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323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docx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

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

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

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如初中语文第一册30课中,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9篇长文,第二册中,有《提醒幸福》等10篇长文,第三册中,有《阿长与〈山海经〉》等8篇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

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师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

由这一点看,研究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课文来讲,就显得更有意义。

  

  长文短教,从教材的类型看,可分为教读式处理与自读式处理,教读式处理比较精细,自读式处理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对长文如何教得精一点;从教学手法看,可分为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处理,平实性处理比较平淡,艺术性处理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如何教得生动一点。

但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

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进行教材处理:

  

  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

  

  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

  

  8.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主,选取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

  

  下面请看笔者在“选点”上对课文进行艺术性处理的两个操作实例。

  

  1.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

  

  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就是从课文的语文实际出发,从小处着眼,从语言表达的方式着眼,在课文中寻找、发现、提炼出语言表达的某个方面的技巧来进行教学。

如或从词语表达,或从句式运用,或从段落写作,或从人物塑造,或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积聚一个闪亮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的“点”,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知识。

  

  如《羚羊木雕》的语言学用课——千姿百态表示“说”:

  

  教学步骤一:

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二: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三:

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

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

  

  1.“说”这个词是常常有的。

如:

  

  奶奶突然说: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时省略表示“说”的字词。

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3.对话中有时用其他的“说”。

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不!

”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的修饰。

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

她却满不在乎地说:

“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

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

”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爸爸不是给我了么?

”我小声地说。

  

  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

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

“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

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

浓缩课文内容,进行怎样把“说”写好的深入理解式的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

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

”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

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

”我哭着喊了起来。

  

  教学步骤五:

运用所说的“千姿百态表示‘说”’的知识,就下面的“场景”进行说话片段练习:

  

  下午放学了,我很晚才回家,妈妈在村口等着我……

  

  这种教学是艺术的,然而又是朴实的,从深处看,这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教师教给学生的,固然是一种知识,一种语言表达的模式,但同时也是一把钥匙,教师所开启的不仅仅只是“千姿百态表示‘说’”这把锁,他还会让学生想到千姿百态表示“喜”,千姿百态表示“怒”,千姿百态表示“哀”,千姿百态表示“乐”……

  

  2.交给一把“解读的钥匙”

  

  或从模式分析的角度,或从内容点评的角度,或从方法式阅读的角度,让学生习得并实践一种阅读的方法,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驭繁、长文短教的目的。

  

  如《秋魂》的读法指导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中的七篇“短文”,其构思规律表现在:

每篇“短文”的思路、顺序都是由此及彼——先写“物”,再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由物及情;几乎所有的“短文”都是借物写人,都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的成长、表现人的品格、表现人的追求、表现对人生的理解。

因此,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以点带面,长文短教,简化教学头绪从达到教师精要点拨、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目的。

  

  教学片段:

  

  1.老师:

所以,我们应该理解的一种写法就是:

三层式结构,咏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法。

  

  2.老师:

所谓“三层式结构”,就是“引出事物一描叙事物一托物寄意”。

例如课文短文《飞鱼》:

  

  在甲板上,我看见一条死去的飞鱼。

(这是“引出事物”)

  

  它曾经像海燕一样骄傲地在海面上飞翔。

  

  它曾经让海里所有的鱼儿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它死了,它在甲板上被晒成了鱼干。

(以上是“描叙事物”)

  

  哦,千万不要离开你生活的土壤。

(这是“托物寄寓”)

  

  又如课外短文《海上的航标灯》:

  

  你见过航标灯吗?

(这是“引出事物”)

  

  海上的航标灯,很谦逊地站在最远的地方。

  

  第一个迎接凶险的风浪。

  

  海上的航标灯,永远沉默地埋头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

  

  天色愈黑,航标灯愈亮。

(以上是“描叙事物”)

  

  要是谁能像航标灯,他将会有一颗不灭的心。

(这是“托物寄意”)

  

  3.老师板书:

  

  引出事物)

  

  三层式结构描叙事物这是一把阅读理解此类文章的钥匙

  

  托物寄意

  

  4.现在请同学们读《秋魂》的第一节《秋实》,根据老师的讲析理解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5.同学们朗读并用旁批的形式对课文进行评点: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

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这是“引出事物”)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了;

  

  不是雨,我怕早已干瘪了;

  

  不是光,我怕早已苍白了;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了。

  

  (以上是“描叙事物”)

  

  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

  

  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这两句是“托物寄意”)

  

  6.全班同学进行理解性朗读:

  

  ①女同学读第一段,男同学进行“三层次”评点。

  

  ②男同学读第二段,女同学进行“三层次”评点。

  

  ③同学们齐读第六段,一位同学进行“三层次”评点。

  

  举一反三,点示规律,交给“钥匙”,以点带面,朗读加上评点,只用了大约18分钟的时间,学生便将这七篇短文的内容及结构特点理解清楚。

这就是科学地处理教材、进行长文短教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