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4940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均数》说课稿8篇.docx

《平均数》说课稿8篇

《平均数》说课稿8篇

导读:

  《平均数》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认识平均数的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第43页例2及练习十一3、4、5题。

本例通过求两支篮球队的平均身高,比较这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使学生理解:

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不能反映其总体情况,应该用一个统计量来描述这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和其他组数据进行对比,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统计量。

要比较两支篮球队的身高情况,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

所以要先求出两个球队各自的平均身高,再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通过此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在已经认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次学习简单的平均数,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平均数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学习平均数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求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体会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平均数的作用,从而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

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由于平均数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原理,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自学、引导为主,辅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

向学生充分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倾听同伴的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还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师:

孩子们,今天早上我一进办公室,小组长就拎着各组的“战利品”来邀功,都说自已小组收集的瓶子最多,为了公平评出优秀小组,我把

  每组收集的瓶子统计一下:

大家来看统计表:

  2、提问:

  

(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第四组最多,能说第四组最优秀吗?

为什么?

你认为该怎样比?

  3、教师小结:

  大家说的对,我们用总数来比是不公平的。

我们要用平均数来比每组的实力,这节课。

我们继续来学习——平均数。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引出平均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情境图:

我校举行篮球比赛,我们来看些队参加了比赛?

从哪儿可以看出开心队的实力更强一些?

  

(2)、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

(场上哪一个队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队员的身高来作出判断吗?

  出示统计表及自学提示:

  ①根据统计表,了解相关信息。

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②猜一猜:

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③想一想:

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情况?

  ④算一算:

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提示:

要先算出每支球队的总身高。

  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交流计算结果。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做以辅导。

  3、交流反馈。

  找个别学生汇报从统计表中了解到的信息?

  猜一猜:

哪一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点拨:

我们在猜想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切合实际,不能漫无目的的乱猜,要注意猜想的正确性。

  想一想:

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平均身高,用两个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算一算:

两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并向大家做以讲解。

  4、教师点拨:

  A、讲评算式。

  B、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总结出:

总身高÷人数=平均身高。

  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求平均数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先求出总数,再根据人数的不同,求出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时,先出示两支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平均数这一统计量进行比较。

学生在例1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

  己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使学生看到: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由此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

  1、基础练习。

  练习十一3、4、5题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数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它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

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饼干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5题,要使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2、下面是便民超市全年某种饼干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是多少。

  数量/箱

  

(2)看到这个统计图,你想对超市的经理说些什么?

  3、拓展练习:

小红语文、数学的平均分为97分,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为95分。

小红英语是多少分?

  (四)、课堂总结(1分钟)

  同桌相互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

(5分钟)

  1、填空:

  某校学生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活动中,省下零用钱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捐款,各班捐款数额如下(单位:

元):

99、101、103、97、98、102、96、104、95、105则该校平均每班捐款为()元。

  2、小方用计算机打一份稿件,上午3小时打了14405个字,下午2小时打了9840个字。

他平均每小时打多少个字?

  3、下面是某地上半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1)、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请你计算一下,上半年平均每月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3)、预计一下7月份的平均气温大约会是多少度?

  六、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2、应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4、应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5、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平均数》说课稿篇2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平均数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中的基础部分。

统计中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与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也常用于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这里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

平均数是在学生已学习理解了平均分与除法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认识掌握平均平均数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方面:

引导学生经历认知平均的探索过程,培养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数据,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使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作用,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用,运用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因此,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选择情景教学、直观演示、谈话启发、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构建新知,实践应用,理解掌握平均数意义与计算方法,发展思维,训练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感知引新

  1、课件出示情景问题:

在我家的书橱上、中、下两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如下表所示:

怎样整理才能使每层书架上的图书本数一样多?

  2、引导思考汇报整理方法

  3、教师谈话引题:

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均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的数,就称作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就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

板书课题:

平均数。

  

(二)引导探索,认知平均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呈现:

在学校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中,四年级环保分队4名队员收集的饮料瓶数量如下图(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所示,环保分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2)引导观察思考,探究方法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课件呈现思考问题)

  队员收集瓶子数量的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名队员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谁最多谁最少?

  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集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

  (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指出:

思考讨论交流中,可看图说方法,也可以动手算一算)

  交流汇报,总结方法——移多补少(结合课件展示)

  一是结合课件直观展示队员收集的数量,强调指出他们收集的个数“不一样多”并板书:

“不一样多”。

  二是学生汇报将多的移给少的时,结合课件展示移动方法,启发学生说这种方法可简单概括为几个字?

(“移多补少”,同时板书)。

  三是质疑:

移多补少后,他们平均收集的个数一样多吗?

是多少?

这个数叫什么数?

,学生认识明白后在板书“移多补少”后面板书:

“一样多”,再在“一样多”下面补上“平均数”。

  深入探究,拓展方法——先求和再平均分。

  质疑:

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汇报方法算式与计算过程,说想法,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算式:

(14+12+11+15)÷4=52÷4=13

  平均数算法质疑理解(14+12+11+15)表示什么?

(队员收集个数的和——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

(14+12+11+15)÷4表示(把总数量平均分为4份,4表示总份数,结果13就是4名队员收集瓶子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环保小分队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也印证了移多补少法的结果。

  板书: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强化平均数意义

  质疑:

13这个平均数是每人收集到的饮料瓶的实际数量吗?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13是怎么得来的?

平均数的大小范围怎样?

  (不是,每人收集的实际数量比13多或比13少;平均数13是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分得到的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平均数大于四人收集的四个数组中的最小数并小于其中的最大数)

  2、教学例2

  

(1)教师质疑谈话引入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数,谁能说说平均数的意义?

  生:

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师:

学习了平均数,有什么作用呢?

人们常常通过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例2及主题图)

  

(2)问题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课件出示)

  从主题图和数据统计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男、女生队人数相等吗?

  成绩比较哪个好?

怎么判定?

  (3)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结合课件展示思考讨论问题和问题解答)

  教师重点质疑:

你是怎么判定的?

可否根据两队各自的总人数来比较判定?

为什么?

怎样计算各队的平均成绩?

  问题解答后质疑强调:

如果男、女生两队人数相等,还用计算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吗?

但在两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表示和比较各队的成绩更为公平。

  (三)应用拓展,强化巩固新知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后“做一做”与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应用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四)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通过质疑汇报: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反馈本课所学知识。

教师小结。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

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平均数》说课稿篇3

  【课前设想】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材例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4名男生和5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了每人套中的个数,要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多次的教学实践表明:

仅按教材例题的设计,力图一步到位地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男、女生人数不同,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是不合理的,要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进行比较”是非常困难的。

学生往往在否定比较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的方法后,想到的是诸如去掉一名女生或增加一名男生后再比较,或者是将套中个数最多的学生进行比较等等。

  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想到可以比较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我们设想在例题前加一个情境:

男女生两队人数相同,每人套中的个数不完全相同,这时要比较哪个队套得准一些,可以直接比较每队套中的总数,当然也可比较他们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接着当出现人数不同时又该如何来比,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出必须要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然后再来比较,这样更公平合理。

在解决例题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动脑思考先比出结果,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运用平均数,再通过师生对话逐步揭示、理解平均数。

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揭示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某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整堂课的设计以“平均数”的概念引入、理解,求平均数方法的探索及应用为主线,练习也一改过去单纯运用公式求平均数的做法,着力让学生在思辨中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对书中原有的练习进行深度挖掘,赋予了习题更深层次的含义,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含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课后反思】

  1.合理运用数学教学情境。

  课前,我和学生一起玩了套圈游戏,学生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为新课的导入做好了铺垫,同时引出辅助题和例题教学,由于学生有了刚才的亲身体验,他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然后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

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有的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解决好人数相同时的比较方法后,我设计了“增加一位女生”这一新的情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

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2.概念认知的有效建构。

  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层次为:

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

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通过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合后分”。

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

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

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

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我还特意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渗透了“多于平均数的数值之和与少于平均数的数值之和相等”这一规律,为后面知识的解决打好了基础。

  3.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

在我所选取的几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如:

第一题是装铅笔的笔筒;第二题是学生篮球队,第三题是下河游泳。

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

此外,在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水中,冬冬下河游泳有没有危险?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还让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

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有效地整合其他的相关学科。

  4.尊重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例题教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人数较多的统计图。

为了能让学生有效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的意义,我特意在例题教学前加了一道辅助题:

人数相等的男、女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好这道题目。

继而再增加一位女生和男生比,这时人数不相同,刚才比较的方法都不行,从而引出要比较他们平均套中的个数,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设计的习题中,特别注重习题的二次开发,不仅仅达成书中习题所要求的目标,还赋予了习题的另一层含义。

例如:

书桌上的笔筒,不单单只是运用今天所学习的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设计时追加了一个问题:

冬冬在第三个笔筒里又放了一些铅笔,这样一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的“敏感性”。

最后一道习题的第二个问题设计,主要是要体现学生在完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对平均数的灵活运用,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这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的练习既面向全体学生,也充分考虑了班级里的优秀生,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了发展。

  《平均数》说课稿篇4

  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

  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参与、体验、应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动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数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

新课标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拫据这一基本理念和本课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我采用尝试教学法为主。

激励、演示、迁移为辅的教学方法。

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中,老师准备了实物投影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教具;学生4人一组准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学具。

  三、教学流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

  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应用拓展→回顾小结

  下面我从这四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

设疑激趣

  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过哪些带有“数”(板书:

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说发现数学真和“数”这个字联系紧密,于是设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数”这个字有联系的数学知识,它是什么呢?

老师想,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

你们有信心吗?

本环节学生谈的过程,就是整理原有生活经验的过程,激活初步形成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做知识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准备。

  第二环节:

实验探究(分二步进行)

  第一步、动手实践,感知均等。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桌上4个不同高度的水杯的水倒匀,鼓励学生用最少的次数,最快的速度完成。

  学生充分活动后,小组汇报实验过程时,请完成最快的一组到前面边演示边谈谈怎样快又准的分均,从而渗透移多补少、巧合均分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

估计预测,探究解疑。

  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水面的高度,并把这个数记下来。

那准确的高度是多少呢?

让学生探究解决。

预计学生会用尺子量,或先求总高度,再求每杯水的平均高度。

学生得出结论后,最好选择有差异的两个小组汇报并板书,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在肯定学生的方法后,让学生看板书说想的过程。

教师再让学生说4厘米怎样得来的?

通过这样的强化,学生明确4厘米就是把4杯水的总高度平均分成4份,就求出每杯水的平均高度,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数呢?

(板书:

平均)让学生再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

由此揭示课题,突破重点。

  本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猜测、探究中亲历亲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目的是降低个人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使课堂教学在着眼发展,凸显主体中进行。

  第三环节:

应用扩展(分四个层次进行)

  1)、列举实例:

生活中什么地方你遇到过平均数?

学生谈完,教师出示一组平均数的资料。

此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老师出示的资料,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