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439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docx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中共枞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

工作报告(摘要)

汪恕东

  (2011年6月10日)

  中国共产党枞阳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选举出席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动员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争先崛起、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枞阳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一)科学领导发展全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准确把握枞阳发展的战略定位和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着力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坚持走务实稳健的发展之路。

通过五年的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双双跃上百亿元台阶,分别达120亿元、114亿元,年均增长15%、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7亿元,年均增长15.8%,财政运行质量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二次产业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99元,是“十五”末的2.4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净增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2亿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乡市场日益繁荣。

  

(二)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支撑作用日益彰显。

五年来,全县上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精心构筑发展主平台,加速科学承接,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入驻,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采掘、造船、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日趋壮大,集群特色日益显现。

总投资30亿元的枞阳海螺水泥熟料生产基地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千仞岗集团一期5000人规模的生产基地项目加速推进;东方造船、金誉铝箔、锦庭家纺、恒泰钢构、盛仁建材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皖江铸业、压力容器及LED、热鼎炉业等项目开工在建;海螺粉末站、华能核电、特种船舶等一批超亿元重大项目积极谋划推进。

五年来,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72家增加到217家,产值由26.8亿元增加到142亿元,年均增幅达37%;工业化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对财政贡献率达52%。

一批民营企业茁壮成长,私营企业发展到1369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5216户,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加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园区引擎带动效应明显。

综合园扩园提速步伐加快,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纺织、造船、建材等功能片区蓬勃发展;横埠工业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质态明显提升,有望成为我县第二个省级开发区;示范集中区建设稳健启动,合作开发潜力巨大,三区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园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服务环境持续优化,“磁吸效应”日益显现,现已入驻企业88家,园区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最活跃的增长极。

一批乡镇工业功能区竞相发展,集聚能力不断增强。

  (三)县城建设日新月异,承载辐射能力明显增强。

坚持规划引领,大力实施“东进北扩”战略,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以改革攻坚力度加速县城拓展步伐,城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城北大道、迎宾大道、滨江新区主干道、连城路、银塘路等骨干路网工程全面建设,金山路、湖滨路等城区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城区综合交通体系渐趋完善。

银塘新区、蒲洲新区、滨江新区建设加快推进。

县医院成功实现整体搬迁,枞阳中学新校区新学年将投入使用。

政务中心、综合大市场、汽车站、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扎实启动。

老城改造步伐明显加快。

环莲花湖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实施。

高标准建设的莲花湖公园、旗山公园快速推进;投资超亿元的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入运营,一批市政配套设施同步建设。

县城防洪墙修缮加固、凤凰山菜市场改造、商业步行街等一批工程顺利实施,城区商气人气不断集聚。

城区“三违”集中整治初显成效。

启动实施城区环卫体制改革,县城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房地产、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县城新增商品房开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8万人,比“十五”末分别增加6平方公里、4万人。

  (四)乡镇经济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顺利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第二轮修编和246个村庄规划。

县城、中心镇、重点镇梯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批特色专业市场迅速兴起。

浮山旅游开发快速推进。

乡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完成村村通水泥路1048公里,位居全市第一。

铜安路、白金路、江堤堤顶路、下北线等公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县域“五纵四横”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两镇二十七村”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抢抓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有利时机,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

农业生产屡创新高,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龙头企业达110家,完成产值17亿元。

扶贫开发成效明显,贫困人口减少3.97万人。

深入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加速迸发。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全部结束。

建设用地“五统一”改革成效显著,国土资源管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统建安置改革创新推进,成功取缔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建设管理步入良性轨道。

政府机构改革圆满成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实施。

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完成。

全面实施复退军人安置改革。

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各类担保公司5家、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各1家,存贷款总量和增长率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突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建立健全县干领衔招商、县直单位捆绑招商、驻点招商和科干离岗招商等工作机制,引资规模和总量不断攀升。

深入开展安商服务活动,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开放环境不断优化。

五年共引进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97个。

  (六)社会事业协调进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民生工程扎实实施,惠及百万枞阳人民,五年累计投入12.05亿元,连续多年考核位居全市前列,进入省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行列。

政府实事工程稳步推进,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企业用工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教育、文化、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史志、档案、新闻出版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成功跻身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行列。

率先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层医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人口计生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实现了进类进位目标。

全面加强司法工作,顺利完成“五五”普法,法制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信访形势大为好转。

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平安枞阳建设,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出台了《中共枞阳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学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理论武装扎实有效,舆论宣传引导有力。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枞阳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规范实施初始提名、票决任用等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民主,稳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树立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面向基层的用人导向,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加强各级班子建设,顺利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落实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措施,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扎实开展“学沈浩”和“万名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稳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

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和民主评议活动,机关效能明显提升;进一步加大纠风治乱和案件查处力度。

县委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对政法、统战、武装等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党校、保密、老干部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步。

  通过五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有许多深刻体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丰富。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核心保障。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求真务实作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基本要求。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作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不竭动力。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最终目的。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

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以加速转型发展与调优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争先安庆,崛起皖江,争创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兴县、三产活县、文化育县、生态立县战略,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枞阳。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全省、达示范区平均水平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全省平均水平以上。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2%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

  未来五年,是枞阳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期间,池枞大桥、祁济高速、北沿江高速、沿江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将加快建设,我县的区位、交通环境将极大提升,大跨越大发展的新优势将更加显现。

  未来五年,是枞阳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

全县上下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热情空前高涨,干事创业、勇创一流的氛围日益浓厚,具备了加速崛起的条件和实力。

  未来五年,也是枞阳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挑战期。

全县上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争论、不懈怠,咬定目标,抢抓机遇,务实奋进,谱写“十二五”发展新的华章!

  基于以上形势分析,为实现预期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激发科学发展强大活力

  坚持以思想解放引领观念更新。

要彻底冲破小富即安、小胜即喜的自满意识,弘扬自强不息、勇攀新高的进取精神;要彻底冲破不思进取、看摊守业的思维定势,增强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要彻底冲破等、靠、要的唯条件论,树立事在人为、关键在干的能动观点;要彻底冲破单位部门狭隘的利益观,树立全县一盘棋、合力求发展的浓烈氛围。

坚持以思想解放促进全面发展。

既要把解放思想和行动体现在把握发展机遇上,更要把解放思想和行动落实在工作推进上,突出围绕土地、融资、人才、环境以及体制机制等瓶颈制约因素,灵活把握政策,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坚持扩大有效投入,大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以科学承接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两线三区”(沿江产业带、沿路工业走廊,枞阳经济开发区、横埠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集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完善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行动,做大产业规模,全面提升六大支柱产业。

要着力加快传统基础产业技术改造步伐,推动科技和管理创新,鼓励引导企业强强联合、配套协作,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创品创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拳头产品。

  以大项目引领调优产业结构。

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枞阳海螺、东方造船、金誉铝箔、千仞岗制衣、皖江铸业等一批主业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推动配套产业链延伸,打造工业企业“集团军”。

统筹推进交通、城建、民生等方面重大项目建设,着重抓好池枞大桥、祁济高速、北沿江高速和沿江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落实工作。

精心谋划、编制、包装一批基础设施、加工制造、新型建材、三产服务、现代物流等优质大项目。

坚持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加速推动转型发展。

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园区拓展提升促进优势产业集聚。

加快综合园区规划目标的拓展进度。

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新建工业项目向特色园区集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大力提升纺织园区整体形象和产业发展层次,做好拓展区规划,打造皖江城市带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形成年产值40亿元的纺织产业集群。

加快横埠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步伐,打造皖江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基地,形成年产值80亿元的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

全面提升建材工业园和造船工业园规模和效益,打造全国重要的建材基地,长江流域重要的造船、加工制造、港口和物流基地,形成年产值70亿元的造船产业集群。

坚持“以园养园”,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入园企业财税贡献率,提升园区发展效益。

不断创新园区体制机制,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跨区域合作共建园区,实行园区公司化经营和管理。

  以壮大民营经济提升乡镇总体实力。

大力培育各类创业主体,鼓励和引导枞阳籍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

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工程,放宽政策,放开创业领域,完善支持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扶持民营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依托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产业发展基础,着力破解要素制约瓶颈,因地制宜发展乡镇工业功能区和“凤还巢”工业片区,壮大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

坚持扶优扶强,激发乡镇发展潜能,支持壮大乡镇经济实力。

  (三)纵深推进改革开放,集聚科学发展不竭动力

  全方位扩大开放,坚持不懈推进强势招商。

全面推进商贸、旅游、金融、文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拓宽开放合作领域。

深入推进强势招商,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式。

坚持招商选资,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和效益。

坚持招大引强,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特色园区招商,着力在引进国内百强、世界五百强上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加大与央企合作对接力度。

切实把握环保要求,严格准入门槛,坚持绿色承接,着力引进无污染、低耗能、高效益的新技术新项目。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集体企业改革,发展股份制等多种经济形式,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卫生、教育、文化、市政、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抓好乡镇人事制度的改革。

继续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严格规范土地管理。

加快投融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培育发展新型金融机构,激活银行资金和民间资本,扩大信贷投放。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深入持久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

  (四)聚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魅力枞阳

  加快现代化滨江环湖城市建设。

协调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城区与园区融合,建设现代化滨江环湖城市,积极呼应安庆东向发展。

坚持以大规划引领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结合池枞大桥桥北经济区的规划建设,科学修编县城总体规划,高起点谋划和构筑新型城市建设和发展框架。

加速实施县城东进北扩战略,加快推进银塘新区、蒲洲新区、滨江新区建设,全面实施羹脍赛湖综合开发,形成以环羹脍赛湖为中心的新城区格局,努力将羹脍赛湖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加强城市路网、防洪排涝、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三公园”(莲花湖、羹脍赛湖、旗山)、“两馆”(体育馆、科技馆)、“两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文广影视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有序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建一批精品小区和高层住宅,提升城市品质。

加快老城改造步伐,不断完善便民设施。

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方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深入开展县城文明创建,争创全省文明城市。

鼓励引导人口向县城集中,不断提升县城人气。

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

  着力发展小城镇。

进一步优化乡镇布局,做大做强中心镇、重点镇,积极发展县城次中心。

以扩权强镇试点镇和一批建制镇为重点,突出区位、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环境治理、经营管理,完善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镇区规模扩张、城镇人口集聚。

坚持产业兴镇,特色强镇,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深入实施“三产活县”战略,积极营造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以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为重点,围绕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商业步行街、财富广场、综合大市场等大型休闲购物、美食等专业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大发展。

重点加快推进浮山旅游开发,加大宣传推介,提升旅游内涵,扩大品牌效应,力争将浮山风景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

用足用活国家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改造提升传统消费性服务业,纵深开拓消费市场,拉动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城乡消费水平和层次。

加快推进政务、企业、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进程,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五)全面加强“三农”工作,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提升优质粮、棉、油等七大主导产业,壮大八大特色板块,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6232”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现有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扩规模、上水平。

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优势,构建沿湖优势水禽产业带,做响水产品牌,打造水产强县。

坚持外引内培,着力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培植一批储运型、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加速农业市场化和外向化进程。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综合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和农田灌排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交通、饮用水安全、电网改造升级、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面貌。

继续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质量和通达深度。

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不断强化农村用电保障。

开展村镇整治,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引导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

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不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强化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和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阳光工程”和农民劳动技能培训。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等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六)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福祉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现代文明风尚,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传承和发展,加强文化精品创作,讴歌时代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枞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展示枞阳风采。

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文化载体建设,高标准建设好文广影视中心、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广泛开展文明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积极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整合优化、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建设教育强县。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加大科技普及和创新力度,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和方法,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史志档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生产、生活安全。

切实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有效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进一步完善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协调推进机制,拓宽就业和再就业渠道,稳步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支持自主创业。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以养老、医疗、住房为重点的社会保障网,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实现稳步脱贫的目标。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代表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作用。

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建立重大决策与公民有序参与的互动机制,保证党员和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坚持党管武装,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枞阳”建设。

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合理诉求渠道,坚持依法治访,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

  

(一)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统揽全局作用。

面对未来五年改革发展任务,各级党委要突出抓好第一要务,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把握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准确判断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争先崛起的良好氛围。

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等制度,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理论培训基地的重要作用,努力建设科学理论武装、具有战略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党组织。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锻造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要以干事创业为主题,大力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各级班子的整体优势;要以提升能力素质为重点,选好配强“一把手”,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充实到各级班子中。

加大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锻炼选拔。

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公务员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