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483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犯罪心理学整合.docx

犯罪心理学整合

犯罪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导论

一、犯罪心理学的概念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

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1、犯罪人(主要研究对象);2、一般违法人;3、虞犯;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的人;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

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又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3、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4、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四、近代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奥地利犯罪学家格罗斯(HansGross,1847-1915)于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书,是真正意义的犯罪心理学。

此书的出版,被视为是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概述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第二节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一、犯罪心理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

1、反社会意识(是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支柱)

2、强烈、畸变的需要

3、犯罪动机(最活跃的、直接动力)

4、不良兴趣

二、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

1、不成熟或歪曲的自我意识

2、扭曲的道德意识

3、错误的法律意识

三、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1、特定的气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

2、消极的性格特征一一是个性社会化缺陷的突出表现

1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物欲型)

2性格的情绪特征(暴力型等)

3性格的意志特征(共有)

4性格的理智特征

3、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4、不良的行为习惯一一是某种能力的特殊形态的熟练,又是一种生活定势

四、犯罪人的心理状态一一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必备的心理条件)

1、消极、不良的心境

2、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五、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1、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需要、兴趣

2、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3、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第三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及形态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一)一般模式(常见、典型)

泛指隐藏在大多数犯罪者头脑中与常见犯罪行为后面的内在心理驱动力的构成状况。

1、故意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结构中最常见的类型,图见p45)

是以畸变的需要为核心,以反社会意识为支撑,以不良的习惯作基础,并于自身的职能条件相适应,反映出其消极的性格特征

2、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在故意犯罪中,惯犯、累犯的心理结构,属于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

3、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是最常见的犯罪心理结构:

典型性、普遍性)

(二)特殊模式

是指不常见的,非典型的犯罪心理结构模式,主要特点是:

缺少犯罪的意向和明确的犯罪动机,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犯罪的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知识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等。

1、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缺少犯罪的故意和明确的犯罪动机;

2、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不稳定,结构不完整;

3、宣泄性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目的不明确,不是为了从犯罪行为中获得利益,只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等。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状态变化

(一)潜在形态(产生犯罪意向)

(二)恶变形态

1、外界的不良诱因是导致潜在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条件和契机

2、心理系统的“整合”功能是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内部机制

3、犯罪动机外化为行为是犯罪心理结构恶变的结果

(三)衰落形态

第四节犯罪心理结构的作用与特性

一、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

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犯罪行为的发生

1自觉性与非自觉性②快速性与迟缓性③可变性与难改性

结构的组合状况决定犯罪行为的性质

1层次性组合状况

2动力性组合状况

3主导性组合状况(意识主导性组合状况、个性特征主导性组合状况、心理状态主导性组合状况)

结构因素的组合方式影响行为的发展变化

①一主多从②多因并列③递进或递减④循环往复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特征

(一)驱动性与普遍性

(二)整体性与层次性(三)开放性与动态性(四)隐秘性与客观性(五)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三章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述评【只述不评】

1、生物学:

体型说、遗传说、生物生化因素与犯罪、神经生理因素与犯罪

2、社会学:

(1)文化冲突理论:

主张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冲突的结果。

(2)社会异常论:

认为犯罪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氛的产物。

(3)副文化群论:

主张在西方社会低阶层成员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副文化群,在副文化群中,犯罪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值得赞赏的。

★副文化群:

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生活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社会主文化而称为副文化群。

(4)社会生态学理论:

该理论把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一个城市的居民

分布情况以及其他环境情况相联系,认为一个城市的某一地区的犯罪率要比其他

地区咼。

(5)标签理论:

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规者的标签。

3、精神病学:

病态人格说、低能说

4、心理本能说:

侵犯性说、利欲性说、性冲动说、权欲性说

5、学习理论:

(1)模仿论:

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与现象均因模仿而引起,犯罪行为也是模仿而来的。

模仿法则:

距离法则、上至下法则、插入法则。

(2)不同接触说;(3)条件反射论;(4)社会学习论

6、多元性

、犯罪综合动因论【重点】

1、定义:

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内外因素所构成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

(一)主体因素

2、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

<生理因素r年龄因素

J性别因素

]神经类型因素

I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行为因素

‘个性倾向性因素

性格结构因素:

对社会现实、意志、情绪、理智控制系统的缺陷(调控系统)

I个性异常(个人障碍)'错误的活动

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

有害的行为习惯

,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

[社会环境因素J大社会环境因素

〔小社会环境因素广地域因素

(二)主体外因素

季节因素一般来说,性犯罪的季节性最明显,夏高冬低,随气/自然环境因素<温升降,成正比例关系。

财产犯罪冬季最高。

'时间因素:

昼夜周期、社会周期

I自然灾害因素

r侵害对象

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和气氛

I机遇:

机遇因素可以迅速诱发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取决于个人的态度

(三)主体内外因素在犯罪心理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主体外因素决定主体犯罪心理形成

2、主体因素在受主体外因素影响到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1)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犯罪心理形成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主体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因,意味着主体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主体的不良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基础,对犯罪心理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理、心理、行为)

第二,主体外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条件,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主体因素为中介。

①主体外因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动力;②外界环境的变化可改变已形成的特定的犯罪心理的变化;③主体外因素延缓或阻碍了犯罪心理的形成。

(3)主体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

三、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

(一)整体性

1、个体犯罪原因由多种主体内外因素构成。

2、构成犯罪原因的诸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二)层次性

1、个体犯罪原因是分层次相互组合的(掌握P80的图)

2、个体犯罪原因可分为原因因素和条件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3、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结构性

在认识犯罪原因系统时,要注意各种因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对原因整体的作用和影响。

(四)动态性

个体犯罪原因是个开放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体犯罪的原

因。

(P90补充X3)

第四章犯罪心理结构与犯罪行为

第一节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

一、概述

犯罪心理机制(与犯罪有关的防卫机制)包含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过程的总称。

主要研究:

1.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2.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环节和阶段问题

3.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

1、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地位

2、畸形的、膨胀的需要

(二)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

1、不健全人格:

个体因社会化程度不足,导致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

2、品德内涵:

克己、利他

(三)萌发犯罪意向:

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之前处于朦胧状态的冲动或意图。

(四)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1、形成犯罪动机

(1)萌发阶段:

初始性、模糊性、内隐性

(2)过渡阶段:

明确动机阶段

(3)定型阶段:

犯罪决意阶段

(4)消失阶段:

2、确定犯罪目的

P.s•:

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的关系:

(1)多数情况下,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一致。

(2)犯罪动机相同,犯罪目的不同。

(3)有时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不同。

(4)犯罪动机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自需要,又受行为人个性与情境、条件制约。

犯罪行为服从于犯罪目的,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犯罪目的的实现/受阻易使犯罪动机强化/弱化。

由于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行为方式的变化。

(五)犯罪决意一一行为的决定阶段

1、行动手段的选择:

机遇+行为人自身条件

2、行动时机的捕捉: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一)常见模式

1、渐变型:

原发型、续发型

2、突变型:

人际冲突、回避危险、特定气氛

3、机遇型:

机会型、境遇型(刺激、胁迫、从众)

(二)特殊模式

1、习惯型;2、朦胧型;3、变态型

第二节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具体见书P103-111)

一、内外化机制概念

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二)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

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2、模仿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自我强化机制

(三)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

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

第五章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阶段

(一)从情境与主体相互关系上划分:

被动型、主动型

(二)从主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划分:

因社会化缺陷而犯罪的类型、因反社会态度而犯罪的类型。

(三)以主体是否形成犯罪动力定型划分:

偶发型、习惯型

(四)以犯罪活动在主体中的地位来划分:

业余型、职业型

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因素

[主体外因素『外界积极因素「惩罚的正面效应:

准确性、及时性、合理性

彳教育与综合治理I情境变化

f犯罪机遇和现场条件的变化犯罪目标或侵害对象的变化

/I外界其他影响因素{被害人的态度

'共同犯罪人的影响

〔惩罚的负效应

r个性心理结构中的积极因素p良知与罪责感的萌发

*需要的转换、满足与代偿

L条件限制:

心理、生理、强制性

V主体因素<

(1、需要(强度);2、情绪;3、认识;

I主体其他影响因素彳4、意志;5、犯罪经验;6、犯罪习惯;

.7、犯罪模仿;&犯罪准备;9、生理状况

三、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形成后恶性发展的过程。

即犯罪心理定型化、个性化、多方向化的过程,是从初犯到惯犯、职业犯的变化过程。

四、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重点】:

1、犯罪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2、非法欲望更强烈

3、具有一定的犯罪经验

4、犯罪活动向多方向性发展

5、反社会心理形成和巩固

6、犯罪观念进一步确立

7、形成犯罪人格

五、犯罪生活曲线理论(P132)

三种标志组合成个人犯罪生活曲线:

标志I:

初次犯罪年龄。

以25岁为界,区别为早发犯和迟发犯。

标志n:

犯罪的方向:

单一方向,反复进行同一犯罪

同种方向,在同一类犯罪中反复进行两个以上罪名的犯罪异种方向,跨两种的反复犯罪

多种方向,跨两个以上种类的反复犯罪

材料仅做参考之用,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标志川:

再次犯罪及其间隔时间

实际的累犯者可归纳为以下六种类型:

1、早发单一方向持续型;2、早发同种方向持续型;

3、早发多种方向持续型;4、迟发单一方向持续型;5、迟发异种方向弛缓型;6、迟发单一方向停止型。

六、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的概念

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后,由于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和影响,由显著的变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的状态,或者由较强活动变为较弱活动的渐进过程。

七、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层次和类型:

1、暂时型;2、假象型;3、渐进型;4、反复型;5、醒悟型;6、停止型

第八章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心理【重点】

初犯

偶犯

累犯

惯犯

职业犯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初犯可能是第一场收到刑罚处罚的人,也可能是虽有违法犯罪行为,但尚未受到刑罚处罚的人,女口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

1、构成条件:

P192

2、与其他类型犯罪分子的区别:

经验

反复实施同类犯罪并且已形成犯罪恶习的犯罪人。

表面上有正当职业,但却以犯罪为常业,并具有高超犯罪技巧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犯罪人。

理特征

1、动机:

激烈冲突

2、认知水平低

3、能力:

技能不熟练

4、犯罪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

犯罪前侥幸心理突出;犯罪过程中恐惧心理占优势;犯罪后:

惊恐、心虚、悔罪、自暴自弃

5、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良性转化、恶心发展

1需要特征

2动机产生的瞬时性

3偏执的性格特征4意志的两极性

5犯罪时的心理状态①紧张②恐惧③兴奋

1、需要的特征

(1)贪婪的物欲;

(2)畸变的性欲;(3)低级的交往需要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动机特征:

激烈的动机冲突;犯罪合理化的观念

4、情绪情感特征:

累犯比

初犯显得更为平静、冷静;相较于惯犯,更畏惧刑罚;自私、缺乏同情怜悯

5、意志特征:

两极化:

犯罪冲动与抑制能力弱、意志力强

6、能力特征:

多向性

7、法制观念:

畸形的,了解法律知识,不具备法律意识,蔑视法律权威

8、性格特征:

顽固,偏执

1、畸变的需要结构:

财产居多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

3、动机:

冲突减弱

4、情绪情感特点:

情绪稳定;情感淡漠

5、典型的犯罪性格:

内倾性

6、意志特征:

两极性:

抑制犯罪动机的意志薄弱;实施犯罪的意志力坚定。

7、能力特征:

不具备必要的生产生活技能,但形成一疋的犯罪技能。

8、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

1动机特征:

少见动机冲突;

2性格特征:

狡诈、虚伪、冷漠、贪婪、缺乏责任感

1犯罪行为的预谋性

1冲动性

1、

流窜作案

1犯罪行为的习惯性

1犯罪行为的严密性

2犯罪行为的幼稚性

2盲目性

2、

犯罪行为的谨慎性

2行为计划的周密性

2犯罪行为的残酷性

3作案手段简单

3偶发性

3、

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3犯罪行为的类似性

3犯罪行为的多方向

4共冋犯罪较多

4单独性

4、

善结团伙,犯罪向多方向

4犯罪行为的狡诈性

5简单性

性发展

5犯罪行为的连续性

6犯罪行为的残忍性

7犯罪行为的坚决性

第九章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心理

一、智能犯罪的概念

智能犯罪,是指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二、暴力犯罪的概念

暴力犯罪,是指以强暴的力量实施刑法规定的应予以制裁的行为。

三、智能犯罪与暴力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比较

智能犯罪

暴力犯罪(掌握)

心理特征

动机特征

1、动机多样化:

物欲型动机;游戏型动机;报复型动机;信仰型动机

2、动机冲突不明显

1、动机强度大

2、诱因:

矛盾激化;情感挫折;物质需要;不良的人际交往需要;安全需要;精神障碍

认知特征

1、智力水平咼

2、思维偏执

3、法律意识薄弱:

尤其是游戏型

1、思维方式简单

2、歪曲的道德观、价值观

情绪、情感特征

1、情绪复杂:

冷静、高激惹

2、缺乏道德感

消极的情绪反应性和情感水平低

意志特征

两极性:

犯罪冲动与意志坚定

意志控制力差

性格特征

内向、孤僻(游戏)

性格缺陷突出,多为典型的负向性格

行为特征

1、行为隐蔽性

(1)犯罪侵害的直接目标多是无形的。

(2)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与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分离。

2、行为连续性

(1)行为本身具有连续性

(1)犯罪心理顽固性

3、后果严重性

4、手段多样性

5、手段技能性

6、手段欺骗性

7、行为主体年轻化

1、主体多为青少年

2、预谋性与情境性并重

3、残忍性、疯狂性

4、游戏性

四、恐怖主义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

1、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不平等引发的心理失衡

2、权利欲望

3、歪曲的价值观

4、淡薄的法律意识

5、投机心理

第十章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

第一节少年犯罪

一、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

1、形态发育: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出现;

2、内分泌变化很大

3、各项机能发育接近成熟

(二)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

3、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

4、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三)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矛盾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四)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1、辨别是非能力并与外界不良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二、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

(1)动机:

外界诱因、不稳定、强烈的情绪情感、未被意识;

(2)人生观腐朽、颓废

2、个性心理特征:

智商偏低、性格不成熟和严重缺陷

(二)认识特征

1、在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方面,认知不成熟

2、难于处理复杂事物

3、理智调控能力弱,往往感情用事

(三)情感特征

1、缺乏社会性情感

2、情绪体验低级、庸俗

3、不良倾向的消极情感情绪

4、自尊与自卑并存

5、情绪不稳定

(四)意志特征

1、意志两极性明显:

薄弱/顽强

2、侥幸心理突出

三、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2、情境性3、戏谑性;4、冲动性;5、反复性

第二节成年男性犯罪

一、成年男性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动机特征:

冲突

2、能力特征:

(二)认知特征

1、认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

2、知行不一

3、错误观念牢固

(三)情绪情感特征:

稳定、较强克制能力较少冲动,但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

(四)意志特征:

坚定性

二、成年男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预谋性

1、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2、犯罪过程的周密性

(二)独立性

(三)功利性

第三节老年犯罪心理

一、老年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性格敏感多疑

2、自我中心

3、动机特征:

简单

(二)认识特征

1、感知觉和记忆能力衰退

2、认识错误

(三)情绪情感特征

1、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2、情绪体验强烈

3、情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四)意志特征:

薄弱

二、老年犯罪的行为特征

1、非暴力性

2、重复性

3、独立性

第四节女性犯罪心理

一、女性犯罪心理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不可塑性与心理发展的可塑性矛盾

(二)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

(三)女性的依附心理同自我保护能力差的矛盾

(四)女性经期与绝经期和犯罪的关系

二、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特征

(一)个性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

(1)需要:

低级

(2)动机:

诱因(3)法制观薄弱

2、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

温柔、文静、感性、细心、胆小

(2)能力

(二)认识特征:

认识范围狭窄、社会化认识系统薄弱

(三)情感特征

1、情感丰富、细腻;

2、情绪波动大

(四)意志特征

1、受情绪影响大,带明显情绪色彩

2、行为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

三、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

(一)冲动性;

(二)以从属为主,但独立性,主动性增强;

(三)欺骗性;

(四)性色彩浓厚

第十一章过失犯罪心理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

过失犯罪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是过失抱罪。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1、相同点

(一)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受行为人的心理、意识支配

(三)具有罪过

2、不同点

(一)从法学的角度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四方面的差异:

1•社会危害性比较,主观客观结合看,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2.主体和主观方面比较,主体年龄不同。

主观意识、意志不同

3•客体和客观方面比较,过失犯罪侵害的只是物质客体而故意犯罪侵害的可以是物质客体,也可以是非物质客体。

客观上目的不同

4•刑事责任比较,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轻于故意犯罪。

(二)从心理学上看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心里和行为上有三方面差异:

1•心理结构的形式的内容不同:

根据、动力、品质、原因、形式、成分

2.心理状态不同:

目的

3.心理机制不同:

三、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

主体外因素(情境因素(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r自然灾害

'耳意外事故

wI危险工作环境

「挫折

I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变故

I纠纷

丿舆论因素{群体舆论

AL社会舆论:

具体环境层次、社会风俗层次

「使用熟练工具

工具因素{使用陈旧工具

I使用高科技工具

f实施违法行为

I被害人因素实施未被到的行为违反纪律

、有过失行为

f生理因素f生理缺陷或疾病

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