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931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docx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

中山市社会养老模式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明显。

我们对中山市养老模式也更为关注,本文主要从社会的养老的作用、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养老模式的问题及从金融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地阐述。

还对家庭养老及社会养老进行了对比,阐述了社会应该加大对老人们的关注度,加大金融投资。

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这也是我们研究社会养老模式的一大原因,也联系了金融支持机构对社会养老模式的支持。

为以后的养老模式的发展及改进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社会养靠模式金融支持 中山市

前言本文主要阐释了社会养老的作用,大致从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这两个角度来谈。

也分析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布局和运作等具体内容.进而提出一些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议,包括社会养老家庭化、强化社区服务职能、满足不同层次老人需求、规划养老设施布局和寻求全社会支持等方面。

据统计,1998年我国大约有1/3的省、市、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有1.29亿60岁以上的人,所占总人口比例高达15%,已远远超过老龄社会标准。

老年人生活保障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赡养老年人.本文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养老模式作用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给切实可行的老年人生活保障体系提供依据。

一 社会养老模式的具体内涵

社会养老模式融合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为,这些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等.还有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养老方式,如供养、保健、学习、娱乐等等方式,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社会养老模式会更加完善。

1 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的具体解释

根据抚养老年人的主体不同,把养老模式主要分为社会供养、家庭供养和自我供养3种形式.社会供养主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来为老人提供舒适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的集中养老形式,并且依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实施相应的整体服务和个别服务。

家庭供养侧重的是老年人的个性需求,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一般情况下都是女儿和儿子对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全面保障,但是由于家庭赡养条件、水平都不太相同,赡养条件也都有差异。

自我供养是老年人凭着自己有劳动能力时的储蓄,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提供经济基础.大多数农村主要实行这种养老模式。

下面具体谈谈家庭供养。

我国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也逐渐形成了尊老赡老的优良传统,家庭供养对于任何地区,任何时代来说,都是赡养老人最主要的形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我国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农村地区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农民的物质生活不仅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程度大大增强,家庭成员大多有5个人,这也为家庭养老模式的传承提供了条件。

有相关人士预测在20到30年内家庭养老仍会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孤寡老人、烈军属等老人存在于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乡镇敬老院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必须得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社会养老的性质。

1978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走向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村级养老院也相应而生,上面相关部门也会给村民发放一定数量的退休金,这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农村社会养老的成效将会渐渐显现出来。

但是家庭供养的这种模式在城镇受到非常严重冲击.特别是我国自1970年大力施行计划生育政策,城镇家庭主要有一个孩子。

从目前来看,不少城市家庭平均口3.5人左右,年轻人数量比例持续下降。

拿北京市来说,1964年0到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41.5%;到了1982年,年轻人所占比例下降为22·4%。

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和压力的主要是30到45之间的人.家庭方面主要是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更具体一点就是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卫生保健等,和子女沟通他们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内容,有能力来使这几个责任实现。

这类人群的工作大多是各种领域的骨干、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只有兢兢业业地非常努力的工作,他们的工资能够有所保障,近而在面对家庭赡养抚育的压力时才会有所减轻;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也会有所动力。

家庭养老模式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中青年人来承担。

那么就需要他们在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客观上减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那么这种功能的削弱就得由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来补充。

大多数城镇老人享有离、退休金,也就是说具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可以实施自我护理。

但老年人还需要精神生活的安慰,一些病残老人还需要临床护理和照顾,但是老年人口的年龄增长导致自我养老的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自我护理具有不稳定性、阶段性。

社会养老作为供养老年人的专业化组织,具有老年人必需的各种生活设施,尽可能提供便利的吃、穿、住、用等条件。

年龄相近的老年人共同生活,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可以参加多种文化活动,使得老年人避免了家庭供养和自我供养中孤独、封闭的生活氛围,从这个当中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

2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的体现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增大,社会当中的老龄人口成为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

虽然社会在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在加剧。

在大城市更加是这样。

如北京市老龄化,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0·4%;200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10%以上。

前者比后者早出现13年左右,晚近40年来,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据相关人士的预计,到203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部人口比例将达28·7%,也就是说每3人中将有一位老年人。

截止到1997年,除北京外,沪、津、浙、苏、鲁、湘、粤、川、辽、豫、皖、闽等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或接近7%。

人口的老龄化也必然伴随着青少年人口比例的降低。

如1964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仅为6·7%,此时0~14岁人口比例为41·5%,到1987年上述比例分别为10·4%和20·4%。

自计划生育的政策大力实行,北京市提出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也很快得到响应。

2010年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据生态学中种群增长规律可以得到,4∶2∶1的家庭结构必然会出现在社会当中,大概含义也就是一对青年夫妻不得不赡养4到6位老人。

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恨有效的控制了人口总量,家庭日趋小型化。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倒金字塔”型的家庭将成为社会主流。

长寿老人的增加,但是不少60岁以上老人的父母也健在,大多在80岁以上,使得一个家庭的年轻人有可能要承担赡养4~8个老人的重任。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一个家庭当中的家庭事务将会越来越多。

可以很明显的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必须得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 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进入90年代后才日渐突出.而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并不是为老龄化社会而设立,自1949年后逐步建立,最初的居住者主要是缺乏照顾的烈、军属、革命老人和孤寡老人等,面对扑面而来的老龄化浪潮,现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有诸多方面难以适应.

1 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老年人数量不符

由于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也就需要相应的增加。

但是我国当前的状况是,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是城市养老服务设施数量明显匮乏。

举个例子来证明,北京每年有9·3万人步入老年阶段。

1990~1997年老年人增加6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4万,80岁以上老年人13·7万,占老年人口的8%.到2000年,老年人为200万。

但是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少,根据1996年统计的结果,北京市大小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共计309所,床位约6000余张,与当时全市140万老年人的数量明显不合理。

床人比为1∶233;到1999年9月,养老设施依然是309所,床位增加到1·1余万张,但老年人已达174万,床人比1∶158;到2000年这一比例减少到1∶188。

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社会化养老体系完善的建立。

2 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整体布局

老龄人口在我国的分布也具有普遍规律,那就是是城市高于农村,主要分布在城区。

60岁及以上人口在京、津地区所占比例较高。

具体说明就是:

80年代以来,北京市增加的老年人大多在城区生活,城区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60.6%。

然而,现有的309所养老设施中,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仅有75所养老设施分布于城区、城近郊,分布的区域主要包括朝阳、海淀、丰台、大兴等;其余200多所分布在房山、平谷、怀柔、延庆、密云等远郊区县。

这些养老设施在服务条件、交通通达性等方面与城区相比差距太大。

探亲访友、外出就医、休闲娱乐等活动就需要良好的交通,那么交通这个因素就是选择养老设施首要考虑的因素。

除此之外,老人还要考虑就近入住和优越的服务条件等。

因此,老年人分布中心和养老服务设施分布的不均衡,老年人入住的机会就非常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入住比例。

.在现有1·1万张床位中,空床率为27%,在老龄化大逐渐显现的情况下,竟然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这类现象形成的原因也不是单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因素就是布局不合理.不少城区的老年人只好选择郊区敬老院入住,如京郊的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等地的养老院,老人入住率占75~80%。

3中山养老模式现状

广东省中山市,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中山市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总面积178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4.23万,旅居世界各地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

中山是一座社会和谐、经济兴旺、环境优美、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据统计,目前我市有23家公办养老院和2家民办养老机构,4000个床位的公办养老院入住了2500位老人,1200个床位的民办养老机构入住了500多位老人,即目前中山大概有3000位老人是机构养老。

与庞大的老龄人口数目18万相比,3000似乎显得渺小。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离开家,喜欢在家养老。

在目前“1+2+4”的家庭模式下,居家养老让年轻一代遭遇了难题。

究竟跟男方父母亲住,还是跟女方父母亲住,还是分开住?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与父母亲住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绝大部分年轻人认为,“不跟父母亲一起住,似乎就是不孝顺。

”然而,在老人家看来,一起住可能有生活习惯不一致的问题,越来越多老人家选择自己住,子女偶尔回家吃饭。

年迈的双亲不在身边,安全问题自然成为年轻一代工作之余的挂心事。

中山市去年为全市三无孤寡老人安装的颐老一键通或许能解决这个安全问题。

据市民政局副局长蓝海斌介绍,2011年,我市将至少为老年人安装20000台颐老一键通。

养老现状

跟子女同住

养老院

孤寡老人

所占比例

22%

49%

29%

4 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实施

现有的大多数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并不只是为人口进入老龄化而建立的,是面向所有人建立的。

但是存在着老年人的实际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与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是不相适应.的现象。

4·1 带有非常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

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大多来源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拨款才能够有条件建立,大多数设施也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主要面向国家和人民的功臣、孤寡老人等服务,从这个当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它具有非常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

随着国家逐渐步入老龄化的阶段,老龄人口迅速增加,但是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我国政府的财政能力也有限,依靠国家政府拨款来建立养老设施,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老龄化问题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是整个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非常珍贵的,为他们做出巨大贡献的也是老年人,所以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管,反而更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4·2 明显的行政烙印

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带有十分明显的政府烙印,基本上是按照行政级别设立的,这也受到了养老这一行业的限制,由于这一行业的盈利低,使得一些人并不是从心底里想要搞好这一行业。

说到底就是资金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服务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景荣从事行业的职工的稳定性。

4·3 较高的服务收费

养老机制中,老人们的服务费来源主要是来自本人的退休金,或者是城乡对自己的少的可怜的补助,由于他们没有可观的收入,使得入住养老机构成为一件困难的事。

然而,养老机制中收费太高也会是一个影响社会养老机制不受欢迎的因素,我们应该想想,那些入住者大多数是没有子女的,或者说是子女没有时间照看他们的人,对于那些无子女者,这种高昂的收费标准无疑打消了他们入住的想法,因此,这种收费服务的价格有待提高。

但是一般进养老院的,都是收入很少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交到敬老院,因此,由于较高的收费,他们一般就不会选择进敬老院。

3·4 较低的入住率

目前,我国在老人们入住养老机制的事情上还有很多不同的见解。

有的人挑剔服务设施水平差、有的说收费太高、有的是子女的观念,他们认为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顺,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这使得我国养老院的入住率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低了好多。

还有一些子女不放心让自己的父母与不认识的人在一起生活,担心其服务不周到,还有一些受到是社会舆论的影响,怕别人对子自己所三到四。

还有一些老年人心理抵触,认为自己被子女遗弃了,因此,这导致一些敬老院入住率低。

社会福利色彩

养老设施

服务费高

所占比例

21%

38%

41%

从图中的表格我们不难看出当前中山市乃至全国的社会养老问题主要由于在养老设施不完善,服务费较高这两大因素造成的。

三金融支持下的养老模式

要想了解金融支持养老模式,那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金融的概念。

金融涉及到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合作社、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它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包括了货币的流通和信用活动,当然还包括与之相联系的各种经济活动,它的运行机制是货币的发行、回笼,存款的吸收、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

金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融涉及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离不开金融机制。

那么金融怎样影响中山养老模式的呢,下面做如下分析

1、金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山市社会养老机制虽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也积累了大量的参考文献,有了好多的前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国的基本的国情,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实力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差还很大,养老机制,尤其是农村,还很不完善。

因此,有好多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就要金融机制的完备支持,以农村为例,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1.1、金融支持政府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 

许多人认为目前养老机制没能很好的发展,大部分原因在政府,说政府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一些强制力的要求,但是,还怕会打消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养老机构的发展,因此,金融机构应该发挥自己的重大影响力,权衡经济与发展的平杆,让一些领导多学习关于此类的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出国,去学习外国先进的领导思想,使得结合自己发展的国情,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政策,来改善养老机制。

 

 

1.2、改善人们的观念,降低费用

我国养老机制得不到很好的支持的原因还有人们的观念并未得以改善,他们保留着古老的传统观念,及将老人们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虽然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精力来进到养老的责任,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高昂的费用,这使得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更加拮据,因此,他们宁愿选择不采用这种办法。

因此,金融集团应该对这方面最更大的努力。

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

 

1.3、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是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

我国在农村和城镇实施了两套

不同的体系,使得城乡之间很难进行衔接,这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影响。

1.4金融发展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

往往如我们所见,越发达的地区在对社会养老政策方面做得越好,而那些经济落后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不是那么完善。

这和其经济发展程度形成了一种正比关系,因为经济的影响,使得社会养老模式受其影响。

就我国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发达国家的模式是富于老同步的,而在我国,基本上是未富先老,因此这也是与发达国家的很大差别。

因此,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国家重视,国家颁布了很多措施来对大龄人口表示关心。

虽然这样,但是只是政府单方面的做出应对措施是不合理的,还需要我们广大市民的支持与配合。

此时,金融应该发挥他的重大作用,此外。

我们还可以用正当的途径吸引一些资金.我们还应该建立一种慈善机构,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我们还可以对一些养老机构做出一些调控政策,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完善设备,使得到入住人员的肯定。

1.5 金融实现社会养老的持续发展

社会养老的持续发展不仅影响老年人们的生活。

更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而这一基础是加强社会的整体经济基础。

要做到这点,我们的依赖国家、单位和个人,要联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现阶段。

已经有老年人按相关规定得到了部分退休金.政府对没进入老年期的人口也作出了相关规定,建立老年公积金,国家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退休后,如果愿意进入养老服务设施,可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给所在养老服务机构统一使用,保障入住者的生活需求.对于未入住的老人,可由金融机构定期转入老年人的存款卡.

1.6 金融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步伐

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更为缓慢,入住农村敬老院的基本上烈士家属或者是一些孤家寡人,他们大多是靠社会的少的可怜的补助来生活的,因此,经济条件都不好。

而随着农村的经济迅速的发展,农村逐步走向城市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社会养老模式的撞击,但还是有不少农村的老人不能过接受社会养老形式.但是社会养老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因此,我们应该做点事来加速它被人认识的脚步。

社会养老具有较强的社会福利性,因此,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制度,如改善敬老院的设施,制定一些补贴政策,鼓励那些生活贫困和没人照顾的人们入住敬老院,生活费少要甚至不要,对服务人员要加大把关力度,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使得他们的服务得到人们的认可,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一些生活贫困得家庭的老人入住,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并且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贡献。

1.7 正确处理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关系

目前大多数的人们还是支持家庭养老,因为他们认为,老人把他们从小辛辛苦苦的养大,而正是到了他们回报的时候他们却有种种理由把他们送到敬老院,这是一种不孝顺的举动。

延续着中国5000年的传统,在父母老了之后,应该把他们接到自己身边尽孝到才是,而不是把他们推到敬老院,把他们交给并不认识的人手中去照顾,绝对不符合中国道德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协调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关系,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养老不是这种把老人丢弃不管不顾的模式,而是一种社会发展与安定的表现,这正体现了整个社会加大了对老人们的关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对老人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到社会养老的好处,并且逐渐接受这种模式。

还应该叫他们学会使用法律这个武器,在适当的时候正确运用这种武器,保护自己的合发权益。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化也逐渐严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严重的问题,家庭养老模式与社会老模式之间的竞争,以及金融对社会养老模式的支持,都展现在了本文中,我们分析了社会养老模式的机制,研究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对其现状展开分析,并从金融角度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措施。

在日益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养老机制是一个日益突出的模式。

它的发展不仅可以使一些老年人有家可依,让他们得到社会各界的扶持,更是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我们要做到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因此,金融机制更应该发挥他强的作用力,为社会养老提供更好的保障。

 

.致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时刻谨记着老师的教诲,抱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广泛查阅资料,研读相关文献,当初稿完成时,看着自己辛苦撰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心里感到一丝丝满足和说不出的喜悦。

老师在学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对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是我学习和工作中的榜样。

感谢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时光里对我悉心指导,让我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受益匪浅,为我的学生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次,要感谢感谢全体老师,正是有你们悉心的教导,我才能顺利地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并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在这里,我衷心地谢谢老师们!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共同探讨,集思广益,探讨学术问题,为论文增添了许多亮彩。

使我的思想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论文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指教。

在此,我要衷心的祝你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 熊必俊.建立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区助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当代社会保障,1998,4:

4

~6

2 邬沧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生活质量问题研究.北京:

燕山出版社,1990

3 傅桦.老龄人口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4):

82~89

4 杨家传.论中国老年保障制度.当代社会保障,1997,2:

8~10

张腊娥.必须消除农民和市民间的差异[J].江苏农村经济,

2006,(11).

5郭江平.城乡差距扩大的表现、原因与制度创新[J].华中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6张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战略取向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

学,2001,(05).

7何文炯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进与退[J].浙江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8张腊娥.必须消除农民和市民间的差异[J].江苏农村经济,

2006,(11).

9郭江平.城乡差距扩大的表现、原因与制度创新[J].华中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10张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战略取向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

学,20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