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559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docx

天水围的日与夜影评选摘

第一篇

天水围的日与夜——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天水围的日与夜》,个人认为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

   好电影大抵有两种,一种在百十分钟内的时间里,极尽精练,包含最多的内容,天马行空,令观者体验一种前所未见的人生。

另一种则只是不急不缓,静静将生活还原于你的面前,恰如塔可夫斯基所说的“雕刻时光”,《天水围》属于后一种。

   对于许鞍华,这大概也是她真正返朴归真,洗尽铅华的一部电影。

它没有《千言万语》、《投奔怒海》那样宏大的政治命题,没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那样的悲喜剧,超现实,以及隐藏的对历史愤怒的质问,甚至连《女人四十》、《男人四十》那样戏剧性较强的故事也没有,它就是生活,生命本身。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忽然想看胡金铨后期的那些作品。

许鞍华真的是胡金铨的弟子,两人晚年的心境差不多是殊途同归的,胡金铨的武侠世界空山灵雨,超然禅意,而许鞍华的俗世生活夜以继日,宁静致远。

   一切都是克制的,淡然的,但又如此余意未尽,引人思考。

如对于我,看这部电影便恍如回到十年前,少年时代所生活的时光。

   家安母亲和阿婆购物50元去抽奖,说,肯定抽不中的,果然抽不中——普通人的人生,大抵如此。

没有惊喜,一切如常。

   日复一日的烧菜吃饭,母子间的相处,没有欣喜,没有争执,没有高深,没有娱乐,一切都是平淡的,

   家安死去父亲的牛仔裤,多年后家安穿不了了,母亲拿去楼下丢掉,想想又拣出来,叠好希望留给需要的清洁女工。

然而抚摸着仔裤,于是想起了过往。

我们就随着镜头就在一边隔着半道墙静静的看着,那一刻平时被琐碎的生活压制的孤寂与思念重又涌上心头,而生命与时间就这样静静的氤氲在空气之中。

   个人最喜欢两人回家看儿孙时那段在车上拍摄的那段空镜,车窗前的路延伸下去,犹似几十年的人生,就这样波澜不惊。

   命运,命运是什么?

少年人不信命运,因为一切都有可能。

老年人信命运,因为命运已经发生。

我们在中间的,大概两者都有感触。

 

   在这个适者生存,人人争作人上人,甚至为此不惜把他人踩在脚下的社会里,我多么感动于电影里的这些乐于平凡的人——

   家安的母亲,一个超市里的女工。

从旁人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如《我这样过了一生》中杨惠姗的角色一般的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他的几个兄弟都是他供养读书的,但自己却没有读,现在几个兄弟的生活都很好,子女都送到国外读书,只她还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她从未念及于此,仍然乐观淡定的生活着。

   只有家安的舅舅最后说,考不上学的话,就出国读书吧,钱的问题你不要担心——这里让我们看到他对家安母亲的感激。

   多么典型的善良的中国女性,家安的妈,买报纸都要惦记着赠送的纸巾,但对别人又多么大方,钱物都可以随便送人,从来没有小气过。

   那个阿婆,买个电视,70块钱的运费都舍不得,3块钱的差价都要犹豫,但为了还人情,却可以送几百块的东西,金首饰可以买几个送给儿孙,送给自己喜欢的朋友。

喜欢家安,家安帮她搬电视安灯泡,她便感动到将家安视为己出,看家安的眼神那么温暖。

见孙子不到,便动情的说,将来我死了,也要保佑家安读书好……

   这里有中国人对于人情,面子的在意,但更多的,是骨子里的善良和温情。

   我见到很多人就是这样生活的,比如我妈是,我很多好朋友的母亲也是——好的人都是一样的。

   我想这种心境,会越来越少吧。

比如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心里有多少时候,会想到别人。

我自己,平时有多少会想到别人。

   每个小人物都那么可爱,像家安的婆婆,病了就想家人来陪她说话,像小孩儿似的耍小心眼儿。

女儿好久不来看,生气,见了两句好话,立刻忍不住笑。

   最后她在病床上说,做人真是好难的。

   家安母亲笑答:

有多难啊?

   那一笑,拍的真好。

境界全出。

   说难就难,说不难,也容易得很。

 

   最后,已经60岁的许鞍华,在超市安排了家安和徐老师的一段对话。

   家安:

我怎么辅导别人?

不被别人辅导就不错了。

   徐老师:

我觉得你很成熟啊,很懂得控制自己情绪。

   家安:

没事发生就没有情绪了。

   徐老师:

人一生怎么会没事发生呢?

家庭的,读书的。

你看怎么去看待这些事了。

就像考试,有的人不当一回事,有的人却为它跳楼。

   很感动这段话,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全片的总结,不只片中人,我们也是如此,也值得为此思考。

比如我们平时所争所斗的,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是不是不争不斗,即使少得到一点名利,而换来的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反而更加可贵呢?

 

   电影以中秋节做结束,这是中国人举家团圆的日子,阿婆、母亲、家安在桌上吃着柚子,楼下,过节的人们点满了蜡烛,这一刻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却又有着宗教式的神圣感。

这是中国电影最温暖的画面之一。

中国人重视感情,渴望岁月静好,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歌曲是《明月千里寄相思》,黄莺音唱的。

后来这首歌蔡琴和唐朝乐队翻唱过,都很好听。

第二篇

闲扯《天水围的日与夜》:

来源于生活,却没有一丁点高于生活

雪风发布于:

2009-03-2621:

28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99.9%的机会你会成为一个俗人。

这很不酷,但是现实。

你能做的是自我欺骗或者在这个世界上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再自我欺骗,要么听天由命地想还有这么多同伴然后就不觉得孤单,但你那颗浪漫的心却并不是完全僵死的,所以我们看电影,看徐克的《黄飞鸿》,好像你也变成了那个能屹立在历史浪头的牛B英雄,看《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在那种阴冷颓废的调调中,你似乎也体验到了那些挑战禁忌去毁灭一切的荷尔蒙的冲动。

看《霸王别姬》,你心里纠得紧紧的对自己说程蝶衣才是理想高于一切的神人,看《活着》,看福贵蝼蚁般的命运怎样被戏弄,看他怎样从苦痛中爬出来,最终他获得了平静、麻木而透彻的笑容。

绝大多数电影,给我们的是一个让你仰视或者俯视的世界,他们的目地,就是让你离开现实,离开日复一日的工作,离开每天都好像能把你挤成相片的地铁车厢,离开加薪调职、离开金融海啸,离开小三劈腿宅男腐女攻与受,离开一切繁杂混沌无聊却又无法离去的生活。

主流电影干什么的,它把人生变得看似不是那么混沌,它让浪漫这么夺目,温柔这么销魂,痛苦是那么彻骨,而恶心肮脏也那么有力。

王小波说,真实就是无法醒来,电影,给我们一个醒来的假象。

 

但《天水围》不一样。

它没有试图提纯或者戏剧化现实的任何企图,它完全来源于生活,却没有一丁儿高出生活。

但它拍出了被庸碌重重遮盖下的生活的醇美,说得简单一点,它让现实变得值得去生活,它让俗气也拥有了价值,它是一首让你心有戚戚的平民生活赞美诗。

这是一部真正平视的作品,与许鞍华的上一部作品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完全不一样,那部李樯风格浓烈的电影,也是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却在视角上俯瞰的,它是悲悯的,但那种悲悯是站在上海高档公寓的露台上看着脚下如蛛网般的弄堂众生时微皱眉头的悲悯,但在《天水围》里,许鞍华回到了她的正道上,这是延自《女人四十》《男人四十》的血脉,那是一种行走在居民区的邻居的目光,是一个过来人宽厚而宠辱不惊的目光,它清醒而又不高高在上,它洞彻生活却又不责备生活。

 

客观地讲,影片基本上没故事,大概讲了是贵姐与张家安两母子,与邻家孤僻老太太之间的几件琐事,这些事,也无非是吃饭,上班,一起买鸡蛋,为了节省送货费帮忙搬一搬电视机……

但影片对生活的观察却有着一种简单却直达本质的魅力。

影片开头是张家安与他妈贵姐的一组平行镜头,寥寥几个镜头,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质感扑面而来,特别是穿插其间的张家安的几个镜头。

开始是他躺在沙发上按电视遥控器;过了一会儿,他走出画面拿了个枕头继续睡觉;等再次出现他的画面,他跑去刷牙;然后一天过去,贵姐下班回家,他还在沙发睡着……这一段,应该是百无聊赖日常生活最为简约却又精到的描述。

那个孤僻老太太刚一出场是去买肉,店老板不要她那枚脏的硬币,她不情愿地换了一枚,然后微斜着头狠盯了一眼店老板,那种事儿多的模样,绝对不是在书斋里能空想出来的,那是湿漉漉的真实生活,只能去观察临摹,不能创造。

还有贵姐的妈妈,那个胖胖的老太太,因为儿女们给她祝寿却跑去打麻将而心生不满,不停唠叨;生病了吃着鱼片粥,却嫌儿女们不给她做燕窝粥;等吃到燕窝粥,却又因想起了贵姐年轻时怎样帮衬弟弟们而落泪,那种近似儿童的老人心态让人失笑。

 

 

在这些小到别的导演也许会羞于上银幕的事情中,许鞍华发掘出了中国人独有的人情之美,它属于亲人之间,亲戚之间,以及偶然相识的朋友间。

比如贵姐与老太太之间的关系:

老太太因为几毛钱差价,为买一桶还是三桶油而苦恼,但买三桶,她又怕吃不完,贵姐看见了,说我们俩合买吧。

善良往往是不经意间流露的。

贵姐在超市挑鸡蛋,一向显得惜字如金的老太太指着另一盒说,这个比较大唉。

知恩图报表达得如此隐讳。

后来,两人熟稔了,走在街上,看到有抽奖的,那个平常看起来阴沉的老太太,居然高兴地让贵姐去抽奖,当然,她们没有中。

那种快乐,是稀薄的,但她俩是在分享,友情是可以这样沉默的。

影片中的情感表达克制隐忍,有着淡然的含蓄之美。

许鞍华在整部影片中显示了这样的能力,她只是拍出了冰山的一角,但又自然地毫无压迫感地让你感受到了水面之下的体积与重量。

去过团契的张家安,和平常一样,对母亲并没有显得格外亲热,对她的回答始终是一句“哦”,但他摆在桌上的报纸会是在OK店买的,因为那家会赠送一包餐巾纸,他精打细算的妈妈以前每次都是在那儿买的。

不知不觉间,一个男孩开始懂得去关心自己的亲人。

贵姐的弟弟一直对姐姐一家显得不咸不淡,但在与侄子张家安一起下楼时说,如果你考不上大学,我送你去外国读大学。

真实的亲人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吧,不需要任何客套,但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几句话,却是不会掺假的关怀,一点支持,那是实实在在的心意。

因为张家安穿不了,贵姐扔掉她去世老公的衣服,丢到垃圾桶里了,却又拿出来,仔细地叠好。

在那无人过道,阴冷的灯光下,她安静地站着。

只有在这时候,在无人看见的暗处,她才会忍不住放肆一下她心底埋藏太久的悲伤。

老太太在去看看孙子遭冷遇,在回来的车上,她把想给女婿外孙的金饰给了贵姐,还给了她另外一份,原来老太太早就给贵姐和家安也买了一份。

贵姐默默地拽住老太太的手,很久,路在银幕上伸展着,伸展着……一种深情就这样让你猝不及防。

这部电影是很难评论的,因为这不是那种身上挂满了符号伸到别人眼皮底下急盼解读的巨作,相反,这是一部彻彻底底做减法的小片子。

在商业社会里,它显然卖相不佳,因为它所做的,是去掉一切让影片看起来虚假而轻浮的技巧,去掉那些一切能够引起观众热议的社会话题,去掉一切能让观众心肺翻江倒海的情节剧套路,尽力地让故事进行得自然而不引人注意,让剧情不受任何噱头的侵扰,然后剥掉现代社会时尚芜杂的外表,静静地呈现出中国人琐碎市井生活背后的温暖的人伦基础,它如此不起眼,却支撑着全体华人的精神世界。

影片看起来很散,它对叙事看起来好像毫无经营,但这种舍弃戏剧性的讲述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更高级更精细的叙事技巧。

我最尊敬的杨德昌导演曾说:

年轻的时候不自信,所以要用慢镜特写来强调自己所表达的内容,等到成熟有了自信,只是把自己看到的呈现出来就行了(大意)。

这部影片从另一种角度证明了这一观点:

人生真正的戏剧是不需要编造的,没有自信,就需要用强烈却不自然的情节剧去表达人生的故事,而等有驾驭力,你只需要曾现出生活的原生态就可以了,因为生活里潜藏的暗流已经足够动人,生活自有它精密的逻辑。

真正的杰作大都是这样的,它警惕着任何技巧,因为任何技巧都会成为表达的阻碍,它只是尽力将导演看到的搬上银幕。

可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人能够真正的看到?

有几人能有这样纯粹的目光?

第三篇

《天水围的日与夜》:

超越现实的怜悯和温情

前海一支剑发布于:

2009-04-1922:

14

 

导言:

本文刚刚搁笔,就传来《天水围的日与夜》在本次香港金像奖上夺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四项重奖的消息。

可以说是名至实归,在此谨向许鞍华导演表达衷心的祝贺!

 

天水围原本是香港元朗一个距离市中心25公里的小村庄。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住房问题,港英当局开始在这里围田造地,兴建公屋,开展新市镇的建设。

但由于地处偏远,房价低廉,设施落后,无法吸引本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入住,遂使天水围逐渐沦为香港贫困群体与外来移民的聚居区。

 

贫困、失业、离婚、单亲家庭、非法移民等社会问题成堆,再加上这里市政规划粗枝大叶,特别是公益设施问题丛生,在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以至于这个新兴社区成为社会矛盾和治安隐患的多发地。

仅在2004年至2007年间,这里相继发生了几起轰动全港的灭门惨案,引起舆论哗然。

天水围被香港媒体冠以“悲情城市”的名号,仿佛成了家庭暴力、堕落、吸毒、犯罪和绝望厌世的代名词。

 

作为香港肌体上的一个毒瘤,天水围一度成为被媒体和舆论批评和谴责的对象。

此前,香港导演刘国昌以天水围为背景拍摄了一部《围·城》,借助中学生何灵杰的视角展示了这里的阴暗生活。

正如这部影片海报上的宣传口号一样,在外界看来,天水围成了一个“不要明天,没有希望”幻灭之地。

 

十年前,许鞍华偶尔从一个年轻学生手上拿到了《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剧本,引起了她的强烈兴趣。

2007年,许鞍华带着一颗忧患之心走进了这块神秘社区。

但是,她眼中的天水围,或许并不像媒体描述的那样充满悲情。

相反,她看到是一个个如你我一样平凡无奇的生活场景。

 

她把这种感受写进了影片的片名。

为之冠以“TheWayWeAre”的英文标题,意思就是“与我们一样”。

为了自然地展现出这种平凡生活,许鞍华不惜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镜头语言,为人们勾勒出天水围的世态和人生。

 

影片的主人公是居住在天水围公屋里的两户人家。

一个是寡妇贵姐和她即将高中毕业的儿子家安,另一家则是一位独居的阿婆。

贵姐早年丧父,独自承担着生活的重压,含辛茹苦地把家安拉扯成人。

虽然自己日子也不宽裕,但在帮助阿婆时却毫不吝啬。

艰辛的生活并没有让贵姐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她始终用微笑面对生活的困境,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惨淡的人生。

 

影片中贵姐和阿婆在超市中抽奖的场面,就是对平凡人生的一种隐喻,它没有惊喜,没有意外,一切平淡如水。

贵姐和阿婆这样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天水围比比皆是。

许鞍华没有用电影镜头刻意展示她们的贫困和不幸,而是以一种温情的眼光,对她们之间相濡以沫的彼此关怀报以一种深情的凝视。

 

还有一个场景,贵姐的母亲因病住院,家安带着贵姐煮的鱼翅粥来探望外婆。

祖孙俩有一段对话,让我们了解了贵姐过去……贵姐十四岁就离家外出做工,依靠辛勤劳动供弟弟读书成长。

在弟弟们出人头地之后,贵姐并没有向他们索取回报,而是一如往常一样过着辛劳简朴的生活。

 

 

在这里,影片突然插入一组六七十年代香港纱厂女工的旧照片,为人们展示出千千万万个与贵姐一样的香港普通劳动妇女。

许鞍华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将贵姐的个人经历与香港社会历史变迁联系起来。

她想告诉人们,正是有了贵姐这样朴实而善良的劳动者,香港才拥有了今天的富足和繁荣。

 

表面上看,《天水围》只是热衷于展示两个底层家庭的日常起居、家长里短,但实际上,这些市井影像背后仍然包含着许鞍华对香港社会变迁的深刻体认。

7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经济腾飞和城市的发展,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原本紧密的联系变得日渐疏远。

 

在影片中,家安连自己家的亲戚也认不全。

阿婆的女儿死后,女婿带着孙子另组家庭,使得孤身一人的阿婆从此失去了家庭情感的寄托,成为香港社会组织结构与家庭伦理变迁的牺牲者。

这些都是三十年来香港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带给普通百姓的深刻烙印,成为香港本土久治不愈的社会问题。

 

而这种社会问题,恰恰是许鞍华观察香港现实的着眼点之一。

从早期《疯劫》、《投奔怒海》直到近期的《女人四十》、《男人四十》,无不显示出导演对香港历史变迁对普通人生活与心理状态影响的关注。

她的影片,总是散发着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

这种情怀也同样体现在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当中。

略有不同的是,《天水围》与《投奔怒海》、《胡越的故事》等早期影片相比,显得更加温情,面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也更加宽容,不再像她年轻时候对社会弊端采用一种尖锐和激进的批判态度。

 

如果从严格的现实主义立场出发,上述问题其实是不可逆转的,它们是现代化过程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都无法避免。

但是很显然,许鞍华依然顽强地在影片中探索着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答案。

这种努力,使得这部影片不经意间逐渐偏离了严格的现实主义轨道,而在对严酷现实的冷峻观照中不自觉地参杂了若干温情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也许这是出于许鞍华的宽厚和善良,她总是企图用人性的美好来化解生活中的艰难和困境。

古道热肠的贵姐把阿婆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予悉心的关怀,看似可以弥补阿婆在家庭亲情方面的缺失,使得孤苦伶仃的阿婆重拾家庭和亲情的温暖。

但严格说来,贵姐本身也属于弱势人群,单单靠她的友善和助人为乐是无法救赎现实中类似阿婆这种缺乏家庭亲情的空巢老人的。

这里人们大概会问,一向以现实主义著称的许鞍华,何以会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怜悯和温情?

我想这也许跟许鞍华自己的人生感悟有关。

 

 

许鞍华已年过六十,与贵姐同庚,这是一个知天命的年纪。

对许多生活中的矛盾和困厄,已不再像年轻人那么愤愤不平,而是用一种超然的态度来化解生活的危机。

这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造就了许鞍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审视立场,这一点,在《女人四十》和《男人四十》时就已表露无遗了。

 

从这个角度看,许鞍华已经渐渐背离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轨道,而慢慢滑入高尔基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路子。

这种说法也许算不上一个严格的学术判断,而是多少带有一些比附的意思。

但两者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同点却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

因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是强调理想对于现实的介入,强调用一种浪漫主义的主观逻辑来置换冰冷和严酷的现实。

 

影片的结局正是这样一幅温暖的图景:

贵姐、家安和阿婆坐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分享着中秋团圆和天伦之乐。

在这个大团圆的结局中,影片的温情达到了高潮。

现实生活中所有艰难和失落,都在这个温馨的场景中得到了想象的解决。

许鞍华正是用这么一个光明的尾巴,在有些绝望的人生中投注了一抹浪漫主义的斑斓亮色。

 

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之所以有它合理的一面,正是由于像阿婆这样的人生困境在现实中是完全无解的,只有通过人类对美好人性的信仰和坚守,才能对现实的局限实现一种想像的超越。

正如现实中人死不能复生,但在文学中,永生与不灭却始终是人类追索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