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引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
《桥引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引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引道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1-
2编制依据-1-
3施工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1-
3.1施工计划安排-1-
3.2资源配置-2-
4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3-
4.1导流沟涵洞施工-3-
4.2引道路基施工-4-
4.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5-
4.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9-
4.5路缘石施工方案-13-
5质量保证措施-14-
5.1加强组织管理,保证施工质量-14-
5.2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14-
5.3加强材料管理,保障施工质量-14-
5.4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施工质量-15-
6安全保证措施-15-
6.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15-
6.2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及规章制度-15-
6.3安全技术措施-15-
7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6-
7.1文明施工宣传教育措施-16-
7.2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措施-16-
7.3施工现场-17-
南高村南生产桥引道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南高村南桥位于沙河市南高村西约200m,是总干渠邯郸渠段桩号K88+609.673,渠底高程80.986m。
南高村南桥与总干渠水流方向夹角90度,桥梁起点桩号K0+533.155,终点桩号K0+619.155,桥宽4.5米,3孔,其跨径25+30+25米预应力现浇箱梁,桥梁全长86m,桥梁面积为387m2。
桥墩下部结构型式为桩+承台+薄壁墩,桥台采取钢筋混凝土轻桥台。
桥面高于原路面,因此,桥头接线左、右岸分别采用1.80%、4.00%纵坡与原路面连接。
引道全长701.769m,引道顶宽4.5m,路基宽4.5米,采用单车道,行车道为3.5米,路面满铺,土路肩各宽0.50米,采用28cm厚C20混凝土加固。
路面行车道为1.5%的横坡。
引道路堤边坡为1:
1.5,路堑边坡为1:
1,边坡防护:
植草防护用于填土高度小于3m的路段,填土高度大于3m采取混凝土预制块全防护。
2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7)南高村南生产桥引道施工图纸。
2.2路面结构
面层:
22cm水泥混凝土
基层:
16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底基层:
16cm二灰稳定土
总厚度:
54cm
3施工计划安排和资源配置
3.1施工计划安排
南高村南生产桥引道施工计划2012年9月05日开始,至2011年10月31日完成,总工期57天。
其中导流沟涵洞2012年9月30日之前完成;引道路基2012年10月15日之前完成;引道路面2012年10月25日之前完成;其他附属设施2012年10月31日之前完成。
主要施工项目计划安排见表3.1。
表3.1主要施工项目计划安排
项目名称
计划开始时间
计划结束时间
工期
导流沟涵洞
2012年9月5日
2012年9月30日
26d
引道路基
2012年10月1日
2012年10月14日
14d
引道路面
2012年10月15日
2012年10月25日
11d
边坡防护及排水
2012年10月26日
2012年10月31日
6d
其他附属设施
2012年10月26日
2012年10月31日
6d
3.2资源配置
3.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设配配置见表3.2。
表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
2m3
台
2
租赁
2
推土机
山推160
台
2
租赁
3
装载机
ZL50G
台
1
租赁
4
振动碾
SR22MP
台
2
租赁
5
洒水车
12m3
辆
1
租赁
6
蛙式打夯机
台
1
租赁
7
摊铺机
台
1
租赁
8
混凝土罐车
12m3
辆
3
租赁
9
砼搅拌站
HZS750
座
1
租赁
10
强制式拌合机
JS750
台
1
租赁
11
自卸车
辆
10
租赁
3.2.2主要施工人员配置
详见附表一、二、三
表一、人员组织机构图
表二、人员组织表
序号
分类或工种
人数
资质情况
备注
1
技术总工:
于春中
1
高级工程师
技术指导
2
生产经理:
曾杰
1
工程师
生产调度
3
施工员:
杨立志、张世贤
2
资质相关证件
负责施工工程管理控制
4
施工队长:
周现达
1
资质相关证件
现场生产调度
5
钢筋、焊工
14
焊工证
钢筋制作、安装
6
电工
3
电工证
现场电力保障、维护
7
混凝土泵车操作员
1
操作证
混凝土泵送
8
砼罐车运输车司机
4
操作证
砂石料、砼运输
9
砼工
10
具备砼作业要求
振捣混凝土
10
模板工和摊铺工人
10
具备模板和结构层摊铺作业要求
11
其它
1
辅助工作
12
材料保管员
2
采购材料
13
修理工
1
设备保养维修
14
吊车司机
2
操作证
操作吊车
15
专职安全员:
成龙
1
资质相关证件
现场安全
16
砼搅拌站站长:
王春雷
1
工程师
砼拌合料生产
4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
清基→导流涵洞施工→引道路基施工→引道路面施工→边坡防护施工→附属结构施工。
4.1导流沟涵洞施工
4.1.1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砂砾垫层
(1)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对涵洞基础进行测量定位。
首先准确定出涵洞中心位置及进出口方位,再确定出开挖轮廓线,基坑四周设置控制桩控制基坑方位、尺寸、标高,控制桩设在比较稳固的位置,防止毁坏,便于施工过程进行复位。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方式进行,先用机械开挖至离基底标高、基础位置边线位置10~20cm处,然后改用人工开挖至基底位置,施工开挖边坡为1:
1.25,开挖过程中,通过控制桩确保基坑方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通过测定标高控制好开挖深度,开挖后泥土不得堆放在基坑顶面,防止塌方,并且及时运至指定地点。
在基坑顶面也要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基坑顶面水流倒流,基坑严禁超挖。
(3)砂砾垫层
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分层回填砂砾并夯实,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4.1.2端墙和基础施工
1、基础放样
砂砾垫层验收合格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
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2、混凝土管座: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砼,拌和均匀。
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
管基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和端墙钢筋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3、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
1)、管节由邢台市政公司预制厂制作。
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
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2)、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4、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和端墙混凝土
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
安装管节和端墙模板完成后,浇筑剩余基础和端墙混凝土。
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
2)、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
4)、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5)、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并用1:
3水泥砂浆抹带,形成密封层。
5、沉降缝施工
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
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1)、沉降缝设置
沉降缝在临近左侧端墙50cm处设一道。
应以设在行车道外侧为宜。
沉降缝均垂直于洞身轴线,要求洞身连同基础一同断开。
2)、沉降缝的施工方法
本圆管涵只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a、基础部分
基础沉降缝宽2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
b、涵身部分
涵身沉降缝宽2~3厘米,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絮填塞,用直径2厘米麻绳绕沉降缝一周,外包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用粗铁丝绑扎结实。
3)、沉降缝的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6、涵洞进出水口
圆管涵进出水口工程主要是浆砌石块,包括沟底铺砌和其他进出水口处理工程。
涵洞出入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排水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损害路堤。
施工中应注意:
1)、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和,标号不小于设计值,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拌和均匀。
2)、砌筑时砌块错缝,坐浆挤缝,嵌紧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3)、外圈定位和转角处,选择形状方正、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向与里层片石咬接。
4)、较大的片石用于下层,砌筑时选择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敲除尖锐突出部分,不得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在下面支垫。
5)、砌缝不大于2cm,且无干缝、死缝。
4.2引道路基施工
4.2.1、试验及准备:
1、对填土取样做击实、筛分试验,确定土料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和是否为适用填料。
2、土方开挖与填筑基本同步进行,路基填筑前,先做200m长碾压试验段,以确顶松铺厚度、含水量、压路机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和最终压实度。
试验完成后,提交碾压试验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路基土方填筑的控制依据。
3、根据挖填平衡原则,先做好土方调配。
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和每层松铺厚度,绘制筑堤分层图。
4.2.2、路基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纵向全宽多层掘进法施工,上层在前、下层在后,下层施工面上要有上层操作的出土和排水通道,上层采用横向通道掘进,下层采用纵向全宽掘进,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挖运方式。
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严禁边坡超挖和振动路堑边坡。
填方路段先开挖边沟,以利排水。
4.2.3、路基土方填筑:
1、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2、本项目路线所经过路段大部分为耕地,属种植土。
在填筑路基之前先去除表层30cm种植土后进行填前夯实,如果清除表土后基底潮湿,则在基底铺设60cm厚天然级配碎石,然后再填筑路基。
路堤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将上路床部分超挖并掺5%石灰分层回填压实。
3、路堤填筑按水平分层法摊铺,填土厚度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填土厚度的90%进行控制,且最大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路基两侧铺土宽度每侧超宽0.5m,在填筑完成修整边坡时予以挖除,以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压实度仍能达到要求。
4、路堤每层填料顶面要形成1.5%左右双向排水横坡,每隔20-30m在土埂处开口,并在边坡处设临时泄水槽,确保路基及边坡不被冲毁。
5、地面自然横坡或总坡陡于1:
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的需要,且不得小于1m,台阶顶一般做成2%~4%的内倾斜坡。
砂类土上则不挖台阶,但应将原地面以下20cm~30cm的表土翻松。
6、填土路基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后填作业段应先挖除预先填作业段交接处的未压实部分(顺路线方向不少于1.5m),然后再按1:
1的坡度分层开挖台阶进行填筑;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
7、整平:
每层铺土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整平。
8、碾压:
①.路堤土方压实以重型压实机械为主,辅以少量中型压路机,桥涵台背施工配备大于或等于1t的小型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夯。
②.压实前及时测定其含水量,只有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碾压。
③.碾压顺序:
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轻振2遍,使其获得均匀初压,然后用拖式振动压路机重振至压实度至设计要求,最后再静压一遍,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
④.在直线段先压两侧,然后平行向中间碾压;在超高小半径曲线路段,先碾压曲线内侧,然后依次碾压至外侧。
⑤.采用纵向进退式碾压,压路机行进速度控制在4km/h左右,横向轮迹一般要重叠0.4-0.5m,前后两相邻施工段要纵向重叠碾压1.0-1.5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
禁止横向碾压路基和在路基上随意转弯。
9、机械碾压
采用振动碾碾压,压实作业施工顺序为:
先压路基边缘,再压路基中间。
振动碾行驶速度一般为2~5km/h。
碾压施工中,振动碾往返行驶的轮迹应重叠30~40cm,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路床填层采用振动碾沿中线纵向碾压,每层压实厚度30cm,路堤填层应从两侧向中心顺序行驶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30-50cm;做到:
及时碾压、压够遍数、压到边缘、压到接合部、不漏压;作业段衔接处设临时标志;实行“一层一验”制度,配足人员随层收坡。
避免后期削肥补瘦的做法。
为保证路基质量,在路基厚度范围内应无软弱土夹层,否则,按设计要求采取换填加固措施。
10、检测
在路基整个填筑过程中,对压实土层的密实度(每填高一层)进行系统的检验,并及时填写路基填土压实检测报告,每次填土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1、路面整修
当路基填筑高度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要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填压完成后,要进行贯通测量,测设中线桩,并实测其高程,按设计高程+预留沉落量进行挂线整修。
路基经过整修后,做到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
4.3防护工程
4.3.1四处排水沟及急流槽浆砌片石砌体施工
1、准备工作
(1)熟悉并核对图纸。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桩号以及各部位尺寸准确放线定位。
(3)对水泥、石料、砂、片等材料进行试验,提取各种配比试验报告及相应的试验数据。
2、施工布署
砌体工程采用人工砌筑,尽量避开雨季施工,挖基时应搞好排水设施,以防雨水进入基坑,为保证砌体美观,先施工砌体后统一进行勾缝。
3、施工方法
(1)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石料,进行适当加工修理。
(2)按照设计标高及各部位尺寸开挖基坑,如遇软弱地基按监理要求先行处理,再进行砌筑。
(3)砌筑时,先用水润湿石料,清洗附粘泥,剔除水锈,再分层砌筑,每层大体找平。
砌筑时先在底面铺一层砂浆,然后放置石块适当挤紧,石块长短相间交错排列,砂浆应插捣密实,砌缝宽度不大于3cm,内层砌石镶面的外层砌石交错嵌锁,相互结合。
(4)按照设计设置沉降缝、泄水孔。
(5)勾缝前要先进行剔缝,缝深不小于2cm,清洗干净后再进行勾缝。
4.3.2、植草防护:
K0+050.0-k0+533.2段两侧植草防护,K0+619.2+K0+700.0段植草防护,边坡和护坡道要换填种植土30cm,呈梅花形式交错布置,上搭接土路肩30cm。
4.4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
4.4.1二灰稳定土底基层
二灰土混合料组成设计:
二灰土混合料组成设计配合比已完成标准试验,试验结果已报批。
我标段采用二灰土配合比为:
石灰:
粉煤灰:
土=10:
30:
60,各种原料试验详见二灰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原材料选定:
1、土源:
采用已征用土场塑性指数为12-18的亚粘土。
2、石灰:
采用Ⅲ级及Ⅲ级以上的石灰,石灰依据工程进度要求分批进料;
3、粉煤灰:
采用电场粉煤灰,粉煤灰质量满足要求;
4、水:
采用当地河流中天然水,水质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工艺:
本标段二灰土采用路拌法施工,16cm厚二灰土按一层施工。
1、工艺流程:
下承层验收→测量放样→布土→检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布消石灰→布粉煤灰→路拌机拌和→检查拌和深度、松铺厚度、含水量和石灰剂量并制作试件→粗平→稳压→精平→碾压成型→质量检查→洒水养生。
2、测量放样:
路基按照10m一横断面,控制标高。
采用碾压前的松铺系数1.12控制松铺标高。
3、布土:
根据用土比例和每车土量将素土按事前打好的方格堆放,均匀卸在路槽顶面,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粗平,用轻型压路机(振动式压路机静载情况下)中速稳压一遍,检查布土厚度和含水量。
稳压时含水量应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3-4%,否则应加强素土的爽水和现场翻晒或者补充水分。
4、布消石灰:
石灰在使用前一周在灰场充分消解,并通过10mm筛孔,根据石灰用量比例和每车石灰量按事前打好的方格卸灰,按方格人工均匀布灰摊平。
同时现场检查布灰厚度及均匀性,确保灰剂量。
5、布粉煤灰:
按粉煤灰用量比例和每车粉煤灰的数量将粉煤灰均匀卸在摊平的消石灰上,用人工辅助平地机摊平,检查粉煤灰的摊铺厚度和含水量。
6、拌和:
(1)采用路拌机重叠20cm宽进行2-3遍拌和,第一遍拌和时检测含水量及深度,应确保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高1-2%,否则应均匀补水后拌和,或边拌和边翻晒至合适含水量,同时取样检测灰剂量,灰剂量不足立即补灰。
拌和深度必须拌至路基表面,侵入路基表面5-10mm,不得出现素土夹层。
随时检测拌和的均匀性,不允许出现花白条带,土块应充分破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2)、检查松铺厚度和混合料含水量,石灰剂量,并按规定取样制备抗压试件,夏季施工混合料含水量用较最佳含水量高出1-2%。
(3)、拌和好的混合料必须立即组织碾压成型,不得过夜或间断施工。
(4)、底基层表面高出设计标高部分应予刮除并将刮下的二灰土扫出路外,局部低于标高处,不能进行贴补,必须将其铲除重铺。
7、碾压:
(1)、用振动压路机中速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型,经检查达到规定标高后再进行压实。
(2)、用振动式压路机全宽静压1-2遍,每次重叠较宽50cm,再强振1-2遍,弱振1-2遍后,用18-21T三轮压路机碾压到规定压实度。
最后用16T以上胶轮压路机碾压1-2遍,确保二灰土在成型前形成整体板块。
(3)、碾压遵循由路边向路中,先轻后重,先下部后上部密实,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互通匝道区小半径曲线段碾压由低侧向高处或由内侧向外侧顺次叠轮碾压。
8、养生:
二灰土碾压密实,经检验合格后,即进入养生期,养生期为7天,养生采用4T以上喷雾式洒水车洒水养生,保持底基层湿润,防止二灰土表面水分蒸发而开裂,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确保二灰土稳定成型。
施工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1、素土控制:
(1)素土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按规定取土深度分批取样,经常检测其塑性指数,确保塑性指数位于12-20之间;
(2)素土松铺标高控制:
素土最大干密度为1.78g/cm3计,二灰土最大干密度按1.47g/cm3计。
按照二灰土10:
30:
60质量配比,素土质量为:
0.735×0.95=0.698/cm3,16cm压实二灰土素土厚度为0.698/1.78×16=6.3cm,素土按松铺整平时压实度85%计,此时素土松铺厚度为:
6.3/0.85×0.95=7cm。
(3)素土含水量控制:
通过土场爽水或取上层土等措施,降低上路土的含水量,同时投入犁耙翻晒设备加强现场素土的翻晒,确保素土整平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高2-3%。
2、石灰质量控制:
(1)选用符合Ⅲ级及Ⅲ级以上的钙质石灰。
在码头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卸船进场。
(2)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采取分批进灰,确保现场存灰保证7天用量,防止石灰消解后存放时间过长,造成有效钙的流失。
(3)石灰松铺标高控制:
根据二灰土设计配比:
10:
30:
60,取二灰土最大干密度1.47g/cm3,则石灰质量为:
0.10×1.47=0.1764g/cm3,取消灰松干密度0.55g/cm3,则其松铺厚度为0.1764/0.55×16=cm;
松铺厚度只作为石灰剂量控制的现场辅助手段,其主要控制手段采用固定车型固定装量,用标准方格计算用灰车数,均匀摊铺,经常性用磅称抽检每车灰重量,通过重量控制。
通过重量控制及现场松铺标高控制的双控措施,以及石灰进场检验措施,确保二灰土用石灰剂量。
3、粉煤灰质量控制:
(1)固定料源,统一采用射阳电场的粉煤灰,分批进灰,均进行试验,确保其A2O3+SiO2+Fe2O3含量大于70%,烧失量不大于20%,比表面积大于2500cm2/g;
(2)粉煤灰用量控制采用重量法与现场松铺厚度法进行双控。
依据设计配比,取粉煤灰松干密度为0.95g/cm3,则16cm压实厚二灰土中粉煤灰摊铺厚度为:
0.38×1.47/0.95×16=cm
(二)工艺质量控制:
1、二灰土拌和质量控制:
二灰土拌和过程,派专人持锹跟踪检验拌和深度,及拌和均匀性,进行多遍拌和,直至无夹层、土团、灰团、灰条,灰面等现象,确保二灰土拌和均匀。
2、二灰土整平及标高控制:
通过压路机稳压,平地机整平后压实度达到85%,按压实系数K=95%/85%=1.12考虑,用“灰点法”或“埋砖法”测此松铺状态下标高,作为平地机整平标高,从而控制二灰土成型高程。
同时达到控制横坡度的目的。
在整平过程中辅助人工进行局部挂线整平。
碾压成型后及时复测标高及平整度,若标高偏高或局部平整度不良,则用平地机刮除超高部分进行精平,最后用胶轮压路机稳压成型。
3、接头接缝质量控制:
采取全宽一次性施工,故不存在纵向接缝。
横向施工接缝,采用与表面及纵向线垂直的平接缝,搭接头处楔形头用挂线法整体截除,若连续施工,预留搭接用料5-10m与下段同时施工,确保接缝处横向与纵向平整度。
(三)常见质量通病质量控制:
1、表层“起皮”现象的消除:
首先确保二灰土的拌和均匀及碾压含水量,在高于最佳含水量1-2%时及时碾压;由于表层易风干在反复直接机械碾压推赶情况下容易松散起皮,应适时补充洒水,在下层密后并确保含水量的情况下,用胶轮压路机稳压成型,避免出现“起皮”现象。
2、“弹簧”处理:
“弹簧”的成因有两点:
一是下部有素土夹层,二是二灰土含水量偏高,因此应确保二灰土拌和均匀,无素土夹层或土团,在拌和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拌和深度及均匀性;加强含水量控制,严格控制在较最佳含水量高1-2%时进行碾压。
若出现局部弹簧应立即用稳定土拌和机重新拌和碾压,或挖除弹簧部位,回填拌和均匀的二灰土重新碾压。
3、“裂缝”的预防:
“裂缝”的成因:
一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