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505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docx

高三语文复习模拟试题分类汇编19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

【山东省烟台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

记者张海平高志文孙兴维

在都市,有一棵银幕上的树叫“山楂树”,许多人坐在影院里看着它擦着眼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泪?

在高原,有一棵雪山上的树叫“英雄树”,它是兰州军区某工兵团。

记者走近它,看到这棵很少有人知道的“英雄树”落泪了,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泪?

“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

那一刻,这支队伍哭了。

当总部专家组宣布由他们施工的国防工程全部通过验收时,工兵团几乎人人流下热泪。

“战友们,施工任务完成时,请你们把所有的机械车辆都鸣响,让我再听一听那熟悉的声音。

”此刻,雪山上的机械车辆鸣声震天动地,三营原教导员刘克勇仿佛又回到这支队伍中。

白天,钻洞开岩,泥浆满身,吃不饱的是氧,吃一肚的是尘。

每次有险情,他把战士挡在身后。

夜晚,风狂吼,雪纷飞,戴着皮帽,盖上大衣,仍冻得睡不着觉。

他走进一个个帐篷查铺,生怕有谁冻伤,牵挂着谁有心事睡不着,而自己一晚只睡三、五个小时。

高原缺氧累得吃不下饭,他组织吃饭比赛,对大伙说:

吃,在雪山上不是美味和享受,而是生存,是战斗。

可当战士问他自己为啥每顿只喝一碗稀饭?

他就笑着说:

自小爱粥,新兵时外号叫“一碗粥”。

直到有一天,他连一碗粥也喝不完,倒下了。

没人知道,教导员这次是带着胃癌的诊断书上山的,每天背着大伙儿大把地吃药。

手术后,预感时日不多,他对妻子说;“军人,站着时为国家尽忠,倒下后才能陪陪父母尽孝。

”撑着病体,他回到了秦岭深处父母住的那间土房。

看他大口地吐血,妻子泣不成声,他摇摇头对妻子说:

“给战友捎句话,我想穿着军装走。

军装送来了,上面还别着他刚荣立的二等功军功章。

穿上这身军装,刘克勇永远合上了眼睛,这一天离他36岁生日还有36天。

那一刻,雪山在呼唤勇士们的名字:

一营炊事员王东东,奋战高原突发肺水肿,牺牲时刚刚20岁;一连列兵张豪,舍身排险救战友,牺牲时年仅19岁……几年里,该团有4名官兵在雪山献出生命。

几多好战友,几多好兄弟,用热血和生命为祖国筑起新的长城。

他们就像这棵“英雄树”的落叶,纵然化作了泥土,却滋养着雪山上这棵挺拔伟岸的“英雄树”。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经顶梁柱”

那天,这个老兵哭了。

当工程通过验收时,李副参谋长流着热泪和战士们紧紧相拥。

工地上他官最大,年龄最长,战士喜欢叫他“李老汉”。

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新兵心里发慌,这时他走在最前面当“试验品”。

医生说:

“你50多岁的人,不能和小伙子比。

”他说:

“只要我没倒下,他们就会平安。

”只有医生知道,年年上雪山的他身体早已如快散架的车。

那次,他刚组织战士撤离,数十吨重的巨石就像锅盖一样压了下来。

烟尘未散,大伙儿惊魂未定,他抓起手电筒往塌方处走,连队干部拉住他:

“让年轻人上吧……”他回过头说了一句话:

“哪有父母让孩子往险处冲,自己站在旁边看的道理!

这天,八连连长张建宏收到一封特快专递。

打开一看,竟是结婚不到半年的妻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

团领导过来劝他:

“先别签,下山也许还能挽救。

”张建宏说:

“多少官兵家里遇到这难、那难都没有下山……”他流着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名字。

流着眼泪为战士擦眼泪,背着包袱为战士卸包袱,这就是雪山上的带兵人。

常年在高原生活,团政委任秉涛40岁出头已掉了8颗牙,参谋长周兴东不到40岁,头发几近掉光;生死考验面前,副政委王建文站出来担当“敢死队”队长……

“雪山上,不弯的是脊梁骨,不断的是顶梁柱。

无论多大的队伍、多小的集体,领导这样挺胸担当,遇到怎样的困苦和险阻,都能昂起头往前走。

”一位将军动情地说。

“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

说起新兵王小龙,团长黄明付哭了。

那天,轰的一声,距黄明付几米远的地方塌方了,王小龙被埋。

蜂拥跑来的官兵拼命地用双手扒呀扒,黄团长扒破了手指,扒掉了指甲,才扒出王小龙。

他抱起王小龙奔向救护车,不停地喊着:

“挺住,挺住!

”然而伤太重,路太远,王小龙在团长的怀里再也没有睁开眼。

抚摸着王小龙满是尘土的脸庞,黄明付想起昨天还和他在工地上有过一段对话:

“女朋友来信了吗?

“刚分手。

“为啥?

王小龙嘿嘿一笑,不语。

黄明付拍拍他的肩膀说:

“你年龄还小,好好干,好男儿何患无妻。

“是!

”王小龙给团长敬了一个军礼。

谁知这竟是这个年仅18岁的士兵给他敬的最后一个军礼。

黄团长的眼泪不停地落在王小龙冰冷的脸上。

走向雪山的士兵大多是像王小龙一样的90后。

士官黄渝,患高原肺水肿被送下山,不顾医生劝阻两次悄悄重返雪山。

士官周伟,施工中食指被砸断,伤未痊愈就返回连队。

班长刘吉平对记者说:

“艰险中,有敢登刀山的排头,就有敢下火海的排尾。

团里规定,挺不住的战士随时安排下山,但从没见一人提出下山。

这些战士20岁上下,在雪山上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为国担当。

他们是这棵“英雄树”的新枝嫩芽,风华正茂,茁壮成长。

“英雄树”的眼泪,没有“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只有报效祖国的热血与刚强,不辱使命的欣慰与豪迈。

(文字有删改)

19.开头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

试简要说明。

(4分)

20.文章三部分内容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试简要分析。

(4分)

21.文章三部分在材料选择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22.文章从“眼泪”入手来塑造英雄的形象,试结合文本,探究这样写的合理性。

(6分)

【答案】

19.(4分)

(1)运用对比发问,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英雄树”故事的叙述;(2分)

(2)首尾呼应,以“山楂树”的凄凉和忧伤,突出英雄树的刚强与豪迈。

(2分)

20.(4分)文章三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英雄树”的内在精神品质,共同塑造了“英雄树”的整体形象。

(1分)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正是“英雄树”伸向大地的根,是“英雄树”的动力源泉;(1分)带兵人的勇于担当的精神是“英雄树”挺拔的主干;(1分)新兵的顽强坚守正是“英雄树”充满生机的繁茂枝叶。

(1分)

21.(4分)点面结合,每部分都先详写一个典型人物,后略写群体。

(2分)这样选材使英雄的事迹既具典型性,又有普遍性,增加了文章的容量;使“英雄树”这一群体形象鲜明突出,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分)

22.(6分)

(1)文章从“催人泪下”的场景入手,更能让读者从英雄们失去战友、失去爱情的眼泪中,体会到高原雪山施工条件的恶劣和艰苦,更能让人感受到英雄树品质的高贵和形象的高大。

(3分)

(2)文章以“常人的眼泪”展现了英雄的铁汉柔情,使英雄的形象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真实可信,让读者体会到英雄产生在常人中间,使文章更具打动人的力量。

(3分)

【2012德州一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一代怪杰辜鸿铭

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各种新思想如潮涌动,各色新派人物也纷纷登场,整个校园充满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是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副不和谐的图景:

一位老者头戴瓜皮小帽,身穿枣红长袍天蓝青褂,斑斑油腻浸染其上,脑后拖着一根又细又长的辫子。

此人便是民国闻人、一代怪杰辜鸿铭。

他精通西学而又极端保守,其异行怪言,常常出人意料,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辜鸿铭是个语言奇才,他的语言天赋,在近代中国无出其右。

孙中山说:

“中国有三个精通英文者,一个辜鸿铭,一个伍朝枢,一个陈友仁。

”林语堂的赞誉更高,称“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其右者”。

辜鸿铭还精通其他语种,诸如法、德、俄、日文和拉丁、希腊两门古语。

在德国留学时,他的德文水平便在当地传为佳话。

一次,辜鸿铭乘坐火车由维也纳前往柏林,与他同车厢对面而坐的三个德国青年,看他一身东方人的装束,且抱着一条小辫,便对他挤眉弄眼,窃窃评论。

辜鸿铭佯装不懂,顺手抄起一份德文报纸,倒着看了起来。

这下好了,那几个洋青年立即起哄:

“瞧,这个土里土气的中国佬,竟然把报纸都拿倒了,哈、哈、哈……”在一阵阵嘲笑声中,他慢腾腾地挪起身,悠闲而又庄重地吐出一串字正腔圆、正宗地道的德语:

“德国的文字太简单了。

不倒着看有意思吗?

就是你们的圣人歌德的《浮士德》,我也能倒背如流。

”那几个洋青年已被羞得无地自容,火车一到站,便赶紧溜之大吉了。

还有人说,辜鸿铭居住在哪个地方,就能说那个地方的方言,张口即是,与当地人毫无二致。

这种语言天分,实在令人钦羡。

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

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在张之洞幕府工作的第一天,辜鸿铭在一份致外国人的商务公文中,看到把中国货写nativegoods(土货)时,顿时沉下脸来,将native改为Chinese。

他说,native有蔑视的成分,非洲、美洲、澳洲的土著可以用native,我华夏文明古国所产货物怎能以native相称呢?

应当堂堂正正地标之为Chinesegoods(中国货)。

同事中有人提醒说,nativegoods习用日久,乍一改写成Chinesegoods,洋人难以接受。

辜鸿铭不听则已,听了后更是怒不可遏,瞪着眼睛斥道:

“积非成是,奴隶思想!

就算抚台把它改成native,我照样要翻译成Chinesegoods。

1917年7月,他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英国古典文学。

在课堂上,他常常借题宣讲中国的传统文化。

当年的北大学生阎震瀛回忆说,他常常教我们翻译四书,又教我们念英文《千字文》,音调很整齐,口念足踏,全班合唱,现在想起来也很觉可笑。

辜鸿铭把英国诗分为国风、大小雅,凡所授的英国作家作品,都要找出一个对应的中国作家作品,以比较中西文化。

比如,他把密尔顿的长诗Lycidas比作“洋《离骚》”,把杜甫说成是“中国的华兹华斯”。

他要让学生树立这样的信念,那就是华夏文明优于世界上其它的文明。

这种盲目自尊的心理,在辜鸿铭的身上已发挥到极致,甚至演变为蔑视和捉弄洋人。

1930年,辜鸿铭的法国朋友、学者弗兰西斯·波里在纪念文章《中国圣人辜鸿铭》中称其为“中国怪人”、“疯老头”,说他“滞留在陈旧过时的年代”“具有喜作谬论的独特个性”。

弗兰西斯·波里对辜鸿铭印象最深的是:

他穿着中国长袍;在北京人都已剪掉辫子的时刻,他却留着那条象征性的发辫。

那条“象征性的发辫”使辜鸿铭尤为得意,他曾经大言不惭地对毛姆说:

“你看我留着发辫,那是一个标记,我是老大中华的末了的一个代表。

”辜鸿铭拖着这条辫子走街串巷,自然遭到一片非议。

可是,他却如秋风过耳,若无其事。

他骂所有剪辫子的人是“没有辫子的畜生,野兽!

”民国初年,很多人剪掉辫子后喜欢戴上顶帽子,他就骂人家:

“沐猴而冠!

”有个外国人直截了当地问他:

“你为什么不把脑后的辫子剪掉呢?

”他立即反诘:

“你为何非要在下巴留有胡须呢?

”一句话噎得洋人无言以答。

辜鸿铭有许多癖好,其中一大雅好,就是醉心于女人的三寸金莲。

此癖由来已久,他的正室夫人淑姑,就拥有地道正宗的三寸金莲。

他对此还有一番高论:

女人之美,美在小脚;小脚之妙,妙在其臭。

食品中有臭豆腐和臭蛋等,这种风味才勉强可与小脚比拟。

前代缠足,乃一大艺术发明,实非虚政,更非虐政……

19.第一段划线处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0.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辜鸿铭作为一代怪杰的形象特点。

(4分)

21.这篇传记中,除了肖像描写,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请举例说明。

(4分)

22.文中说,辜鸿铭“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武汉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记者李昌建 徐伯行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

”某高校网站BBS上的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

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一天饮食40-60元,平日衣服给洗衣店10-20元/周;平日杂七杂八的120元/月,在外上网一个月也要几百块。

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机动资金出去玩。

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1850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甚至不需要伸手找家里要钱。

“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元左右,但自己在一些网站进行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给家里的负担还是比较小的。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

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平均,980元是个中间数。

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既能让孩子够用又不浪费?

对于大学生的家长们来说是个问题。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为奖励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儿子也非常开心。

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因为儿子的生活费。

她原本计划一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

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一个月拿出1000元,负担太重了。

她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又怕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于儿子每月2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

他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

“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不能让他受苦啊。

而湖南长沙的李先生表示,孩子大了,消费要有“计划”。

他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

李先生说,上学之前,已经带女儿来武汉“实地考察”了一番,最后按女儿报的数给生活费。

当记者询问女儿究竟报了多少时,李先生笑着说:

“女儿报了个一千,我蛮开心的,还比较合理。

”不过随后李先生也补充了一下,如果女儿不够用,找家里要,当然也会给,天下哪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呢?

对于学生每月的花费,老师们是如何看待的?

记者带着问卷调查报告,采访了一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

“‘90后’明显在消费上高于80后了。

有些学生实在是太敢花钱了,我真的不敢想他们如果没有钱该怎么办。

”一名辅导员感慨不已。

但他表示,‘奢侈型’消费的学生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校园中并不多见。

学校不方便干涉学生的支出情况,只能做正确地引导。

中南民族大学钱文斌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主要是购买一些硬件设备比较花钱,比如笔记本电脑、MP4之类的,又由于缺乏理财的观念,花钱比较大手大脚。

他建议父母一次不要给太多钱。

大学生可以打一下工,既培养社会经验,又充实大学生活。

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有关专家也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吴一鸣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

“大学生需要什么,应该靠自己打工挣钱去买,只有自己去体验过劳动的艰辛,经历过磨练,才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吴一鸣建议,应借鉴西方“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做法,给孩子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

奢侈攀比要不得,盲目跟风要不得,提前消费要不得。

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选自2011年9月10日《楚天金报》,有删改)

19.围绕大学生消费问题,记者调查了哪几个方面的人?

除了大学生本身,为什么还要调查其他几个方面的人?

(4分)

20.文中调查到的三位大学生家长在孩子消费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

21.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22.文中的专家说,对于孩子的消费,中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西方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作为一位未来的大学生,你赞成哪一种消费观念?

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二)

19.第一问:

记者调查了大学生、大学生家长、高校教师、有关专家四个方面的人。

第二问:

在调查了大学生自身的消费状况之外,再加上家长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感受、学校老师和专家的看法,可以让读者对大学生消费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增强了这篇调查报告的认识价值。

(4分,每问2分)

20.相同点:

都十分疼爱儿女,希望在生活消费上不委屈孩子。

不同点:

李女士家庭负担重,怕孩子乱花钱;戴先生家庭条件稍好,对孩子的高消费不介意;李先生希望孩子消费要有计划。

(4分,每点2分)

21.作者通过具体、翔实的数字,介绍了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消费水平的差异和大学生整体上的消费状况,有根有据,说服力强,能够让读者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

(4分,手法概括2分,效果评价2分)

22.示例一:

我赞成“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工程,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未来。

中国人向来有关心后代、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这一观念正是这一传统的生动体现。

示例二:

我赞成“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消费需求,只会纵容他们好逸恶劳的坏习气,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年轻人应该增强独立意识,只有经历过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这一点上,西方人的观念值得借鉴。

(6分,能围绕“消费”问题,结合本文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