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542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docx

倪海厦经典配方全集之欧阳德创编

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陳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注:

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

草泻心汤

甘草12克黄苓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

枚黄连3克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处方

枯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柴胡加

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苓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5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注:

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治疗癫痫的基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苓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

5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注:

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苓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

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治疗急性胆轟炎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苓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

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岀自V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茸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

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

克麦冬9克

注:

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岀自v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6克川茸6克吴茱萸9克

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

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注:

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治疗贫血的基础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泽泻汤)

(泽泻25克白术10克

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甘草麻黄

汤)

(麻黄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

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V伤寒杂病论〉-黄黃桂

枝五物汤)

黄黃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枣12枚

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出自V小续命汤〉)

麻黄25-40克桂枝15-20克川茸15-50克当归15-

50克

杏仁25-40克黄苓10克人参15克炙甘草10克

大枣12枚白芍15克炮附子10克生姜3片

木防己15克防风10克

治疗阴天肌肉酸痛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麻杏慧甘汤)

麻黄5克杏仁4克

慧及仁5克炙甘草10克

治疗风疹的处方(岀自v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

麻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杏仁9克白术12克

治疗产后全身疼痛(出自V伤寒杂病论〉-桂枝加人参汤)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

生姜2片大枣12枚人参15克

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岀自v伤寒杂病论〉-三黄泻

心汤)

大黄10克黄连5克黄苓5克

治疗剧烈牙疼的经验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白虎汤)

知母20克石膏50克

甘草7克生地15克粳米1调羹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经验方

白术100克大黄10克陈皮15克

续断20克枸杞20克

治疗白瘢风的处方(出自v千金药方〉)

芝麻油30毫升

白酒30毫升

注:

混合后每次服20毫升,一日三次.两个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和鱼,肉,鸡,芝麻油有些地方称香油.

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

(处方一:

(出自V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肝汤)

桂枝47克干姜47克五味子47克

旋复花16克代赭石16克竹叶16克

大枣12枚

处方二:

(出自v伤寒杂病论〉-乌梅丸方)

乌梅300个细辛94克干姜156克

黄连250克当归63克炮附子94克

蜀椒63克桂枝94克人参94克

黄柏94克

注解:

将以上药到药房加工成6克药丸,每日三次,一日

—丸.

治疗风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疗粥方

成人:

葱白一段糯米50克

注解:

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即可.

小儿:

葱白一段糯米30-50克米醋10毫升

注解:

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倒入

米醋,搅拌均匀即可.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础方(岀自v伤寒杂病论〉-麻黄附

子细辛汤)

麻黄31克炮附子62克细辛31克

治疗老年性腹泻的食疗粥方

山药100克糯米100克

促进乳汁分泌的民间验方

丝瓜300克鲤鱼500克

治疗习惯性失眠的经验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半夏泻

心汤)

半夏125克黄苓47克干姜47克

甘草47克人参47克黄连16克

大枣12枚

孕产妇保健处方

出自v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当归散,白术散,当归生姜羊

肉汤

孕期1到2个月:

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生姜4片大枣

12枚

孕期2到6个月:

当归250克黄苓250克芍药250克川穹250克白术

125克

注:

以上诸味药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汤勺.

孕期6个月到产前:

白术100克川穹100克蜀椒100克牡蛎100克

注:

以上诸味药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汤勺.

哺乳期:

当归15克生姜4片羊肉500克

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出自v伤寒杂病论〉)

发热且舌苔发黄者:

大青龙汤

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20克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生姜2片大枣10枚

注:

石膏用棉布包好,和其他药一起煮.

治疗脱发的经验方(出自《圣济总录》之茯苓饮)

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芍药30克炙甘草30

克桂枝30克

治疗早上吃的东西下午又吐出来或吃完就吐(出自V伤寒杂病论〉-大黄甘草汤)

大黄20克

甘草10克

治疗三叉神经痛(民间验方)

以钝物刺激天突穴辅以浓盐水催吐,每日一次,不岀三

日即可痊愈.

治疗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颤(出自v伤寒杂病论〉-防己茯苓汤)

防己15克黄黃15克

桂枝15克茯苓30克

甘草10克

治疗跟骨骨刺(出自v本草纲目〉)

白术50克

注:

用水煮取一盆,将患处浸于盆中,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视病情轻重,快则一两周,慢则两三月,即可痊愈.

治疗有小便频繁大便呈颗粒状的便秘(出自V伤寒杂病论〉-麻子仁丸)

麻子仁100克白芍300克枳实300克大黄600克厚朴600克杏仁600克

注:

到药房将以上几味药加工成药丸,如果是6克以上的大丸,每天3次,每次1丸•若是小丸,适量增加即可.服用后如果出现大便次数猛增,适当减量,若大便仍不通畅可以酌情加量.

治疗危重病人出现频繁吐口水长时间低烧(出自v伤寒杂病论>-大乌头煎)

(乌头30克

注:

用三碗水煮成一碗,煮好后放入一碗蜂蜜,再煮成一碗•每天服用乌头蜜一调羹,切忌不可多服!

(乌头有剧毒)

治疗舌苔白小便淡白小腹无异常的便秘(岀自v伤寒杂病论〉-大黄附子细辛汤)

大黄15克炮附子15克细辛10克

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胀痛无屁的便秘(岀自V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

大黄20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芒硝10克

注:

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放入融化即可.

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的便秘(出自V伤寒杂病论〉-厚朴三物汤)

厚朴20克大黄10克枳实15克

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胀屁多的便秘(出自v伤寒杂病论〉-小承气汤)

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

治疗中晚期肺气肿(出自v伤寒杂病论〉-厚朴麻黄汤方+泽漆汤方)

脉浮者:

厚朴25克麻黄15克石膏15克杏仁15克半夏

15克干姜10克

细辛10克小麦2调羹五味子15克

脉沉者:

半夏15克紫苑25克生姜5片白前25克甘草

15克黄苓15克人参15克桂枝15克红大戟15克

治疗受到惊吓引起的持续心动过速(出自v伤寒杂病论〉-奔豚汤方)

甘草10克川穹10克当归10克黄苓10克芍药

10克半夏20克生姜4片生葛25克柴胡15克

治疗胸闷且平躺加剧不口渴(出自v伤寒杂病论〉-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15克杏仁20克甘草5克

治疗有舌苔发黄且厚现象的咳嗽(出自v伤寒杂病论>-

皂荚丸方)

皂荚40克

注:

到药房将该药加工成地黄丸大小的蜜丸,每日三次,

每次一丸,用红枣汤送服.

治疗有舌苔发白现象的咳嗽(出自V伤寒杂病论〉-射干

麻黄汤方)

射干15克麻黄15克生姜4片

细辛15克紫苑15克款冬花15克

大枣7枚半夏15克五味子15克

治疗早期肺气肿(岀自v伤寒杂病论〉-越婢汤方加半夏)

麻黄20克石膏15克生姜3片甘草10克大枣12

枚半夏10克

注:

石膏用棉布包好再与其他药一起煮.

治疗原因不明流鼻血(岀自v伤寒杂病论〉-桂枝芍药知

母汤方)

桂枝20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

麻黄10克炮附子10克白术20克

知母20克防风20克生姜5片

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出自v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

(麻黄10克桂枝15克

甘草5克白术20克

杏仁10克

治疗肝病引起的吐血(岀自V伤寒杂病论〉-麻黄升麻汤

方)

麻黄

10克

升麻

10克

:

当归10克

知母

5克

黄苓

5克

玉竹5克

石膏

10克

白朮

5克

干姜5克

5克

桂枝

5克

茯苓5克

炙甘草5克天门冬5克

治疗慢性胃病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15克桂枝15克芍药15克细辛10克大枣

25枚炙甘草10克木通10克吴茱萸15克生姜3片

治疗患者舌苔发白且胃痛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

黄连汤方)

黄连15克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

桂枝15克人参15克生半夏15克

大枣12枚

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泻食物不消化(岀自<伤寒杂

病论〉-桂枝人参汤)

桂枝20克炙甘草20克白术15克人参15克干姜

15克

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劳(出自v伤寒杂病论〉-柴胡

桂枝干姜汤)

陳胡30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

黄苓15克枯楼根20克牡蛎10克

炙甘草10克

治疗胃癌的经验方

(葛根30克柴胡25克半夏15克

甘草

10克

白朮

25克

茯苓

25克

人参

15克

大枣

10枚干姜

10克

生姜

10克

干地黄15克

炮附子15克

阿胶

15克

黄苓

15克

灶心土15克(或-赤石脂)

注:

阿胶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再放入,调匀即可服用.

治疗腹水的处方

巴豆3颗

芫花2克

注:

将以上药研磨成粉,利用巴豆本身所含油脂滚成如黄豆大小的小丸,每次2丸,每日3次。

症状消失,立刻停药。

(服后若出现大下的情况属正常)

治疗急性肺扩张(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陷胸汤方)

大黄20克芒硝10克甘遂5克

注:

芒硝不要煮,将其他药煮成两碗,各放5克芒硝,调匀,先服用一碗,若出现大吐大下是应该出现的情况,症状消失后就不用再服药,否则,继续服下第二碗。

治疗小腿有鱼鳞状干癣(出自V伤寒杂病论〉-抵挡汤)

水蛭10克虻虫10克桃仁20克生地黄15克

治疗消化不良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调胃承气汤和吴茱萸汤)

处方一:

大黄20克炙甘草10克芒硝5克

注:

芒硝不要煮,等药煮好后放入芒硝调匀即可服用.

处方二:

吴茱萸25克人参1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岀自v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

枣12枚葛根20克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浮

萍10克蝉蜕10克

治疗长期便秘又受到惊吓所引起的心脏动悸(岀自v伤

寒杂病论〉-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

枣12枚肉桂5克

注:

肉桂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肉桂粉,调匀,即可服用.

治疗过度惊吓或焦躁不安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牡蛎25克龙

骨20克大枣12枚常山15克

治疗乳癌的经验方

方一:

(治疗乳癌或乳房中有硬块,尚未溃烂破出时使用)

柴胡15克黄苓15克瓦楞子25克川茸15克丹

皮15克三七15克

续断15克炮附子25克阳起石15克白芍25克枳实15克乳香15克

炒麦芽25克玉金25克当归10克牡蛎50克龙胆草15克

注:

体力差,足冷,加熟地15克经期加桂枝15克

方二:

(治疗乳癌已经溃决破口,有恶臭,有黑臭水时使用)

柴胡15克紫根25克龙骨25克牡蛎50克白术

25克炮附子25克

黄苓15克黄连15克

治疗脑部积水(出自v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

柴胡30克黄苓15克人参15克甘草15克生半夏

4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

身体肥胖平日头牽眼花(出自v伤寒杂病论〉-真武汤方)

茯苓15克芍药15克生姜3片白术10克炮附子

15克

治疗大病初愈胃不舒服睡眠不好(出自V伤寒杂病论>-

梔子豉汤)

梔子25克

豆豉25克

注:

先煮梔子,20分钟后放入豆豉.

治疗病人平日腹胀放屁较多(出自v伤寒杂病论〉-厚朴

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15克生姜3片生半夏15克炙甘草10克人

参5克

治疗脐下动悸且伴有心跳加速(岀自v伤寒杂病论〉-桂

枝甘草茯苓大枣汤)

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15枚桂枝15克

治疗脐下动悸(出自v伤寒杂病论〉-桂枝甘草汤)

(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

病人白天非常烦躁夜晚正常(出自《伤寒杂病论》干

姜附子汤)

干姜10克

生附子10克

注:

熬煮时将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煮

伤寒杂病论》原方

1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葛根四两

3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4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

二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6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

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

7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

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8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三两粳米六

和人参二两

9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

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

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

10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

三两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大枣十二枚

11甘草干姜汤方:

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12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

13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硝半斤

14四逆汤方:

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15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16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生半夏半斤

17葛根黄岑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岑三两黄连三两

18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19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20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

21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

22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

23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

甘草二两人参三两生姜四两

大枣十二枚

2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

两石膏半斤

25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26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三两

27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炙甘草二两

2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2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

30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31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白术十八铢

32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一两

33梔子豉汤方: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34梔子甘草豉汤方:

梔子十四枚甘草二两香豉四合

35梔子厚朴枳实汤方: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两枳实四合

36梔子干姜豉汤方:

梔子十四枚干姜二两香豉四合

37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

38禹余粮丸方:

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

39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苓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40四物汤方:

当归15克川莒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

41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42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苓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

生姜五两枳实四两

大枣十二枚大黄二钱

43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六铢半夏二十铢黄苓一

两甘草一两生姜一两人参一两

大枣十二枚芒硝二两

44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桂枝二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炙甘草二两

4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半夏二合大枣六枚柴胡四两生姜一两半人参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铅丹一两半桂枝一两半茯苓一两

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

46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牡蛎五两

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

47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汤加桂枝二两

48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甘草二两牡蛎一两龙骨二两茯苓四两

49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50抵当丸方: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五个熬去翅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51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尊历半升炒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52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

53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枯萎实大者一个

54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55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

56柴胡桂枝汤方:

柴胡一两半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苓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劈生姜一

两半切

57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苓三两枯萎根四两牡蛎二两

甘草二两炙

58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斤洗黄苓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

59十枣汤方:

芫花2克甘遂5克大戟2克大枣十枚劈

6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61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二两黄苓一两炮附子一枚

62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炙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干姜

—两黄苓三两半夏半斤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63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苓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

升洗大枣十二枚劈黄连一两

64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

65旋覆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

炙甘草三两半夏半斤洗

66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炙甘草四两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67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68脏结汤方:

柴胡五钱白朮五钱茯苓五钱炮附三钱生附一枚

69黄苓汤方:

黄苓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70黄苓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苓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

71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二两桂枝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

72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炮附子二枚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73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汤方:

白朮四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三枚炮大枣十二枚劈生姜三两

74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二枚白朮二两桂枝四两

75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76灸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阿胶二两生姜三两麦门冬半升桂枝三两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77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78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79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

80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茯苓二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碎泽泻一两

81健胃整脾汤方:

柏子仁黄苓当归白朮茯苓炙甘草

82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梔子十四枚大黄二两去皮

83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

84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木卜一斤炙去皮杏仁一斤

85梔子菓皮汤方:

梔子十五个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86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赤小豆一升连翘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大枣十二枚

生梓白皮一升去节生姜二两甘草二两炙

87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二枚

88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大黄一两

89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

90大黄附子细辛汤方:

大黄二钱细辛二钱附子三钱

91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甘草二两炙炮附子一枚

92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苓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二两

93附子汤方:

炮附子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94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95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96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97苦酒汤方:

半夏大十四枚鸡子十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98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99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

100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1直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朮二两附子一枚炮

102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岀自《伤寒杂病论》

桂枝汤加厚朴和杏仁)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

枣12枚厚朴10克杏仁15克

治疗青春痘的处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

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2片大

枣12枚葛根25克黄连10克黄岑15克知母15克白术15克

治疗面部中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

桂枝15克

炙甘草10克

白芍15克

生姜2片

大枣12枚

葛根35克

醒酒汤(出自《皇帝内经》)

苍术30克

泽泻30克

茜草15克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础方(岀自v伤寒杂病论〉-炙

甘草汤和小建中汤)

处方一:

炙甘草20克生姜2片桂枝15克党参10克麦门

冬10克麻仁10克柴胡15克川穹20克牡丹皮20

克桃仁20克熟地50克枸杞30克黄连10克山茱

萸30克阿胶10克大枣10枚

注:

待其他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处方二:

桂枝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2片

大枣10枚

杜仲10克

巴戟天20克

肉欢蓉20克

山茱萸30克

吴茱萸15克

川穹15克

山药30克

艾叶10克

炮附子20克

治疗自闭症的基础方(出自V伤寒杂病论〉-桂附八味丸)

干地黄400克覆盆子200克茯苓150克山茱萸250

克泽泻200克牡丹皮150克炮附子150克巴戟天

100克肉桂150克

注:

拿以上诸味药(除去肉桂)去药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黄

丸一样的丸剂•小儿一日三次,每次10粒再加上2克肉桂粉用淡盐水送服

治疗春季发作的过敏性鼻炎-俗称花粉病(出自v伤寒杂

病论〉-麦门冬汤)

麦门冬60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甘草5克粳

米2调羹大枣12枚麻黄10克杏仁10克苍朴15

克辛夷15克

预防胃病的方法

(早上起床的时候,慢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