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177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docx

高考地理限时规范复习题21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山西省是我国著名的重化工业基地。

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读右图,完成1~2题。

1.该省发展重化工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科技力

量雄厚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 读图可知,该省煤、铁、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故选B。

答案 B

2.该省在经济转型的初期,最适合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  )

A.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限制原料导向型产业的发展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到“初期”这个关键词。

在该省经济转型的初期,限制原料导向型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由于该省在人才、科技水平、环境质量等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因此在经济转型的初期,不适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产值较小,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对该省经济转型产生的贡献较小。

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

答案 A

读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

A.沿秦岭分布B.分布集中

C.沿河分布D.沿交通干线分布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沿河分布。

答案 C

4.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广阔B.高校众多,科技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

解析 陕西省高校众多,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发达,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B

(2012·苏锡常镇一调)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该地区各区域重点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区域发展以化工产品为主的轻化工业B.b区域发展以棉、麻为原料的轻纺工业

C.c区域发展以钢铁、机械为主的重工业D.d区域发展以有色冶炼为主的冶金工业

解析 a区域位于新疆,该区域油气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应发展以油气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选项A错误;b区域位于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煤炭、铁矿等能源资源丰富,选项B错误;c区域位于重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机械工业城市,选项C正确;d区域位于四川攀枝花,该区域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以钢铁工业为主,选项D错误。

答案 C

6.关于图中阴影区域工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自古以来交通便捷 ②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③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④农业基础相对较好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图示区域各类矿产资源丰富,且阴影区域大多数位于地势低平的沿河地区,因此农业基础相对较好。

答案 D

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读图,回答7~8题。

7.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

①专业分工程度低 ②总体生产能力强 ③各企业团结协作 ④各企业之间联系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阶段Ⅰ,该地区企业各自独立,相互间缺少联系,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类型,各企业之间联系少,专业分工程度低。

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该地区企业已经形成了统一的销售渠道,各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内部联系大大加强,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增强。

答案 7.D 8.C

(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完成9~11题。

发展阶段

时 间

方 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9.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10.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

11.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

解析 跨国公司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分布,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

第9题,该公司①阶段产品“走出去”、②阶段销售“走出去”,主要发展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

第10题,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的消费特点,进行生产,也便于产品销售。

第11题,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先进技术。

答案 9.A 10.C 11.D

(2009·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完成12~13题。

12.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能源B.技术C.原料D.市场

13.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解析 第12题,题中图示信息表明,该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围绕制糖厂布局相关企业,而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为原料。

第13题,图中甘蔗来源于第一产业,其产品在制糖厂、纸浆厂、发电厂等第二产业间循环利用。

第二产业生产的化肥等又被第一产业利用。

答案 12.C 13.D

图甲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乙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D.水源充足

15.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解析 美国硅谷工业区是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是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

答案 14.B 15.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东风汽车公司以十堰基地为依托,优化布局的“三级跳”战略构想趋于成型:

第一跳,跳到襄阳,发展轻型车和发动机生产;第二跳,跳到武汉,发展轿车生产;第三跳,跳到“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发展零部件等生产。

材料二 下图是花都汽车城位置示意图。

(1)东风汽车公司“跳”到武汉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花都汽车城的形成,体现了工业的________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充分利用________,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________,最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3)汽车工业往往可以发展成为汽车城的原因是什么?

(4)跨国集团在中国投资兴建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是因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风汽车公司的“三级跳”战略体现了工业的________现象。

解析 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

花都汽车城在广州附近,有多家汽车公司进驻,体现了工业集聚现象。

具有生产联系的工业把不同的零部件分散到不同的地区进行生产是工业分散现象,材料中东风汽车公司的“三级跳”战略也体现了这种现象。

答案 

(1)市场 科技 交通 原料供应 信息通达度 工业联系 工业基础(任答三点)

(2) 集聚 基础设施 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3)汽车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

(4)土地和劳动力廉价 消费市场广阔(5)分散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

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水资源也逐渐短缺。

材料三 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

(1)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

(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既能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能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3)两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4)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1)简述两地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就是分析两工业区形成时的共同区位条件。

(2)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一般从开源、节流、区际联系三个方面来回答。

(3)面临的问题可结合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共同原因来回答。

(4)采取的措施可针对辽中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来分析。

答案 

(1)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市场广阔;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2)开源: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库;海水淡化。

节流: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区际联系:

实施产业转移;跨流域调水。

(3)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多。

(4)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给予政策优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