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47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4 大小:49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4页
跨文化交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4页
跨文化交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4页
跨文化交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4页
跨文化交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docx

《跨文化交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docx(3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文化交际.docx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主编严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文化与交际

1.1文化

1.1.1文化的定义

1.1.1.1字典释义

1.1.1.2EdwardTylor的定义

1.1.1.3Kroeber与Kluckhohn的定义

1.1.2文化的特征

1.1.2.1文化的传承性特征

1.1.2.2文化的符号性特征

1.1.2.3文化的人为性特征

1.1.2.4文化的变化性特征

1.1.3文化的分类

1.2.交际

1.2.1交际及构成因素

1.2.1.1信息源

1.2.1.2编码

1.2.1.3信息

1.2.1.4渠道

1.2.1.5干扰

1.2.1.6信息接收者

1.2.1.7解码

1.2.1.8信息接收者的反应

1.2.1.9反馈

1.2.1.10语境

1.2.2交际的特征

1.2.2.1交际的动态性特征

1.2.2.2交际的不可逆转性特征

1.2.2.3交际的符号性特征

1.2.2.4交际的系统性特征

1.2.2.5交际的自省性特征

1.2.2.6交际的交互性特征

1.2.2.7交际的语境性特征

1.2.3文化对交际的影响

1.2.3.1文化对交谈模式的影响

1.2.3.2文化对交际风格的影响

1.3跨文化交际学

1.3.1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义

1.3.2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1.3.3跨文化交际学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1.3.3.1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1.3.3.2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

1.3.3.3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

1.3.4跨文化交际研究视角

1.3.4.1社会心理学视角

1.3.4.2批评的视角

1.3.4.3阐释的视角

1.3.4.4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视角

1.4小结

第二章语言与非言语交际

2.1语言

2.1.1语言的定义

2.1.2语言的特征

2.1.2.1语言的任意性

2.1.2.2语言结构二重性

2.1.2.3语言的创造性

2.1.2.4语言的不受时空限制

2.1.2.5语言的文化传递性

2.1.3语言的功能

2.1.3.1信息功能

2.1.3.2人际功能

2.1.3.3施为功能

2.1.3.4情感功能

2.1.3.5娱乐性功能

2.1.3.6元语言功能

2.1.4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1.4.1语言影响文化学说

2.1.4.2语言反映文化

2.1.5文化视野下的翻译难题

2.1.5.1词汇不对等

2.1.5.2习语不对等

2.1.5.3经验不对等

2.1.5.4观念不对等

2.2非言语交际

2.2.1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2.2.2非言语交际的功能

2.2.2.1补充或完成信息

2.2.2.2否定信息

2.2.2.3替代信息

2.2.2.4强调信息

2.2.2.5调节信息

2.2.3非言语交际的几个方面

2.2.3.1举止神态学

2.2.3.2近体距离

2.2.3.3时间使用学

2.2.3.4副语言

2.2.3.5色彩学

2.2.4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2.3小结

第三章文化理论

3.1文化冰山模式

3.2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3.3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

3.3.1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特点

3.3.2会话准则

3.4.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

3.4.1权利距离

3.4.2不确定性规避

3.4.3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

3.4.4时间取向

3.5Kluckhohn与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

3.5.1人性取向

3.5.2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

3.5.3时间取向

3.5.4活动取向

3.5.5关系取向

3.6霍尔的文化行为构成

3.6.1快信息和慢信息

3.6.2领土

3.6.3个人距离

3.6.4多维度时间取向和单维度时间取向

3.7Parsons的模式变量

3.7.1情感与情感中立

3.7.2特殊性与普遍性

3.7.3扩散性与专一性

3.7.4品质与成就

3.7.5集体取向与自我取向

3.8雅克·德莫根和马奎斯·莫兹关于文化的讨论

3.9小结

第四章跨文化交际理论

4.1意义协调理论

4.1.1意义协调理论的前提假设

4.1.2意义协调理论的应用

4.1.2.1意义结构的等级

4.1.2.2影响协调过程的因素

4.1.2.3意义协调的规则

4.1.3意义协调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2言语代码理论

4.2.1言语代码理论的前提假设

4.2.2言语代码理论的应用

4.2.3言语代码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3面子-协商理论

4.3.13.3面子--协商理论的前提假设

4.3.2面子--协商理论的应用

4.3.2.1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

4.3.2.2权力距离

4.3.2.3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管理

4.3.3面子--协商理论的批评与总结

4.4谈话制约理论

4.4.1谈话制约理论的内容

4.4.1.1对于明确性的关心

4.4.1.2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

4.4.1.3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

4.4.1.4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

4.4.1.5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

4.4.2谈话制约理论的应用

4.4.3对于谈话制约理论的评价

4.5期望违背理论

4.5.1期望违背理论的假设

4.5.1.1人类的互动行为受到期望的驱使

4.5.1.2对人类行为的期望是后天学习的

4.5.1.3交际者获得的奖励的价值会影响对背离期望的行为的评价

4.5.2期望违背理论的应用

4.5.3期望违背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6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4.6.1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

4.6.2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应用

4.6.3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7交际适应理论

4.7.1交际适应理论的内容

4.7.2交际适应理论的假设

4.7.3交际适应理论的应用

4.7.3.1会聚

4.7.3.2背离

4.7.3.3过度适应

4.7.4交际适应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8跨文化调适理论

4.8.1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内容

4.8.2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前提假设

4.8.3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应用

4.8.4跨文化调适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9文化身份理论 

4.9.1文化身份理论的假设

4.9.2文化身份理论的应用

4.9.3文化身份理论的总结

4.10身份协商理论

4.10.1身份协商理论的假设

4.10.1.1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

4.10.1.2身份安全感和脆弱性辩证关系

4.10.1.3身份包容和区别辩证关系

4.10.1.4交际的可预知性与不可预知性辩证关系

4.10.1.5身份自主性和关系性的辩证关系

4.10.1.6身份一致性和变易性的辩证关系

4.10.2身份协商理论的应用

4.10.3身份协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11身份管理理论

4.11.1身份管理理论的来源

4.11.1.1自我展示

4.11.1.2面子工作

4.11.2身份管理理论的内容

4.11.2.1身份会随着功能不同而转换

4.11.2.2身份的不同侧面会在相应的环境中充分表现

4.11.2.3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形成的三大阶段

4.11.3身份管理理论的假设

4.11.3.1交际能力需要令交际者都满意的交际行为来获得

4.11.3.2交际者自身的不同角度的定位需要文化身份的协助

4.11.3.3交际者间统一协调意义与行为需要关系身份的协助

4.11.3.4交际者的社会定位身份(即面子)的保持是相互交际的必要条件

4.11.3.5面子工作中的策略与技巧是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

4.11.4身份管理理论的应用

4.11.5身份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4.12共文化理论/文化共存理论

4.12.1共文化要素

4.12.1.1首选的结果

4.12.1.2经验场

4.12.1.3能力

4.12.14情景语境

4.12.1.5感知的代价与回报

4.12.1.6交际方法

4.12.2共文化理论的前提假设

4.12.3共文化理论的应用

4.12.4共文化理论的批评总结

4.13小结

第五章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5.1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5.1.1社会文化身份

5.1.1.1文化身份

5.1.1.2民族身份

5.1.1.3性别交际

5.1.1.4年龄身份

5.1.1.5社会阶层身份

5.1.1.6角色身份

5.1.1.7宗教身份

5.1.2心理因素

5.1.2.1文化定势

5.1.2.2民族中心主义

5.1.3环境因素

5.1.3.1自然环境

5.1.3.2心理环境

5.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5.2.1YongYun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5.2.1.1认知能力要素

5.2.1.2情感能力要素

5.2.1.3行为能力因素

5.2.2BrianSpitzberg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5.2.2.1知识

5.2.2.2动机

5.2.2.3技巧

5.2.3JudithMartin与ThomasNakayam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5.2.3.1知识因素

5.2.3.2情感因素

5.2.3.3心智活动因素

5.2.3.4情境特征

5.2.4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小结

5.2.4.1态度

5.2.4.2知识

5.2.4.3交际

5.2.4.4自我展现

5.3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5.3.1国内研究现状

5.3.2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

5.3.2.1基本交际能力系统

5.3.2.2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

5.3.2.3情节能力系统

5.3.2.4策略能力系统

5.4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

5.4.1认识自我

5.4.1.1了解自身文化

5.4.1.2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

5.4.1.3了解自己的交际风格

5.4.1.4自我观察

5.4.2考虑物理环境因素和人际环境因素

5.4.2.1时间概念

5.4.2.2物理环境

5.4.2.3习俗

5.4.3掌握不同的信息系统

5.4.3.1学习语言

5.4.3.2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5.4.3.3非言语交际系统

5.4.4培养移情能力

5.4.5学习处理冲突

5.4.5.1退避

5.4.5.2和解

5.4.5.3竞争

5.4.5.4折衷

5.4.5.5合作

5.5小结

第六章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

6.1语言教学的跨文化维度

6.1.1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主要目标

6.1.2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策略

6.1.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点

6.1.3.1培养跨文化意识

6.1.3.2发展跨文化技能

6.1.3.3关注“存在性”能力

6.1.3.4提升学习能力

6.2元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6.2.1元认知模式

6.2.2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

6.2.3元认知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影响

6.3跨文化交际教学法概论

6.3.1建构主义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6.3.2任务型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6.4文化教学策略

6.4.1文化讲座

6.4.2文化参观

6.4.3文化讨论

6.4.4文化欣赏

6.4.5文化会话

6.4.6文化合作

6.4.7文化表演

6.4.8文化交流

6.4.9文化谜语

6.4.10文化冲突

6.4.11文化研究

6.4.12关键事件分析

6.4.13角色扮演

6.4.14案例分析法

6.4.15文化创新

6.4.15.1文化渗透

6.4.15.2文化旁白

6.4.15.3文学作品分析

6.4.15.4文化片段

6.4.15.5文化包

6.4.15.6文化丛

6.4.15.7文化多棱镜

6.4.15.8人种学方法训练

6.5小结

第七章文化教学课堂活动

7.1认识期

7.1.1文化代表物

7.1.2短文仿写练习

7.1.3地域文化介绍

7.1.4通过常用语了解文化

7.1.5发现文化身份

7.2接受/排斥期

7.2.1非言语采访

7.2.2凭记忆画图

7.2.3感受个体空间距离

7.2.4找错误,“送”牙签

7.2.5文化定势

7.3融合/民族中心主义期

7.3.1回忆最初的时刻

7.3.2文化展品

7.3.3文化场景短剧

7.3.4感受异国家庭生活

7.3.5感知移情

7.4超越期

7.4.1非言语交际

7.4.2采访外国人

7.4.3“参观”美国学校

7.4.4辨别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7.4.5文化适应

7.5跨文化交际课堂活动实施建议

7.5.1课堂活动原则

7.5.2课堂讨论活动的建议

7.5.3教师角色

7.6小结

第八章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8.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

8.1.1测试的信度

8.1.1.1测试的设计过程

8.1.1.2测试的评价过程

8.1.2测试的效度

8.1.2.1内容效度

8.1.2.2预测效度

8.1.3信度与效度关系

8.1.4可行性

8.2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方法

8.2.1测试文化意识

8.2.1.1“社会距离”量表

8.2.1.2描述符距离

8.2.1.3单一文化态度测试

8.2.1.4问卷测试

8.2.2测试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

8.2.2.1受文化制约的行为意识

8.2.2.2语言和社会变量的相互作用

8.2.2.3社会习俗

8.2.2.4词和短语的文化内涵

8.2.2.5对文化观点的评价

8.2.2.6对其他文化的研究

8.3跨文化交际测试题型

8.3.1择答题类评估方法

8.3.2做答题类评估方法

8.3.3个性化答题类评估方法

8.4小结

第九章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论文一:

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论文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论文三:

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研究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一:

TheALTE‘CanDo’statement

附录二:

CrossCulturalAdaptabilityInventory(CCAI)

附录三: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

前言

为满足当今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需要,黑龙江大学于2005年开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

课程开设以来,全系教师在教材改革、课程设计、教案编写、教学法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使该课程得到不断完善,并于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

同时,全体任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进行了充实,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自学平台,通过此平台进一步巩固消化课堂内容,促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开拓学生视野。

在2008年,《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书总结了现有的文化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并介绍了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些经验。

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包罗万象,交际无处不在,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实践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大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学习者因地制宜地运用理论,建设性地提出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处事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教学要讲究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本书就《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对在教学实践中用到的教学策略、课堂活动以及测试评估等方面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重点描述。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003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教学目标。

外语教研界的学者们一致认为: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应该脱离文化单独进行;然而,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教学还没有定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之一,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是交际的主要障碍;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具备克服文化差异的能力,即跨文化能力。

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保证。

文化影响语言和交际,所以语言应用能力表现在学生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运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力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质,只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不能完全实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

本书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国内同类研究在理论上提供研究线索,在实践上提供参照模式和参考数据,以求抛砖引玉,促使更多的有志之士致力于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教学实践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系统体系。

第一章文化与交际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日益成熟,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

无论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在拥有古老文化底蕴的东方世界,甚至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部落和极地雪域,跨文化交际正随着人类永不疲倦的脚步迈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文明,形成了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给我们的交流带来新奇的感受,同时也挑战着人类对巨大文化差异的耐受性,宗教、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往往使我们对跨文化交际望而却步。

随着外语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语言已经不是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人们对于不同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不理解和不接受。

为更好地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本章主要探讨文化与交际的内涵、特点以及关系。

1.1文化

很多人文学科涉及文化方面的研究,如:

人类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专门研究人类文化现象的学科是文化学。

“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各个层面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以及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从这种综合考察中,揭示人类文化的整体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发现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与普遍规律。

文化学的研究成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及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理解文化的本质要了解文化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基本内涵。

1.1.1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概念是几个世纪以来最富争议、最难达成共识的术语之一。

英文中的“culture”源于拉丁语“Cultus”。

“Cultus”的词意包括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以及敬畏神灵的意思。

从“Cultus”的词汇意义来看,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而且还包括精神文化。

在古代,敬神和耕种关系密切,耕种与居住是物质文化的要素,敬神与哲学是精神文化要素。

因此,本义是土地开垦,植物栽培的“culture”一词被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开发和培养,进而泛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人们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在汉字中,甲骨文中就有“文化”二字。

“文”的本义是花纹或纹理,《礼记·乐记》:

“五色成文而不乱”,后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采装饰、人文修养等;“化”本义为生成、造化,《易·系辞下》: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引申为变化、教化。

“文”、“化”并用最早见于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时序;观察人文,使人们遵从文明教化。

西汉时,“文”、“化”合成一词,例如:

《说苑·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的“文化”指与野蛮相对的教化。

1.1.1.1字典释义

《辞海》中文化的定义是: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牛津简明词典》中文化的定义是:

艺术或其他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这一定义主要从智力产物角度阐释文化内涵,即深层文化,如文学、艺术、政治等。

《美国传统词典》中文化的定义是:

人类文化是通过社会传导的行为方式、艺术、信仰、风俗以及人类工作和思想的所有其它产物的整体。

这一定义涵盖的范围较为宽泛,既包括深层文化,又涵盖浅层文化,如风俗、传统、行为、习惯等。

1.1.1.2EdwardTylor的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EdwardTylor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第一次定义了文化,指出: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很多学者认为这一定义忽略了文化在物质方面的要素,也有学者认为,Tylor的定义中虽然没有体现物质文化,但他在《原始文化》中使用很多物质文化的例子来解释他的理论。

1.1.1.3Kroeber与Kluckhohn的定义

1952年,美国学者AlfredLouisKroeber与ClydeKluckhohn在他们的著作《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述》中总结了164条文化定义。

两位学者不但总结了角度各异、内容或抽象或具体的文化定义,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定义:

文化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播;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带来的价值观念;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这一定义几乎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指导人们对待他物的态度和行为,Kluckhohn甚至认为文化是人们行为的蓝图。

文化的定义难以尽数,从简练而抽象的涉及人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所有产物,到具体的涉及人类知识、经验、信仰、宗教、价值观念、态度、行为、宇宙观、时间观等面面俱到的定义。

理解文化的概念对于外语教学意义重大,文化涵盖的内容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渗透于语言教学之中,实现以培养语言应用技能为目的,以跨文化交际知识为内容的教学要求。

1.1.2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人创造的,与人本身和人的活动有关,这就决定文化具有传承性、符号性、人为性、变化性等特征。

1.1.2.1文化的传承性特征

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共享的信息集合,人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方式不是通过遗传基因,而是通过后天习得或学习。

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满足某种需要创造出来的,为人群所共享,并通过群体传播和继承,正因为文化可传承所以可积累。

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学习对象可能是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任何人,获得文化知识的方式可以是正式的途径,如接受学校教育,也可以是非正式途径,如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经验、阅读等。

1.1.2.2文化的符号性特征

语言、文字、图形、宗教仪式等都是通过符号来表示和表达,人们运用具体的符号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

符号是任意的,从形态到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差别很大。

以语言为例,语言是文化的构成因素之一,语言的符号性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