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理论综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595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见理论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偏见理论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偏见理论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偏见理论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偏见理论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偏见理论综述.docx

《偏见理论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见理论综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偏见理论综述.docx

偏见理论综述

目录

前言3

文献综述3

偏见的定义3

偏见的归因理论4

偏见的测量10

偏见的影响和克服10

总结与评述12

参考文献13

 

偏见理论综述

【摘要】偏见是存在于每个民族和社会的一种现象,对于偏见的研究和归因一直是社会心理家们探索和研究的重点。

为了进一步认识偏见,本文对社会心理学领域偏见的归因理论、影响与克服理论等做了简要阐述和梳理。

【关键词】偏见刻板印象归因理论影响与克服

1前言

1998年10月12日,马修

谢巴德(MatthewShepard)在昏迷5天以后去世了,导致他死亡的是一种蔓延到全社会的一种疾病--偏见。

马修是位于罗拉米的怀俄明大学的一名新生,他是被两名男子用枪击中后绑在栏杆上点燃了,其中一名犯罪的男子承认说他认为马修是同性恋并且当着朋友的面与他调情。

令马修的家人朋友感到悲痛和愤怒的是在马修的葬礼上,还有许多反同性恋者举着“上帝憎恨同性恋”“天堂没有同性恋”等标语进行示威抗议。

虽然当今社会已经比马修的时代更加自由开放,许多人在提及同性恋者的时候仍抱着鄙视甚至厌恶的态度,不肯承认同性恋者存在的合理性。

其实男同性恋者不是唯一不被宽容的对象,基于社会类化基础上的不宽容形式包括:

基于肤色或与生俱来的种族特征之上的种族主义,基于性别基础之上的性别主义,基于性取向基础上的异性恋主义。

这些不宽容本质上都是偏见的体现,人们受偏见态度的影响往往难以接受某种行为或者某类事物的存在。

偏见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偏见的研究对克服偏见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社会和谐,文化交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

2.1偏见的定义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看法。

对一个团体持有偏见的人倾向于忽视该团体成员个人的品质,而在对该团体的负面评价的基础上对他们做出预先判断。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即使在对其毫无知觉的基础之上我们也会产生偏见。

(Brendletal.2001;Dovidio,2001)因此,偏见可以分为外显偏见和内隐偏见,外显偏见是有意识持有的偏见,内隐偏见是无意识持有的偏见。

偏见和态度有关但又不同于态度,偏见是一种负面的态度。

态度包含三个成分:

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Sterotype),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持有的共有信念,指的是对人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不考虑任何个体的变异。

刻板印象有可能是由正面特征组成,但是当对一些社会团体的刻板印象是比较消极的特征时,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成为偏见及歧视的基础。

偏见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

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

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上,歧视是指基于对某个特殊团体的成员的负面认识而进行的不公平对待。

但是行为不总是跟着态度,歧视不是偏见的必然结果,比如一个对黑人有偏见的店主不会将这种负面态度付诸行动,因为他需要与黑人做买卖,这时候就是店主的主观准则命令他不要将偏见付诸行动。

而没有偏见就一定没有歧视吗?

答案是否定的。

有时没有偏见的人也会参与到制度性歧视之中,制定出一些机构的歧视性政策。

2.2偏见的归因理论

2.2.1团体冲突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认为,为了争夺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从这一点上来看,偏见实际上是团体冲突的表现。

团体冲突理论还用相对剥夺的观点解释偏见何时产生,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可能引发对立和偏见。

尽管偏见在很多情况下是个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与群体密切联系着,而且偏见的持有者和对象都有可能是群体。

团队包括五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即5P要素。

在这五个要素中,最核心力量是人,因为团队的工作是由不同的个体通过分工来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这些个体具有不同的技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2.2.1.1团队冲突的起因

分配资源:

组织在分配资源时,总是按照各个团队的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组织目标等因素分配资金、人力、设备、时间等资源,不会绝对公平。

各类团队在成员数量、权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会为了组织内有限的预算、空间、人力资源、辅助服务等资源而展开竞争,产生冲突。

例如,企业里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冲突;大学里院与院、系与系之间为争取经费、设备、奖励名额等发生冲突。

另外,团队之间可能会共用一些组织资源,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谁先谁后、谁多谁少的矛盾。

团体目标:

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目标,而这些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每个团队都需要其他团队的协作。

比如,市场营销部门要实现营销目标,就必须得到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研发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但现实情况是,各个团队的目标经常发生冲突。

例如,营销部门的目标是吸引客户,培养客户忠诚,这就要求生产部门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商品。

而生产部门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生产尽可能多的商品,而这就不能保证商品质量。

因此,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就可能发生目标冲突。

相互依赖性:

相互依赖性包括团队之间在前后相继、上下相连的环节上,一方的工作不当会造成另一方工作的不便、延滞,或者一方的工作质量影响到另一方的工作质量和绩效。

组织内的团队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的,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团队。

相互依赖的团队之间在目标、优先性、人力资源方面越是多样化,越容易产生冲突。

例如,生产部门希望采购部门尽可能增加存货,以便在生产需要时能及时获得原材料。

而采购部门希望尽可能减少存货,以降低仓储费用。

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的这种相互依赖性反而可能导致冲突。

责任模糊:

组织内有时会由于职责不明造成职责出现缺位,出现谁也不负责的管理“真空”,造成团队之间的互相推诿甚至敌视,发生“有好处抢,没好处躲”的情况。

地位斗争:

组织内团队之间对地位的不公平感也是产生冲突的原因。

当一个团队努力提高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而另一个团队视其为对自己地位的威胁时,冲突就会产生。

在权力与地位不同的团队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例如管理层与工人、教师与学生都可能因为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冲突。

沟通不畅:

团队之间的目标、观念、时间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沟通不够,或沟通不成功,就会加剧团队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加深团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美国在1998年发射火星气候探测器失败,正是由于负责项目的两组科学家分别使用了公制单位和英制单位。

2.2.1.2团体冲突理论的有关研究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团体动力学说认为:

任何一个团体都面临着内聚和分裂对抗的压力,分裂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团体内各成员间交往的障碍或团体内每个个体的目标和团体目标间的冲突;内聚力则是团体内抵抗分裂的力量,内聚力是指团体成员间的正效价或吸引力,它的强度依赖于个体求得成员资格的动力强度。

谢里夫通过实验来探讨造成团队合作及团队竞争的原因和缓解机制。

心理学家布朗在1979年提出了团队冲突管理策略。

他认为,冲突过高时,要设法减低;冲突过少了,要设法增加,并就团队态度、团队行为和组织结构三方面,提出了处理、管理冲突的策略。

2.2.2社会学习理论

Ashmore(1980)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儿童的种族偏见与政治倾向大部分来自父母,儿童所接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使得儿童学习到了对其他人(比如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偏见。

为了证明学习在偏见产生中的影响,JaneElliot做了一个实验,她将班上得到的同学分成两组,褐色眼睛的一组,蓝色眼睛的一组,并且她告诉褐色眼睛的同学他们相比于蓝眼睛的同学更为聪明,更为优秀,更令人值得信任,由此褐色眼睛的同学被赋予了一些特权而蓝色眼睛的同学则被贴上了标签,此后的过程中褐色眼睛的同学开始聚在一起取笑和排斥蓝色眼睛的同学,Jane发现班级中产生了一个偏见社会的缩影,优势团体与劣势团体开始产生分裂。

第二天,她又对蓝色眼睛与褐色眼睛的同学的优略性进行了颠倒,原来被取笑的蓝色眼睛同学开始了报复。

通过这种安排,她让同学们经历了偏见形成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学习对偏见产生的重要影响。

这里我们看到了老师改变学生对眼睛颜色的刻板印象,可见在偏见的形成中父母的榜样,老师的教导,媒体的宣传的重要意义。

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所有的人,所以我们很有可能在父母或媒体那里得到对某些事物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与社会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往往通过媒体等获得对某些事物的特定看法,而研究表明负面的刻板印象一旦介入将很难被改变。

社会学习理论就是人们通过各种学习手段对于事物产生了刻板印象从而产生了偏见。

2.2.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对产生偏见的解释是,它是我们处理和整合信息时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换句话说,它是人类社会认知的阴暗面。

我们倾向于将信息分类组合,形成一些架构并用它们来解释新的或者是不寻常的信息,依赖潜在的不准确的判定法则(心理推论的捷径),以及以来往往有误的记忆过程—社会认知的所有这些层面都能导致我们形成消极的刻板印象,并用于歧视。

让我们进一步来审视社会的阴暗面。

社会分类:

我们与他们

偏见的第一步是创造团体—以某些特征将人们归结为一个团体,再以不同的特征将另一些人归结为另一些团体。

这些分类构成了人们社会认知的主题。

举例来说,我们借助物理特性划分动物和植物来了解自然界;同样,我们依赖性别,种族,国籍等特点将人们进行分类并了解我们的社会世界。

当我们遇到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的时候,我们过去对具有相同特点的人的知觉就会帮助我们如何对这类人进行反应。

因此,社会分类既是实用的又是必需的;然而,这种简单的认知往往有深刻的暗示性。

内团体偏见

内团体偏见,即以正面情绪和特殊待遇去对待我们认为属于内团体的个体,而以负面情绪和不平等待遇对待那些仅仅由于被我们看做是外团体的个体。

英国心理学家亨利-塔基菲尔发现,主要构成动机是自尊即人们借助于认同特定社会团体以增强个体的自尊。

然而自尊的提高只有在个体认为自己所认同的那个团体比其他团体优秀的时候才会发生。

内团体偏见这种选择性信息处理导致与外团体的绩效相比过高的估计了内团体的绩效。

由于这种内团体偏见,内团体成员一般比外团体成员获得更高的报酬。

(Crispetal.,2001;Reynoldsetal.,2001)内团体偏见是非常强烈的,以至于使用一些内团体的代名词常常就足以激发积极的情绪反应,而使用一些表示外团体的名词可能就会激发一些消极的情绪反省。

对于这个结果的证据来自于查尔斯柏杜(CharlesPerdue)和他的合作者们做的一系列研究,在实验中大学生在屏幕上看到108个表面上承兑的字母串,每一对都由无意义的音节和一个标明内团体的代词和一个外团体的代词构成。

让这些学生迅速决定在每一对中哪一字符串是真词。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无意义的音节做出令人愉悦的程度的评价。

正如图中所示,学生对那些先前和内团体代词是一对的音节比那些与外团体代词一对的音节评价要高。

这些结果表明,仅仅把中性的词和内团体或者外团体词语相关联,就足以产生偏见情绪。

外团体同质性

除了内团体偏见外,社会分类的另一个结果是外团体同质性的认知,即“他们都一样”的信念。

内团体成员倾向于过高估计外团体成员彼此之间的一致性,并且认为他们的同质性比内团体成员要高。

以对自己所在的内团体有更高的评价,因此来提高并保护自己的自尊。

2.2.4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的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心理动力理论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偏见是一种人格病变。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Adorno对“权威性人格”的研究。

他发现30年代德国人的反犹太情绪是由权威性人格发展起来的,这一人格特征包括:

对传统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绝对固执;认同并夸大权威;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的身上;具有神秘及迷信的心理倾向

偏见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与种族歧视有关。

特别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反犹太人、反黑人和东方人的种族歧视问题很关切。

这种种族歧视是白种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占多数的社会的一个特色,它损害了少数民族群体成员的利益。

阿多尔诺(Adorno)等人的《独裁人格》(1950/1964年)是有关这个问题的最有影响的著作。

他们所做研究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社会心理学中其它的研究的影响。

阿多尔诺的研究是应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要求开始进行的,阿多尔诺等人在建立了反犹太主义量表后,对反犹太主义的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此后通过使用一系列量表等方法,他们对人格进行了相当广泛详尽的研究。

2.2.4.2Adorno等人所认为的独裁主义

独裁主义者在孩童时代经历了严厉的,刻板的和恫吓的家庭环境和家教,这使得他们压抑了他们反抗父母亲的—冲动,—而父母亲显然意识到了他们的地位并且习惯于这种地位。

这种被压抑的冲动(因此是潜意识)使得他们把这些不满神动投射到外群体上,并且有意地谴责外群体成员的冲动。

2.2.4.3关于Adorno等人研究的结论

这使得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他们已经查明了一种人格类型,这种人格粪型起因于某些种类孩子的培养过程和方法,它可解释种族偏见的原因,用他们的话来说是:

对于作者们来说,本研究的最重要的结果是证明了我们所探讨的人格类型与被试在大多数方面所持的观点非常吻合……主要为等级森严的,独裁的父母亲——孩子关系容易造成向往权力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性伙伴和上帝的利用和依赖态度,最终很可能产生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观点,这种哲学和观点一味地攀附他们认为是有权势的人而蔑视那些被列为社会最低层的人”。

2.2.4.4Adorno等人的理论解释

由于独裁主义者在儿童时代经历了僵化的,严厉的社会化过程,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许多冲动,欲望,情感,特性和观念等。

他们抑制了这些冲动,并且把它们投射到外群体的成员上,然后认为这些外群体成员具有这些冲动和特性等,并且贬低他们。

典型的现象是选择少数群体来贬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少数群体很弱,不能对这种贬低进行反击。

2.2.5人格理论

人格的核心是人内在的心理事件,这些心理事件发动了行为,或构成了行为的意图。

人的行为的动机来源在于心理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先天的驱力和本能。

行为的动机通常是无意识的。

从空间的结构上讲,人性的要素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未来、多面和多变十个基本层面。

在时间的作用下,行为决定关系,形体造就特征,情感影响态度,精神成就气质,认知左右能力,目的决定计划,历史带来经验,未来设定理想,从而人性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行为关系、形体特征、情感态度、精神气质、认知能力、目的计划、历史经验、未来理想、多面多维和多变多态十大类。

人格特质的不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任意人格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偏见,偏见随着人格理论的完善也不断得到准确的分析

2.2.5.1研究方法

在对人格理论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因素分析统计方法,其研究过程如下:

1、以多种形式对大量个体进行测量获取原始材料,材料分别为L资料(生活资料)、Q资料(问卷资料,为被试者对人格问卷的反应)、OT资料(客观验测资料)。

2、计算每个测验结果与其他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形成相关矩阵,检验各测验的有效性和测验之间的相关性。

3、群聚分析,将彼此相关较高者归为一个小组群。

4、计算“因素负荷”(各测验与几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确认各因素在该测验中的比重。

2.2.5.2研究过程

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文》提出了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观点。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将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奥尔波特的基础上开始对人格特质的研究,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理论的理论模型,并且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塔佩斯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分别为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被称为“大五人格理论”。

1998年Altemeyer发展了Adelson的理论,用RWA来测量权威主义人格中的“服从性”,1999年Sidanius提出SDO(社会支配取向)。

图1:

卡特尔的特质结构网络

RWA与SDO和偏见的关系

1、RWA:

右翼权威性,可对权威主义人格的“服从性”进行测试,以威胁程度为中介,能有效预测偏见和自我中心行为。

人们对危机社会的外群体产生积极态度时,RWA效应明显增强,偏见相伴而生。

2、SDO:

社会支配取向,可对权威主义人格中的“支配性”进行测试,以竞争性为中介,在竞争过程中无形产生偏见,其能有效预测社会政治和群体现象。

图2:

人格与偏见形成的双过程动机模型(DPM)

2.3偏见的测量

直接测量:

自我报告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

这三种方法常常利用态度量表,利克特量表,瑟斯盾量表和语义区分表是比较重要的量表。

间接测量主要有投射技术(TAT),利用皮电反应,心跳,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利用被试的反应时间进行测量。

图中所示的是问卷测量法中的一个问卷案例。

关于偏见测量的问卷

2.4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2.4.1偏见的影响

2.4.1.1偏见与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威胁指的是使背负负面刻板印象的团体成员感到烦恼的意识,他们会把任何与刻板印象相适应的行为或者特征确认为一种对自我的描述。

以白人为主的学校和大学上学的弱势群体学生在学业上往往肩负着代表他们种族的重担,与这种详细审查相伴随的时附加的与你的弱势群体标志相联系的社会恶名,这常常暗示着你的智力低下,作为这种刻板印象的对象,你就更容易简历起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威胁对非裔大学生产生影响的证据来自于史蒂尔和乔舒亚阿伦森所做的一系列实验。

在其中一个试验中他们给黑人和白人志愿者做一个很困难的英语测验。

在刻板威胁条件下,该测验被描述为测智力水平的实验,在非刻板印象威胁的条件下,该测验被描述成为不测智力的实验室问题解决任务。

由于文化刻板印象认为黑人比白人智力低下,当把这个实验与智力测试相关联的时候,黑人会对自己产生刻板印象的关注,而这种忧虑将影响黑人的成绩。

因此最终时间的结果如图所示,当实验被介绍为与治理相关时,黑人比白人做的差,而当实验与能力不相关的时候,发现没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2.4.1.2有计划行为理论

有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是学者Ajzen提出的,他认为人们的有意识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主观社会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得控制感。

以戒烟为例,相对于不想戒烟的人,想戒烟的人就相对来说更容易戒掉烟。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2.4.2消除偏见的方法

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有时以内隐的方式展现,有时是残忍而公然的。

那么,这意味着偏见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本质之一并且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么?

社会心理学家并不如此悲观,我们赞成梭罗所说的“任何时候放弃偏见都不会太晚”,人们能够改变,但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做什么来消除呢,或是最起码减少人类社会的这种有害的方面呢?

2.4.2.1相关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认为一个人做出了一个与其真实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就会引发该个体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促使个体改变原有的态度进而争取内心的平静。

这里的认知失调是指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出现了矛盾或者不同的态度之间出现了矛盾,进而导致认知不一致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的态度和行为之间是一致的,还有在平时的工作中,尽管对部分领导的所作所为十分反感,但和他们交流时还是有可能表现出恭维和奉承的行为。

针对这些矛盾的行为和矛盾的态度,认知失调理论认为,由矛盾的行为和态度导致的认知失调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它具有动机作用,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进而使相关的态度之间以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协调,或者至少不再那么不协调。

个体因某种行为产生失调后,为了减少这种失调的不愉快感就会倾向于给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积极的肯定和辩护,以此来维护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的一致性。

减少失调不愉快感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认为,人们持有的不同态度构成了一个个认知系统,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个压力会改变系统中的部分态度,从而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平衡。

(模型)

人们的确会按照最少付出的方式将不平衡的系统调节到平衡的状态。

与失调理论相比,平衡理论虽然也提到了态度改变的最少付出原则,然而对两个矛盾态度之间的差异程度无法给出量化的分析过程。

在认知失调理论中,研究者可以操纵被试奖励或惩罚的程度来改变被试的态度,这个过程是可以量化的。

即便如此,平衡理论还是为人们的态度改变找到了认知上的解释。

接触假说

如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时候,偏见会减少:

第一,两个团体地位平等;第二,追求共同的目标。

注意多奇和柯林斯的住宅计划研究中所蕴含的事实:

计划中的两个团体地位平等,也没有明显的冲突存在。

几十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奥尔波特的早期主张,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接触才有可能导致团体之间的偏见减少。

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地位的平等;接触必须发生在友好与非正式的情境;通过频繁的与大量外团体成员的友好非正式的相互交流,个体成员能够学习到她/他对外团体成员的信念是错误的;如果社会规范提倡并且支持团体间的平等,那么接触更可能使偏见减少。

当接触的六个条件满足的时候,心存怀疑甚至敌意的团体,将减少他们的刻板印象。

人们经常假设:

与其他种族群体成员的接触会减少偏见。

人们已进行了许多研究来检验这一假设的正确性,但结果还是模凌两可。

其实,接触并不一定能减少偏见,但某种意义上,接触增大了偏见减少的可能性。

3总结与评述

约翰多维迪奥提出在对偏见的研究中有三次学术浪潮:

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认为偏见是一种个人的精神病理学形式。

权威主义人格是这次浪潮中最可以被确认的理论。

第二次浪潮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认为偏见更接近于一个社会问题,与从一个人蔓延到另一个人的社会癌症非常相似。

从这种社会观点出发,建立了大量的理论,包括现实团体冲突理论,社会接触假说以及社会身份理论。

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第二次浪潮不认为偏见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

相反,它被概念化为社会化,正常化的认知过程以及对于获得报酬并提高自醉的自然愿望的一种产物。

现在我们处于偏见研究的第三次浪潮之中,更多的注意力则放到了对偏见态度的无意识理解上,以及团体间不宽容的对象如何适应并应对这些描述。

第三浪潮的工作中最近的例子包括内隐偏见的建立,扩张以及消失的理解,以及它对于偏见的对象和作恶者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我们远不是一个没有偏见的物种。

偏见的产生根本上是由于我们认知的不足。

对于社会偏见研究的三次学术浪潮虽然侧重于不同的方面,却都在努力探寻社会偏见形成的原因以及怎样克服社会偏见的影响。

刻板印象与偏见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和对于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

在社会偏见的归因上形成了许多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有社会团体冲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动力理论,以及人格理论。

这些理论的提出而对于偏见能否克服这一点上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但是能为我们更加了解社会偏见及更好的解决偏见提供良好的基础。

随着对偏见研究的不断深入,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偏见,并有效纠正人们错误的社会偏见态度。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W·贝斯黑莱姆(著).邹海燕,郑佳明译.偏见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05月第1版.第249-258页.

2】孙连荣,杨治良.社会偏见的人格因素研究综述.

3】斯蒂芬

弗兰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