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5245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①金帛,历诸国市马。

魏征谏曰:

“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

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

诸蕃闻之,且不重中国。

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

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

‘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②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

’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

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

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

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

‘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

”太宗遽③令止之。

【注释】①赍(jī):

送东西给人;②鸾舆(luányú):

天子的乘舆,亦借指天子;③遽(jù):

急。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2分)

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遣使诣西域__________

②历诸国市马__________

③魏征谏曰__________

④若陛下惠及四海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生深怨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B.诸蕃闻之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公输》)

C.剑以赐骑士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D.求而得之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观潮》)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魏徵认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B.有人给汉文帝献千里马,汉文帝并没有接受。

C.汉光武帝把别人献上的千里马用来拉装载战鼓的车,宝剑赐给手下的骑士。

D.太宗打算买西域的珍珠,苏则劝说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够珍贵了。

5.下列关于原文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魏征在劝谏过程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

B.“得道者多助”,文章中魏征会劝谏太宗,是因为太宗治国过程中善于听取臣子的建议。

C.魏征是一个正直、勇敢、不慕名利,善于谏言的人。

D.汉光武帝治军过程中,奖惩有度,法令严明。

二、(2018沂源一模改编)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

所好轩记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

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

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①。

其胜群好奈何②?

曰:

袁子好味③,好葺屋④,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⑤、名人字画,又好书。

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

曰:

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⑥矣。

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

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⑦焉,此如辞狎友⑧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

毕⑨众好而从焉,如宾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

昔曾皙⑩嗜羊枣,不嗜脍炙

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不受也。

何也?

从人所同也。

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

今老矣,以俸

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

得之,又患失之。

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注释】①敌:

比较、竞争。

②奈何:

如何,怎么样。

③味:

美食。

④葺屋⑤珪璋(guīzhāng):

古代两种贵重的礼器。

彝(yí仪)尊:

古代祭祀用的青铜酒器。

⑥欲:

将要。

少味:

减少趣味。

⑦昵(nì逆):

亲热。

⑧狎友:

关系密切而行为不庄重的朋友。

⑨毕:

完成,结束⑩曾皙(xī西):

点名,孔子的学生,曾参的父亲。

脍炙(kuàizhì):

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

俸:

俸禄,薪水。

易:

买,购买。

患:

担心,害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①而又何以书独名名_____________

②而胡以书名胡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与“谢众好而昵焉”中加点词语“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

C.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D.启窗而观(《核舟记》)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比于我其他的爱好,我对书的爱好更强烈一些。

B.我把我的“所好”归于书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爱好,我更爱书。

C.我独独因为爱好书而命名"所好轩"是因为书不管是少壮、老病、饥寒、风雨都不受限制。

D.因为我爱好书,所以小时候怕得不到书,现在又怕丢了书。

5.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三、(2018临淄二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2分)

齐宣王问曰:

“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

”曰:

“若是其大乎?

”曰:

“民犹以为小也。

”曰: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②者往焉雉③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⑤于国中。

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①囿:

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②刍荛(chúráo):

指割草打柴的人。

③雉(zhì):

山鸡。

④郊关:

国都之外百里为郊,郊外设关。

⑤阱:

捕野兽用的陷坑。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民犹以为大②不亦宜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B.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C.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D.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公输》)

3.请用三条“/”线给句子断句。

(3分)

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

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的原因是________;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的原因是________。

(2分)

5.选文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主要表明孟子的什么观点?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桓公曰:

“吾欲从事①于诸侯,其可乎?

”管子对曰:

“未可;邻国未吾亲也;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桓公曰:

“若何?

”管子对曰:

“审吾疆场②,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③;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④,以安四邻,则四邻之国亲我矣;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皮币玩好,使民鬻之四方,以监其上下之所好,择其淫乱⑤者而先征之。

”《国语》

【注释】①从事:

这里的意思是称霸;②疆场:

疆界;③无受其资:

不占邻国的便宜。

④以骤聘眺于诸侯:

派出使者经常到周边邻国作亲善访问;⑤淫乱:

奢侈腐化。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而反其侵地_________

②奉之以车马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于”与文中“吾欲从事于诸侯”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是(2分)()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C.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D.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

君欲从事于天下诸侯,则亲邻国。

4.根据选文内容,写出管子主张如何亲临国?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孝成王、临武君曰:

“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

”荀卿曰:

“凡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

上足则下可用也;上不足则下不可崐用①也。

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

是事小敌毳②,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

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

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摘自《资治通鉴·秦纪》)

【注释】①崐用:

召唤。

②敌毳:

敌人弱小。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隆礼贵义者其国治

②上足则下可用也

2.下列选项中的“若”,与“若飞鸟然”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

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

4.荀子在文中提出怎样的治军观点?

试简要概括。

(2分)

5.文中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帝暇日欲观古名画,巎巎①即取郭忠恕《比干图》以进,因言商王受不听忠臣之谏,遂亡其国。

帝察其真诚,虚己以听。

帝一日览宋徽宗画称善,巎巎进言,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

帝问何谓一事。

对曰:

“独不能为君尔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它非所尚也。

”或遇天变民灾,必忧见于色,乘间则进言于帝曰:

“天心仁,爱人君,故以变示儆②。

譬如慈父于子,爱则教之戒之。

子能起敬起孝,则父怒必释。

人君侧身修行,则天意必回。

大臣议罢③先朝所置奎章阁学士院及艺文监诸属官。

巎巎进曰:

“民有千金之产,犹设家塾,延馆客④,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

”帝闻而深然之。

即日改奎章阁为宣文阁,艺文监为崇文监,存设如初。

(节选自《元史·巎巎列传》)

【注释】①巎巎(náo):

元代书法家。

②儆:

警告。

③罢:

撤销。

④馆客:

老师。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乘间则进言于帝__________

②必忧见于色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其”,与“帝察其真诚”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B.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C.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岂有堂堂天朝,富有四海,一学房乃不能容耶?

4.古代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巎巎进谏的特点。

(4分)

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观我,名子尚,试名①观。

临川吴文正公更字之曰伯中。

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②,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③庄山公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④,嘉言善行⑤,令人竦然⑥。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蔬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⑦,炊菽数笾,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尤深于《易》。

考宋史如指掌,著《宋史》一千卷。

(解缙《伯中公传》)

【注解】①试名:

考试用的名字,即大名。

②精思妙契:

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③大父:

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④宿德仪型:

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⑤嘉言善行: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⑥竦然:

恭敬的样子。

⑦箪瓢饮,炊菽数笾:

箪食瓢饮,以豆类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幼警敏嗜学_________

②伯中益自刻苦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尤深于《易》”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B.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

C.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D.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大父庄山公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4.结合选文,归纳伯中公能学有所成的三个原因。

(4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①饮景②,参差代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③,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

北则陂④池潜演,湖脉通连,苎蒿⑤攸积,菰芦⑥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

创古迄今,舳舻⑦相接。

思尽波涛,悲满潭壑。

烟归八表,终为野尘。

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⑧浩荡,知其何故哉?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注释】①含霞:

形容飘着云彩的山峰。

②饮景:

形容落日照耀的无云的山峰。

③隰:

低地。

④陂:

水塘。

⑤苎:

麻一类植物。

蒿:

一种野草。

⑥菰:

茭白。

芦:

芦苇。

⑦舳:

船尾。

舻:

船头。

⑧修灵:

神灵。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前后相属_________

②横地无穷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终为野尘”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B.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C.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D.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

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

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写景则分东南西北,请你概括梳理出这四个方向的景物的特点。

(4分)

九、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先生(胡敬方)幼孤,鞠①于古田县尹胡时中,因姓胡氏,徙为吉水人。

先生幼已颖悟,稍长,敏于记诵,胡公爱之,遇如己子。

年弱冠,益刻苦自厉,锐意于六经、孔孟之书。

已而致力于濂洛周程②之说,穷阴阳之化,以极夫性命之原;探道德之旨,以明夫周孔之绪。

其立志广大,故其游心③也高明;其用力未尝少怠,故其所造深远。

所居凤凰山西涧之上,学者称之曰“西涧先生”。

……其为文词,善论议。

意所欲言,辄浩博宏放,而必本之于道,远近知慕其文,而独不知其于义理之学尤深也。

凡从之学《诗》、《书》、《春秋》以决科者,皆中进士高第。

独先生屡贡辄黜④。

或读其文,谓先生宜少贬其说以同于众。

先生曰:

“不然,学之道,必求其至。

使浅其说而可合,吾宁不合之为愈⑤也。

(梁潜《胡敬方传》)

【注解】①鞠(jū):

抚育。

②濂洛周程:

北宋理学的两个学派。

“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

③游心:

浮想骋思。

④屡贡辄黜:

贡,指贡举考试;黜,贬退。

⑤愈:

更好。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

①其用力未尝少怠__________

②谓先生宜少贬其说以同于众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其用力未尝少怠”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B.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C.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

D.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远近知慕其文,而独不知其于义理之学尤深也。

4.选文赞扬了胡敬方先生哪些做学问的精神?

请概括。

(4分)

十、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顺宗①即位,(子厚②)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

“是岂不足为政邪?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③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④,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节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注释】①顺宗:

指唐顺宗李诵,公元805年即位,在位不到一年。

②子厚:

柳宗元的字。

③男女:

指子女。

④侔(móu):

指相等。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益自刻苦___________

(2)尝例召至京师___________

(3)又偕出为刺史___________

(4)比一岁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例出为刺史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则》

B.因其土俗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C.其俗以男女质钱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D.则使归其质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4.文中写了关于柳子厚的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括。

(4分)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齐神武帝韩陵之捷,尽诛尔硃氏,敞小,随母养于宫中。

及年十二,自窦①而走,至于大街,见童儿群戏者,敞解所著绮罗金翠之服,易衣而遁。

追骑寻至,初不识敞,便执绮衣儿。

比究问知非,会日已暮,由是得免。

遂入一村,见长孙氏媪踞胡床而坐。

敞再拜求哀,长孙氏愍②之,藏于复壁。

三年,购之愈急,迹且至,长孙氏曰:

“事急矣,不可久留。

”资而遣之。

遂诈为道士,变姓名,隐嵩山,略涉经史。

数年之间,人颇异之。

尝独坐岩石之下,泫然而叹曰:

“吾岂终于此乎?

伍子胥独何人也!

”于是间行微服,西归于周。

(节选自《隋书·列传·卷二十》)

【注释】①窦:

洞穴;孔穴。

②愍(mǐn):

怜悯。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及年十二____________

(2)易衣而遁____________

(3)人颇异之____________

(4)吾岂终于此乎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随母养于宫中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B.见童儿群戏者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C.自窦而走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D.购之愈急马之千里者(《马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敞再拜求哀,长孙氏愍之,藏于复壁。

4.选文中的尔硃敞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

“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①无拂吾虑。

若越既改,吾又何求?

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谏曰:

“不可许也。

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

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夫固知君王之盖②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③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

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④弗摧,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

“大夫奚隆于越?

越曾足以为大虞乎?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⑤吾军士?

”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

“以盟为有益乎?

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

以盟为无益乎?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

”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节选自《国语·吴语》)

  【注释】①而:

你们。

②盖:

崇尚。

③从:

同“纵”。

④虺(huǐ):

小蛇。

⑤曜:

同“耀”,炫耀。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而无拂吾虑____________

(2)使吾甲兵钝弊____________

(3)夫越王好信以爱民____________

(4)乃许之成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孤将有大志于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若其不改其岸势犬牙差互(《三峡》)

C.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D.以从逸王志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

4.结合作品内容,试说说吴王夫差和申胥分别是怎样的君王和臣子?

(4分)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

郭孝恪曰:

“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①,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薛收曰: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②,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③。

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世民善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垂将面缚:

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②两寇合从:

指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

③偃兵无日:

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此天意欲两亡之也__________

(2)所将之兵__________

(3)但乏粮食耳__________

(4)决可克也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世民集将佐议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B.皆请避其锋其真无马邪(《马说》)

C.为我所持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D.则战争方始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4.郭孝恪和薛收二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战争形势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昭阳①谓楚王曰:

“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

”楚王曰:

“然则奈何?

”对曰:

“韩氏②辅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

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

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

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

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

楚王曰:

“善。

”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

“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

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图于齐。

韩人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注释】①昭阳:

曾为楚国的令尹,相当于相国。

②韩氏:

韩珉,字公仲,韩国相国。

1.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

(1)好利而恶难__________

(2)其心必惧我__________

(3)楚王曰:

“善。

”__________

(4)而楚果弗与地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然则奈何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B.我厚赂之以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C.其心必营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则五国之事困也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

4.昭阳是如何破除楚国危机的?

请简要概括。

(4分)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

其家素贱,父鬻①饼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