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王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542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 王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文 王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文 王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文 王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文 王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 王佳.docx

《论文 王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 王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 王佳.docx

论文王佳

西安邮电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

所得税相关问题的探讨

 

系别: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专业:

审计

班级:

审计0801

学生姓名:

王佳学号:

01085019

导师姓名:

鄢红星

起止时间:

2010年10月11日至10年10月24日

 

指导教师评语

学生姓名

王佳

指导教师

鄢红星

职称

系别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专业

审计0801

题目

所得税相关问题的探讨

指导教师评语

目录

摘要4

Abstract5

1引言6

2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概念6

2.1所得税会计的概念6

2.2暂时性差异6

2.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7

2.3.1递延所得税资产7

2.3.2递延所得税负债8

3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变化分析:

9

3.1计税基础不同9

3.2所得税确认的变化10

3.2.1计算暂时性差异10

3.2.2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10

3.2.3计算递延所得税10

3.2.4计算本期所得税10

3.3对本期亏损的处理10

3.4在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上10

3.4.1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11

3.4.2资产减值的计量11

4结论12

参考文献13

摘要

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因素要求经济领域中包括会计标准在内的各种标准、制度应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

我国会计准则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需要,在会计目标方面有了创新。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所得税会计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所得税会计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会计课题,《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充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新准则与旧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披露、列报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观念到具体核算与旧准则有着本质的不同,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它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为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所得税会计信息。

关键词:

新准则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所得税确认资产减值

Abstract

Economicglobalizationhasenteredanewstageofdevelopment,internationalcapitalmarketdevelopmentisrapid,China'smarketeconomicdevelopmenthasenteredanewdevelopingperiod,thesefactorsintheeconomicfieldrequirement,includingaccountingstandardsofvariousstandards,thesystemshouldbecorrespondingly,inordertoadapttothechangeofcircumstances.Ouraccountinginordertomeettheneedsofdomesticandinternationaleconomicenvironmentinaccountingobjectives,havetheinnovation.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theincometaxaccountingtaxaccountingisthestudyofaccountingincomeandhandlingoftaxableincomedifferenceofaccountingtheoryandmethod,isabranchofaccountingdiscipline.Incometaxaccounting,wasborninwesternaccountingfield,andthelong-termresearchandpracticehasdevelopedamature.Andourcountryincometaxaccountingcriterionisstillintheinitialstageofdevelopment.Incometaxaccountingisanimportantandcomplexaccountingsubject,accountingstandardsforenterprisesno.18-taxpromulgatedforimplementationoftheincometaxaccounting,Chinahasenteredanewera,fullyrealizedwith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ofpractice.Thenewcriteriaandoldstandardsinaccountingrecognitionandmeasurementanddisclosure,presentation,etc,therearegreatchangesfromtheconceptionofthespecificaccountingandoldstandardsaredifferent,thoroughlychangedtheexistingincometaxaccountingmethods.Itisanobjectiveandfaircanreflecttheassetsandliabilitiesofenterpriseincometax,forourcountrytheaccountinginformationusertoprovidemoreaccuraterealincometaxaccountinginformation.

Keywords:

thenewcriteriatemporarydifferencesofthedeferredincometaxassetsandliabilitiestaxassetimpairment

 

1引言:

所得税会计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会计课题,《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充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新准则与旧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披露、列报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观念到具体核算与旧准则有着本质的不同,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它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为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真实的所得税会计信息。

所得税会计是专门处理税法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影响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它是专门处理税法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影响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新所得税准则虽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客观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提供更多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但是由于新所得税准则与现行做法相比变化较大,该准则可能也是实施难度最大,最难把握的一项准则。

《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关键,是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如何计算的。

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多种情况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解释。

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其中包括对计税基础的变化、所得税确认的变化、对本期亏损处理的变化、在兼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上的变化都做了解释说明。

2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概念:

2.1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所得税会计(incometaxaccount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

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

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

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2.2暂时性差异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明确了税会暂时性差异的相关概念并规定确认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将其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从经济含义看,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的全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构成负债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负担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以税前扣除的总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

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好地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应计原则:

同时也体现了配比原则,即资产和负债事项形成时确认所得税费用。

因此,据此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更强,能实现新会计准则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服务的目的。

2.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3.1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在确定未来期间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从经济含义看,资产在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

例如,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元,其计税基础为万元,那么该企业在未来期间就该项资产可以在其自身取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多扣除万元,从整体看,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会减少,应交所得税也会减少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有关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产生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应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例如,某公司预计将发生的产品保修费用确认预计负债万元,但如果税法规定有关费用在实际发生前不允许扣除,其计税基础为零,企业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相关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但在以后期间费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使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降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2.3.2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在确定未来期间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及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总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如,某项资产账面价值为万,意味着该企业未来从该项资产的持续使用及最终处置中可以取得的万的经济利益流人,计税基础如果为万,意味着该企业可以从未来流人的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为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

因该差异会造成流出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相应地,在其产生当期,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

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际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3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变化分析:

  企业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

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下统称“旧规范”)对2007年之前的企业所得税会计进行规范。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行为进行规范(新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实施)。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税会差异的处理采取了与旧规范完全不同的方法。

3.1计税基础不同

在计税基础上,旧制度强调的是企业收入和费用与纳税收益和纳税扣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从发生额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主要强调从损益表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种计税基础上,旧制度强调的会计收益与应纳税所得之间所存在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新准则强调的是企业在特定时日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该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主要是从余额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这种计税基础上,新准则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计处之间所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并将这种暂时性差异对企业的影响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加以处理。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如果这些经济利益不需要纳税,那么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通俗地说,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将来收回资产时可以抵税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即: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通俗地说,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将来支付时不能抵税的金额。

  

3.2所得税确认的变化

新所得税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后,所得税费用较为复杂,通过四个步骤计算出本期所得税费用。

我们先计算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给出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公式,这样便于理解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过程。

3.2.1计算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3.2.2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

本期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使用所得税率

3.2.3计算递延所得税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时适用的所得税率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时适用的所得税率

3.2.4计算本期所得税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可以计算出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

3.3对本期亏损的处理

我国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五年,旧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以后年度的可弥补亏损,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利益;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

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是一种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的当期确认法。

这样,企业要对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能在五年内的应纳税所得额充分转回作出评估,如果不能。

企业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的亏损基本上属于经营性亏损,非常损失导致当期亏损的现象很少。

在经营性亏损的情况下。

任何财务人员或企业管理层都无法准确判断企业在未来五年是否有足够的应税利润可供抵扣。

同时,这种判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

3.4在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上

2009年起在我国全面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资产减值进行了新的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中第38号《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范了该准则的适用范围、资产减值的范围、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内容。

3.4.1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

确认时点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于会计期末,至少在年末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新准则第四条规定: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规定体现了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要求企业在年度终了或资产负债表日必须对有关资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平时各会计期末则可检查或不检查是否发生了资产减值损失,也可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平时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决定。

确认标准

主要分为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

永久性标准不符合“资产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观念,不承认未来经济利益的波动,在实务中,识别减值损失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非常困难,给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带来不少麻烦。

可能性标准主要采用资产账面价值直接与界限比较,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时,即确认资产减值的发生,并不关注账面价值高于界限发生的可能性。

经济性标准引入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我国《企业会计制度》采用的是永久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标准。

确认范围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企业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新准则没有采用产出现金单元的定义,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用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定义。

确认方法

由于内外因作用,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确认资产减值的方法有备抵法和直接冲销法。

我国目前采用备抵法,备抵法更体现披露目的,具有体现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优点,但相对烦琐;而直接冲销法优缺点正好与备抵法相反。

3.4.2资产减值的计量

新准则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使用范围,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现行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也更具有操作性。

并且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对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强调一但使用公允价值就停止历史成本价值的帐务处理。

同时由于使用公允价值所产生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一规定可谓是新旧准则中减值准备部分差异最大的地方。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由于不确定因素多,对外部信息做出正确估计和判断较为复杂。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新准则采用了多重标准,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性质的资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最能体现其现实价值的计量属性.对于未来短期内将要收回的流动资产,可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以使用为目的的短期资产,可以按现行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出售为目的的短期资产,可以按现行市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将会持续使用的长期资产,可以按可收回金额计量;对于将会出售的长期资产,可以采用销售净价、公允价值或可变现净值计量。

4结论

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概念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其中包括对计税基础的变化、所得税确认的变化、对本期亏损处理的变化、在兼减值的确认和计量上的变化都做了解释说明。

所得税会计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所得税会计问题的理论结构问题,所得税会计中的盈亏抵免问题,所得税会计中的资产评估问题,所得税会计中的国外资产中的负债的暂时性差异问题.当然,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国际比较比较问题,被投资企业状况对投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影响问题,建造合同中的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论文对其中的新准则中所得税的变化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与会计制度相比,在核算原则、具体的核算方法、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披露等多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改进,体现了向国际惯例靠拢的趋势。

若在现有基础上,对于暴露出来的不足和欠缺,及时加以修订和完善,将使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客观,满足有关各方对会计信息日益提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志峰税法200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段鑫星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3]王立新企业会计准则学习指导与操作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

[4]叶玉清会计师2010年中国教育出版社;

[5]周莉财会月刊2010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