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4886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 自制.docx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自制

第1单元计划

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1、阅读课文,体会少年儿童生活的快乐、幸福。

2、随文识字22个,会写字36个,掌握常用词语45个。

3、在朗读、背诵、摘抄等学习活动中积累语言,通过课余生活记录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安排课余生活

 

1、通过本组教学,使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尽情享受生活的无限乐趣。

2、通过本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四、课时分配: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

五、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教学课件、词语卡片、小黑板。

第2单元计划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

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1、阅读理解课文,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在勾画、品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妙,积累语言。

2、将阅读中学习的阅读方法迁移至生活中,学习观察周围的人、事,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意思。

3、会认汉字19个,会写40个,理解掌握46个词语。

4、从名人的故事中感受到名人的不平凡,学习他们的品质,从名人名言中受到启发教育。

 

1、通过本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灰雀2课时

小摄影师2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2课时

我不能失信1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第3单元计划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1、通过阅读与秋天有关的故事、散文、诗歌等,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景,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2、随文及课外阅读会认汉字30个,会写子34个。

3、通过看、读、找、抄、写等各种形式积累语言。

 

1、通过本组教学,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古诗两首2课时

风筝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第4单元计划

本组课文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文园地,内容丰富多彩。

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

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1、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2、随文和课外阅读会认汉字25个,会写字40个。

3、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探究它们的奥妙。

 

1、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2、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花钟2课时

蜜蜂2课时

玩出了名堂2课时

找骆驼1课时

语文园地四2课时

 

 

第5单元计划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

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1、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多侧面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随文识记生字共67个。

3、养成在自学中质疑,在合作中解疑的学习习惯。

 

1、教学本组课文,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2、打通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孔子拜师2课时

盘古开天地2课时

赵州桥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语文园地五3课时

 

 

第6单元计划

本组教材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

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1、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随文识记生字共53个,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掌握阅读文章和诗歌的方法。

3、养成在自学中质疑,在合作中解疑的学习习惯。

 

1、通过本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古诗两首2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东方之珠1课时

语文园地六3课时

第7单元计划

 

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矛和盾的集合》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科利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侯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

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1、会认本单元的41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多种形式的朗读和默读相结合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4、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1、教学本组课文,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矛和盾的集合2课时

科利亚的木匣2课时

陶罐和铁罐2课时

狮子和鹿1课时

语文园地七3课时

第8单元计划

本组有4篇课文。

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

课文以“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

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

 

1、阅读“爱”的故事,发现生活中“爱”的故事,体会“什么是爱”,学会关爱别人,学会感激别人的关爱。

2、随文认识汉字共62个,会写字38个。

3、通过朗读、观察、查询、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积累语文知识。

4、通过各种朗读练习和表演课本剧,丰富语感,深刻感悟文章主题。

 

1、教学本组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爱的真情。

2、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学会并牢固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

 

掌声2课时

一次成功的实验2课时

给予树2课时

好汉查理1课时

语文园地八3课时

Beikebiji

 

爱洒在课堂心用于学生

2015学年度第2学期

 

科目:

语文

班级:

三(6)班

执教者:

李仲婉

组员:

程玲丽、任慧丹、

金蕾蕾、张蓓思、项约赛

 

龙湾区天河第一小学

授课表

科星

目期

午节时

别次间

1

语文

语文

语文

2

语文

3

语文

4

中午

5

语文

6

7

备课任务分配

组长:

内容

主备教师

内容

主备教师

三年级6班语文(上册)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

三(6)班学生44人。

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

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

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二年级,甚至不如二年级的孩子。

书写能力不强。

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部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

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

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

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

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

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标倡导的理念、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的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2.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3.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比如: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

这些内容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写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

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

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

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③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关注环保美文佳作,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④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⑤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背诵《国学》四个单元。

《主题阅读》认真品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每天阅读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⑦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四)写话

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五)口语交际

①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④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⑤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⑥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六)综合性学习

①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多多爱绿、护绿。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④学习习惯方面培养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我的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

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

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

  

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

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第五部分:

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学习习惯方法指导

1、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

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3、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4、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计划进度

课时

1

暑假活动总结、始业教育

6

2

《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课堂练习

6

3

《爬天都峰》

6

4

《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 《灰雀》

6

5

《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

6

6

(中秋节)(国庆节)

6

7

语文园地二《古诗两首》《风筝》

6

8

《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

6

9

《花钟》《蜜蜂》

6

10

《玩出了名堂》《找骆驼》语文园地四

6

11

《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

6

12

《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

6

13

《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

6

14

 《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

6

15

《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

6

16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

6

17

《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

6

18

《给予树》《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

6

19

单元复习归类复习

6

20

期末测试放假

6

 

三年级(上册)语文学科评价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