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167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docx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

确保“五个”到位聚焦脱贫攻坚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泸州市教育局

 

泸州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909所,在校学生95.79万人,教职工5.09万人。

全市7个区县中,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据2014年统计,全市有各级各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近8.5万人。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高地的目标,以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为抓手,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准聚焦教育脱贫攻坚,通过确保“五个”到位,推动薄改项目落地,全市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全市学生“上好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资基础,为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一、确保认识到位

全面改薄工程是继校安工程后教育系统实施的最大规模的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前,我市部分县区存在重视城区学校建设,忽视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学校建设的情况,存在城区“大班额”的情况,存在对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认识不到位的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统一部署,市政府成立了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发了《加快推进公办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专项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乡镇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泸州市乡村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市级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在不降低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审批过程,压缩审批时间,确保了全市薄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各区县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狠抓薄改项目的规划、招投标、合同签订、过程监督、评估验收及跟踪审计等具体实施环节,突出广大农村学校的基础性作用,杜绝豪华学校建设现象。

二、确保规划到位

规划先行是基础。

我市针对农村学校制定了全面改薄规划,针对我市主城区2030年实现“双200”目标制定了2012—2030年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点布局规划。

2个规划均几易其稿、几上几下,多次反复论证形成;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家长、教职工、知名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专家意见,并经市专家委员会和规划委员会评审通过。

全面改薄规划立足“保基本、兜网底、一校一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严格以校为单位,分析确定每个学校办学条件缺口,列出现状和需求清单编制成册,量力而行制定分年实施计划和目标,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总规划投入资金19个多亿,其中中央资金77663万元、省级资金64923万元、市县资金48225万元。

规划改造校舍90.36万平方米、运动场40.4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233.94万台套件。

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点布局规划到2018年将新建城区小学26所、中学10所,新增小学学位4.34万个、中学学位2.27万个,基本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

三、确保资金到位

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求资金,以资金保改薄。

统筹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外,市、区(县)、镇(街)三级联动,强化资金保障。

一是加大投入。

2014-2017年市级财政安排资金10.8亿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各区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措施。

江阳区本级财政2014-2017年安排11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在加大区级财政投入的同时,将学校建设纳入对镇(街)日常管理,吸纳镇(街)财力加强对学校建设投入,如黄舣镇镇财政投入2500余万用于补助新建黄舣小学。

龙马潭区、纳溪区政府采取乡镇政府为主体,将学校建设纳入对乡镇政府考核重要指标,督促乡镇政府协调解决学校项目建设中土地、规划、建设手续等问题,积极推动项目建设;老少边穷的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积极采取融资融券多种手段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叙永县将原打算用于县政府办公楼建设的资金3000万,整合扶贫资金1.86亿用于学校建设。

二是减免费用。

我市继续免收学校建设工程相关建设费用(免缴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基金、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及人防费等),降低建设成本。

四、确保责任到位

责任明确是保障。

为加强对全面改薄工作的领导和推进,我市建立了三级责任制。

一是市委明确了常委联系区县制度,由7个市委常委分别联系7个区县,督促检查指导学校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市级部门责任制,市财政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住建局、规划局等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要求,沟通协调全面改薄工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简化项目办理手续,加快项目推进。

三是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全面改薄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投入主体和实施主体,领导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把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

县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确保督查到位

督查到位是关键。

我市通过以会代训抓项目,以工作检查督项目,以发点球方式促项目。

建立了五级督促检查机制。

一是市委常委督促检查联系县区,联系领导每月一次到联系县区进行检查指导;二是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主任的项目推进中心,中心下设专门的针对教育卫生为主体的民生保障组,督促推进全面改薄项目;三是市政府将全面改薄工作列入民生工程,由市目督办跟踪督促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四是市教育局每双月召开一次项目进度推进会,组织项目推进迟缓的区县到推进进度较好的区县交叉检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五是情况通报,采取市委项目推进中心、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名义对区县项目建设实施进度情况进行不定期《通报》,《通报》抄送市委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常委、分管市长和县(区)委书记、县(区)长。

通过努力,全市全面改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是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4年来,全市306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工建设校舍面积87.04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8.42万平方米,分别是总规划面积的96.33%和94.98%。

264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竣工校舍面积81.43万平方米、竣工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4.32万平方米,分别占规划项目面积的90.12%和84.49%,完成设备设施购置2.377亿元,占设备设施规划金额的89.55%,提前完成省要求的时间节点任务,有力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泸县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验收,2015年江阳区、龙马潭区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省级评估验收。

2016年纳溪区以96.2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省级评估验收。

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积极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同时,市、区县财政投入建设资金28.84亿元,新建了18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校舍56.3万平米,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37820个。

今年,城区尚有15所学校正在开工建设。

三是标准化学校建设初显成效。

按照脱贫攻坚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近年来我市三级政府共投入资金6.67亿元新建校舍21万平米,新建了以纳溪区大渡镇、泸县福集镇、合江县九支镇、叙永县江门镇、古蔺县永乐镇为代表的一批标准化学校,积极为我市的脱贫工程和全面改薄添砖加瓦。

四是教学信息化装备配置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目前,全市农村学校实现了数字资源全覆盖,城镇学校95%的班级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小学、初中生均计算机分别为6.5台/百人、7.8台/百人,生均图书分别为16.5册、26.6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分别为1450元、1950元。

虽然我市全面改薄工作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效,但与上级工作要求一定差距,我市将以全面改薄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主动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的支持;以教育均衡为抓手,督促指导区县政府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我市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建设,为把泸州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质量高地、优秀人才聚集洼地和教育改革前沿阵地而努力奋斗。

深入开展全面改薄工作,推动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雅安市教育局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更是“4·20”芦山强烈地震震中区。

雅安市全面改薄工作精准定位于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精准聚焦于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精准实施于灾区教育灾后恢复重建,精准着力于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

一、抓认识提升,增强工作动力

认识提升是工作深入的动力源泉。

我市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工作的全局性和长远性,深刻认识到全面改薄工作是以全面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健康发展“20条底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民生工程,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我市明确提出全面改薄工作是推动区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政府行为,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体现,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市、县(区)两级均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政府各级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研究、部署全面改薄工作,并多次赴现场专题调研、指导,推动全面改薄工作有力、有序、高效实施。

二、抓规划统筹,优化资源配置

统筹规划是科学实施的核心前提。

按照“摸清底数、一校一策,补短板、兜网底”的总体要求,我市遵循“安全节俭、实用够用”的工作原则,依据学龄人口增减规律和教育发展现状,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以学校为单位,对照基本办学标准和学校客观实际,制定了适合每所学校个性发展需要的建设规划方案。

并以“4·20”芦山强烈地震教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全面改薄规划、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为龙头,统筹整合其他专项规划,特别是细化明确了每个专项规划的标准要求、时间节点和资金来源,共性部分大胆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个性部分特别注明,确保特征明显。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互为补充、特色鲜明、效益最大的规划共同体,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类汇总、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实践证明,我市在推进教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同时,也同步推进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同步配置了标准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更同步推进了全面改薄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

2015年,我市在全面完成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同时,全市全域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级评估;2016年,我市在全面完成所有教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同时,全市全域通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2017年,我市在全面推进教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回头看”工作的同时,全面改薄规划顺利推进,目前全市投资完成率已达到83.06%,校舍类项目开工率已达到96.14%,校舍类项目竣工率已达到92.33%,设施设备采购完成率已达到82.34%,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提前达到省上确定的时间节点目标要求。

三、抓机制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机制建设是工作推进的重要保障。

我市在严格落实双月通报制度、定向调度制度、公开公示制度、监督举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责任追究制度、第三方评价制度等“八项机制”的基础上,深化了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信息沟通宣传机制、工作推进约谈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制定了全面改薄工作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督导考核办法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实现了“用制度推动项目进度、用制度约束项目实施”的工作目标。

四、抓过程管控,规范工作行为

过程管控是行为规范的关键举措。

我市对项目建设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管理要求,实行了全程监管,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一)严把规划设计关。

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校文化的发展定位,对所有项目学校开展学校整体规划设计,一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到位,确保规划设计的延续性。

利用专家论证、部门会审、项目公示等方式,广泛征询意见,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设计的综合品质,避免出现设计遗漏,确保规划设计的全面性。

安排熟悉学校功能需求、设计规范、验收规范和工程建设标准的人员参与规划设计辅助工作,与设计团队无缝沟通,形成合理的优化方案,尽可能避免规划实施的后期变更,确保规划设计的严密性。

积极配合审图机构从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层面加强全面的法定审查,最大限度排除功能缺陷及质量隐患,确保规划设计的规范性。

(二)严把项目程序关。

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要求,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切实做好项目立项、报建、招投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效益评估等工作。

(三)严把采购招标关。

利用法定方式择优选择资质等级高、市场信誉好、管理水平优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或供应商等单位参与项目,同时把合同签订前的系列审查列为必经程序,反复推敲合同内容,字斟句酌,考虑周全,及时提出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规避,从根本上保障项目质量和安全。

(四)严把过程实施关。

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及工程建设责任终身制,严格实行项目经理、总监、技术负责人压证施工及“五大员”驻场制度,严格落实对每一所项目学校至少委派一名教育现场代表的制度。

同时要求学校日志、监理日志、施工日志规范记录工程的实施过程,并相互印证、互为支撑,全方位真实反映工程的施工全貌。

(五)严把项目验收关。

要求各项目从工程可研、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到工程现状都要有完整的资料反映,要有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建成后的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并按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规范整理、完整归档、合理分卷,确保档案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严格项目竣工验收,未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得使用。

(六)严把资金使用关。

按照要求对全面改薄项目资金实施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资金流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的全程监管,定期公示,接受监督,及时规范,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

五、抓部门协调,推进工作进度

部门协调是工作加速的有力措施。

纵向沟通方面,进一步明确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领导与技术协作关系,建立上下畅通、交流便捷的沟通协调和指挥渠道,教育部门主动向市、县(区)政府汇报,争取更多的工作理解与支持。

横向沟通方面,加强部门间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形成项目工作合力,相关部门采取“并联审批”等方式为教育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了程序不减而审批时间缩短的目标。

同时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专业指导企业完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采取工期倒排、配强人员、交叉作业等有力措施,确保全面改薄项目快速有序推进。

六、抓日常督查,促进工作落实

常督常查是工作落实的促进手段。

我市建立了全面改薄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体系。

市委、市政府将全面改薄工作列入对县(区)政府及市级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和扶贫攻坚考核。

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强化定期督查和专项督查,严格节点目标要求。

市教育局采取定点联系、交叉检查、专项督导等方式,将全面改薄工作纳入县(区)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

人大、政协及财政、发改、审计等部门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建议意见。

全市开展多层面的全面改薄工作“回头看”及问题整改活动,对存在的问题不遮不掩,建立台账限时整改,逐一销号;对违规的行为不容不忍,对照规定严肃处理,防微杜渐。

七、抓信息反馈,提高工作效益

群众满意是工作成效的检验标准。

我市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向社会发布全面改薄工作信息、监督电话和工作进度,在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开辟全面改薄专栏,充分利用雅安电视台、雅安日报、北纬网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全面改薄工作进度和工作成效,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及时收集群众反映和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诉求,修正方案、完善措施、提高效益,扩大全面改薄工作影响力,努力提升教育工作美誉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虽然我市全面改薄工作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效,但与上级工作要求相比、与兄弟市(州)工作推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全面改薄工作推进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学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奋力推动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抓实“改薄”工作力推教育均衡

甘孜州教育局

 

甘孜教育全省发展滞后,“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普及巩固难”是困扰甘孜州教育发展和进步的瓶颈,因为落后,所以倍加珍惜国家、省每一次扶持机遇。

2014年,国家、省实施“改薄”工程以来,我州狠抓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全面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狠抓信息化及仪器设备配置工作,全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压实责任,把规划落到实处。

2014年,根据全州各县(校)基本情况,甘孜州编制纳入“改薄”规划项目学校372所,拟投入改薄资金12.15亿元,规划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38.1万平方米,规划设施设备总投入2.05亿元。

截止目前,校舍开工面积38.85万平方米,校舍开工率101.98%,竣工面积35.06万平方米,竣工率92.02%,完成设施设备采购1.6亿元,完成规划采购任务的78.67%。

(二)强力推进,把项目推进落到实处。

为保证“改薄”项目的顺利推进,我州要求各县(市)对明确规划、明确资金来源,又必须要尽快建设的项目,一要提前一年安排前期工作,提前一年启动实施;二要认真落实“县级为主,州级奖补,奖励先进”政策。

对项目推进快、实施好的县,在“行动计划”及“奖补资金”分配上,给予重大倾斜,优先安排建设项目。

对项目“实施进度慢,建设管理差”的地区,以“发点球”的形式,给予通报批评;三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仪器设备配置工作中,实行“配1奖1政策”,引导各县全面投入资金,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截止目前,2014年至2016年所有基本建设项目均100%开工建设,所有仪器设备配置项目全部采购完成。

二、基本做法

(一)在资金安排上“切块分盘,包干使用”。

一是总资金分为校舍类和教育技术装备类两大部分,校舍类占总盘子的80%(含学生生活类设备设施配置),教育技术装备类占20%;二是校舍类资金分为以权重系数分配的资金和统筹分配的资金两大类;以权重系数分配的资金占70%,统筹分配的资金占30%;以权重系数分配的资金,按基础因素占60%(包括“改薄”规划、学生总数和寄宿制学生人数等),县级财政投入因素评比占20%,实施绩效因素占15%,管理因素占5%进行分配。

统筹分配的资金,重点用于均衡发展验收县、整县或整片推进“改薄”县和已纳入规划而在权重系数分配中不能覆盖的直属学校建设。

三是教育技术装备类资金分为远程教育设备类和教学仪器装备两大类,各占50%。

为整体推进“智慧甘孜”教育,将远程教育设备类资金预算到县,由州统一组织实施;教学仪器设备类资金,首先支持各县课桌凳采购,并重点支持当年或次年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县。

(二)申报遴选上“缺啥补啥,雪中送炭”。

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严禁将资金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严禁锦上添花建设超标准学校、“重点校”、窗口学校、示范学校。

充分体现雪中送炭,重点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生生活设施,使薄弱学校在短期内达到基本办学标准;整合办学资源并提高效益,避免大拆大建,杜绝闲置浪费。

(三)项目推动上“立马行动,快马加鞭”。

每年安排的项目,必须是具备建设用地条件的项目。

项目申报确定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资金到位后能立即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

明确提出,各县必须扎实做好项目申报、项目推进、资料整理、信息报送等工作,哪个县出现项目启动缓慢等问题,影响了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将视其情况扣减下年度补助经费。

(四)项目绩效上“建一所,成一所”。

突出重点,项目实施做到“建一个、成一个”,防止项目过于分散。

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校舍、体育和艺术设施、教学仪器和图书、教育信息化、教师配备等各项基本标准,以校为单位推进。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节俭、安全、实用、够用”原则。

统筹义务教育各类工程项目和各项建设资金,做好校舍安全长效机制、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初中改造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重大教育项目建设规划之间的衔接,防止项目资金重复交叉安排或支持缺位。

按照轻重缓急合理排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统筹安排建设项目,上级补助资金和县本级资金原则上不重复支持同一项目。

(五)资金管理上“专款专用,严格监督”。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按实施规划的年度计划足额落实保障资金。

全面改薄专项资金做到了及时下拨、专款专用,实行专账核算。

严格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州建立投入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地方资金落实不到位,规划任务无法按期完成,或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出现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转移使用范围和性质的,州开展定期督查,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处理一起,并扣减下一年度补助资金份额。

三、几点体会

一是全面“改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的“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后劲、缩小县际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近年努力,截此2016年,全州已有10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达标省级督导验收,2017年即将完成5县“达标验收”。

二是全面改薄是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现实需要。

我州是集老、少、穷于一体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自身发展乏力,办学成本高,办学条件差,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辍学率高。

实施全面改薄,是改变我州落后教育面貌、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全州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

三是全面改薄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州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改薄计划,切实改善了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水平,特别是在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州通过整合“薄弱”改造、“十年行动计划”等教育专项近3亿元,州级财政投入资金1.1亿元,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设、仪器设备配置工作走在了全国少数民族前列。

四、下步工作

2017年是完成“改薄”项目总体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州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市(州)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加快实施。

将义务教育“均衡督导”与“全面改薄”专项督导有机结合,以督导为抓手,促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增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全面改薄”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为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我州薄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改薄补短板贫困县办出大教育

叙永县人民政府

 

叙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

在“全面改薄”进程中,叙永县坚定“越穷越要办教育、贫困县办大教育”的理念,全方位统筹实施,全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县开工校舍类项目学校204所,开工面积21.3万平方米,开工率92%;改造类项目完工187个,竣工面积19.5万平方米,竣工率84%;完成教学仪器设备采购4873万元,完成率89%。

2013-2017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3年的96%上升到2017年的99%,毕业率由99%上升到100%。

一、“一盘棋”统筹作战,全方位强化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明确优先发展教育是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每年县委常委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至少专题研究“改薄”工作2次以上。

精选8名干部设立“改薄办”及项目推进组。

实行“领导分片、干部联校”双线包保,38名县级领导联系25个乡镇,县教育局6名班子成员分6个片区联系乡镇学校,全县189名干部包保257个校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签定责任书。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

践行“日子再紧也不能紧教育”,勒紧腰带“多点开花”加大投入。

在融资收紧的形势下,其他工作经费、项目经费“双压缩”(各压缩10%、30%),优先保脱贫、保教育。

2013年—2016年,教育支出从7.1亿元增至9.6亿元。

2014以来,投入全面改薄资金4.76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2.13亿元。

如:

投入5000万元新建鱼凫小学,县本级资金达到80%。

引入社会资金1.2亿元,新建城西实验小学;争取社会捐赠资金2514万元,改扩建3所乡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