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29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docx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附答案历史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1页。

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140分)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人口大量迁入

 2.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劳动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读图,回答3~5题。

3.在第Ⅰ、Ⅱ阶段,有关单位面积耕地收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②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

③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④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因素中,与单位面积耕地产量的提高有关的是

①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 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④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第Ⅱ阶段中期以后,耕地实际产量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②自然灾害频繁③农业劳动力减少 ④单位面积耕地利润逐渐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读下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回答6~8题。

6.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线为山谷线,集水线

Bmn线为山脊线,分水岭

Cpq线为分水岭,山脊线

Dmn线为集水线,山脊线

7.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Cq点气压一定比p点气压低D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8.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pq位于陆地,mn位于海洋,则此时

Ap地一定盛行夏季风B地中海表层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

C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图3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完成9~11题。

 

9.下列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有极昼极夜现象B甲地的地理坐标是(23.5ºN,15ºE)

C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D甲地的气候干湿季分明

10.h的值是

A23.5°B47°C66.5°D43°

11.判断图中n与y的关系

Ay=13-nBy=26-nCy=36-nDy=48-n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回答12—14题。

12.上述材料与右边的漫画共同体现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个税起征点的上调将

A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规模B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C调节初次分配,完善社会保障D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14.自2006年以来,依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先后三次提高个税起征点。

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B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5.经济活动应该自觉地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

根据下图,下列属于生产者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是

①跟着价格走,在A处扩大生产规模,在B处缩小生产规模

②无论是在A处还是在B处,均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③在B处停止该商品的生产,转产其他产品

④在B处更要降低成本,维持生存,以便在价格上升时占据主动地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6.假定2006年我国W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414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90.00,若到2012年美元贬值25%,其他条件不变,此时W商品用美元标价应为

A75美元B48美元C45美元D80美元

17.2011年8月5日,标普公司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一美国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就是资本全球化B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C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D给发达国家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18.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提案”列为2011年1号提案,建议国务院交由相关部门办理。

这里人民政协履行的职能是

A政治协商B民主监督C参政议政D经济建设

19.2011年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规模将超过i00亿元。

这是多年莱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一次对口支援。

加大援疆力度

A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B是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

C能够确保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D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繁荣发展

20.“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

”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

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

这说明

①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商品价值量又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运动具有绝对性

C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无条件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22.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

卫生部2011年9月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醒:

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这启示我们要坚持-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C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23.当被问及中国是否援助欧洲,温家宝总理表态中国愿意扩大对欧洲的投资,但希望欧洲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对此,西方媒体有的认为中国是在“友善勒索”,也有认为“寻求回报天经地义”,还有认为中国只是一个“投资者”。

这体现

A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B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4.孔子主张“仁”与“礼”,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25.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提出:

“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

……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反映材料所说的变化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统治前期的改革D伯里克利统治后期的改革

26.1861年年初的一天,美国北方绅士巴特勒在华盛顿和一位南方的领导人就战争的可能性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南方领导人傲慢地说:

“北方不可能开战,在北方我们有很多盟友。

”巴特勒气愤地反驳道:

“是的,在北方你们有很多盟友,如果你们只是在联邦的体制内争吵,他们会继续站在你们一边。

但是,当你们向联邦的旗帜开枪时,人民就会团结起来同你们作战。

而且,我向你保证:

如果战争发生,奴隶制就会终结。

”从这段材料看,双方的根本分歧是

A黑人奴隶制的存废B权力的相互制约

C分裂还是统一D战争还是和平

27.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北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

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曰: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万,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一天应该是

A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    B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五日

C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四日    D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四日

28.1980年4月,向阳人召开了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人民代表,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随即摘下了“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挂上了“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

由此,向阳因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人民公社牌子,而后被誉为中国第一乡蜚声海内外。

向阳人

A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B迈开了农村改革重要一步

C勇敢尝试城市政治体制改革D真正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29.清人陶熙在《租核》中曾说: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这一状况

A说明商业资本日益没落B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

C提高了国家的赋税收入D保证了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

3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

“更确切地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

”这段话的含义是

A否定武力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B重工业发达是德意志帝国的突出特色

C否定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的领导作用

D工业革命是推动德意志统一的根本动力

31.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

材料表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

A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

B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出现“经营者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D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新中间阶层”出现

32.对下表四个阶段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871—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

国别

1871—1913

(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

1914—1949

(两次大战期间及二战后初期)

1950—1973

(二战后的“黄金时代”)

1973—1978

(转入“滞涨”时期)

日本

9.2

4.8

14.1

1.1

西德

3.9

2.1

7.6

0.9

意大利

2.2

1.8

6.7

2.0

法国

2.2

0.4

6.1

1.3

美国

5.0

3.3

4.3

2.5

英国

1.5

1.5

3.1

0

A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B战争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

C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

D经济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33.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3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

……,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

”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A孟氏以偏概全

B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

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D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

35.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上。

不能写在试题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及等温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1)比较A、B两地气温高低,并解释原因。

(6分)

(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点。

(6分)

(3)图示区域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地矛盾尖锐,长期以来形成了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请描述其形成过程。

(8分)

(4)F海域处于世界重要航线必经之地,过往船舶不同季节航速有很大不同,请说明有何不同并解释原因。

(8分)

37.中缅输油管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与世界产油国之间有了一条相对安全的大通道——通过印度洋,从缅甸直接进入云南,避免了对太平洋和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从而可有效防止我国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而带来的被动局面。

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分析从缅甸实兑港到中国重庆的输油管道建设困难的自然原因。

(4分)

(2)简述这条输油管道建设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8分)

(3)简析重庆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

38.(29分)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份额表:

2010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注:

我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截至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低于国际标准。

(1)上述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4分)

(2)北京某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请结合材料一说明该企业投资选择的正确性。

(9分)

材料二:

2011年11月,在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展出了陕西大型3D网络游戏《黄帝》、台湾创意“时尚汉字”等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

本次文博会创下重点项目签约总额263亿元的历史新高;展示了大批体现中华文化内涵,融合现代科技的民族文化产业;展示了大批来自海外的文物珍品;吸引了逾百万海内外游客参观,共享了一场文化盛宴。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北京文博会举办的意义。

(16分)

39.(23分)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信心的头等大事。

“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一次次冲击着公众神经。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国家、企业、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各负其责。

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2011年11月,卫生部组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的制定工作。

(1)请你结合上图,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优化方法的。

(15分)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的依据。

(8分)

40.(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福利救济,既有天灾人祸后非常时期的救济,也有平常时期的福利和救济。

仅在平常时期的福利或救济中,就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生老病死苦各种情况下的福利或救济。

直接用于福利和救济的手段包括:

赏赐或发放生活必需品,提供栖身之所,提供生产工具或资料,给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提供劳动力帮助耕作,提供侍丁或保姆服务,减免赋税,减免徭役,售卖平价或低价粮食,发放药品和医疗指导书籍,提供免费医疗,提供丧葬费或服务,免除学费,提供旅行帮助,捉合鳏寡成婚等等。

从西周到明清,没有看到政府在全国性年度赋税计划中专列常规性用于救济的赋税项目,也没有真正的长期稳定的这类税种被执行,没有看到政府在这一目的上有真正的常规性开支预算。

用于福利救济的钱物,要么来自临时动用皇室经费或国库一般库存,要么开列专项税收,要么特设官办产业或放贷或流通服务,要么挪用政府的专项收费,要么直接取自富民,要么接收使用无主财产。

用今天的话说,多数是特收特支。

                       ——摘编自史永锋《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运动的精神领袖康有为和革命派的领袖人物孙中山也结合其海外经历,将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主张。

康有为在其变法富国论和理想社会论中,都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主张。

他认为救国必须从“扶贫救弱”开始,只有国民走出“穷弱”,国家才能变得强大起来。

在《大同书》当中,他更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保障的狭隘性,认为只有建立“公养”、“公教”、“公恤”的福利保障制度,人类才能真正地走向大同。

而孙中山则在三民主义中,集中阐释了“民生”的含义,构想了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福利保障社会的蓝图,在这一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

”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强烈渴望和向往。

                 ——摘编自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福利救济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推行福利救济制度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康有为和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

(11分)

41.(16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据此,新中国采取了怎么样的外交策略?

(5分)

 

材料二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1971年

1978年

1980年

1981年

1984年

1988年

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席位得到恢复。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得到恢复,同时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

中国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当选为人权委员会成员。

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要作用。

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分)

材料三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3)据材料三,“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

(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

为什么?

(4分)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42.(10分)【旅游地理】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海南入境客源(港澳台及国外游客)变化图。

(1)据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近年来,在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较多,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2)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回给亲朋做纪念。

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4分)

43.(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1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251

88893

42.99

1986

3721

39639

19.17

2005

1973

19230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4.(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日本2011年3月11日地震位置图,回答

(1)(4分)分析日本核电站较多的原因。

(2)(6分)此次地震引发核电站事故,其事故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试分析该环境问题此季节主要向什么方向传播及原因。

 

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

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

——引自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引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

(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

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6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

(3分)从上述材料,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4分)

46.(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他痛心地说:

“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

”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近代上海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过博马舍的剧本后惊呼:

“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该受尊敬的事物。

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卢梭的主要思想。

(9分)

(2)材料二中路易十六的惊呼给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

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

美国似乎对这一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