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88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docx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

主讲:

唐浩明

各位这个佛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接受佛山图书馆的邀请,在这跟大家见面,佛山图书馆举办的这个公益讲座,已经有十多年了,在一个非省会的城市里面,能把这公益讲座坚持这么久,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一方面当然是我们文化馆的同志们得力于他们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佛山一种文化的氛围,市民们能够这么有兴趣地来听这个文化讲座,这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一种文化的环境,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事。

今天是星期六,还是有这么多热心的听众愿意来参加这样一个讲座。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这是可能在别的城市不一定能够做到的。

非常感觉到佛山这个文化气氛之好。

我今天跟大家讲的这个话题是:

曾国藩的人生大成功。

我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切入曾国藩这样一个话题。

曾国藩这人物他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关于他的话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切入,也可以谈得很多,这是比较大的一个话题。

今天上午的讲座时间大约两个半小时,所以不能谈得很多。

先跟大家简单地讲一下曾国藩的人生经历。

关于曾国藩我想现在的读者大概是从两个渠道上来知道的:

一个可能是教科书,现在的教科书我不知道怎么写,过去的教科书把曾国藩描述成汉奸、卖国贼、刽子手、阻断历史前进的反革命势力的头头,我的所念的书是这样的,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的教科书可能都是这样定义的;另一个渠道可能就是我的小说,一九九零年出的一本,一九九一年一本,一九九二年一本,三本在十多年前出来,现在就正版的渠道早已超过一百万本,那盗版的可能就不计其数了。

表示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在读,也是一个了解曾国藩信息的渠道。

但我今天不以小说家的身份介绍曾国藩,以一个历史工作者的身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历史文本上那个曾国藩是个什么样子。

我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就一直从事曾国藩的文献研究,针对他的文献入手,我个人非常注重于文献的研究和文献的整理,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文献上的曾国藩是个什么样子。

我认为曾国藩的一生、六十年的人生路,他实际上是活到六十岁零三个月,这个年谱上说他活到六十二岁,我们中国的岁虚要加两岁,生下来就是一岁,死了也加一岁,(他这个二月出世也算一岁)实际上他只活到六十岁,他的六十岁的生命途径大致分至这样四个阶段:

这第一个阶段就是一个农家子弟,一个艰苦历史的农家子弟;他在1811年也就是嘉庆十六年,出生在湖南省一个很偏僻的农村里,当时叫做湘山县,后来这个湘山县分成两个县,他那个家乡县现在叫做双峰,双峰是一个四个县交界的地方,那这个双峰县、衡阳县、湘坛县和衡山县就都是边区,大家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边区,什么陕江省边区、香战边区、鄂豫鲁边区,边区的特点就是都比较偏僻、交通不便、这个比较贫穷、比较闭塞,曾国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

他出生的时候他家里面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家庭,我们看那个电视剧四世同堂,他也是四世同堂,他大概五岁的时候他的曾祖父去世,然后他家里面算起来就是三代同堂,家里面的家政是由他的祖父主持,这个祖父呢,他是一个很能干的一个人,曾国藩一生他的人生在他亲属中的偶像就是他的祖父,他认为这个祖父非常有才能,他只不过是这个时代没有跟他配合,那怕就是他后来,如果这个败相,他认为他也不及他的祖父,也不及他的祖父,是时代的机遇没有给他造就,所以他就是以一个农民,一个农民终身,但是这个农民在他死后的时候,他享受了很高的待遇,正一品的光道大夫,就是朝廷给他一个封号,他其实也没什么权,就是因为他的孙子当时是二品大员,清代的就是说你家里面有直系亲属做有个品级的官员,如果他的至亲死了以后就可以加一级给他封高,比如他这时是二品,他的祖父去世他就是一品,给他一个封高,一个名义上的好听,但浓缩在当时封建社会这是个非常生活得光彩的一个农民,这是第一点。

第二,他家里面呢是个耕读世家,就是以种田为主、但是家里有读书人,他的父亲读了一辈子书,到了他们兄弟,他们家里兄弟姐妹是九个人,男的五个女的四个,曾国藩是男孩子中间的老大,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他就是长子,长孙长子,他们兄弟都读书,所以就是一个耕读家庭。

以种田为主家里面有人读书,在中国的封建社会,这种家庭是最好的家庭。

我们现在的年青同志朋友们不太知道这个家境出身,年纪比较大的就知道这个家庭出身。

早些年,家庭出身是跟着我们这些人一辈子的。

你这人命好、生在好的家庭,家庭出身好的就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不好,那你一辈子为什么事情都不顺,我们当时过去的几十年好的出身是贫下中农、工人阶级、革命干部。

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好的家庭出身不是革命干部,他们的革命干部就是官员,但是那个官员不是最好的出身,尤其是官员里面的公务员,所谓杂裔,是很坏的出身、被人瞧不起、不好的,他的出身是最好的耕读之家。

中国封建社会最清白的家庭是耕读之家,这是因为在中国社会是以农为本,它也像配套的一种政治。

那么曾国藩应该是说最好的家庭出身,清白的家庭出身这是第二特点。

第三个特点:

他们家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普通家庭。

他自己讲他们曾家五百年来没有与功名、科举有什么联系,家里面五百年来没有人做官,也没有人考到功名,他的上面最大的功名就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考了十七次,才在四十三岁那年勉强中了一个秀才,两鬓已发白了,这就是曾国藩家里最高的功名了。

一个秀才,以前根本就没有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所以曾国藩的父亲大概也知道自己不是中功名和做官的料,所以四十三岁考了个秀才以后就再也不想去考了,直到曾国藩功名大发。

这个是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

有趣的是,他家里面的祖母和母亲都比他的祖父和父亲大很多,他的祖母比祖父大七岁,这个母亲比父亲要大五岁,这个有时候我跟朋友们聊天,我看是不是这资料对优生学有点历史借鉴;很有意思。

这是他家里面第四个特点。

曾国藩在五岁发萌,因为他父亲是做书塾的,就在他父亲书塾发萌。

二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在二十八岁之前他还考了两次,第三次考中了进士,然后就进翰林院。

最后一次考试叫草考,草考通过进了翰林院。

有的时候在大学里面跟大学生们聊天,我自己坐在一旁这样子比较,大概就是当年的秀才相当于我们的大学本科,他的举人相当于我们的硕士研究生,他的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他的翰林院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后,而且很有趣;他也能够很好的类比,就是我们现在的博士后它一般也不叫自己博士后,也就叫博士,所以当年的那个翰林院通常也不叫翰林院,他只叫做某某的进士体,名片上也不会再单独印翰林,而且他这个考上翰林以后,在翰林院要学习两年,也很像我们的博士流动站,这个博士流动站你进去可以在那里读,也可以不在那里读,你到时出站的时候经过一次考试及格就可以了;那么曾国藩当年也是这样,他就没有在那里读他就回家,两年以后三十岁他又到北京参加这个博士流动站的结业考试,就是翰林院的结业考试,就考通过了,顺利通过了。

顺利通过后就进入到翰林院做官。

那么这就开始了曾国藩的第二个人生阶段;我运用一句话表述,从三十岁开始到四十二岁,一帆风顺的太平军官。

曾国藩当年到了翰林院他这个官职叫检讨,翰林院的检讨品级是从七品,跟我们今天的对比就是副处级,我们的七品县太爷,相当于现在正处级、从七品就是副处级。

曾国藩是从副处级一个小军官开始,开始在北京做了十二年的太平军官。

这十二年的太平军官是一部大书,如果我们现在要来讲他十二年的军官足足可以讲上一天。

所以这部书出来以后,不是在大江南北流传两句话吗?

做官就要读曾国藩,经商就要读胡雪岩,这个话当初把我喜得呀,我没有想到读者会对它很感兴趣。

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曾国藩太会做官了,把官做得太好了,做得精彩至极,无与伦比。

因为时间比较短,我没办法再跟大家详细讲他的做官史,因为在座的我想正式的朝廷命官大概也不多是吧,一般还是对文学历史感兴趣的文化人,那么我简单地讲解一下,为什么说“做官要读曾国藩”。

第一,曾国藩做官升得快、升得多,每一次升官都有他份。

按道理他这个副处级三十岁也不算很年轻,我们今天在北京做军官的三十岁的这个副厅级也就是副局级,这个都很多。

大学毕业如果分到中央部委,二十二、三岁就做了副处级也不算年轻。

曾国藩的功名起步是比较晚的,很多历史上的近代大人物起步都比较早,当时他的官运好;他遇到升官的机会就有他的份,所以史书上记载他当时十年七迁,实际上他还不止七迁,他的青年以后,到了三十七岁,他已经是二品官衔的朝廷大员了。

就是他三十七岁他的官职是翰林院的学士,他的官衔是礼部侍郎。

套用我们今天的是副部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就这样一个岗位。

这个岗位什么概念,曾国藩是湖南人,这个岗位在湖南省有清一代空前绝后,没有人能超过他,以后也没有,因为他死后不久清朝也跟着结束了。

在全国他这样的迁升,连他在内一共只有三个人,只有三个人,我们把这两个数字一掰开,就知道他官运有多么好,常常又说他觉得毫无希望了,但后来官又落到他的头上,他在日记中里都有这样一种记载,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他有一次得到一个天大的好处,他一夜之间连升四级。

我们有部戏就“连升三级”,这就已经不得了了。

我们湖南有话叫祖宗坟墓开了车了,就是祖宗保佑。

但是他那一次是连升四级,就由从七品一夜之间升到从二品;从二品就是朝廷大员了。

而且很有趣,他升官的前几个月他还不想在朝廷做官,要想回家去探亲,因为他祖母去世,他八十多岁的老祖母去世以后,他回家的心愿非常强烈,因为他离开家里好几年没有回去了,他就跟家里商量他想回来探探亲,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这个事情对我们今天来说不算是事情,你就回去探亲就是了吗。

但是在一百年前的那个时候也不简单,一是花费时间很多,从曾国藩老家到北京要两个月,一来一去就要四个月,所以他要请假的话至少半年,而半年是不行的,那时非得一请就得请一年,那么请一年的假期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就要辞职,辞职这个位置不会给你留着,别人就补上了。

那么你这一年年假回来以后还不知有没有位置留给你,没有,你还要再等。

清朝的官员你没有位置就没有工资,所以意味着一年以后回来还不知什么时候有没有官当,什么时候才可以拿到工资。

所以这个事情是件麻烦的事情。

第二是路费,不要以为曾国藩在当军官,好象很有钱,军官有有钱的也有没有钱的,最没有钱的就属曾国藩这种清官,就是搞文字工作、读书工作的。

就像我们现在图书馆员一样读书工作,这个比较清贫。

他清贫是什么原因呢?

清朝这个官员的钱,今天因为时间很紧,不能跟大家多讲,其实看到这个是很有意思的,就是非常类似我们今天官场一些类比。

他这个军官工资其实并不高,他主要是靠一些额外的一些补贴。

这个军官补贴主要是由地方送钱给他们,一年送两次钱,一次叫冰进,一次叫炭进;冰进就是冰棒的冰,就是夏天很热了,我送钱给你老人家买点冰棒吃,就像我们今天的防暑降温费;再一个叫炭进,冬天北京冷,这个我们也不好送什么好的东西给你,我送你老人家一笼煤炭取取暖叫炭进,像我们今天的防寒取暖费。

这些钱是地方给的。

你不要以为就送几根冰棒和几笼煤炭,不是这样的,它是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这个数字很高、很多。

像我们广东是有钱的省份,那每年就两进、到北京军官手里起码就是几十万两银子。

几十万两就去分,像户部、财政部直接管钱的就分得多一点,工部、建设部也可以批一些项目,他们也不少。

翰林院呢,就是搞政策研究、搞历史研究,它类似像我们今天典史研究,是政策研究室、社会科学院、什么规划室之类的这样,是空家伙、不来钱的,所以他们就没有什么收入,人家不理睬他们,他们就收不到什么外快,所以很清贫。

那么曾国藩就没有多少钱,他要回去花费的钱很多,尤其是全家老小都回去探一次亲花费很大,所以他拿不定主意就写信给家里商量,家里面就坚决反对他这样做,你不要动这个念头了,你在北京做官就是最好的尽孝,官做得越大我们就越高兴,你回不回来没什么关系,老人家说反正你兄弟姐妹多,你就安心为皇帝办事就不要回来了。

他就听了家里的话,没有回来。

没想到几个月以后,连升了四级,他至于怎么升的,我在小说里面当然有些渲染。

我今天作为学者跟大家讲,这还是个谜,没有确切的资料、不知道怎么升,小说里是小说家的创作。

这个是第三点。

第四点,这位老兄他做官名声很好。

他的确会做官,他的能力之强为大家所公认,这个证明什么呢?

当时中央是六个部,他做过五个部的侍郎,而且是只有三年的时间,他三十七岁这个副部级到了三十九岁就是个真正的副部长。

这中间有两年的过渡,那么到了他四十二岁离开北京,只在北京做了三年的侍郎。

这三年他并兼六个部中的五个部,分别是礼部、隶部、工部、刑部、兵部五个部,除了户部(财政部)他没有去兼。

以后其它哪个部有个侍郎缺出就叫他去接。

可见他名声、知名度很高,朝廷马上就会想到这个人;第二个,这个人一定很能干,每个部的侍郎工作他都能够做好,是吧。

这在当时是很少这样的,所以他最具备条件成为往上提一级第一个要考虑的人选的资格。

就好比我们现在的驻两个市的副市长,那么第一个一定就是市长人选,如果是某个单位驻了两个局的局长,那么下一步的副市长第一人选就是这两个。

干部培养清代和现在差不多,所以如果没有后来的战争爆发,那么曾国藩我预计大概十年顶多十五年他就可以做到副总理了。

所以这些年大家说做官要读曾国藩。

尽管是我史料所附记,大家的选择也很有道理。

但是后来就是一场突然的变化使得他从书斋里面、从办公定里走出来。

身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由一个文人变成了个带兵打仗的统帅,从办公室进入了军营。

这个事情就是太平天国起义。

本来按照事情跟曾国藩搭不上线,因为曾国藩在北京做军官,太平军起义是在广西,他后来也是一路打到南京那一带,并没打到北京,但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

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了,他回家守丧。

就在咸丰二年六月份曾国藩得到一份很好的差事,就是到江西当主考官。

我刚才讲这个翰林因为没什么外快比较清贫,他们主要是靠出差。

出差,我们今天大家很多都不愿意出差,出差是个苦差事。

但是那个时候翰林院都愿意出差,出差是个美差、要抽签。

为什么?

因为出差带来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经济上的收入。

曾国藩到了北京做军官长期比较清贫。

我从他的家书里面可以看得出来,他经常要借钱,处在一个没有脱贫的状态。

他真正脱贫是在道光二十三年。

他到四川去,去跟人换了一次差,这个差就是主持四川乡试的主考。

这次换差他脱贫了。

他一次给家里寄了一千两银子,把家里多年欠的债一次都还清了。

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收入?

这不是贪污,是国家的政策所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官员收入。

他这个收入是怎么来的,是这样的,他首先从北京到四川去,这一段车马费、食宿费要很多,要走将近三个月,时间很久,那么他鞍马劳顿旅途辛苦,这个中央财政就拔一笔钱、比较优厚。

就是我们打个比方,就是到那里去大概要五千块钱,正式的开支要五千块钱,那么他起码就得到一万。

就是辛劳的一笔钱翻倍给,就是要超过。

而且他们这些人,真正说句实在话也不要花费什么钱。

他沿途住的都有驿站,都是当地政府在资助。

当然钱是由中央财政拔下来的,他住在那里,基本不用花什么钱。

尤其沿途在住宾馆、住旅馆的话当地都不会收钱。

好比现在中央的一个部长,跑到我们的广东佛山来出差,我们还收他旅馆费吗?

我们还收他的伙食费吗?

那个时候也是一样的,官场上都是一回事,他通过这个机会来巴结,谁不会?

所以基本上不用开支。

然后,考完了以后,四川省又送一笔回京的钱,本来这笔钱中央财政已经出了。

但是四川省财政厅还是要拿这笔钱出来,而且通常还要超过中央这笔钱,为什么?

一方面,中央来的人多吗,四川三年才轮到一个所以对他们来说就不算什么,另一个呢,他们除此要巴结军官,难得通过北京一个大官员建立一种联系的渠道,现在他来到我们这儿来了,请都请不来的客人,要借这个机会巴结这个军官,今后好打听一下“中组部”迁升的消息、中央财政的项目意向之类的东西,他有个军官多好办事,他一定给很多钱,并超过这个北京给他的钱,就是第二笔收入。

第三笔收入就是考取的举人,他们都要凑一笔钱给“谢师费”。

像我们今天这个学生考到好的学校中山大学了,我们家长脸上有光、老师教育有方,打个红包给老师,这古今迂礼一个样,哪怕是再没有钱的举人都进到环境中去。

换句话说我们穷得叮当响,但是中了举人就有钱了,送田的、送房子的、送银子的都来了,那么举人就会从这里拿出一笔钱来感谢老师。

没有老师哪有我今天的举人呢?

是吧。

何况今后还有两站的老师呢。

下一步到北京还有会试呢,是不是,所以他们都很乐意地出这笔钱。

三笔钱一加起来就非常可观。

曾国藩在四川做了一回乡试主考,一次拿了二万二千四百多两银子,这二万二千四百多两银子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他在北京不吃不喝拿国家的钱的六倍。

他一年就四百两银子这样的收入,所以他就脱贫了。

这次又弄了个好机会。

曾国藩的机会很好。

当年就被翰林院称他为红翰林、红翰林就是机会很多。

相对来说就是有黑翰林、就是翰林做得很黑、很霉,升级也没有他的份、奉差也没有他的份,这有很多。

中国近代有人最著名的黑翰林,大家都知道,就是徐世昌。

他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整整一十五年官没升一级,财也没发一个,霉得到顶。

他后来呢又飞黄腾达,几年之间就已经做到了军机大臣,最后做了北洋政府的总统。

他后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这个一般的研究是说他是袁世凯的体系,他本来是袁世凯的拜把子兄弟,相信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野史上讲是这个慈禧太后看上了他,他是慈禧太后的梦中情人,徐世昌长得一表人长,慈禧是个年轻的时候大概二十六、七岁守寡的年轻寡妇;她对于这种对心里的男人产生爱慕之心是可以理解的。

慈禧太后的梦中情人不止徐世昌一个人,还有几个人,比如孙格、林清这些都是她的梦中情人。

但是她不是武则天,所以过去讲慈禧怎么怎么乱,她大概没有明显的出轨。

她很喜欢徐世昌,但她过去一直没有看到徐世昌,偶尔一次机会,这么一个美男子,官位这么低,后来不断地给他提升。

但徐世昌也有本事试问也做得很好。

翰林院的翰林都有基础摆在那里,没有差的人。

那么曾国藩又换了个好差事,换了个江西的主考。

除开得到一笔银子,经济上他会改观以外,换了个江西还给他带来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可以回家探亲。

因为那个时候曾国藩离开家已经十二年了,十二年来他一直没有回去。

而清代官员实行很严格的回避制度。

你一个县长都不能够是本省出来的,你是广东人、做大官就不能在广东,湖南人就不能在湖南做官。

不象我们现在都是土皇帝、地头蛇。

清代很严格的回避制,那么湖南人做官你想靠家最近的要么就做湖北的省委书记,要么做江西的省委书记。

这就靠湖南最近的了。

那么曾国藩这么好一次轮到了这个江西的主考官。

南昌到长沙只要十二天,到他家里面也就大概半人月左右,所以他非常的珍惜这一次机会。

所以他临行的时候跟朝廷请了一个月的探亲假,皇上也有仁道主义就批了他一个月的假期。

他怀着高高兴兴的的心情准备考完就回家探亲。

谁知道走到半路中间,接到讣告他母亲去世了。

而且他母亲去世这一天正是他离开北京的咸丰二年六月十二号这一天。

然而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他一个多月后才知道他母亲去世了。

这一个月的欢天喜地回家看老母亲的梦一下子给破灭了。

母亲已于一个多月前与他人天相隔,怀着极悲痛的心情曾国藩转道回家守丧。

朝廷的官员无论官职的大小,这个父母亲去世必须回家守丧三年。

他这个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手上这期间没有任何官职,也没有薪水,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于是这样曾国藩就回到了家里面与这件事情挂上钩了。

他到了长沙的时候正是太平军围攻长沙的时候。

太平军用了八十三天围打长沙没有打下,以后绕道到湖北打武汉,然后计划沿江东下打南京。

这个时候整个东南大地一片混乱,太平军所向披靡军风凛冽,这个清代的文武两方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整个社会一下子动乱,朝廷的军队几乎丧失了抵抗力,于是朝廷就决定这个仿效嘉庆年间对待白莲教起义的办法,就在地方设立团练。

一来安定地方、扶助政府使社会稍为得到一点安宁。

团练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民兵,一模一样。

于是朝廷的团练旋风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在东南任命了四十三个团员大将。

第一个任命的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国藩接受了这样的朝廷指定以后,就到长沙驻起了团练大阵。

那么同这一天他就告别了文官的生涯,就进入了军事统帅的行列。

这个下面我还具体讲一讲。

过了艰苦的奋斗,同治三年打下了南京,他就被封为一等的义勇侯。

接着就出兵打大捻军,一年多的大捻军大战、最后跟敌军打了一个平手。

在五十六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军营,到南京做了一个纯粹的两江总督。

那么从四十二岁到五十六岁这段时间是曾国藩的生命的第三个阶段:

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的军事统帅。

第四个阶段就是后来做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这五、六年的时间基本上就不管军事,就完全做地方的行政长官。

他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事就是“天津教案”。

本来他可以不去,因为他已经请假一个月了在家里养病。

突然同治九年夏天天津发生了一场大的教案、他觉得是他职责所在,他就要硬要前往处理。

所以带病前去天津,走的时候给他两个儿子写了一封信。

这个信实际上他是当遗书来写的,他就准备此去不回了。

此去不回给两个儿子交待后事:

比如说我死了以后这个运棺材怎么运法,葬在哪个地方,东西怎么处理等等。

完全是一份遗书,一份遗书表示这次他以为就此去不回了,结果后来他没死在“天津教案”,但是他的死就从这里种下了祸根。

因为“天津教案”的处理受到社会很大的反对,他汉奸、卖国贼的名声就因为这而起的。

从我们现在来看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大抵没有什么错,从我们二十一世纪国际眼光来看,没什么多大的问题,因为你烧了人家的领事馆,而且杀了二十多个无辜的传教士、修女,那么处理这个案,赔礼道歉、恢复教堂、恢复领事馆,杀二十个人抵命,没有什么过分,而且我考察了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当年的第一手资料(就是那些人的招供),这杀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个都是社会歹徒、不是爱国者,都是天津的青皮混混、流氓泼皮,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伸张正义。

他是抢了洋人的进口金手表、抢他们戴的戒指,拿着西瓜刀去把他们杀掉。

所以我后来写了一篇论文——我们要正确看待“天津教案”这件事情;当然这个总体上是反映到中华民族对外国对我们侵略的这个不满,一种情绪。

但是在这里面起到很坏的作用,恰好是一些社会的不法歹徒,是一个很复杂的群众运动,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爱国主义,但是曾国藩因此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卖国贼、汉奸因此而来…………回到南京不久,在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就去世了。

那么他的一生大致的经历就是这样子。

那么我们现在呢就谈谈曾国藩的一生。

我认为曾国藩这个人是中国的传统的主流文化所培养的一个大成功者。

这个我稍为把他铺开来讲一下:

首先,什么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体,被历代这个政府所器重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过去是拼命得一塌糊涂。

其实我们比较冷静的看待中国的这个传统主流文化,是种好的文化。

他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是要人面对着的人生,要人把有限的生命价值尽量地发挥出来,要为群体谋福利,推动社会的前进,应该说主流文化是一种好的文化,否则我们中华民族不可能创造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不可能生生不息的在繁衍、在生存。

我们总体上是应该肯定的,但它又很多负面的东西,很多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

信仰这种文化的人,他希望人生能够成功。

成功有大成功、小成功之分。

大成功是什么呢?

中国的文化主流认为人的成功应该是人格的修炼和事功的建设,大成功就是两方面都能够成功,就是在人格的修炼、以人格的修练来推动事功的建设,同时在事功的建立过程中都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中国文化提倡这样的人生观念。

中国文化它说到底本质上他是个培养人的文化。

它是个以人为本的一种文化,它立足于人的本身上。

所以孔夫子讲: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为已”不是我们今天说自私自利,不是这样的。

它指的是人自身,学的目的把人的自身修炼成为健全的人。

但是今天的学者不是这样的,他自己的人格他不去修炼,他就去教育别人,管理别人。

孔夫子讲这违背了中国学问的本意。

我们看儒家提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本,在修身这个基础上,再治家、治国、平天下。

你有这个本事治国平天下,你就平,你如果没有这本事的话,你要先修身,修好了你再做别的事情。

别的事情目的反过来是为了你的修身,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所以孔夫子讲“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我有这个各种环境使得我能兼济天下,但我不能兼济天下,我一定“独善”下去。

这个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美德。

不希望贫下去,在人格修炼和事功建立都做得很好的,他是大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