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441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评价检测二.docx

阶段评价检测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阶段评价检测

(二)

第三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3·滨州学业考)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应多吃一些肉、蛋、鱼、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因为蛋白质是 (  )

A.有机物

B.容易消化的物质

C.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D.主要供能物质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所以青少年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的维生素是 (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AD.维生素B1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

3.(2014·呼和浩特学业考)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D.胃是消化器官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中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是消化器官;小肠中的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将蛋白质最终分解成氨基酸;肝脏分泌胆汁,胆汁能够乳化脂肪。

【变式训练】(2014·泉州模拟)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胆囊,能分泌胆汁

B.[②]是胰管,能收集和输送胰液

C.[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

D.[④]是小肠,肠腺能分泌肠液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图中①是胆囊,其作用是贮存肝脏分泌的胆汁。

4.(2014·湘潭模拟)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

但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解析】选B。

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知识拓展】药用胶囊的妙用

(1)药物本身苦口或气味难闻,用胶囊包裹后,可以避免对口腔刺激,利于服用。

(2)药物本身刺激性较强,用胶囊包裹后,可以避免药物对咽、喉、食道、胃的刺激。

若胃不好,胃黏膜要避免受到刺激,片剂直接刺激到了胃,而胶囊就不会。

5.(2013·临沂学业考)人体的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部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下列不是鼻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的一项是 (  )

A.鼻毛阻挡灰尘

B.鼻黏膜血管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黏膜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

D.鼻细胞感受气味刺激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鼻腔的功能。

鼻腔黏膜上具有嗅觉细胞,能够感受各种气味刺激,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嗅觉,但是不能对空气进行处理。

6.(2014·巢湖模拟)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

A.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C.肺泡数目极多

D.A、B、C都是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肺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7.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是 (  )

A.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压,肺泡回缩

B.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压,肺泡鼓起

C.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气压,肺泡回缩

D.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气压,肺泡鼓起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吸气时肺的变化特点。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此时肺泡鼓起。

【易错提醒】

(1)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最大。

(2)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最小。

(3)呼气结束瞬间气压=吸气结束瞬间气压=外界大气压。

【变式训练】下列示意图中,用气球、橡皮膜、玻璃罩等模拟演示呼吸的过程。

请据图选出描述正确的一项 (  )

A.图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泡

B.图丙模拟人体的吸气过程

C.图中橡皮膜模拟膈

D.图丁模拟人体的呼气过程

【解析】选C。

肺泡不是器官,图中气球模拟的器官是肺,因此选项A错误;图甲模拟呼气过程,图乙模拟吸气过程,图丙和图丁既不能模拟呼气过程,也不能模拟吸气过程,故选项B、D错误。

8.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 (  )

A.血浆、白细胞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D.血小板、白细胞

【解题指南】

(1)题干解读:

此人患两种病,一种病是慢性贫血,另一种病是急性阑尾炎。

(2)链接所学:

贫血患者化验红细胞,炎症患者化验白细胞。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体内血细胞的特点及功能。

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少会患贫血;突发急性阑尾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

9.(2013·连云港学业考)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

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③是右心室B.④中的血液流向⑤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D.②中流的是动脉血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能力。

由图可知,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⑤是右心房。

血液在心脏中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主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10.(2014·德阳学业考)血液流经下列哪个部位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

A.全身血管

B.肺静脉

C.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血液循环途径。

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因此人体内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知识拓展】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

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

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内气体进行交换,获得氧气,

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联系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

11.(2013·泰安学业考)在某一时刻检测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结果其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该器官是 (  )

A.脑B.肺C.肾脏D.小肠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血液流经不同器官时血液成分的变化。

人体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入心为静脉、出心为动脉,除心脏外的其他所有器官都与心脏相反:

入为动脉、出为静脉。

这四种器官分属于两类器官:

肺是一类,脑、肾脏、小肠是同一类。

肺是气体交换场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肺静脉中流动脉血,流出肺的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流入A、C、D的都是动脉血,流出A、C、D的都为静脉血,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变式训练】(2013·东营学业考)如图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 (  )

A.脑B.肾C.小肠D.肺

【解析】选A。

当血液流经脑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养料(如葡萄糖)进入脑细胞,所以减少,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废物,如尿素,因此尿素含量会增加,A项正确;血液流经肾时,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会形成尿液排出,尿素的含量应是降低,B项错误;血液流经小肠时,小肠吸收的养料进入血液,流出的血液中养料(如葡萄糖)增加,C项错误;血液流经肺时,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流出的血液中氧气会增加,二氧化碳会减少,D项错误。

12.如图为尿液形成示意图,某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识图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并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病变部位。

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肾小球,③为肾小囊,④为肾小管。

若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则病变的部位可能为肾小管。

13.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

A.膀胱→输尿管→肾→尿道

B.肾→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D.尿道→肾→输尿管→膀胱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尿的排出途径。

肾单位形成尿液是连续不断的,但排出却是间歇的,其原因是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肾单位形成的尿液由肾排出,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贮存,达到一定量后,人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4.(2013·天津学业考)为促进年幼的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可以为他们用下列哪种激素 (  )

A.性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激素的作用和缺乏症。

幼年时缺少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因此为促进年幼的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可以为他们注射生长激素。

【变式训练】下列均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

A.大脖子病、坏血病、白化病

B.肢端肥大症、甲亢、血友病

C.呆小症、侏儒症、巨人症

D.呆小症、先天性愚型、夜盲症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激素的知识和判断疾病引起原因的能力。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成年时期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分泌过多易患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将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白化病、血友病和先天性愚型是由体内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属于遗传病;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所致,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所致。

15.小小的神经元很神奇,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人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比电脑复杂得多。

下列有关图示神经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①是胞体,③是树突

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D.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中②是细胞核,①③是突起,④是神经末梢。

神经元能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但不会自动有节律地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

树突→胞体→轴突。

16.人的身体各部分能协调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脑和脊髓组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C.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所以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谈虎色变”的反射受语言中枢的控制,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所以此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调节,但也受激素的调节。

17.(2014·内江模拟)观察下面眼球的结构示意图,看看下列叙述中有无错误的,若有,请你把它找出来 (  )

A.当人从明处到暗处时,图中的3会扩大

B.图中4的曲度是由10中的平滑肌调节的

C.图中结构5、6、7、8共同组成眼球的中膜

D.图中结构8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结构及特点。

观察图示可知:

2、6组成了眼球的外膜,5、7、10组成眼球的中膜,8为内膜;3为瞳孔,当人从明处到暗处时,瞳孔会扩大;图中4为晶状体,其曲度是由10中的平滑肌调节的;图中8为视网膜,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变式训练】近年来,患近视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

A.在视网膜前方,配戴凹透镜

B.在视网膜前方,配戴凸透镜

C.在视网膜后方,配戴凹透镜

D.在视网膜后方,配戴凸透镜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办法。

物像只有落在视网膜上,才能够清晰地看到物体。

如果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的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物体,这就形成了近视。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18.(2014·绵阳学业考)下列对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将患病孩子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选D。

本题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要求孩子饭前便后洗手是切断传播途径。

【变式训练】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冬春季节是发病的高峰期。

在“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

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的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所以,“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行为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9.H7N9禽流感病毒能引起传染病,确诊的患者大都有禽畜类接触史,疫区对患病的禽畜类采取了焚烧等防控措施。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H7N9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

B.患病的禽畜类是该病的传染源

C.对患病的禽畜类采取焚烧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后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传染病和免疫知识的应用能力。

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传染病角度分析,H7N9病毒属于病原体,患病的禽畜类是传染源,对患病的禽畜类采取焚烧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从免疫角度分析,H7N9病毒属于抗原,若H7N9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注射后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20.泉州西湖花果岛又称“鸟巢”,近年重现了“花果飘香、百鸟来仪”的盛况。

其原因是 (  )

A.鸟类食性改变B.外来生物入侵

C.生态环境改善D.物种进化加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由于当地重视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改善,适于生物生存,因此会重现“花果飘香、百鸟来仪”的盛况。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60分)

21.(8分)(2013·荆门学业考)下图表示某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过程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2)图中的b过程叫做     ,c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     内进行的。

(3)某同学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写出了如下实验记录: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

时间

(min)

加碘液后

的现象

淀粉糊、清水

37

10

变蓝

淀粉糊、唾液

37

10

不变蓝

淀粉糊、唾液

5

10

变蓝

若以其中的②和③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

【解析】本题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主题,主要考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对照实验的设置。

(1)由图可以看出,经过a过程后,食物变为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则a过程为消化,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经过b过程后,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进入了循环系统,则b过程为吸收;通过c过程,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则c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设置对照实验的条件是必须保证变量唯一,即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其他因素相同。

②和③中,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则实验变量为温度。

答案:

(1)小肠 

(2)吸收 线粒体 (3)温度

【互动探究】

(1)①与③能否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为什么?

提示:

不能。

有唾液和温度两个变量。

(2)②处理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为什么不变蓝?

提示:

②中的唾液将淀粉糊中的淀粉全部消化,故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不会变蓝。

22.(6分)下表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某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A所示;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如图B。

请分析回答: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气体

79.00

79.50

合计

100.00

100.00

(1)阅读上表可知,吸入气体中     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2)观察图A推断,通入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     。

(3)分析图B得出,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

【解析】本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1)解读上表可知,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相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多,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少。

其原因是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

(2)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读图A可知,甲试管变浑浊,说明进入试管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应为呼出气体。

(3)图B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图中可见,血液内的氧气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向血液中扩散,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答案:

(1)氧气 

(2)甲 (3)二氧化碳

23.(10分)(2014·呼和浩特学业考)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相连血管的解剖图,请识图并回答问题:

(1)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流着动脉血的结构有(填图中序号)       。

(2)血液能在人体血管中循环流动,主要是因为构成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       ,将血液泵至全身。

(3)区分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依据是颜色和       ;区分动脉与静脉的依据是以     为参照的血流方向。

(4)将离体心脏的④扎紧,把清水从①注入心脏,心腔里容纳不下的清水将由图中[ ]     ([ ]里填序号,横线填上名称)流出。

(5)研究证明,正常人进食后血管[④]中血糖含量会升高,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原因是                 。

(6)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     的滤过作用和       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心肌的特性、血液和血管的判断、激素调节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1)由图可知⑤是主动脉,⑦是肺静脉,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

心脏中左心房、左心室中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中流静脉血;血管中主动脉、肺静脉流动脉血,上、下腔静脉及肺动脉流静脉血。

(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肌肉有收缩的特性,可以将血液泵至全身。

(3)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呈暗红色。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静脉是导血回心脏的血管。

(4)水由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由右心房流入右心室,经肺动脉流出。

(5)正常人进食后血液流经小肠时,吸收消化后的葡萄糖,由肠静脉流到下腔静脉,使其血糖含量升高;血糖含量上升,会使胰岛素的分泌量随之增加,从而使血糖含量降至正常水平。

(6)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能将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不能重吸收的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答案:

(1)⑤⑦⑧⑨ 

(2)收缩

(3)氧气含量 心脏 (4)[⑥]肺动脉

(5)消化后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6)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肾小管

【变式训练】(2014·舟山模拟)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所以体检时常需抽血化验。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然后要求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血管变粗、隆起。

由此可知抽取血液的血管是       。

(2)进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这是因为大脑能控制         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3)抽血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很快就可止血。

在此过程中,血液中的

        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以抽血化验的过程为主题,主要考查对血管、血液流动、反射和止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1)抽血前,在受试者的手臂穿刺部位以上约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阻止静脉中的血液向心脏回流,受试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促使手部静脉中的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从而使静脉血管变粗、隆起,有利于医生针刺。

(2)扎针时,尽管有较强的疼痛感,但受试者并不会把手臂缩回,是因为大脑的高级中枢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脊髓中的缩手反射中枢,不能完成缩手动作。

(3)抽血完成后,用脱脂棉球按住穿刺点,伤口处的血小板释放凝血物质,很快就可止血。

答案:

(1)静脉 

(2)脊髓 (3)血小板

24.(10分)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代谢活动都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图(A、B、C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长度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      。

(2)若B表示肺,则②表示肺与      的气体交换。

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肺容量如bc段变化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    ,肺完成    过程。

(3)若甲和乙代表含有尿素的代谢废物,则乙为     。

【解析】本题以与人体代谢活动相关的知识为主题,主要考查对人体呼吸、消化、排泄、循环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识图分析的能力。

(1)通过阅读题干、观察图示可知,A所示结构与食物相联系,所以A应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为吸收,完成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长度长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2)若B为肺,则②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