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828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docx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

海淀山后地区配套电力管道工程

(翠湖东路)(第三标段)

 

标准工艺施工策划方案

 

 

年月日

 

审批页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

(1)《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海淀山后地区配套电力管道工程(翠湖东路)》设计说明及图纸;

(2)国家、部颁发的相关规范、标准;

(3)我公司对本标段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

(4)我公司拟投入的技术装备;

(5)我公司在浅埋暗挖电力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中的施工经验。

(6)京电建设〔2015〕85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关于规范电力隧道及电缆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通知

(7)国网相关文件

1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管理通则

国网(基建/1)92-2015

2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2)111-2015

3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2)112-2015

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2)173-2015

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

国网(基建/2)174-2015

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76-2015

7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78-2015

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业主项目部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0-2015

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2-2015

10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6-2015

1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7-2015

1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8-2015

13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9-2015

2、工程总体概述

2.1工程路径

本工程拟建立电力管线起点为京密引水渠北侧路,向北新建电力隧道,途径规划横十五路、规划横十四路、规划横十三路、规划横十二路、规划横十一路、规划横十路、规划横九路、东埠头路、规划横八路、东埠头中路、规划横七路、规划横六路、规划横五路、规划横四路、规划横三路、北清路、创业园纬五路、规划横二路、规划横一路、创业园纬三路、规划大寨渠、创业园纬一路、翠湖南一街至翠湖南路南侧现状店里管线位置,其中本工程穿越规划大寨渠2处,穿越规划景观河道1处,上穿地铁16号线1处。

本工程隧道总体长度为5319.6米,本标段为本工程第三标段,包含桩号1+330-2+030全部工程量(12#竖井~17#竖井)。

 

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名称

工艺标准

工程中应用部位

设计要点及控制措施

施工要点及控制措施

监理要点及控制措施

效果图

2.3暗挖电力隧道工程

2.3.1竖井土方开挖

(1)根据设计井位,对竖井中心位置及外轮廓进行定位、放样,严格按设计尺寸控制开挖断面及每循环开挖深度。

(2)圈梁底和井底均须严格按设计高程开挖,不得超挖扰动原状土。

(3)土方开挖轴线允许偏差±30mm,高程允许偏差±30mm。

竖井土方

(1)根据竖井大小、深度、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应采取全断面或半断面的开挖方式。

(2)矩形竖井设对撑和角撑。

(3)针对地下水时应采取相应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4)施工竖井在地面以下1.5~3m位置设置锁口圈梁。

(1)全断面开挖适用于土质稳定、开挖断面较小的竖井土方开挖;半断面开挖适用于土质较差或开挖断面较大的竖井土方开挖。

(2)开挖前应查明竖井井位处的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对穿竖井的管线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打设小导管前先调查竖井周围的现况管线,防止破坏现况管线。

(3)为保证竖井结构稳定,竖井土方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支护。

严格控制开挖进尺(榀架间距)。

(4)为保证竖井开挖在无水条件下施工,遇有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水、排水和注浆止水等措施加以防治。

(5)竖井中线、高程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防止出现测量错误。

(6)竖井井边1.5m范围内严禁堆放土、设备或材料等。

 

(1)检查开挖的轮廓尺寸及高程。

不能欠挖不能超挖,保证衬衬厚度,允许偏差+50mm。

(2)检查圈梁混凝土强度、坍落度。

2.3.2竖井钢格栅加工及安装

(1)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加工竖井钢格栅、网片和连接筋。

格栅、连接筋和钢筋网的钢材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和型钢焊接质量满足要求。

现场抽取焊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合格。

(3)格栅横断面允许偏差0~+10mm。

格栅组装后外轮廓尺寸允许偏差高度0~+30mm,宽度允许偏差0~+30mm,扭曲度允许偏差≤20mm。

(4)钢格栅安装横向允许偏差±20mm,竖向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2°,高程允许偏差±20mm,纵向连接筋搭接长度允许偏差±15mm。

竖井初衬结构

(1)迎水面保护层50mm,背水面保护层40mm。

(2)主筋宜采用HRB400;构造筋宜采用HPB300。

(3)图纸中应注明钢筋量。

 

(1)首榀钢筋格栅必须进行地面试拼,地面应平整、宽阔,经监理、设计、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2)土方挖掘完成后,应立即安装格栅钢架。

当格栅钢架,连接筋,钢筋网安装连接绑扎牢固后,马上进行焊接,格栅钢架、连接筋彼此要满焊,钢筋网与格栅钢架要点焊连接。

 

(1)检查格栅间距、连接筋分布是否均匀、单面焊接长度是否满足10d、网片绑扎必须牢固,环向隔榀打设环向锚管,长度必须大于等于2.5mφ32钢管。

(2)钢拱架连接节点质量可靠,必须满足螺栓定位,同直径钢筋绑焊。

2.3.3竖井锚喷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等的规定。

(2)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喷射混凝土应密实、无裂缝、无脱落、无漏喷、无漏筋、无空鼓、无渗漏水等现象。

(4)混凝土喷射后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5)竖井初衬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规定,竖井底板高程允许偏差±10mm,墙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0mm,墙厚允许偏差0,+10mm。

竖井初衬

(1)锚喷混凝土强度等级。

(2)锚喷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1)喷射混凝土的疏松现象主要出现在墙角、仰拱、拱顶、钢格栅连接处、施工缝等位置。

喷射前应将施工缝进行清理,剔除疏松部分;拱顶喷射中出现的掉块应清除后方可继续喷射;对钢格栅连接位置、墙角等钢筋密集处应采取不同的喷射角度以保证连接钢板或主筋后面混凝土的密实。

(2)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质量,严禁使用回弹料。

(3)竖井底部要按设计图纸要求预留集水坑。

同时为方便施工,在井底中部开挖深度1.0m、矩形或圆形的土斗坑。

(4)喷射完毕要及时修整,保证基面平整圆顺。

(5)底板喷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应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上人作业。

(1)检查喷射混凝土质量、分层喷射、结构是否密实。

(2)检查喷射混凝土是否与围岩密贴。

(3)如遇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

2.3.4超前注浆加固

(1)小导管、水泥、外加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3)注浆完成后,土层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0.5MPa。

(4)小导管长度允许偏差±40mm,管身孔眼间距允许偏差±15mm,孔位允许偏差±40mm,孔位方向允许偏差2o,孔深允许偏差0~50mm。

隧道初衬

(1)根据开挖土质情况,通过试验确定浆液品种。

根据浆液品种,确定注浆压力和注浆设备。

(2)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注浆加固、止水范围,如全断面注浆、深孔注浆、小管棚等。

(1)开挖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浆液扩散情况,观察地层是否达到了有效固结,有无漏水和流砂现象,以便修正下一循环的修正系数。

(2)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以防止破坏封堵面或造成地面隆起。

(1)检查小导管所用钢管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2)检查注浆用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

(3)检查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浆液配比、注浆量及注浆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重要部位注浆效果可采取取芯的办法检查。

2.3.5土方开挖

(1)根据设计线位对隧道中心及外轮廓进行定位、放样。

(2)严禁超挖,严格控制开挖步距,每循环开挖长度为0.5~0.75m。

(3)隧道中线贯通误差应小于30mm;高程贯通误差应小于30mm。

(4)隧道开挖轮廓应保证平直、圆顺。

隧道初衬

(1)采用短台阶法开挖,中间留核心土。

(2)有地下水时应采取必要的降水、排水和注浆止水措施。

(1)加强地质的超前预报工作。

用洛阳铲在上台阶开挖掌子面正中位置,向前掏挖5m深的一个探测洞,用于探知前方土质及土层含水率变化,根据探知的土层变化情况,提前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

(2)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地下管线、构筑物、文物等,以免破坏现况管线和文物。

(3)开挖下台阶土方,检查开挖轮廓尺寸,不能出现欠挖,台阶土要削成45o以防止坍塌伤人。

(4)同一隧道相对开挖,当两工作面相距5m时应停挖一端,另一端继续开挖,并作好测量工作,及时纠偏。

防止隧道轴线出现偏差。

(5)双拱隧道施工时,严禁两个单孔隧道并列齐头开挖,必须待一条单孔隧道开挖10m后,另一条单孔隧道方可开挖。

(1)检查隧道拱顶高程允许偏差0~50mm、宽度允许偏差0~50mm。

(2)检查隧道开挖过程核心土的留置,根据土质情况留置核心土的大小,要保证掌子面土方的稳定。

(3)检查土方不应超挖、欠挖,允许偏差+50mm。

2.3.6钢格栅制作安装

(1)钢格栅、网片等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加工,钢材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和型钢焊接质量满足要求。

(3)格栅横断面允许偏差0~+10mm。

格栅组装后外轮廓尺寸允许偏差高度0~+30mm,宽度允许偏差0~+30mm,扭曲度允许偏差≤20mm。

(4)钢格栅安装横向允许偏差±20mm,竖向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2°,高程允许偏差±20mm,纵向连接筋搭接长度允许偏差±15mm。

隧道初衬结构

(1)迎水面保护层50mm,背水面保护层40mm。

(2)主筋宜采用HRB400;构造筋宜采用HPB300。

(1)首榀钢筋格栅必须进行地面试拼,地面应平整、宽阔,经监理、设计、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2)上台阶格栅安装时,拱脚处不得座在虚土上,防止拱顶下沉。

(3)隧道土方挖掘完成后,应立即安装格栅钢架。

台阶法施工时先装上拱,支护稳定后再进行下拱施工。

(4)现场试拼合格后,将格栅安放在设计位置,并进行预固定,格栅标高、位置必须用激光指向仪控制定位。

格栅安装定向的激光仪应定期检查校正,激光仪到掌子面超过一定的距离应重新安装,以保证安装精度。

(5)纵向每隔2m拱顶安装一根回填注浆管。

(1)检查格栅间距、连接筋分布是否均匀、单面焊接长度是否满足10d、网片绑扎必须牢固,环向隔榀打设环向锚管,长度必须大于等于2.5mφ32钢管。

(2)钢拱架连接节点质量可靠,必须满足螺栓定位,同直径钢筋绑焊。

2.3.7锚喷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2)喷射混凝土应密实、无裂缝、无脱落、无漏喷、无漏筋、无空鼓、无渗漏水等现象。

(3)隧道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规定,隧道拱顶高程允许偏差0~20mm,隧道宽度允许偏差0~20mm,喷射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

隧道初衬结构

(1)锚喷混凝土强度等级。

(2)锚喷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1)喷射混凝土的疏松现象主要出现在墙角、仰拱、拱顶、钢格栅连接处、施工缝等位置。

喷射前应将施工缝进行清理,剔除疏松部分;拱顶喷射中出现的掉块应清除后方可继续喷射;对钢格栅连接位置、墙角等钢筋密集处应采取不同的喷射角度以保证连接钢板或主筋后面混凝土的密实。

(2)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质量,严禁使用回弹料。

(3)喷射完毕要及时修整,保证基面平整圆顺。

(4)底板喷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应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上人作业。

(1)检查喷射混凝土质量、分层喷射、结构是否密实。

(2)检查喷射混凝土是否与围岩密贴。

(3)如遇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

2.3.8一衬回填注浆

(1)小导管、水泥、外加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衬砌背后注浆管埋设距离的偏差应小于100mm,注浆压力0.2~0.4MPa,注浆压力稳定保持不低于3分钟。

(3)注浆后初衬背后的土体应密实,不得有空隙,经雷达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初衬结构

(1)背后注浆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综合控制。

(1)隧道掘进10m以后,进行压力充填注浆。

注浆作业点与掘进工作面保持在5m~10m的距离。

(2)严格控制砂子粒径,不得混入杂物或大粒径的石子。

(3)浆液应搅拌充分,拌和应连续,防止搅拌不充分等造成浆液流动性差、有固结块等。

(4)每根注浆管注浆结束后封堵注浆口以免浆液回流。

(1)检查小导管所用钢管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2)检查注浆用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

(3)检查一衬雷达检测报告。

2.3.9接地极安装

(1)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位置两侧100mm范围内及锌层破损处应防腐。

(2)地线焊接要求搭接长度为2倍扁铁宽(100mm),与支架三面焊牢,清渣后涂灰色防锈漆,接地扁铁焊后涂防锈漆,遇电力隧道转弯处,为保证地线搭接长度,转弯处扁铁需拧成麻花状。

隧道附属设施

(1)接地装置每300-400m设一组,由4个引入点引入沟道。

(2)接地极完工后进行实地测试须满足≤0.5Ω。

(1)待初衬完成后,根据设计位置布设接地极,首先按设计要求位置打入接地极角钢,并保证预留高度,满足露出二衬砼面。

(2)接地引线转弯(不得转成死弯)后与接地扁铁顺搭焊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

(3)接地装置应三面焊接,焊缝饱满不咬肉,焊接清除焊渣后,涂防锈漆。

所有接地装置在安装前均做涮锌处理。

(4)接地装置完成后需及时约请管理单位合检并测电阻,如不符合要求(大于0.5Ω)时应增加接地极。

(1)检查每根角铁的打入深度。

(2)检查扁铁的连接质量。

(3)接地装置全部焊接,施做完毕后要测量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增加接地极数量。

2.3.10防水层

(1)防水施工前清理浇水湿润初衬隧道。

(2)地下防水找平层应密实、平整,转角圆顺。

(3)找平层直墙直顺平整、拱部圆顺,无凹凸、抹痕及空鼓现象。

(4)防水层粘贴均匀、连续,无气泡、气孔、漏涂等缺陷。

(5)拱顶中线两侧50cm范围无接缝。

(6)基层平整度允许偏差≤50mm。

卷材环向与纵向搭接宽度允许偏差≥100mm。

隧道主体结构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及盖条规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找平层抹灰分两次抹灰找平。

找平层转角处应做成约R=30mm的半圆角。

(2)裁剪卷材要考虑搭接在底板上,离直墙30cm。

聚乙烯丙纶卷材在铺设时可以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先粘贴边墙和拱顶,后粘贴底板,粘贴时,将基面及卷材均匀的涂刷聚合物灰浆,找正方向,上、下对正,同时在卷材表面上用刮板对粘结面排气压实,排出多余部分的聚合物灰浆。

(3)复合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120mm,相邻边接缝应错开1m以上,缝口压完粘实后,将溢出的水泥胶清净,再涂刷聚氨酯胶粘贴接缝盖条。

(4)为防止进灰口位置的防水层由于混凝土的灌注而遭到破坏,在二衬砼浇筑前,注灰口位置的防水必须加铺一层,以确保防水层的密闭性。

(5)卷材施工完毕后,要进行底板卷材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

(1)审查厂家及供应商资质,质量证明文件。

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2)现场铺贴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3.11二衬模板支护

(1)模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表面平整、清洁。

(2)宜采用定制或标准钢模板。

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跑模、不漏浆。

(3)模板水平度、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4)模板安装的允许误差:

截面内部尺寸-5~+4mm;表面平整度≤5mm;相邻板高低差≤2mm;相邻板缝隙≤3mm。

(5)模板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隧道二衬结构

(1)模板支护应进行专项施工设计,编制施工方案,采用定型标准钢模板。

模板强度、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模板支撑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施工需要。

(2)隧道转弯处应满足电缆转弯半径要求。

(1)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应涂抹脱模剂;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内部应清洁干净无任何杂质,应充分湿润模板但不应积水。

(3)模板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

模板接缝处用海绵条填实,防止漏浆。

(4)支撑设置应按照专项设计进行安装,一般采用钢管、型钢等的支撑结构。

(5)伸缩缝处模板、堵头施工应进行专项设计,保证不跑模、不漏浆。

(6)模板支护完成、合模前,应对支撑结构、模板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1)检查模板平整度、表面清洁的程度。

(2)检查模板尺寸、规格。

(3)保证模板的垂直、水平度,两块模板之间拼接缝隙、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2.0mm。

(4)安装牢固、支撑严密。

(5)检查钢筋原材质量、加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3.12二衬钢筋绑扎

(1)钢筋检验、试验、加工成型应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2)加工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受力钢筋成型长度允许偏差+5~-10mm;箍筋尺寸允许偏差0~-3mm,

(3)钢筋绑扎应均匀、稳定,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排距(允许偏差±5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0~+3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3mm)和预埋件位置等安装应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隧道二衬结构

(1)钢筋选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使用高强钢筋。

主筋宜采用HRB335;构造筋宜采用HPB300。

(2)图纸中应注明钢筋量、加工形状以及安装要求。

(3)合理设置钢筋接头位置和连接方式:

接头应避开结构荷载最不利位置;同一构件相邻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主筋接头应采用焊连接或机械连接。

(4)在钢筋安装的同时安装预埋件。

(1)钢筋的绑扎应均匀,搭设必要的支撑保证钢筋骨架稳定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

(2)钢筋的交叉点可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但在周边的交叉点,每处都应绑扎。

绑扎的铁丝头应向内弯,不应露出混凝土结构表面。

(3)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

(4)在底板和侧墙设置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圈,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其中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为50mm。

(5)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防止踩踏变形。

(6)预埋件应进行可靠固定;预埋件的材质一般应采用Q235B。

(1)检查钢筋原材质量、加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检查钢筋绑扎是否均匀、可靠,检查钢筋的级别、种类、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的位置、间距、排拒、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预埋件位置。

2.3.13二衬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其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结构底板、墙面、顶板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蜂窝、漏筋、漏振等现象。

(3)隧道变形缝应与底板垂直贯通。

缝宽平直、均匀,不渗不漏,混凝土密实。

(4)结构厚度、净空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规定,高程允许偏差±20mm,宽度允许偏差±10mm,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隧道二衬结构

(1)电力暗挖隧道一般以变形缝为界分仓施工,每仓分两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二次浇注侧墙和拱顶板。

施工缝一般位于底板面以上200mm位置。

(2)混凝土材料和配合比符合混凝土浇筑工艺、以及主体结构耐久性要求(根据使用年限和环境来确定)。

(1)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坍落度应满足相关施工和技术标准要求。

(2)混凝土浇筑时,应振捣密实,检查模板有无移位、漏浆。

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m,如超过2m应增设软管或串筒等措施。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在分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连续对称进行,两侧墙必须均匀下灰。

(4)按图纸和规范要求合理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合模前应进行凿毛处理,清理干净。

浇筑前进行洒水湿润,振捣密实。

(5)在采用插入式振捣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应注意振捣器的有效振捣深度。

振捣墙身混凝土应用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底板混凝土宜采用平板式振动器。

(6)振捣时间应控制在25~4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养护,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模板。

(8)做好成品的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和磕碰。

(1)检查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坍落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2)检查浇注的方法。

(3)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方法以及是否有备用振捣器、振捣时间。

(4)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等工作性能。

(5)如遇冬季施工应有抗冻措施和保温措施。

(6)检查隧道断面尺寸(高度和宽度等)、高程、结构厚度、侧墙垂直度、平整度等。

2.3.14二衬回填注浆

(1)小导管、水泥、外加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注浆压力0.1~0.4MPa,稳压时间不低于2分钟。

(3)二衬与初衬间空隙经雷达检测填充密实。

隧道二衬结构

背后注浆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进行综合控制。

(1)二衬混凝土浇筑时,在每仓的两端各预留注浆孔一个,在二衬施工完毕后进行注浆,高端注浆,低端排气。

安管时不得损坏防水层,管端距离防水层15~20mm。

隧道坡度小于1%,每仓中间宜增设1个注浆管。

(2)背后注浆顺序:

隧道轴线由低到高,由下而上。

(3)注浆一般在每井段二衬结构施工完成或二衬混凝土浇筑完14d后进行。

(4)浆液应搅拌充分,拌和应连续,防止搅拌不充分等造成浆液流动性差、有固结块等。

(1)检查小导管所用钢管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2)检查注浆用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

(3)检查二衬雷达检测报告。

2.4附属工程

2.4.1混凝土步道

(1)人行步道顺直、转弯处应圆顺;面层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2)混凝土步道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

隧道附属设施

(1)当隧道坡度大于17%,小于35%时,步道表面施礓礤。

(2)当隧道坡度大于35%随修建台阶。

(3)步道预沉降缝时,随结构一同断开。

(1)隧道底板上在一个沉降缝的距离内,要连续浇注混凝土步道。

步道在隧道中央布置,须保证距隧道两侧壁的距离均等对称。

(2)细石混凝土施工时运料小车不得碰撞洞口及墙面等处。

(3)步道养护期间不准上人。

(1)步道与底板必须密贴,不能出现空、鼓、裂,步道两侧间距一致,基面为麻面,必须平整。

2.4.2支架及槽盒安装

(1)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应保证电缆能方便地敷设和固定。

(2)在同层支架敷设多根电缆时,应充分考虑更换或增设任意电缆的可能。

(3)采用型钢制作的支架应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