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573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docx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13docx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的概念:

广义:

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捉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2、教育的要素:

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3、教育的形式: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教育的本质:

从本质屈性来说,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5、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发展规模和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li的、内容、制度)教育与科学技术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者观念;受教育者数量和质量;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媒介)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2)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孟子:

人性本善

2弗洛伊德:

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3威尔逊:

“基因复制”决定人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塞尔:

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双生子爬梯实验”

外砾论(坏境决定论):

1荀子:

性恶论

2洛克:

白板说

3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生命教育”、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1、历史阶段:

起源:

神话起源说一宗教、朱熹

生物起源说一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一孟禄

劳动起源说一凯诺夫、米丁斯基

(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

(2)古代社会(鲜明的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人类最早的学校:

埃及我国最早的学校:

夏朝“痒、序、校”

隋唐:

科举制宋代:

四书五经明代:

八股文光绪:

废除科举

★西方奴隶社会:

斯巴达教育:

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

雅典教育:

培养多方面人才,能够适应本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后代

★欧洲封建社会:

教会教育:

培养教士僧侣,七艺(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

(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1)欧美教育改革运动:

1西欧“新教育运动”(德克乐利、蒙台梭利),提倡:

“生活教育”,“尊重个性”,“自发学习”“社会性”教育

2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道尔顿、华虚朋(文纳特卡计划)、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3现代教育倡导者一杜威

3、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

全民教育、民主化、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个性化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学的雏形”)

1孔子:

《论语》“有教无类”

2孟子:

“性善论”,内发论

3荀子:

“性恶论”,化性起伪

4墨子:

“兼爱”,“非攻”

5道家:

“道法自然”,“行不言之教”

2、西方:

1苏格拉底:

产婆术(启发性思维)

2柏拉图:

《理想国》,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最早提出德智体多方面发展,“教育遵循自然”

4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教育》,“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二、独立形态阶段:

1、培根:

(实验归纳法)“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來。

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教育学之父”,“泛智”,“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洛克:

《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4、卢梭:

《爱弥儿》,自然教育,“归于自然”

5、康德:

《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

6、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杜德》,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

7、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理论基础:

伦理学和心理学);三中心:

教师、教材、课堂;四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标志教育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8、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新三中心:

儿童、活动、经验;实用主义思想;“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社会”、“从做中学”。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马卡连柯:

《教育学》,“尽可能多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2、凯洛夫:

《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3、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

1、赞科夫:

《教育与发展》

2、布卢姆: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目标;“掌握学习”

3、布鲁纳:

《教学过程》,“发现学习”

4、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论

5、苏霍姆林斯基:

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给教师的建议》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6、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

7、实验教学法: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饰演教育学》

8、克伯屈:

《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

9、蔡元培:

“五育并举”,以美育代替宗教

10、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教学做合一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

1、教育功能的含义:

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即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

2、教育功能的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受遗传、坏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4、教育的社会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口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5、教育功能的限制:

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强化种族中心主义,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及对教育的态度;2、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3、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4、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5、教育坏境的质量。

二、外部因素:

1、社会政治因素:

(1)政治坏境

(2)政治体制(3)指导思想和政策路线(4)执政党建设

2、社会经济因素:

(1)生产力发展

(2)经济发展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利益(3)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社会文化因素:

(1)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2)社会舆论(3)文化交流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

1、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活动的岀发点和落脚点)

广义的教育H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

狭义的教育H的是指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确定的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激励、评价(导向、调控、评价)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3)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人们的教育理想。

2、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3、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1、教师的定义:

(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隐含性或间接性)

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这一定义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

2、教师的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角色

3、教师的基本素质:

(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插扎实的业务知识,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艺术,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

(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修养,包括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

4、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福勒、布朗: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教学决策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

经验+反思二成长)

(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

1、学生的定义:

各级各类学校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人(主动性、可塑性、依附性、向师性)

2、学生的本质特点: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待征

3、学生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

(5)整体性

(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2、独特的人3、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功能:

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社会功能

怎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热爱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育;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加强自身修养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

1、课程的含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H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li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论(布鲁纳、施瓦布)

(2)儿童中心论(杜威、罗杰斯):

活动中心或经验课程。

(3)形式教育论(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之父”):

学校教育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

(4)实质教育论(斯宾塞):

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联想主义是它的依据。

(5)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社会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6)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

课程应由学生的需要來决定,学生本人要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

(7)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

把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重视个体在实践中的体验。

3、课程类型:

(1)根据任务不同: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2)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3)根据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4)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根据课程计划中课程实施要求不同: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6)根据课程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隐形课程

4、课程的组织:

(泰勒:

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原则)

(1)课程设计:

课程结构的编制。

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和成分,形成待殊的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

根本任务是将课程目标和经过筛选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材料等。

模式:

以学科为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问题为中心

(2)课程实施:

实施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性)②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待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⑥组织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①课程自身的特点②学校内部因素(校长和教师等)③学校外部因素

5、课程的管理:

(对课程采取的经营措施。

1课程标准部分: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②课程编制部分:

校历、校日、课程表制定③课程实施部分:

研究教材,编写教材④课程实施条件部分:

教材、教具、设施、设备⑤课程评价部分:

测验、评定、考察等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

1、我国课程改革的冋顾: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全面启动

2、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4、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冃标、内容冃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地位: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三维H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一、学习观的变革:

1、“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2、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学习方式的变革:

1、意义:

(1)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

(2)合作学习(互动性、目标性、平等性、群体性、情境性、激励性)

(3)自主学习(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

第六章、课堂教学

(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

1、教学的含义:

教师与学生交往和对话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是学校实现教育H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理论及其教学理论流派:

(1)赫尔巴特传统教学理论: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主张教师权威和主导作用)

(2)杜威实用主义教学论:

“儿童中心”

(3)凯洛夫新传统教学论

(4)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5)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意义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适应各种自身和外界变化及掌握学习方法,个性得到发展。

(6)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7)苏霍姆林斯基:

“活的教育学思想”;培养学生个性

(8)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效果和时间

(9)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论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论:

提倡发现学习

3、课堂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

传递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2)自学-辅导式:

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习能力(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3)抛锚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4)范例式教学模式

(5)发现式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知识为目标(布鲁纳)

(6)探究式教学模式: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7)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

4、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原则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学不峨(lie)等”:

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行以求知,知更行”

量力性原则“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方法: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谈话法(问答法):

复习谈话、启发谈话

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讨论法、参观法、读书指导法、实习法(实习作业法)

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6、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引发学习动机(起始);领会知识(中心):

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

作业、练习、复习;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

1、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的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谋和筹划。

2、基本程序:

教学li标设计(起点,调整和控制作用,制约教学设计的方向)一根据学生己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一教学内容设计一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一教学评价设计一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3、主要模式:

(1)学生依赖一教师主导

(2)学生参与一教师引导

(3)学生主导一教师促进

(4)学生自导一教师服务

4、内容和方法:

(1)教学目标设计(关键)

(2)教学内容设计:

①陈述性知识(是什么)②程序性知识(怎么办)③策略性知识(怎么办)

(3)教学时间设计

(4)教学措施设计:

①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③教学结构的确定

(5)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目标是依据):

①目标参照物取向的终结性评价设计(课堂提问、小测验)

2过程取向的形成性评价设计(过程性、情境性、动态性)

(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的含义:

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也就是教学H标确

定以后,根据己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待征,冇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冇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待定的教学方案。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2、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

(1)以教师为主导(指导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

①发现教学(启发式教学:

布鲁纳)②情境教学

3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

(3)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布卢姆)

【制定和选择策略的依据】:

①教学H标与任务②教学内容的特点③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第七章、学校德育

(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德育的含义: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li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冃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德育的功能:

(1)社会性功能:

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个体性功能:

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功能(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赋予每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3)教育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屈性;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3、德育的地位:

(1)德育的首耍地位。

(2)德育的主导地位。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

德、智、体、美是教育内容中四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

1、德育过程含义: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理论:

研究任务:

揭示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

4、德育过程的规律:

(1)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3)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

(4)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特征。

(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德育li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1、德育的内容:

政治教育(马克思、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遵纪守法教育

2、德育的课程:

根本特征在丁•培育德性

(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1、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3)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9)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知行统一)

2、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3)情感陶冶法。

(4)自我教育法(个人修养法)苏霍姆林斯基(5)实际锻炼法(道德体验法)(6)品德评价法。

3、德育途径: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工作,校外教育,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家庭,校园环境,社会教育。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

1、班级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

特点:

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

2、班级的历史发展: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是埃拉斯莫斯。

19世纪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的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形成了班级授课制的系统化理论

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清朝1862年,当时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家;

3、班级的功能:

功能:

社会化功能;个性化功能;整合功能

4、班级的发育过程:

“孤立探索”阶段;“群体分化”阶段;“组织整合”阶段(完善阶段)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班集体的基本待征:

共同的奋斗目标(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