的谅解;执行贸易政策的审议机制;与世界银行与IMF合作以达到全球经济政策决策的进一步融合。

3、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是什么

欧洲货币市场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1)、欧洲货币市场不受任何国家政府对国内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的监管限制,因而资金运动十分自由,交易十分方便,市场效率很高,具有竞争优势。

(2)、欧洲货币市场利率具有独特性。

由于在运行成本上具有优势,因而存款利率略高于货币发行国国内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略低,存贷款的利差很小。

(3)、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国际性的市场。

在地理位置上已经超出欧洲而扩展到全世界各地,由遍布全世界的参与者构成,由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联系。

并且交易币种繁多,市场规模巨大,资金势力雄厚。

(4)、欧洲货币市场上的交易关系是非居民之间的关系。

(5)、欧洲货币市场主要是银行间的批发市场。

4、重商主义有哪些主要的经济政策主张

(1)给一些专门的公司按规定的渠道或在指定的区域经营贸易的权力。

这种垄断的贸易一般可以带来高额的利润。

垄断贸易保证国家有利的贸易平衡,统治者则分享贸易的利润。

(2)为避免贵重金属在国际贸易的支付中流出国内,损害一国的财富。

主张制定一系列的特殊的"将进罚出"政策。

出口商品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进口消费品则征收高关税或实施配额。

(3)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助于提高劳工技术和制造工艺,增强出口能力,最终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因而主张政府通过颁布各种规章制度控制产业和劳工。

(4)重商主义支持政府实行低工资政策。

低工资意味着产品的低成本,也就具有出口的竞争力。

5、为什么裁缝不自己动手制作鞋,却用自己制作的衣服去交换鞋,而鞋匠不会自己动手缝制衣服,却用自己制作的鞋去交换衣服这对国家之间的交换有何启示?

裁缝制作衣服的成本低,而制作鞋的成本高。

鞋匠制作鞋的成本低,而制作衣服的成本高。

裁缝和鞋匠都应该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产品。

国家也应如此,每个国家都应只生产它擅长的产品,然后变换别国擅长的产品。

6、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价格-黄金"机制运行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价格一黄金流动机制是对货币理论的早期探讨,用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一机制的运行取决于四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1)国家始终保持充分就业,货币供应的增加不可能有更多的劳动投入生产。

(2)消费者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有充分的价格弹性。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影响要大于短期影响。

在短期内,价格上涨反而会刺激消费者购买。

(3)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这是保证商品价格和工资水平作出迅速调整的重要条件。

(4)假定金本位存在,黄金可以买卖,各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这样才能使各国货币的供应同黄金的流动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7、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各国之间的绝对优势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各国应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生产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最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

8、李嘉图如何阐述其比较优势理论的

李嘉图认为:

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绝对优势并非必要条件。

即使一个国家生产各种产品,其资源的投入都比另一个国家多,不具备绝对优势,但是该国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效率不同,因此存在着比较优势,相对而言有比较强的部门。

而另一个国家的各个部门的生产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相互之间也可以比较,相对而言有的部门所具有的优势更胜一筹,也存在着比较优势。

他说:

"如果两个人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职业上比另外一个人强些。

在制帽方面强20%,而在制鞋方面强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就专门制鞋,那个较差的人就专门制帽,岂不是双方都得利。

9、根据其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提出了什么样的政策主张

李嘉图认为,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该集中资源生产优势更大的产品,而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只是居绝对劣势的国家,应该集中资源生产劣势更小的产品,即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10、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

11、什么是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

12、如何界定弹性的高低

所谓弹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

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我们就称弹性越高;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就称弹性越低。

13、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结论是什么

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结论是:

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14、什么是J曲线效应

贸易量对价格变动能够所做出的反应也必然存在着时滞。

这种现象被称为"J曲线效应"。

J曲线效应描述货币贬值后国际收支变化的时间形态,它表明当货币贬值降低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提高了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价格后,贬值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并不会立即得到改善。

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开始好转,最终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15、为什么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滞后才能反映出来

因为:

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照原来的数量与价格执行。

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数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价格的上升。

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定,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

至于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

16、乘数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乘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条件:

(1)假定非充分就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于是进出口和收入的变动不会改变价格水平;

(2)没有国际资本流动,贸易差额就是国际收支差额;(3)在汇率、价格、工资、利率等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只考虑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论述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的新特征与趋势。

(1)、金融全球化趋势:

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加快,表现为第一世界各地区之间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第二全球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第三全球证券市场的跨境融资趋势增强;大规模金融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跨国银行业务综合化、网络化。

(2)金融自由化趋势,表现为:

业务自由化;市场自由化;价格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

(3)、金融市场证券化趋势,表现为:

筹资手段证券化;商业银行非中介化;贷款债权证券化。

2、结合当前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试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向,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的国际贸易的影响。

(1)分析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