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602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docx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权威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12小题,)

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里反映出的时代观念是(  )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

A

结合所学可知,张謇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是为了通过兴办实业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种观念意识是实业救国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

工商皆本、重利轻义、重商轻农的观念在题干中均没有体现,故BCD三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考查实业救国思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主张与活动反映了其阶级利益和要求.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因而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2.阅读如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C

A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A错误;

仅仅根据进出口量的数据无法得出当时国民经济结构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结论,故B错误;

再结合材料的时间分析,这是抗战前夕,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故C项正确;

轻工业产品的进口量下降,间接反映出轻工业的发展,说明民族工业是在发展的,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本题属于中档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3.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D

材料中机坊和领取原料完成织品的有织机农民之间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在福州附近各村,故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渗透到农村,故D项符合;

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农产品商品化,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问题,故B排除;材料并没有明确提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容,故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后,外来的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同时,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沿海向内地、城市向农村逐渐渗透.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理解运用能力.抓住材料中时间、地区、机坊和有织机农民关系的实质进行思考.

4.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情况变化表”。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年代

 企业类别

 资本总额

 备注

 1862-1894年

 军用企业

 5000万余两白银

 出现企业19家

 民用企业

 2964万银元

 出现企业27家

 1899-1911年

 私人资本

 9350万银元

 新增厂矿企业410家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A

结合时间分析,题目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偿还战争赔款,暂时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A项正确;

B是在一战期间,排除;

C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

D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5.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矿、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主任的翁文灏先生所说:

“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要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

材料中的措施反映了(  )

A.战略资源有所保障B.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民族经济深受打击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A

题干反映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西部地区兴办了很多厂矿企业,这些措施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

B项彻底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

日本的侵略使民族经济深受打击,C项与题干中的措施无关,故排除;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6.民国十五年,国民党通过决议案,确定减少农民田租25%(即二五减租);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和两年后颁布的《租佃暂行条例》都规定:

“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的375‰”(按全国高租率为50%,以此减去25%得出),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

A.以法规确认农民土地租佃权B.与中共争夺农村地区控制权

C.调整生产关系促进农业发展D.试图变革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C

从题干材料“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可以看出AD项错误.B项表材料无从体现.民国十九年应该是1930年,这个时期处于国民政府统治的前期,再从题干材料“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的375‰”可以看出为巩固统治,国民政府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生产.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的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7.下图反映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关于X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列强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B.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产生

C.重工业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支柱D.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D

8.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利发电计划》等,另外还制定了《国防军事建设计划》,《国防军备十年计划》等纯军事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这些计划的制定

A.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

B.引进了苏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C.有助于增强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D.促成了中国重工业体系的完善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A项的表述与自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逐渐陷入困境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开始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期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故排除;D项的表述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制定《国防军事建设计划》、《国防军备十年计划》和《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举措适应了国防建设的需要,有助于增强国力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故选C。

9.下表为近代中国某省(区)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根据所学知识推断,空缺部分的数字最可能是

时期

1875-1895

1896-1911

1912-1913

1914-1918

年平均注册数(个)

0.55

2.5

 

5.6

A.0.3B.4C.6.5D.12

B

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材料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等阶段发展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年平均注册数”应是逐渐增加,故B正确;ACD与“年平均注册数”逐渐增加不符。

故选B。

10.对下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某时段中国钢迁会产量统计表(部分)

时间(民国 年)

生铁(吨)

钢锭(吨)

铸品(吨)

30

4444.611

113.000

——

31

12994.433

10000.00

877.271

32

13392.924

4088.943

1137.474

33

2254.989

6559.274

1632.964

34

12987.823

7825.835

1512.653

A.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导B.民族企业为抗战提供战略物资

C.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根据材料时间“民国30年到34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41年至1945年中国中国钢迁会产量的发展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民族企业为抗战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中国的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导;C项材料无法体现;“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20世纪30年代,D项不符合材料时间。

故选B。

11.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洋务运动的推动

C.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D.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注意时间限定在1914~1920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战”期间,欧洲各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故D正确;

A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

B是在18世纪60年代,排除;

C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12.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

此现象反映了

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

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

C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9世纪末,甲午战后,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张謇“弃冠从商”,成为一代工商巨擘,其他一些官员也纷纷效仿,C符合题意。

AB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

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

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

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

家数

资本(千元)

创办人或企业代表

1914~1918

63

10658

荣宗敬、荣德生等

1919~1923

65

17627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

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

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

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

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

(1)主要原因: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2)态势:

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动因:

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

影响:

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3)政策:

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

效果:

轻重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但重工业仍然落后。

(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原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

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可从洋务运动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兴起、政府的重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等角度作答。

(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1914——1918年,增加企业63家,1919—1923年,增加企业65家”可知,发展态势为:

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此时处于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这一时期,内在动因主要是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3)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

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

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

依据材料信息“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

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可知,轻工业产品进口数量减少,重工业产品进口增加,这说明:

轻重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但重工业仍然落后。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840-1894》解读上述材料,围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纳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

(要求:

论题围绕材料信息并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题干图示可以得出观点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明显受到外国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二小问的论证,观点一可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原因进行说明;观点二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观点: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明显受到外国因素影响.

论证:

鸦片战争后的列强侵略促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具备了一定的劳动力、市场等条件;中国一些早期民族企业,也开始学习西方向近代资本主义企业转型;开明地主阶级为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从西方引进了近代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随着列强经济扩张加剧和洋务运动深入,一些官僚、地主、绅商等开始投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以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过程表明,其产生不是内部孕育发展的结果,而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示例二:

观点: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论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条件逐步具备的过程中产生的,遵循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客观规律;但中国商品市场和雇佣劳动力的出现,是列强侵略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结果;近代技术的出现,也是列强倾销商品和国人从西方引进的产物;近代化所需资金,主要源于官僚、地主等的封建剥削和积累与买办的代理收益.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既遵循了客观规律,也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先天不足”的独特性.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原因、特点等知识.

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的原因、特点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在中国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近代中外经济互动关系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就其开始的时间而言,以运用西式生产技术为表征的洋务运动较以蒸汽机的运用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革命不能算太远,然而结果则大为失色,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导致洋务运动未能获得应有的成效。

由洋务运动起始的中国现代化历程,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刺激而开始,但中国内部因素在中国历史演进中具有主体意义。

改善中国的内部体制机能,进而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和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现代化可举出许多例证,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摘编自马勇等著《近代中国与世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简述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起步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1)国际经济背景:

工业革命的扩展;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消极影响:

洋务工业未能取得应有成效;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得到拓展,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2)论点:

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中,中国内部因素发挥了主导作用,夸大西方冲击对中国的影响属于错误论点。

论据: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清末新政民族实业家投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末掀起办厂热潮;人民群众开展收回利权、路权运动和抵制外货运动。

(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以及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以蒸汽机的运用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革命不能算太远”“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刺激而开始”中可以分析出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起步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能力。

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从材料“中国内部因素在中国历史演进中具有主体意义。

改善中国的内部体制机能,进而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和现代化”中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史的相关知识来论证观点即可。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的立法最早出现是西周时期,其依据是儒家经典著作《周礼》在作品中首次提出矿业开发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对其下达禁令。

春秋时期,提出了“官山海”政策,对矿冶、制盐实行官营;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官营民采矿业政策;汉代时期矿产资源相关刑法比较多,其中汉高祖规定私自铸造货币者处以极刑……后来到汉武帝和武帝时期都对私铸货币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隋唐矿产资源的开采以铜为主,盐铁则比较少,到了唐朝和元明时期,矿业的发展较前期各代都更为发达,其中唐律中规定货币犯罪及刑罚。

古代矿业刑事立法大多都是以呈帝诏书或者群臣奏章的形式出现,具有分散性、不成文性,实质上是当朝皇帝或群臣意志的体现,其中的立法虽然对矿业开发中造成破坏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其是以政府的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的,被刻下深厚的中央集权的时代烙印。

——改编自XX百科

材料二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收回铁路主权和矿产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矿物铁路公共章程二十二条》,这部立法是我国近代矿业立法的开端。

20世纪上半叶,清政府以及中华民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的矿业法规,规定了关于矿产开采与矿区环境利益协调;将仲裁及行政诉讼制度引入矿业纠纷解决机制中。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准许并鼓励私人开矿,后又提出“综合勘探、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方针,文革时期,采矿业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台了《矿产资源法》,这部法律是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原则确立的,它开始关注矿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确立。

——改编自XX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矿产资源开发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以来矿产开发的新变化并简述其影响。

(1)特点:

起源早,不断发展;官府开发为主(或设立机构管理、官营为主);有立法(或处罚违禁开采;对私铸货币处罚较严);带有中央集权的烙印。

原因:

专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